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不考慮現實的婚姻太衝動,只考慮現實太「殘忍」

2020-12-17 治癒系落小羽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對於很多讀者應該都不陌生,它畢竟是一個世界級的名著,多次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作者奧斯汀共有6本小說,經過200多年的驗證,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之作。尤其是《傲慢與偏見》,毛姆還將它列入世界十大名著小說之一。奧斯汀自稱《傲慢與偏見》是她最寵愛的孩子。

而書中的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的婚姻也成了經典的婚姻模範。即便這部書距離現在已經有了200年的歷史,但是它的影響依然很大,尤其是裡面提到的關於婚姻與財產、相貌、門當戶對相關的話題,依然是今天的我們爭議的問題。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是奧斯汀,奧斯汀是既是感性的又理性的,她的感性在於渴望得到一份真正的感情,而不是基於世俗的眼光,但是她又是理性的,她知道當時的社會,當時的社會不能給女子更多的機會。

所以她在看待那些主人公的時候,會有一些進步女性的思維,這個進步的思維跨越了200年和我們相遇,讓新時代的我們與她產生共鳴。

當然奧斯汀在這裡並沒有要我們和社會去做無畏的抗爭,她只是希望我們在自身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用最大的優勢去謀求最大的幸福。

熟悉這本書的朋友知道這裡面共涉及4個愛情主線,分別說夏洛蒂和柯林斯、莉迪亞和威克姆、簡和賓利、伊莉莎白和達西,通過對這四對愛情的分析,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什麼樣的婚姻才能長久和幸福。

書中用幽默的語言諷刺了唯利是圖,愛慕虛榮的現象,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了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笑的弱點。但是呢,它又用喜劇的手法表達了對生活的嚴肅批評,通過探討伊莉莎白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探討女主尋找自我的成長,通過伊莉莎白和達西的婚姻,為天下有情人樹立了一個幸福婚姻的榜樣。

夏洛帝和柯林斯是合作共贏,更是危險的合伙人婚姻

夏洛蒂和柯林斯的婚姻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在當時的英國,女性幾乎是沒有辦法獲得來自父親的遺產,那如果想要在當時的社會生活,就必須通過嫁人來得到。對於夏洛蒂來說,她已經27歲了,她只想要一個體面的丈夫,那麼柯林斯呢,他只是希望有一個體面的妻子,兩個人可以說是各取所需,因此達到了一個還算平衡的狀態。

但是他們的婚姻,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湊合,或者說是搭夥過日子,因為他們之間是沒有感情的,是純粹的利益結合。

這種情況一般會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兩人長時間的接觸,慢慢會有感情出現,能發展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還有一種結局就是兩方有一方有了更好的追求,有了更大的利益誘惑,很有可能就不能保持這個平衡了,這種關係很容易就破碎了。

放在200年前,這種結合我們還可以說夏洛蒂是無奈之舉,因為她沒有其他辦法獲得自己想要的,但是如果放在現在的這個社會還做出這樣的選擇,那就很無奈了,因為現在的社會女性真的完全沒有必要依附另一個人生活。

莉迪亞和威克姆是年少無知一時衝動,更是不顧及家人無責任心

第二對也就是莉迪亞和威克姆這兩人的婚姻關係,對於這兩人的結合很多人都說是建立在美貌和情慾的基礎上。

其實他們都是孩子,對他們來說只是一時興起,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婚姻的責任問題,也沒有考慮過他們的結合會對家庭有什麼樣的影響,他們只是覺得自己爽就可以了。

他們的結合像極了現在,很多17、8歲的孩子的結合,這個時候的他們把愛情看得比天高,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家人,更沒有所謂道德的概念,也看不清對方是怎樣的一個人。這種的婚姻其實很難長久,因為兩個人都是小孩子,之後很容易分開。

我們身邊這種例子也很多,我的身邊有很多十八九歲不讀書就結婚的男孩和女孩,他們自己都是個孩子,所以很難去承擔對另一半的責任,更別說對下一代的責任了,很多是生了孩子之後兩個人各種意見分歧,最後不歡而散,莉迪亞之後的遭遇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勢均力敵,更要互助成長才是長久婚姻的選擇

伊莉莎白和簡的婚事都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雖然伊莉莎白與達西或簡與賓利,他們的結合併不排除經濟方面的考慮,但是他們更注重對方的美德。

