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雲岡石窟超萌菩薩像:含笑露齒 有兩個酒窩

2021-01-13 搜狐網

  本報1月5日訊(記者 郭斌)含笑,露齒,甚至還有兩個酒窩,隱匿在世人目光未及之處1500多年後,來自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的一尊超「萌」菩薩雕像在近日的一次影展中,首次向公眾揭起神秘面紗。今日,記者在雲岡石窟見到了這尊在世界佛教造像藝術領域內都極為罕見的超「萌」菩薩像。

  元旦期間,雲岡石窟研究院舉辦了「職工書畫攝影雕塑作品展」。這次展覽中,一幅特別的攝影作品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是一張由研究院員工攝於雲岡第8窟後室南壁明窗西側壁的供養菩薩像,菩薩頭戴日月寶冠,雙手合掌,溫婉的笑容堆滿豐潤的面龐,除了罕見地露出6顆牙齒外,臉頰上竟還有一對深深的酒窩。

  大同車友會會長史鍇生最早在車友會的微信公眾號披露了這一信息,經傳播,這尊超「萌」菩薩像被網友形容為「一笑,驚豔了全城」。

  今日上午,記者趕至雲岡石窟景區,在第8窟後室南壁見到了超「萌」菩薩真身。這尊供養菩薩像離地大約8米,雕像本身高約2米,身姿微轉,帔帛搭腕飄垂。右腳稍踮,立於束帛座上,長裙輕薄,恍然可以看到肌體的起伏,映襯出女性特有的曼妙,含笑露齒,表現出極其溫和的表情。「因為這尊雕像體量本身不小,距離地面又有一定高度,所以這種露齒含笑甚至露出酒窩的形象,遊客在一般情況下很難看到。」雲岡研究院副研究員張華向記者介紹,「這尊雕像位於第8窟,於公元471年—494年間雕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張華表示,露齒菩薩像在世界佛教造像藝術領域內極為罕見。這尊供養菩薩的形象,之前在一些學術資料中可見,這次研究院員工作品展是它第一次真正在公眾面前亮相。

  雲岡石窟第8窟的雕像風格中,在中華傳統藝術基礎上大量融進西方佛教藝術因素,因此這尊供養菩薩像帔帛繞臂、嫋嫋飄落體側,表現出一位溫柔善良、雍容華貴的古印度貴婦形象。「似以塵世中的形象來表現佛教中的菩薩,這樣便減少了菩薩那種超凡脫俗的形象特點,充滿了人間的氣息。」張華說,在這一背景下,當年雕像設計者賦予這尊雕像一張露齒笑臉的初衷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也表露出菩薩在聆聽佛祖講法後內在的愉悅,這種愉悅,用粲然一笑大膽表現出來,更彰顯潔淨無言,天性爛漫!」

  無獨有偶。在大同市華嚴寺遼代薄伽教藏殿內,也有一尊被史學家鄭振鐸譽為「東方維納斯」的合掌露齒菩薩。張華介紹,兩相比較,雲岡菩薩更顯敦厚、質樸,而華嚴寺菩薩則更富麗、華貴。「雖然華嚴寺的露齒菩薩像比雲岡石窟的晚了近600年,但在漫長的時空相隔中,她們遙相呼應,一起打破了中國傳統意義上『笑不露齒』的觀念,這一抹破咒神笑,同時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樂觀追求和嚮往。」張華說。

