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收聽悅讀課堂↑↑↑
【 作者以雨兒為題,說明母親患老年痴呆症後發音模糊,將「女兒」說成了「雨兒」。 文章以此為題,還隱含著女兒要承擔起照顧好母親這一責任的清醒認識, 又包含一個女兒對已衰老的母親的愛憐之情。】
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然後她說,「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
「對,那就是我。」
「喔,雨兒你在哪裡啊?」
「我在香港。」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我昨天才去看你,今早剛離開你。」
「真的?我不記得啊。那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再過一個禮拜。」
「你是哪一位?」
「我是你的女兒。」
「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啊。你現在在哪裡?」
「我在香港。」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這些對話像音樂中激越的快板,母女相處時間短,全是對話。】
到潮州看她時,習慣獨睡的我就陪她睡。像帶孩子一樣把被子裹好她的身體,放周璇的《天涯歌女》,把燈關掉,只留下洗手間的小燈,然後在她身邊躺下。等她睡著,我再起來工作。
天微微亮,她輕輕走到我身邊,沒聲沒息地坐下來。
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身子愈來愈瘦,腳步愈來愈輕,聲音愈來愈弱,神情愈來愈退縮,也就是說,人逐漸逐漸退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
我一邊寫,一邊說:「幹嘛那麼早起?給你弄杯熱牛奶好嗎?」
她不說話,無聲地覷了我好一陣子,然後輕輕說:「你好像我的雨兒。」
我抬起頭,摸摸她灰白色稀疏的頭,說:「媽,千真萬確,我就是你的女兒。」
她極驚奇地看著我,大大地驚訝,大大地開心:「就是說嘛,我看了你半天,覺得好像,沒想到真的是你。說起來古怪,昨天晚上有個人躺在我床上,態度很友善,她也說她是我的雨兒,實在太奇怪了。」
【這段對話是如歌的行板,母女相處時間中等,對話較多。】
「昨晚那個人就是我啊。」我把冰牛奶倒進玻璃杯中,然後把杯子放進微波爐。遠處隱隱傳來公雞的啼聲。
「那你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她一臉困惑。
「我從臺北來看你。」
「你怎麼會從臺北來呢?」她努力地想把事情弄清楚,接過冰牛奶,繼續探詢,「如果你是我的雨兒,你怎麼會不在我身邊呢?你是不是我養大的?是什麼人把你養大的呢?」
我坐下來,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我掌心裡,看著她。
她的眼睛還是很亮,那樣亮,在淺淺的晨光中,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年輕時的鋒芒餘光,還是一層盈盈的淚光。
於是我從頭說起:「你有五個兒女,一個留在大陸,四個在臺灣長大。你不但親自把每一個都養大,而且四個裡頭三個是博士,沒博士的那個很會賺錢。 他們全是你一手栽培的。」
眼裡滿是驚奇,她說:「這麼好?那……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今年幾歲?結婚了沒有?」
我們從盤古開天談起,談著談著,天,一點一點亮起,陽光就從大武山那邊照了進來。
有時候,我讓女傭帶著她到陽明山來找我。我就把時間整個調慢,帶她「臺北一日遊」。第一站,洗溫泉。泡在熱氣繚繞的湯裡,她好奇地瞪著滿堂裸身的女人目不轉睛,然後開始品頭論足。我快動作抓住她的手,才能阻止她伸手去指著一個女人,大聲笑著說:「哈,不好意思啊,那個雨人好──肥喔。」
第二站,搭公交車,紅五號,從白雲山莊上車。一路上櫻花照眼,她靜靜看著窗外流淌過去的風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顏容,和窗外的粉色櫻花明滅掩映;她的眼神迷離,時空飄忽。
到了士林站。我說:「媽,這是你生平第一次搭捷運,坐在這裡,給你拍一張照片。」
【這段對話是悠長的廣板,母女相處時間長,對話較少。】
她嫻靜地坐下,兩手放在膝上。剛好後面有一叢濃綠的樹,旁邊坐著一個孤單的老人。
「你的雨兒要看見你笑,媽媽。」
她看著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著黑衣白領,像一個中學的女生。
【這樣輕輕的結尾,多麼像清晨草尖上的露珠,不忍看它落下;又多麼飽湛深情給人意猶未盡之感,寫出了龍應臺如此希望自己的母親還處在青春年少,永遠不老。這句話也道出了女兒不捨得母親的漸漸老去、漸行漸遠,輕輕地告訴人們:母親老了,可是母女間的愛不會老。】
【知識拓展】
1、文章為什麼以「雨兒」為題?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2、你面對經常嘮叨的母親時是怎樣做的,寫一封感謝媽媽的信讀給媽媽聽。
【佳一老師感悟】
《雨兒》這篇散文的節奏變化極多,像一首大型的樂章,用參差變化的方式表達如水的母親,可以看出龍應臺文字的魅力。
讀完文章,不禁讓我們感慨:儘管時光匆匆而逝,仍擋不住那一份永久的情,永恆的愛。
文章中,年邁的、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是個老小孩。因為老年痴呆,所以吐字不清並伴有失憶症,以至於把女兒說成了"雨兒",以至於至親的女兒都不認得了,以至於女兒剛剛對她說過的話,她馬上就忘記了。
讀來看似平常,但在女兒龍應臺的心裡是多麼的心疼、難過與無奈啊!
」我——是你的女兒「。多麼簡單的六個字,卻需要我們反覆咀嚼,耐心回味,它包含著厚重的情感,有一種令人無法穿透的愛的力量,當她面對母親有太多感想要脫口而出之時,它會成為阻礙,當想用儘自己的感情來跟母親敘述完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高興事,煩惱事時,卻因此成了阻礙,不得不反覆停留於」我——是你的女兒「。
於丹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面對如此的無奈,龍應臺卻依舊用自己沸騰的心靈去溫暖感化母親已逝的歲月, 她用行動告訴我們——真心愛父母,就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思維拓展】
把合適的數字填在下面的古詩句中。
(答案見下期)
1、欲窮__裡目,更上__層樓。
2、潮平__ 岸闊,風正__帆懸。
3、烽火連__月,家書抵__金。
4、__ 道殘陽鋪水中,__江瑟瑟__江紅。
5、碧玉妝成__樹高,__條垂下綠絲絛。
【上期答案回顧】
1、 蜻蜓點水
2、 螳臂當車
3、 螳螂捕蟬
4、 蛛絲馬跡
5、 蜂擁而來
6、 鷸蚌相爭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家長佳悅讀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