導語:B端產品到底是什麼?是我做B端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也難斷對錯;今天藉由此文,想把自己階段性的思考結論與各位讀者分享一下,希望通過這個定義,能對B端產品最本質的特點有個精煉的概括。
一、定義
說起B端產品的定義,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面向企業級市場的網際網路產品,這個回答當然沒有錯,「B端」這一名稱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這其實只是對網際網路產品從面向用戶群體角度做的一種分類,它也許能說明B端產品的一部分特點,但無法直接體現其本質,所以這不是一個對「B端產品是什麼」的好回答。
另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B端產品是企業降本增效的IT工具。
這一回答相比於前一種更合理一些,至少把B端產品的核心價值之一體現出來了。
但是,b端產品核心價值更準確的講不是降本增效,而是滿足業務需求,降本增效只是業務需求的一部分。
因此,要理解B端產品的本質,需要從眾多業務領域中,抽象提煉出不同業務領域的最大需求共性,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才能更接近我們想要的答案。
而無論是特定行業,如醫療、金融、零售,還是通用領域,如客戶管理、人事、財務、綜合辦公;它們最大的需求共性,其實是對其業務領域中的人、事、物進行更高效(降本其實也是追求高效的一部分)的管理。
要想做到這一點:
一靠與時俱進的管理思想;
二靠有效的管理手段;
三靠強大的執行力;
三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出管理最大的效能。
B端產品作為輔助業務管理者進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通過數位化的手段,幫助管理思想落地,並增強管理的執行力。
所以,由此進行總結,所謂B端產品,更恰當的定義應該是:體現業務管理思想的數位化工具。
下面我們把這個定義再詳細拆解一下。
二、業務管理思想
在各類B端產品所在的業務領域中,要想達成一個目標,往往需要一群人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時就需要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協調等職能來影響他人的活動,從而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實現這一既定目標,這就是管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影響他人活動最核心的因素,是管理者的思想,即業務管理者希望他人如何執行,才能達到既定目標。
當這些管理思想需要通過數位化的方式承載時,就催生出了我們所說的B端產品,這些思想最終就變成了產品的各種業務概念和業務規則。
隨著產品上線,因為這些規則而在產品中形成的各種約束條件,又幫助管理思想更好的固化落實,從而增強了管理的執行效果;最簡單的例如通過產品的必填校驗,以保證執行者按管理要求填寫足夠的信息。
所以,B端產品中各種業務概念、業務規則其實就是管理思想的體現。
當然,這些管理思想很多時候不只是業務管理者的,還很可能融合了眾多其他干係人的想法,甚至還包含了行業的行規、法規(這些行規、法規其實也是行業管理者乃至國家層面對行業管理思想的體現)。
無論這些管理思想融合了多少來源,最終映射到產品上,都變成了一條條的業務規則。
三、體現
這裡之所以要強調「體現」一詞,是為了凸顯B端產品的另一特點——它是一面鏡子,不是一個變妝屋。
之所以叫做「體現」,是因為B端產品只是一面將管理思想從線下照進線上的鏡子,也許這面鏡子是個哈哈鏡,能讓管理思想體現到產品中時變瘦(精簡)或者變胖(擴展),但無論怎麼變,始終都是以母體為基準的。
如果沒能認清這一點,就容易誤把數位化工具當做優化業務管理的「變妝屋」,希望本身「醜陋」的管理現狀通過數位化工具改造成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人」,並從此以後業務管理效率翻幾番。
這顯然就太難為B端產品了。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管理思想是業務規則的基礎,業務規則是B端產品的基礎:
只有管理管理思想優,業務規則才能優;
只有管理思想變,產品邏輯才能變;
只有管理思路通,B端產品才能通。
四、數位化
在通俗的理解中,數位化是指將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位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位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的過程。(摘自百度百科)
簡單講就是將信息轉變成代碼的過程。
在本文對B端產品的定義中,這只是第一層,更深的一層其實是對管理的數位化要求:
即先有管理的數位化,才有工具的數位化,工具的數位化是以管理數位化為基礎的。
其中,管理的數位化包括管理的標準化、管理數據的結構化和管理的量化三個方面。
1. 管理標準化
管理標準化是指業務管理需形成穩定且統一的標準。
對於任何一個業務領域,管理中一定不能是今天為1,明天為2,頻繁的變更調整。
管理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對業務和數位化改造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在管理中無法形成固定標準的業務,是無法進一步實現數位化的。
在同樣的業務場景中,管理標準的統一是管理數位化的另一個條件。
太多的個性化、太多的特殊處理,甚至因人而異,一個人一個管理方案,沒有歸納統一,就無法形成明確的管理規範,也就無法映射到產品中,形成統一的業務規則。
2. 管理數據結構化
在管理標準化後,就要將其中的管理數據進行結構化。
即將原本混雜在一團的信息拆分成明確且獨立的欄位,這是資料庫系統的基礎。
如下圖中的這段地址,把所有信息雜糅在一個輸入框中,資料庫是無法處理的,只有結構化成姓名、電話、區域這些獨立且明確的欄位,資料庫才能有效識別處理,才能進行數位化。
3. 管理量化
管理的量化不是管理數位化的必要條件,但是真正體現「數字」,讓管理數位化更加精確、有效的加分條件。
當有了管理中量化數據的基礎,就能更好的發揮出數位化工具精確計算、跟蹤、對比的優勢,讓管理錦上添花。
所以,管理的量化,是管理數位化發揮更大作用的有力推動。
五、工具
工具是B端產品最核心的屬性。
工具是為了解決特定領域問題,幫助人們更好的完成工作的輔助手段,換句話說就是替人完成一部分工作。
一方面,B端產品作為管理工具,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各類業務場景下,如何代替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從而降低人的工作負擔;
另一方面,工具只是工具,需要與人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工具的使用一定不能忽略人的作用,它只能代替人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工作。
至此,關於B端產品定義的階段總結就結束了,不過這個問題的思考還遠未結束。
這是一個揭示B端產品本質的問題,B端產品所表現出的所有特點,都能從這個本質中找到答案,從這個定義中,也能帶來無限啟發,所以,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