結婚以後儘管在門第上還是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夫妻之間能夠融洽相處,恩愛不減這就是最成功的地方。而且伊莉莎白在拒絕達西之後,又接受了他,也說明沒有愛情是一定不能在一起的。

書名叫《傲慢與偏見》,其實還說明了,感情中需要理智,要嚴謹一些,不能被表面現象蒙住了眼睛。

對於達西來說是傲慢,對於伊莉莎白來說是偏見,他們對彼此初次的印象都蒙蔽了雙眼,最後的事實證明第一印象是不可靠的,想要了解一個人還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這個人說的話是不是準確的,而不是聽信謠言。也說明了偏見本身比無知更可怕,這也是作者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婚姻關係中一定要理智、謹慎的對待。

作者最後還表明了一個問題,戀愛婚姻不僅是個人問題,還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莉迪亞和威克姆的私奔,引起了全家人乃至所有親友的驚恐,因為他們影響的不只是兩個人,還很有可能會連累整個家裡所有的姐妹,讓外人認為這個家裡其他的姐妹也有問題,俗話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對於現在很多人都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其實是對的。奧斯汀這麼寫意在說明,人們考慮婚姻大事不能只顧自己,還要對身邊人負責,即便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像當年那樣了,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只顧個人不顧家庭的婚姻關係對於長遠來說也是不利的。

奧斯汀的這部小說,通過班納特幾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態度,不同的處理方式,表現出鄉鎮中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也反映出奧斯汀本人的婚姻觀。

只是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結婚是錯誤的,但是如果結婚不考慮以上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在婚姻關係中我們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成兒戲,我們更強調理性婚姻的重要性,一定要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

很多人會說,婚姻還是要門當戶對,真的是這樣嗎?有人說婚姻已經變成了一個市場,你能接受嗎?不知道大家對北京相親角了解嗎,在相親角中走一遭你會發現,婚姻是明碼標價的,如果這家有房有車有戶口,它的目標絕對低不了,如果這邊是個博士那邊就不可能是個高中生,父母對比時,心裡都有一個小算盤,你這塊不如我,看看其他的地方能補過來嗎?如果可以就可以進行下一步。

即便沒去過相親角,那總看過相親電視吧,男女嘉賓在臺上選的時候,總有彈幕說,你看多現實,如果他們不現實,你肯定要說他們傻了。

但是如此結合的婚姻會好嗎?不能說它不好,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依靠,找到一個人可以和你共同抵禦生活的磨難,誰不希望兩個人結合是1+1>2的結果呢?

就伊莉莎白和達西的婚姻來說,看上去是十分完美的,但是就他們本人來說都有問題,可謂人無完人吧。

他們在傷害彼此的過程中,不斷磨合,最後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成長。奧斯汀在最後說,女方活潑可以幫助男方陶冶性情,男方精明通達閱歷頗深可以幫助女方有更大的進步,這才算是最好的愛情吧。既是勢均力敵又能相互幫助成長,這樣的婚姻才能長久。

關於什麼是最好的愛情,有一段話我特別認同,舒婷在致橡樹中說: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對自己都應該有這麼一個要求,不僅是不成為另一半的負擔,還要成為另一半的肩膀。兩個人可以在生活風和日麗時,共賞大好河山,但是當面對生活的驚濤駭浪的時候,也可以共同抵禦。

奧斯汀說,這個世界上沒有達西先生。

但是在我看來不是沒有達西先生,而是說我們是不是有足夠的勇氣去尋找,是不是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是不是有足夠的智慧去分辨,只要具有勇氣、耐心和智慧,我們總能等來屬於自己的達西或者伊莉莎白。總有一天會遇到自己想要遇到的那個人。

