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拼多多為例,談談社交電商

2020-12-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一、所謂社交電商

首先什麼是社交?

新華字典中的解釋是:

「謂社會中人與人的交際應酬。」

顯然我們所認知的「社交電商」與之相去甚遠。所以在某個睡不著的夜晚我突然想到:

「根本就沒用什麼社交電商,與其說是社交,還不如說是誘導分享。一種本質上近乎黑魔法的方式了,只是拼多多用一種更溫情和善的樣子出現。」

我覺得自己發現了真理,當場寫下了腦海中零碎的想法安然睡去。事實證明,我並不見得更加聰明,發現了獨一無二的真理。

社交化電子商務,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社交電商中的社交和我所理解的社交,顯然不是同一個物種。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有一段話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

「以前這東西叫單片機,後來要吸引投資者,說單片機顯得不夠有檔次,就換了個新名詞,叫做物聯網,事實上東西還是那一套。」

稱呼變了,東西不一定改變;用的這個名字,並也不一定真的是這個名字原本的含義。

現有的所謂社交電商商業模式大行其道的我簡單粗暴的分為兩種:

一種是拼多多為代表的誘導用戶分享,團購也算在其中;一種是泛網紅,以小紅書為代表,我把淘寶的內容營銷也歸為此類。

先說第二類,我覺得把小紅書稱作社交電商是一個很操蛋的行為。傳統的營銷是拿錢請明星拍廣告,企業買自己的東西。現在的「社交電商」是,明星和內容生產者直接在平臺上打廣告銷售自己的東西。

對於我劃分第一類,團購就不多贅言,直接跳過,重點說一下拼多多。

二、拼多多的命和運

在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對社交電商這個名詞出現的場景和時間產生了莫大興趣。

一個名詞的產生可以是個很偶然的原因,但是一個名詞別人廣為傳之肯定有更深層次的更深厚的原因。

社交電商這個名詞應該從Groupon開始,然後10年亞馬遜讓這個名詞進入視野,再然後國內團購網站遍地生花,最後活下來的就是美團,只是現在團購只是美團眾多功能中的一個了。

很多人都覺得團購有社交屬性,但是事實上和商業交易有關的只能是「偽社交」,沒有人會覺得一個天天讓你幫他一起買這買那的朋友是值得交的。所以當初的團購網要做真社交的都死了,活下來變成巨人的就根本沒有社交這個概念。

註:Groupon最早成立於2008年11月,以網友團購為經營賣點。其獨特之處在於:每天只推一款折扣產品、每人每天限拍一次、折扣品一定是服務類型的、服務有地域性、線下銷售團隊規模遠超線上團隊。成立時間為2008年11月。以美國和歐洲為主要銷售地點。

有人說拼多多成功的原因是把社交電商做到了極致,那麼:「為什麼淘寶不完美複製?」

為什麼淘寶不能完美複製?

流量或許是問題,但不會是根本問題。

回到問題的最根本,電商平臺的根基在哪?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用戶。

那麼對於拼多多而言:社交 = 商業推廣營銷模式;低價商品 = 核心需求。

社交只是方法,獲取用戶的方法。所以淘寶做的是特價版,而不是特別版。

那天晚上敲下的原話:

除了和淘寶一貫以來的分格(在這兒本來想說是商業模式,但想了想,在商業模式上並沒有衝突,以淘寶天貓如家的體量,拼多多實在翻不出浪花,特價版做成拼多多的模式也不無不可,但是不利名,也沒啥價值 淘寶包括一起,只是拼多多低價產品多,才顯得很突出)不符,所謂社交電商的本質其實無社交也關係密切。

如今的拼多多,在做當初淘寶開始的老路,只是換了個新的花樣。拼多多能在淘寶的大山之下,殺出一條血路,是命和運的造物。

所謂命,拼多多搭乘上了微信公眾號的順分車,在一片兵荒馬亂之中以極低的成本獲得大量用戶。在微信開始大規模封殺是微商時,獲得騰訊融資得到免死金牌。所謂運,拼多多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分口做了正確的事。如果沒有藉助微信公眾號大量獲客,單靠拼團推廣可能撐不到見曙光的那一天;如果沒有正確的營銷策略布局,拼多多也不會成長到現在這樣。運者,人所為了。

