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賞析 | 陽明學深刻影響福建地域文化

2021-02-23 月讀館

曾彩青 拍攝

編者按: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近幾年來,先後組織舉辦「陽明學在福建」「王陽明國際學術研究會」等大型學術活動,大力挖掘和推廣陽明學在福建的傳播與傳承,取得了較豐碩的學術成果,此文為其中之一。筆者以為,此文第一次把陽明學在福建傳播與傳承的路徑與脈絡,疏理的如此清晰;第一次把陽明學對福建的林語堂、黃道周、李光地、李贄等歷史文化名人的影響,綜合分析提煉的如此具體明白;最最重要的是,本文明確提出了陽明學「深刻影響」福建地域文化,對陽明學在福建地域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首次提出了一個清晰的定位,是一篇很值得學習和推廣的深度好文。儘管本文文中的某些觀點還有待商榷,但本文無疑對陽明學在福建的傳播與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樹立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陽明學深刻影響福建地域文化

文/林曉峰 張山梁

縱觀王陽明一生,先後「兩次半」踏入閩地:

第一次是明正德二年(1507年),赴謫龍場途中,迂道至武夷山;

第二次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巡撫南贛,總制汀、漳二府軍政,親履漳南平亂,奏設平和縣治;「半次」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奉敕赴閩勘處福州叛軍,行至半途,聽聞宸濠反變而返起兵,故稱「半次」。

其心學在福建也得到廣泛繼承、弘揚和發展,深刻影響了一大批福建士子文人。可以說,王陽明的功、德、言深刻影響福建地域文化,陽明學與閩學、閩南文化相融合、互促進。

王門學者仕宦福建

明正德以後,一大批親得王守仁之炙的陽明弟子及其後學入閩任職,隨地講學,傳經布道,深度影響福建學風,更是影響了一代代福建人。僅嘉靖年間就有近30位王門學者仕宦福建,萬曆、崇禎年間則是更多。如巡按聶豹、參政黃宗明、按察使鄒善、提學耿定力,還有知府施邦曜、郡府推官黃弘綱、知縣何春、縣邑教諭劉邦採,乃至謫戍鎮海衛陳九川、李材……他們利用在閩的政治影響力,不忘闡發王學根本,講授不止,一時蔚然成風,從學者聲勢浩大,風靡八閩大地。

《居夷集》三卷,明嘉靖三年(1524年)丘養浩刻本

明萬曆年間任福建按察司副使的陽明再傳弟子徐用檢,啟發、改變了泉州學子李贄的學術,李贄不惜以「被誘惑」而言:「餘自幼倔強難化,不信道,不信仙、釋,故見道人則惡,見僧則惡,見道學先生則尤惡……不幸年逋四十,為友人李逢陽、徐用檢所誘,告我龍溪先生語,示我陽明先生書,乃知得道真人不死,實與真佛、真仙同,雖倔強,不得不信之矣。」

又如謫戍鎮海衛的陽明再傳弟子李材持續「聚徒講學」,不遺餘力地弘揚傳播王學要義,以至「學徒益眾」,還定期到漳州龍江書院、南靖安福寺等地講學不輟 ,以至陽明學在漳郡勃興振發,吸引八閩學者紛至沓來,成為福建王學傳播中心。僅《正堂書稿》就收錄了李材與潘庭禮、吳道濂等數十位閩籍陽明後學的學術問答。之後,還到武夷山開堂講課,其門人提學副使徐即登還修建「見羅書院」,供其講學,廣招延平、建寧諸府的門徒,讓「閩之士耳目新安久矣,能一旦得習課,而脫然於章句之外也乎?又能一旦因習課而豁然於課之先也乎」。

還有萬曆年間巡撫福建的許孚遠、崇禎年間執宰漳州的施邦曜等諸多陽明後學,學宗良知,力傳陽明心學。葉向高贊曰:「閩人故株守紫陽緒說,不敢為高論,而(許孚遠)先生尺尺寸寸,一稟於倫常,其詞旨貫穿淹洽,聽者忘倦,以是多所感發興起。先生又創共學書院,置膳田,風教大行矣。」