相關焦點

  • 重溫《傲慢與偏見》:以前看到的都是浪漫,現在看到的儘是現實
    《鐵達尼號》《情書》《卡薩布蘭卡》《廊橋遺夢》等都是很經典的愛情影片,但還有一部影片不得不提,那就是根據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改編而來的同名電影。05版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伊莉莎白)、馬修·麥克費登(達西)主演的《傲慢與偏見》,被很多人奉為經典。
  • 論《傲慢與偏見》的婚戀觀及其現實意義
    由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所寫的《傲慢與偏見》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世紀末到19世紀初保守封閉狀態下的英國城鎮生活和人際關係。本文以人物婚姻的發展歷程為主線,通過對四段婚姻的描寫以及四位女性對婚姻愛情的不同態度,反映了簡奧斯丁的婚戀觀,指出了小說的現實意義。
  •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達西的高傲與冷漠讓伊莉莎白對他產生偏見,這種偏見在各種誤會中不斷加深。直到最終,達西的傲慢被磨平,伊莉莎白的偏見被消解,這對有情人才在生活中慢慢讀懂彼此。影片以伊莉莎白為核心延展開來,以隱蔽的敘事手法,獨特的語言視角,再現了當時英國社會中產階級的婚姻狀況,集中展示了影片背後的多元婚戀觀、懲惡揚善的道德觀,以及自由平等的女性價值觀。
  • 《傲慢與偏見》愛情需要金錢不是現實,而是一種責任
    不嫁有錢人,但一定嫁肯為人花錢的人。不要以為談錢傷感情,不談錢沒感情,男人沒本事才說女人現實。愛情需要金錢不是現實,而是一種責任。《傲慢與偏見》中簡.奧斯丁認為愛情與婚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金錢在婚姻中了佔有不可小覷的地位,愛情是婚姻最基本的條件,但財富又是幸福生活的堅實基礎。一個人如果得到了愛情,同時也得到了金錢,那麼她就擁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他或她就會生活得非常幸福。
  •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一場悲劇
    《傲慢與偏見》——每個愛情故事的藍本傲慢與偏見是我早期接觸到的英國鄉紳貴族文學作品。當時還在學校灰頭土臉讀書的我深深地被情節吸引了:一次次的舞會,一場場的晚宴,花園和鄉間叢林漫步,優雅的服飾和華麗的信……是我想像中的田園牧歌式生活。
  • 《傲慢與偏見》:打破偏見的是時間,放下傲慢的是真誠
    哪個姑娘聽到這樣的評價能不受刺激?更別說是自尊心超強,極其驕傲的莎莎了。於是反感的莎莎打開了懟人模式,嘿,沒想到,敢頂嘴的莎莎反而刺激了達少,很好地引起了達少的注意。可能是諂媚俗氣上趕著巴結達西的女人太多了,像莎莎這樣連懟人都懟得清新脫俗的小妞簡直太對達少胃口。
  • 《傲慢與偏見》:除了愛情,還寫透了三種不同緣由結合的婚姻
    導語:因愛而結合的婚姻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可是同時又可遇不可求,這也使得婚姻有了多樣性和差異性。《傲慢與偏見》除了愛情,還寫透了三種不同緣由結合的婚姻:第一:因愛而結合的婚姻,比如伊莉莎白和達西的結合,珍與賓利的結合;第二種:各取所需式結合的婚姻,比如麗迪亞和韋克翰的結合;第三種:因現實退而求其次結合的差不多婚姻,比如夏洛蒂與柯林斯的結合。
  • 對歷史的傲慢 對現實的偏見
    為避免顯得太心急,蓬佩奧在向尼克森「開炮」前特意對其誇讚了一番,稱其當年的對華政策符合彼時美國人民利益。蓬佩奧也不忘引述尼克森1967年發表於《外交事務》雜誌上的文章,但對尼克森所寫的「長遠來看,我們確實不能將中國遺留於世界大家庭之外」一句帶過,重點放在了討論「引誘中國改變」這一目標。
  • 《傲慢與偏見》經典語錄,那些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深層剖析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經典小說。作品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寫了伊莉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這四起姻緣。
  • 富哥哥窮弟弟互換人生,現實版變形計?還是兄弟版《傲慢與偏見》
    導讀:富哥哥窮弟弟互換人生,現實版變形計?還是兄弟版《傲慢與偏見》在英國,有一對兄弟,年長的哥哥身家千萬,住豪華別墅,儼然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而弟弟是一個窮人,沒有房子,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結婚,平日住在一輛房車中,四處給人打零工。
