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謂社交電商
首先什麼是社交?
新華字典中的解釋是:
「謂社會中人與人的交際應酬。」
顯然我們所認知的「社交電商」與之相去甚遠。所以在某個睡不著的夜晚我突然想到:
「根本就沒用什麼社交電商,與其說是社交,還不如說是誘導分享。一種本質上近乎黑魔法的方式了,只是拼多多用一種更溫情和善的樣子出現。」
我覺得自己發現了真理,當場寫下了腦海中零碎的想法安然睡去。事實證明,我並不見得更加聰明,發現了獨一無二的真理。
社交化電子商務,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社交電商中的社交和我所理解的社交,顯然不是同一個物種。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有一段話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
「以前這東西叫單片機,後來要吸引投資者,說單片機顯得不夠有檔次,就換了個新名詞,叫做物聯網,事實上東西還是那一套。」
稱呼變了,東西不一定改變;用的這個名字,並也不一定真的是這個名字原本的含義。
現有的所謂社交電商商業模式大行其道的我簡單粗暴的分為兩種:
一種是拼多多為代表的誘導用戶分享,團購也算在其中;一種是泛網紅,以小紅書為代表,我把淘寶的內容營銷也歸為此類。
先說第二類,我覺得把小紅書稱作社交電商是一個很操蛋的行為。傳統的營銷是拿錢請明星拍廣告,企業買自己的東西。現在的「社交電商」是,明星和內容生產者直接在平臺上打廣告銷售自己的東西。
對於我劃分第一類,團購就不多贅言,直接跳過,重點說一下拼多多。
二、拼多多的命和運
在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對社交電商這個名詞出現的場景和時間產生了莫大興趣。
一個名詞的產生可以是個很偶然的原因,但是一個名詞別人廣為傳之肯定有更深層次的更深厚的原因。
社交電商這個名詞應該從Groupon開始,然後10年亞馬遜讓這個名詞進入視野,再然後國內團購網站遍地生花,最後活下來的就是美團,只是現在團購只是美團眾多功能中的一個了。
很多人都覺得團購有社交屬性,但是事實上和商業交易有關的只能是「偽社交」,沒有人會覺得一個天天讓你幫他一起買這買那的朋友是值得交的。所以當初的團購網要做真社交的都死了,活下來變成巨人的就根本沒有社交這個概念。
註:Groupon最早成立於2008年11月,以網友團購為經營賣點。其獨特之處在於:每天只推一款折扣產品、每人每天限拍一次、折扣品一定是服務類型的、服務有地域性、線下銷售團隊規模遠超線上團隊。成立時間為2008年11月。以美國和歐洲為主要銷售地點。
有人說拼多多成功的原因是把社交電商做到了極致,那麼:「為什麼淘寶不完美複製?」
為什麼淘寶不能完美複製?
流量或許是問題,但不會是根本問題。
回到問題的最根本,電商平臺的根基在哪?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用戶。
那麼對於拼多多而言:社交 = 商業推廣營銷模式;低價商品 = 核心需求。
社交只是方法,獲取用戶的方法。所以淘寶做的是特價版,而不是特別版。
那天晚上敲下的原話:
除了和淘寶一貫以來的分格(在這兒本來想說是商業模式,但想了想,在商業模式上並沒有衝突,以淘寶天貓如家的體量,拼多多實在翻不出浪花,特價版做成拼多多的模式也不無不可,但是不利名,也沒啥價值 淘寶包括一起,只是拼多多低價產品多,才顯得很突出)不符,所謂社交電商的本質其實無社交也關係密切。
如今的拼多多,在做當初淘寶開始的老路,只是換了個新的花樣。拼多多能在淘寶的大山之下,殺出一條血路,是命和運的造物。
所謂命,拼多多搭乘上了微信公眾號的順分車,在一片兵荒馬亂之中以極低的成本獲得大量用戶。在微信開始大規模封殺是微商時,獲得騰訊融資得到免死金牌。所謂運,拼多多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分口做了正確的事。如果沒有藉助微信公眾號大量獲客,單靠拼團推廣可能撐不到見曙光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正確的營銷策略布局,拼多多也不會成長到現在這樣。運者,人所為了。
三、拼多多的術
關於拼多多的社交(營銷)策略,社區內一篇文章做了很詳細的整理: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957668.html
我來說幾點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
砍價免費拿: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當初京東的QQ空間中秋送禮活動,京東當年的砍價那商品和現在拼多多的拼團砍價和何其相似,只是拼多多的成功率多多了,呃,埋汰京東一句,枉我當初拉了那麼多次,還越砍越多。
免費奪寶:拼多多還有一個東西,網易已經下架的一元奪寶大家應該印象深刻吧,拼多多的免費奪寶就是一元奪寶的一個變形。事實證明,只要用得巧,就沒有拆不了的夥,呃,跳過跳過。
免費奪寶本質上就是一個無本賭注,賭徒無成本,投注者對於結果的關注度也會少很多。雖然效果差了點,但作用還是不錯的人,我覺得淘寶可以拿過來抄抄。
拼單拼主免單:對於拼多多的這種廣告推廣模式,明顯我的父母對其接受度要搞得很多,我沒有做過這方面的調查,但是叢日常多經歷的來講,對於這些信息比較牴觸的只佔很少一部分人。
絕大多數的人,對於免費總是很有欲望的,誰不想不勞而獲呢?
即使你已經意識到你所要花費的成本比不上自己的收益,但還是會做,這符合人的本性。當你對這種方式很反感時,很多不是因為反感免費,而是因為深刻的意識到自己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和得到的完全不匹配。
四、拼多多的未來
在這個千萬億的市場和數十億的客戶群中,拼多多用自己的社交留住一批用戶,就足夠自己吃得飽飽的了。特別是現在的拼多多已經是個龐然大物了。
除了增加用戶,如何在現有的用戶身上發掘出更多的價值,也會是拼多多以後關注的重點,但這必然會涉及到淘寶的立身之本,拼多多的升級之路註定坎坷。
在相處這篇文章想法的第二天早上,騰訊科技頻道就報導了黃崢聲明:
「網上盛傳的拼多多負面消息是有人在背後推動」,馬上頭條騰訊分別說有人黑自己,緊接著「黑公關」躍然紙上,感覺這接得不是一般的流暢。
升級、深挖產業線還是做點其他的事,吃著瓜看著拼多多走向何方。
當你的腦海中出現一個點子,你覺得可以改變世界,然後世界還是這樣。當你的腦海中蹦出一個想法,自以為發現了真理,然後就這成了這個樣子。
本文由 @淺言物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