施邦曜則身體踐行陽明心學,力施仁政,遇旱為禱,遇飢煮粥,恤孤憐窮,扶善鋤強,治漳之功有如陽明平漳之績,被郡民譽為「後一文成」。

平和縣王陽明雕塑

陽明書籍在閩傳播

一批陽明學書籍在閩刊刻或由閩人輯刊,推動了陽明學在福建傳播發展、發揚光大,甚至傳播、影響到海外。

明嘉靖三年(1524年),時任餘姚知縣的泉州人丘養浩,將王陽明貶謫龍場期間的詩文編成《居夷集》,刻於餘姚,是現存最早的陽明先生詩文集,可謂珍稀之本。

明嘉靖七年(1528年),陳九川在鎮海衛根據漳州、福建學者的實際,對《傳習錄》進行校正、刪復纂要,編輯成六卷,再經聶豹在福州養正書院重新刊刻發行,成為當時福建推廣王學的重要書籍,讓民眾得以化繁為簡、通俗易懂地學好陽明學。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被湖廣僉事馮應京逐出麻城的李贄等人,應工部尚書劉東星之邀前往山東濟寧,入住漕河衙門官署,閉戶研究讀、抄錄《王文公全書》,終成一部「嘉惠後世之君子」的不朽文獻——《陽明先生道學鈔》。

明崇禎初,漳州知府施邦曜深感《王文成公全書》卷帙繁多、篇幅浩大、攜帶不便、閱讀不易,遂將其分門別類,按理學、文章、經濟三帙歸類整理,輯為《陽明先生集要》三編十五卷,並授梓於平和知縣王立準督刻,與《王文成公全書》(隆慶謝氏刻本)並列為王學著作的兩個重要版本,為後人翻印陽明著作的基本資料,將陽明學的傳播發展推到一個新的巔峰,甚至為陽明學向海外的傳播發展作出貢獻。美國人亨克於1916年出版的《王陽明的哲學》,正是刻於平和《陽明先生集要·理學編》的英譯本。

在閩重刻《傳習錄》、在漳首刻《陽明先生集要》,以及閩人輯刊《居夷集》《陽明先生道學鈔》……使得陽明學在福建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形成強大的學術思潮,深度影響福建地域文化的發展。

閩南文化心學因子

閩南是朱子過化之地,也是陽明學的重要傳播地。王陽明及其陽明之學,影響著一大批閩南士子文人,並對閩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大作用。正如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廈門大學教授陳支平所言:「王陽明及其陽明之學,是繼南宋朱熹及其朱子學之後,對閩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的核心元素之一。」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傑出人物李贄,受王陽明不盲目迷信「經」的啟蒙影響,打破僵化思想的禁錮和束縛人性的教條,形成「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觀念,提出「童心」學說,將陽明先生的親民、擔當精神與福建人的特質稟賦有機結合,高揚初心意識,成為福建地域寶貴的精神財富。此外,李贄主張男女平等、追求個性解放、提倡自由經商等觀念,無一不是受到陽明學的影響。

漳浦人黃道周在《陽明先生集要序》《重建王文成公祠碑記》等文中,毫不掩飾地流露了欽慕陽明之意,發出「不同時兮安得遊?登君堂兮不得語,耿徘徊兮中夜」那種「因所處時代不同而不能步入王陽明門下」的遺憾與感慨,並以「擇其善者而從之」的態度,在講學時多有引用陸王心學觀點,以至清代學者袁翼認為:「石齋(黃道周)湛深經術,私淑陽明而所謂心學者,微有轉手。」

清代名臣、安溪人李光地雖學宗程朱,但也積極吸取陸王心學思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曰:「光地之學,源於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變通,故不拘泥於門戶之見。其詁經兼取漢唐之說,其講學亦酌採陸王之義,而於其是非得失,毫釐千裡之介,則辨之甚明,往往一語而決疑似。」

近代文學大師、漳州人林語堂致力倡導閒適、性靈的文學風格,與李贄的童心說、湯顯祖的情至說、公安派的性靈說一樣,深受陽明心學影響,甚至認為「聰明以為可以做的事,但良知以為不可以做,就不要做;聰明以為不可以做的事,但良知以為可以做,就去做。良知為主,聰明為奴,其人必善良;良知為奴,聰明為主,其人必奸詐……所謂善惡,無非良知,行事憑良知,一切都會好,行事憑聰明,一切都會壞」。可見,出生於陽明奏立之縣的林語堂,其思想、文風吸收了陽明心學的精髓。

平和縣王陽明雕塑

陽明學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樣對閩南地區的人文思想、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和積極作用,潛移默化改變了閩南人的思維方式,使得追求思想解放、衝破限制束縛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因子,強化了閩南人崇尚實用、追求功利的社會倫理價值取向,推動閩南人形成冒險、務實、多元的人文特性,促進了閩南人由「重農抑商」向「重商經商」思想觀念的轉變,形成「善觀時變、順勢有為,敢冒風險、愛拼會贏,合群團結、豪俠仗義,戀祖愛鄉、回饋桑梓」的閩商精神文化。