三、拼多多的術

關於拼多多的社交(營銷)策略,社區內一篇文章做了很詳細的整理: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957668.html

我來說幾點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

砍價免費拿: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當初京東的QQ空間中秋送禮活動,京東當年的砍價那商品和現在拼多多的拼團砍價和何其相似,只是拼多多的成功率多多了,呃,埋汰京東一句,枉我當初拉了那麼多次,還越砍越多。

免費奪寶:拼多多還有一個東西,網易已經下架的一元奪寶大家應該印象深刻吧,拼多多的免費奪寶就是一元奪寶的一個變形。事實證明,只要用得巧,就沒有拆不了的夥,呃,跳過跳過。

免費奪寶本質上就是一個無本賭注,賭徒無成本,投注者對於結果的關注度也會少很多。雖然效果差了點,但作用還是不錯的人,我覺得淘寶可以拿過來抄抄。

拼單拼主免單:對於拼多多的這種廣告推廣模式,明顯我的父母對其接受度要搞得很多,我沒有做過這方面的調查,但是叢日常多經歷的來講,對於這些信息比較牴觸的只佔很少一部分人。

絕大多數的人,對於免費總是很有欲望的,誰不想不勞而獲呢?

即使你已經意識到你所要花費的成本比不上自己的收益,但還是會做,這符合人的本性。當你對這種方式很反感時,很多不是因為反感免費,而是因為深刻的意識到自己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和得到的完全不匹配。

四、拼多多的未來

在這個千萬億的市場和數十億的客戶群中,拼多多用自己的社交留住一批用戶,就足夠自己吃得飽飽的了。特別是現在的拼多多已經是個龐然大物了。

除了增加用戶,如何在現有的用戶身上發掘出更多的價值,也會是拼多多以後關注的重點,但這必然會涉及到淘寶的立身之本,拼多多的升級之路註定坎坷。

在相處這篇文章想法的第二天早上,騰訊科技頻道就報導了黃崢聲明:

「網上盛傳的拼多多負面消息是有人在背後推動」,馬上頭條騰訊分別說有人黑自己,緊接著「黑公關」躍然紙上,感覺這接得不是一般的流暢。

升級、深挖產業線還是做點其他的事,吃著瓜看著拼多多走向何方。

當你的腦海中出現一個點子,你覺得可以改變世界,然後世界還是這樣。當你的腦海中蹦出一個想法,自以為發現了真理,然後就這成了這個樣子。

本文由 @淺言物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
    和平時的感受相符,前三甲為阿里、京東、拼多多,佔據了整個電商的絕大部分份額:阿里的體量最大,遠超其它平臺,佔整個電商份額的60%以上;京東第二,不到阿里的1/3;拼多多後來居上,達到了萬億級別;其它平臺體量都相對比較小——從這點看,阿里依然為電商一哥。但是結合另一份信息看,結論就沒這麼樂觀了。
  • 社交電商:拼多多巨虧,巨頭要獲客,其他涉「傳銷」
    投稿來源:零售老闆內參核心導讀1、拼多多社交電商成型關鍵。2、社交並非社交電商成功關鍵。3、拼多多對社交電商的發展啟示。社交電商,值得我們今天基於拼多多,以及隨後在阿里聚划算、京東京喜、蘇寧拼購,還有眾多中小型社交電商平臺,甚至那些曾經多少帶點「傳銷」傳聞的平臺轉型為社交電商的案例,探討社交電商的模式本質,以及業務優缺點和各自不同的平臺模式屬性。社交電商概念和模式的最早提出者,要算美國作者斯賓塞等人的著作《社交電商》。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下)
    本文續接前文: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本次重點講述後續8個問題。三、組建職業團隊的意義以某職業社交電商團隊為例。成立於2020年1月16日,也就是淘小鋪出來的第二天,宣傳上秉承不忽悠、不誇大、不套路、正心正念做事業,踏踏實實帶團隊的理念。創始人跟大部分核心團隊都有豐富的網際網路經驗,亦或是各個領域的翹楚。
  • 互融雲 社交分享式電商系統:拼多多電商模式快速自建流量池!
    其中拼多多,C2B模式的新型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近年來更是以黑馬的形式在電商界裡縱橫。拼多多的成功並非偶然。其通過社交網絡進行營銷傳播的電商模式,註定了更加適應當下電商市場的發展環境。互融雲針對拼多多電商模式深度挖掘,以其極具特色的電商模式為電商企業研發出一款拼多多電商模式的社區分享式電商系統。
  • 豪享拼、拼多多、雲集,社交電商的三種模式有何不同?
    01距離社交電商拼多多和雲集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被喊了多年的社交電商,終於徹底迎來了春天!這是極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能夠從眾多社交電商中殺出來,衝到公開資本市場,拼多多和雲集實屬不易,而在他們之後,還有多家社交電商,發展形勢很好,比如豪享拼、環球捕手等等,他們誰能成為拼多多和雲集之後上市的社交電商呢?
  • 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破解方式
    接下來,本文作者就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其破解方式。一、陷入思維定勢最開始看到拼多多的時候,我內心是拒絕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前幾年的時候,整個社會都在討論消費升級。很不幸的是,長久在其中,我也受到了感染,我的心智模型等都偏向於這個方面了,這導致我看問題的視角也發生了偏移。
  • 深度解析:拼多多社交電商模式能幫農產品賣的更好嗎?
    深度解析:拼多多社交電商模式能幫農產品賣的更好嗎?7月26日,社交電商拼多多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按開盤價計算,拼多多市值達到293.56億美元。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說:用「拼」的模式賣農貨更有渠道優勢。
  • 社交電商拼多多同55海淘達成戰略合作
    2月29日,國內領先社交電商拼多多宣布同國內老牌跨境電商55海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拓海淘直郵市場。這是繼網易考拉合作後,拼多多又同一海淘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可見拼多多開始戰略部署海淘市場,準備集中發力於海外直郵。
  • 小程序「引爆」、拼多多「崛起」、花生日記「上天」,社交電商到底...
    微信9.8億月活,以及小程序的日趨成熟讓大家感覺到,今年社交電商將徹底被引爆。微信本身是社交工具,但圍繞其生態展開的流量、電商交易最近潮水湧動:拼多多引發廣泛關注。拼多多是在移動流量枯竭、淘寶京東壟斷的背景下,藉助微信紅利異軍突起的平臺型電商。通過在微信中拼團裂變,拼多多做到3億用戶、千億元年GMV 只用了兩年。由於用戶和供應鏈足夠下沉,被認為未來會對淘寶造成威脅,讓京東緊張。社交電商頻獲資本加注,一夜之間,幾乎所有投資人都在看社交電商。
  • 阿里布局社交電商,雙十一後淘寶多了兩重銷路,網友:叫板拼多多