  • 《傲慢與偏見》:放下傲慢與偏見,才能遇見美好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通過描寫五個少女對婚姻愛情的態度,反映出當時的英國鄉鎮生活。開篇第一句,一個有錢的單身漢總要找個太太。語言幽默,既而引出賓利先生的到來,貝斯特一家人也因為賓利的到來充滿了期待。貝斯特先生是個古怪人,乖覺詼諧,好挖苦人。
  • 放下偏見去愛你——觀《傲慢與偏見》有感
    《傲慢與偏見》原著作者是簡·奧斯丁,簡出生於英國斯蒂文頓小鎮一個牧師家庭。在她的筆下,最多見的就是鄉村。就像她曾自嘲的那樣,所能寫的也只是「寫鄉野的幾戶人家」,「在一小塊象牙上……用一支細細的畫筆輕描慢繪。」也正是因為如此,文學的流派瞬息萬變,讀者的喜好都變幻了好幾輪,而《傲慢與偏見》仍屹立不倒。文學著作之成就已如日月般高懸,改編而成的電影自然不能落了下乘。
  • 男人角度讀《傲慢與偏見》,無法理解女人對愛情的不可理喻
    《傲慢與偏見》海報少年時讀這本《傲慢與偏見》,完全無感,而今在社會上浮沉多年,經歷的人和事多了,再回頭讀《傲慢與偏見》,不禁感觸良多,從男性的角度來看,女人,太容易被所謂的愛情衝昏了頭腦《傲慢與偏見》書籍男人可以為你改變,但不一定是因為愛你。
  • 《傲慢與偏見》| 被鄙視鏈推動的愛情
    在這個問題的牽引下,我慢慢放下了自己的傲慢與偏見,我發現《傲慢與偏見》簡直可以作為當代婚戀教科書。 言下之意是,沒財產的伊莉莎白,不在他的妻子考慮範圍。伊莉莎白調侃他:「要價不會超過5萬鎊吧」,他也不置可否。這體現了《傲慢與偏見》現實主義的一面,它並不是純浪漫主義的愛情小說,而是對現實很有洞察力的小說。很大一部分人純愛小說,純愛電視劇看多了,在談論愛情和婚姻的時候,羞於把階層和財富東西拎到桌面上,可事實上,我們擇偶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考慮到階層和財富。
  • 《傲慢與偏見》中連作者都嫌棄的婚姻:「快餐式」婚姻到底能走多遠
    在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中,若要選出一樁最不美好也最沒有前景的婚姻,那肯定就是莉迪亞與威克姆的婚姻了。「我們總是一味的給生活加入許多的雜質,並且捨本逐末,去追逐生活中的所謂的附屬品。自以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但實際上卻被一些身外之物束縛得越來越緊,甚至早已看不清生活原本的面目。」
  • 楊絳:讀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
    如果故事的情節引人,角色動人,就能抓住讀者的興趣,捉搦著他們的心,使他們放不下,撇不開,急要知道事情如何發展,人物如何下場。很多人讀小說不過是讀一個故事——或者,只讀到一個故事。《傲慢與偏見》的故事,講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英國某鄉鎮上某鄉紳家幾個女兒的戀愛和結婚。主要講二女兒伊莉莎白因少年紳士達西的傲慢,對他抱有很深的偏見,後來怎樣又消釋了偏見,和達西相愛,成為眷屬。
  • 在婚姻中只考慮自己的自私自利的男人,最後的結局都不太好
    婚姻中的男人,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在婚姻中只考慮自己的自私自利的男人,最後的結局都不太好。年輕時意氣風發不過十幾年,卻以為自己沒有落山的時候。年輕時不考慮維護家庭,想等日落西山時再利用老婆的同情心回歸家庭,很難。
  • 《成為簡奧斯汀》:認清現實,但不屈服於現實
    讓簡接受現實,並且表明,家裡的錢都得留給兩個兒子,女兒是一個子兒也得不到,只能依靠婆家。簡併不為之所動,坦言道:「沒有就沒有吧,我才不要沒有愛情的婚姻。」母親告訴簡:「你寧願做一個可憐得老處女被人輕視,成為別人的笑柄,成為粗鄙的鄉巴佬飯後的談資?愛情令人神往,但金錢卻是無論如何不可或缺的。」
  • 《傲慢與偏見》的純粹愛情
    周國平說:「每個人都睜著眼眼睛,但不等於每個人都在看世界,許多人幾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們只聽別人說,他們看到的世界永遠是別人說的樣子。」《傲慢與偏見》是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由焦點電影公司發行的一部愛情片,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隨著一抹陽光鏡頭推近到一個中世紀老舊的房子中,房子裡傳出了舊式鋼琴彈出雜亂的音符,故事就圍繞著這家被稱為班內特的一家人緩緩展開了。
  • 值得一看再看的經典電影——《傲慢與偏見》
    我讀過的小說很多,但能讓我一讀再讀的,《傲慢與偏見》是其中之一;我看過的電影很多,達能讓我再看一次的《傲慢與偏見》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喜歡這部作品,除了電影是由小說改編而來,但保留了小說的氣質,而且因為《傲慢與偏見》的演員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