(作者簡介:林曉峰,福建省政協教科衛體副主任、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山梁,朱子學會陽明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相關焦點

  • 陽明學深刻影響福建地域文化
    明正德以後,一大批親得王守仁之炙的陽明弟子及其後學入閩任職,隨地講學,傳經布道,深度影響福建學風,更是影響了一代代福建人。僅嘉靖年間就有近30位王門學者仕宦福建,萬曆、崇禎年間則是更多。明萬曆年間任福建按察司副使的陽明再傳弟子徐用檢,啟發、改變了泉州學子李贄的學術,李贄不惜以「被誘惑」而言:「餘自幼倔強難化,不信道,不信仙、釋,故見道人則惡,見僧則惡,見道學先生則尤惡……不幸年逋四十,為友人李逢陽、徐用檢所誘,告我龍溪先生語,示我陽明先生書,乃知得道真人不死,實與真佛、真仙同,雖倔強,不得不信之矣。」
  • 張宏敏:「陽明學:中華傳統文化研究中的'顯學'」
    23    這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的「用典」即引用陽明語錄、陽明心學核心命題,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陽明心學內涵及其當代意義的深刻理解,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更揭示了陽明心學在當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中的理論價值與深遠意義,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並付諸實踐。
  • 論陽明及陽明學中的浙學精神
    >倪福東(杭州師範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浙江 杭州 311121)摘要: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真「三不朽」,他和他的思想至今都頗具影響。本文將以浙學視域,探析浙學對王陽明和陽明學的影響,並且分析王陽明和陽明學反映了怎樣的「浙學精神」。筆者希望學界以一種新的視角重新認識浙學,以及重新理解浙學精神下的王陽明和陽明學。 關鍵詞:王陽明 陽明學 浙學 浙學精神 一、浙學與浙學精神  首先,對於「浙學」這一概念,筆者較為認同以下兩種觀點。
  • 【讀書】錢明:迥異於中國的日本陽明學——讀野島透著《日本陽明學的實踐精神:山田方谷的生涯與改革路徑》
    宋明時期創立於中國的朱子學、陽明學,不僅廣布於中國各地,而且還擴散到日本、朝鮮、琉球、越南等東亞地區,並被受容國文化吸收和消化,形成域外朱子學派和陽明學派。可以說,朱子學、陽明學是中國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過最重要影響的思想學說之一,是整個東亞思想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 龔鵬程|陽明學的百年浮沉
    許多人以為蔣先生是敗走臺灣之後才開始講陽明學的,據此便知不然,蔣先生提倡陽明學甚早(又詳後文)。而賀麟此說亦不應僅視為阿諛,因為他在其後1947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哲學》對此有更大的發揮。該書有個很清楚的思路:以當代「陸王學」的復興作為發展主軸。
  • 日本陽明學的「開山祖師」 -- 中江藤樹 | 塑造日本人心性的陽明學
    接下來,筆者將以日本的陽明學研究為主線,探究日本人從陽明學當中學習和吸收到了什麼。在日本正式展開陽明學的系統性研究的是生於1608年的中江藤樹。藤樹本名為原,字惟命,化名與右衛門。藤樹被尊為日本陽明學的「開山祖師」。他是位堪稱典範的思想家,其「孝敬父母」的言行被記載在小學的道德課本中。
  • 中國文化消費水平的地域分異及影響因素
    ④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採用多元線性回歸揭示文化消費水平地域分異的影響因素。① 第一層次包括北京、上海、浙江三個省/直轄市,不同維度的文化消費指數評價得分均較高。基本特徵為:文化消費環境優異、文化消費意願強,文化消費滿意度一般。② 第二層次為天津、山東、江蘇、廣東、福建五個省/直轄市,均為東部沿海地區。基本特徵為:文化消費環境較好,文化消費意願較強,文化消費滿意度較佳。
  • 福建陽明書院在福州三坊七巷揭牌 傳播心學思想
    揭牌儀式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8月6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陽明心學核心思想,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今日上午,福建陽明書院成立揭牌儀式暨陽明文化論壇在福州三坊七巷衣錦坊61號舉行,現場邀請了國內陽明心學專家及熱愛陽明心學的各界人士共同探討陽明心學在福建的發展
  • 晚明徽州陽明學思潮
    王陽明弟子錢德洪、鄒守益、劉邦採等人,結合徽州特有的理學背景對陽明學進行了創造性的轉換,並以講會的形式向徽州地區傳播心學。受到陽明弟子心學思想的影響,徽州學子翟臺、陳昭祥、陳履祥等人對心學有了獨特的認識,他們對心學的詮釋反映了明代中後期徽州學人對陽明學的肯定,符合徽州人試圖掙脫理學枷鎖及發展徽商經濟的強烈需求。徽州是程朱理學的重要陣地,有「東南鄒魯」「程朱闕裡」之美稱。
  • 從地域文化中"挖"出學校文化特色