http://news.sohu.com/20160106/n433625084.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山西新聞網-山西晚報 http://epaper.sxrb.com/shtml/sxwb/20160106/319720.shtml report 1807 供養菩薩全身像含笑露齒倆酒窩,更顯佛像「萌」態本報1月5日訊(記者郭斌)含笑,露齒,甚至還有兩個酒窩,隱匿在世人目光未及之處1500多年後,來自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在山西大同西邊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五十三個,造像五萬一千餘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石窟始鑿於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遷都洛陽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
  • 遊山西·讀歷史|1500年前的「混血兒」雲岡石窟,拍了拍你
    雲岡石窟露天大佛「雲岡石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大同雲岡石窟考察時這樣說。跟隨著總書記的腳步,9月24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長城線採訪團,來到有「中國雕塑的長城」之稱的雲岡石窟。採訪團近距離觀摩石窟雲岡石窟是1500年前出生的「混血兒」為什麼這麼說呢?
  • 遊山西·讀歷史 | 1500年前的「混血兒」雲岡石窟,拍了拍你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大同雲岡石窟考察時這樣說。跟隨著總書記的腳步,9月24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 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長城線採訪團,來到有「中國雕塑的長城」之稱的雲岡石窟。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到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體驗佛教石窟魅力 感受傳統文化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歷代開鑿修建,遺存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滄桑的時光變幻,大而同的氣候、地理、環境卻讓石窟至今保留完好,彌足珍貴。歷代兵災、地震、戰爭、動亂、滅佛,我國留存的明代以前建築較為罕見,而山西表裡山河,易守難攻,以及相對邊遠,遠離政治、經濟中心,也讓一些古代建築在這裡得以保留。
  • 雲岡石窟
    雲岡兩道山麓,把石窟分成東部、中部和西部。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故又稱塔洞。  雲岡東部窟群,指雲岡石窟東端1—4窟,均為塔洞。這裡風化比較嚴重,只有第一窟東壁後下部故事浮雕仍保存較完整。第1、2窟為同期開的一組,鑿於孝文帝遷洛前,窟內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開龕造像。第 1窟主像是彌勒,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釋迦像。浮雕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 山西省大同市城市標誌:雲岡石窟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3º20』,北緯40º04』。  雲岡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稱雲岡石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灅水》記載:「武州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巖南,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
  • 雲岡石窟:穿越千年的微笑
    菩薩造像大多身形修長,身纏帔帛,神情高傲,給觀者以灑脫超然之感,而這種形象也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仙形象相符合。 除了石刻造像,石窟本身也具有較強的藝術性。雲岡早期開鑿的石窟以「曇曜五窟」為代表,這五個洞窟名為穹隆窟,也被稱為大像窟。石窟內的空間狹小但其中的佛像卻高大挺拔,這兩個特點所形成的反差氛圍,給觀者以震撼。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來山西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國家首批五A級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名錄,來這裡感受一波氣勢宏偉的雲岡群吧!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這裡凝聚了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峰,作為北魏的國家工程,整個石窟群恢弘壯觀,氣勢雄偉,大山中雕刻的佛像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好多歷史文化,可以請一位導遊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每處石窟的歷史由來。
  • 雲岡石窟:翻開這部1560年的「石頭史書」
    石窟寺先從印度傳入西域,今天新疆拜城的克孜爾石窟是典型代表。之後它的下一個落腳點就是聞名天下的敦煌莫高窟,之後再往東南傳,到了當時的涼州,也就是今天以甘肅武威為中心的地方,涼州石窟是影響雲岡石窟最深的一種類型。等到傳入北魏的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起雲岡石窟之後,中國石窟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裡程碑落成了。
  • 習近平山西行丨走進大同雲岡石窟
    5月11日下午,來到山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走進大同雲岡石窟,實地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石窟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餘尊,代表著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千年石窟驚現上海,120件頂級文物帶你感受大美雲岡
    在山西大同西郊開鑿了一座石窟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之一「 雲岡石窟 」今年最受期待的展覽來啦!首次公開亮相上海開啟雲岡石窟「行走」世界的新篇章 12月25日「 大美之頌 —— 雲岡石窟的千年記憶與對話 」將於上海寶龍美術館盛大開幕
  • 這就是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景區內秋色美不勝收。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徵而晚期的佛像與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正是清新典雅「秀骨清像」大同雲岡石窟景區一座洞窟內的石刻造像。新華社記者王頌攝令人目眩的不只是藝術上的登峰造極更有歷史、建築、音樂等等內容徐徐鋪展雲岡石窟第10
  • 「複製」一個雲岡石窟
    位於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一千五百年屹立不倒。但通過精細的測量手段,保護它的人知道,每年在自然狀態下,洞窟每平米平均有超過10立方釐米砂巖剝落。 看似微不足道的形變,放在十年、百年、千年的尺度裡,便十分可觀。雖然文物保護的手段越來越豐富,但石窟的退化遵照自然的法則,無法徹底遏制。
  • 雲岡石窟進行日常保養
    本文轉自【中新網】;  5月13日,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第11—13窟的維護保養工作,針對粉塵、裂隙、空鼓、分離等問題進行有效治理。2015年開始,雲岡石窟保護工作的重點由搶救性保護轉向預防性保護、研究性保護。
  • 山西大同土林、雲岡石窟、懸空寺旅遊景點介紹
    站在大地懸崖邊上看著它,水面上不時有幾隻黑鳥飛過,水邊的土林形狀各異。站在大同土林的邊緣,像一個神秘的世界,一些土柱整齊地排列成方形,特別壯觀;一些土柱是孤峰,直插雲端;一些像美麗的姑娘;一些更像強大的戰士。
  • 主播為您讀報|雲岡石窟:東方佛教的第一聖地
    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5月11日赴山西考察調研,前往雲岡石窟實地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11日傍晚時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同雲岡石窟考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習近平走進洞窟仔細察看雕塑、壁畫,詳細詢問石窟開鑿歷史、藝術風格、文物保護等情況。
  • 雲岡石窟:大同旅行中,最值得去的目的地,附詳細旅行信息
    雲岡石窟並非在市區,而是在離市區尚有15公裡的郊區, 所以,去雲岡石窟這條路上,常年有外地牌照的汽車來往。 尤其是假期,這條四車道柏油路,簡直是車滿為患。 而我,就是2019年國慶去雲岡石窟的。
  • 「雲岡學」走向成熟,《雲岡石窟全集》出版是標誌
    對山西乃至全國來說,《雲岡石窟全集》的面世,是2019年一個文化事件。為什麼要用長達7年的時間編撰一部書?這部大書誕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編撰這部全集經歷了哪些艱辛故事?山西晚報記者走進雲岡,了解這部大書誕生的前後過程。
  • 雲岡石窟:「雲」端行走,「雲」遊世界
    此外,石窟中還有來源於中亞、印度系的多臂神像。第8窟窟門西側雕鳩摩羅天,五頭六臂、顏若童子、豐滿圓潤,側面頭髮波狀飄垂,正中髮捲由上邊兩小頭側辮相扭結而踡就。四小頭均張嘴露齒,表情奇特怪誕,臉上充溢少年的稚氣,頭頂正中盤螺發,兩側發梢編辮,具有濃鬱的異域風情。
  • 大同雲岡石窟榮登「百強榜」第三!
    2020年5月全國5A級景區品牌百強榜發布雲岡石窟景區榮列第三日前,由邁點研究院獨家發布的「2020年5月5A景區品牌100強榜單」出爐,雲岡石窟景區名列第3名,監測顯示,5月5A級景區MBI指數山西增幅較為明顯,雲岡石窟景區指數增至318.6,相較於上月環比增長284.78%。同時,5月雲岡石窟景區媒體關注較高,在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等各大新聞端累計曝光文章數百篇。在文旅融合、全域旅遊迅速發展的背景下,5A級旅遊景區的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