    尤其是拼多多,獨特的拼團購買屬性挖掘了更大的鄉村電商市場,同時超越京東,穩居電商平臺三甲行列,並且市值在國內排名第四。其實對比來看,拼多多算是最困難的,美團跟餓了麼的外賣領域是空白的,只需要擴張就行。但是拼多多不同,電商領域的兩座大山,淘寶跟京東是直接的競爭對手,面臨的難度是不同的。
  • 產品運營分析 | 拼多多,拼單類社交電商該如何運營?
    拼多多app,分為4大模塊,分別為:首頁、新品、搜索、聊天、個人中心。這4個大模塊將內容網羅其中,打造了精良的社交電商拼多多產品。做為電商產品,其內容總是圍繞著用戶消費者去展開。內容組織上的方式及策略 – 商品相關內容商品內容整體可劃分為兩類:商品的概述列表內容、商品的詳情展示內容。做為電商類產品平臺,商品內容是平臺的主題內容。拼多多對於商品的內容展示形式跟其他電商平臺大同小異,區別不在形式,而在於售賣商品的策略不同,帶動了其內容的區別。拼多多以拼單為主要售賣策略,助力享免單、0元限量搶購、砍價免費拿等策略內容點亮了平臺氣氛。
  • 頭條系社交夢碎,「綠洲」殺進前三,拼多多霸榜社交電商
    也有新上線的社交電商產品「萌推」、視頻剪輯軟體「剪映」,以及正在熱推的「西瓜視頻」登上分類榜首。3、App Store總榜Top 10:「拼多多」、「淘集集」、「萌推」在App Store總榜Top10 出現時間均超過 10 天,社交電商在用戶中依然吃香。4、分類熱門領域:攝影與錄像榜、娛樂榜、圖書榜變化大,社交榜中騰訊系依舊穩固,僅綠洲最高攪動了第三名位置。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公司增長...
    ◼概況與復盤: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就第二大電商平臺拼多多(PDD.US)成立五年,年活躍用戶數達到6.8億,電商市佔率超10%,與阿里(09988)(BABA.US)、京東(09618)形成「一超兩強」的局面。
  • 電商由淘入拼:崛起的社交場景和加速的「全民皆拼」
    拼多多,恰是「全民皆拼」時代的縮影。與「全民皆拼」同步崛起的還有社交場景。準確地說,「全民皆拼」和社交場景之間是相互成就,並肩前行。拼多多的戰友微信近期發布了《2020微信縣域鄉村數字經濟報告》,其中提到城市用戶把微信支付作為首選支付方式的用戶佔比為76%,鄉鎮及農村為78%,縣城裡這一比例高達83%。
  • 左手補貼右手社交 殺入直播紅海的拼多多會有機會嗎?
    11月27日,拼多多APP內首場直播落幕。據新浪財經報導,拼多多直播選擇以「百億品牌補貼」為入口,根據拼多多最新財報披露,此入口日活已破億,在這樣一個基礎下,拼多多直播首秀有超10萬人觀看。在電商領域,拼多多堪稱異類,或者說是奇蹟。明明起家最晚,卻跑得最快,飛速上市之後又將一眾老將拋在身後。
  • 社交拼團:「上海名媛」背後的電商新舊交替
    一二線城市,人們通過拼團,購買到便宜的、去品牌的農產品。 中國不同的階層,都從社交拼團購物中重新發現真實有趣的自己,而非在搜索電商的品牌糾結中迷失。 拼多多的推薦是分布式算法,系統面向個人、而非群體推薦商品,最終成交又受朋友影響,拼單概率更大。
  • 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上市之初,由於彼時平臺對商品和商戶的管理機制尚不夠完善,平臺強制關店 1128 家,下架商品近 430 萬件,批量攔截疑似假冒商品連結超過 45 萬條;除此之外,拼多多還採取了 諸如與反盜版聯盟合作進行版權合作、建立信用評價指標、為商戶提供網絡經營場所證明等措施。 2)開展「新品牌計劃」。
  • 拼多多社交電商如此厲害?明知上當還不厭其煩白送錢錢在上面
    拼多多違法涉黃涉暴力商品。(源澎湃新聞)拼多多:上億人都在拼。你如何看待這個「億人拼多多,爭議拼多多」的網購軟體?本來拼多多社交電商就像中感覺賭博一樣?拼多多這種為履行監管職責,明知違規而不處理,應該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希望拼多多可以正視問題,抓緊改進,淨化平臺環境!@微博螞蟻工廠的看法拼多多違法涉黃涉暴力商品,這幾乎是必然的。
  • 《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發布 拼多多等平臺助力農產品上行
    而拼多多推出的「拼農貨」模式,採用「農貨智能處理系統」和「山村直連小區」模式,成功為中國分散的農產品整合出一條直達5.36億用戶的快速通道。經由這條通道,吐魯番哈密瓜48小時就能從田間直達消費者手中,價格比批發市場還便宜;一度滯銷的河南中牟大蒜,打包賣到了北京,價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
  • 以淘小鋪、東小店為例,如何入局社交電商平臺?
    區別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正以高效獲客和強裂變能力不斷向上,並成為電商領域的熱門發展趨勢。而對於電商巨頭來說,社交電商自然是不可放過的領域之一,例如淘寶與京東就推出了 淘小鋪 與 東小店 社交電商平臺。一、社交電商一位好友年前便開始研究各種電商平臺,阿里、京東旗下的社交電商平臺,主打「自購省錢、一鍵開店、輕鬆創業」。而在此之前,「好省」、「東小店」等平臺也是不絕於耳。早就聽聞「社交電商」如火如荼。只是這種機會我一般反應都慢半拍,看大家幹得熱火朝天,就想著要改變下自己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