    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每個地域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地域文化有著獨特的文化教育功能,在學校特色文化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學校挖掘地域文化的資源,有助於將自己的學校文化建設得有特色、有質量,而且在學校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能極大提升地域文化的品味。學校文化是學校自己的語言,要找到屬於自己學校的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找準自己學校的根,讓學校獲得適宜生長的土壤。
  • 文史學人談嚴復:深刻影響中國近代史的船政精英
    文史學人談嚴復:深刻影響中國近代史的船政精英 李治亭、鄭大華等文史學者20日在北京一場論壇中表示,船政文化在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進程中具重要地位,應持續探究嚴復等一代船政精英求新求變的理想追求對今日中國的影響。  20日,在匯集社科院、北京大學等機構近百位文史學者的閩都文化論壇上,有多位學者深入論述福建船政代表性人物嚴復及其啟蒙思想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影響。
  • 全面深入解讀陽明文化 高峰論壇上思想齊碰撞
    10月31日上午,「越文化 陽明學 東亞文明」高峰論壇在紹興國際大酒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陽明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陽明學與越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學」和「陽明學與東亞文明及當代價值」為兩大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思想激烈碰撞。
  • 地域文化視角下MOOC自主學習影響因素研究
    本研究就是立足中國本土地域文化的視角,通過結構方程的建模探討了地域文化、自主學習、感知學習對學生滿意度的影響,創新之處在於引入了中國地域文化變量,研究樣本來自2018年某大學的17門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以下簡稱「MOOC」)的學習者。結構方程顯示,地域文化對感知學習產生影響,自主學習對感知學習也產生影響,自主學習和感知學習同時對學生滿意度產生影響。
  • 陽明學:當代人思考人生的一面鏡子 | 塑造日本人心性的陽明學
    江戶時期之後,陽明學成為塑造日本人精神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江戶武士社會,陽明學並非處於正統地位,它之所以能夠通過私塾等機構得到推廣,多半是因為王陽明的「文武兼修」哲學與武士精神產生了強烈共鳴吧!「萬物一體之仁」的思想對草木亦有顧惜之心,這跟日本神道所蘊含的日本人的傳統精神是一致的。我想正是這種親和性,讓很多日本人加深了對陽明學的關注。
  • 作為地域文化的載體,懷安方言在發展中受到了哪些影響?
    懷安文化旅遊 關注懷安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帶你領略懷安別樣的美! 懷安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 也是人們相互之間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冊《第三節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優質課
    (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2.結合實例,理解不同區域地域文化的差異及成因。(綜合思維)3.通過地理環境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人地協調觀)【教學重點】1.結合實例,理解不同區域地域文化的差異及成因。2.通過地理環境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
  • 地域文化在現代美術中的影響
    THE SECOND PART|WORKSPaper地域文化在現代美術中的影響----以魯菲諾·塔馬約為例緒論:研究目的:地域文化在在現代美術中的影響,以墨西哥畫家魯菲諾·塔馬約為例。馬蒂斯,畢卡索,克拉克等現代藝術先鋒都是他學習的對象,雖然沉浸在現代藝術的探索中,以及長期生活在現代氛圍濃鬱的紐約,但他呈現的作品依然有著濃鬱的地域美術形對畫面的影響,發展出了自己對現代美術的理解與詮釋。中國同樣是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很好的傳統文化藝術脈絡。魯菲諾·塔馬約是現代美術啟蒙時期的經歷者,也是本民族藝術與現代美術結合成功的畫家之一,這種個案可以作為對地域傳統藝術再向前推進的參考。
  • 試論茅臺文化對接地域文化的價值意義
    但讓文化成為茅臺酒品牌識別系統中最為鮮明的識別符號,建立更加系統、更加深刻、更有高度、更加鮮明的新時代特色文化體系,尚需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茅臺文化和當地地域文化的結合,也就是茅臺文化融入地域文化,或者講從當地地域文化裡面吸收借鑑其優秀成分,應該成為建立茅臺文化新體系的較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 東北地域文化三題
    一、關於名稱東北文化屬於地域文化的一個分支。地域文化的分類,有不同的標準和層次,如遊牧文化、農業文化,是按生產方式分的;草原文化、海洋文化,是按生態環境分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是按行政區域或古國分的;嶺南文化、關東文化,則是按某地理坐標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