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是何意思?為何深受劉備和孔明喜愛

2020-12-27 遊遊史語

三國時期,劉備建立基業貌似和馬姓很有緣分,馬超蜀漢開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官至平西將軍、驃騎將軍;馬岱在諸葛武侯死後,怒斬魏延,得到劉禪的重用,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官至平北將軍 、陳倉侯。其實除這兩位,還有馬良、馬謖等重要的蜀漢大臣,他們一樣擔任著重要的職務,功勞甚大。

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又在五人中最為出色,因此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讚譽。馬良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

馬良五位兄弟,馬良排行老四。

老大馬伯常

老二馬仲常

老三馬叔常

老四馬良,字季常

老五馬謖,字幼常。

三位大哥雖有大才,但是厭惡朝堂的爭權奪利,無心仕途,便一直隱居山野。史書對這三位記載很少,只說了才識淵博。

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馬謖了,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馬謖擅自改動諸葛亮的計謀,不聽王平的勸阻,沒有當道紮營,被司馬懿圍山火攻,全軍覆沒,這是有名的典故。諸葛亮為求服眾,揮淚斬馬謖。

諸葛亮也被很多人誤解,錯用馬謖。當年劉備託孤之時,告訴孔明,馬謖為人言過其實,剛愎自負,缺乏經驗,不可大用。但是諸葛亮還是任用了馬謖,而且諸葛亮遇到不懂之事,經常會求教馬謖,馬謖素有大才,經常語出驚人,讓諸葛亮信服。

在諸葛亮南擒孟獲時,原始部落,荒蠻未得開化,經常侵擾西蜀邊境地區,諸葛亮多次徵剿未得善果。馬謖看到此情景,向諸葛亮建議徵伐南蠻,第一要徵其心,蠻王雖然野蠻,但是很重情義,只要讓蠻王信服西蜀,必然事半功倍。諸葛亮聽後大喜,七擒孟獲,最後讓孟獲折服,孟獲和諸葛亮結交友好,西蜀邊境得一時之安寧。經此一事,諸葛亮更加信服馬謖,兩人常常談論到深夜,也許諸葛亮想到過劉備的遺言,但是人都是不斷的學習和成長,不可同日而語。

馬謖街亭失守,後世有很多人議論,當時馬謖只有兩萬人馬,司馬懿帶領十五萬大軍,街亭只是兩山間的平地,沒有溝壑,沒有城牆,可以說是易攻難守。馬謖的兩萬大軍,被王平帶走五千,只剩下區區萬餘人,馬謖雖是將才,也不能成功拒之。司馬懿善出奇謀,老謀深算,諸葛亮尚能徘徊,馬謖豈是對手。街亭失守大錯在諸葛亮,小錯在馬謖,諸葛亮計謀失算,司馬懿出奇兵,讓諸葛亮防不勝防,諸葛亮無奈派兵守街亭拖延數日,以求蜀軍安全撤退,但是被司馬懿看破,雖大敗。

揮淚斬馬謖,馬謖當時只有三十九歲,諸葛亮深感痛惜,待其遺孤若平生。

馬良這個人很多人不熟,是馬謖之兄,在馬氏五常中最為有才,深受劉備喜愛,和諸葛亮交情頗深。

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關羽中箭受傷,華佗為其刮骨療毒,關羽與季常對弈,大口喝酒,這個對弈的人就是馬良。雖然真實史料華佗並沒有給關羽治病,但是關羽一直深受大家喜愛。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擔任荊州牧 ,徵召馬良為州從事。這個是馬良第一次為官,就深得劉備照顧,當時劉備和龐統入川,但是不久龐統中箭身亡,入川受阻。諸葛亮只得隨劉備入川,此時荊州重地交由關羽和馬良留守。關羽是一位性格孤傲之人,但是關羽很是佩服馬良的智謀和才學,視為自己的軍師。

關羽發動荊襄之戰時,馬良曾經力勸關羽,不可疏忽大意,東吳一直虎視荊州之地,關羽剛開始聽之,但是聽到劉備、張飛等人節節勝利,軍功赫赫,過於貪功的關羽,最後還是發動了戰爭,他過於自負,認為儒生陸遜並無大才,便抽調大批荊州之兵投入戰場。呂蒙稱病,偷渡公安,荊州失守,關羽敗退,馬良求助孟達無果,便帶人到漢中求救劉備,兵未至,得到關羽等人拒降被斬。

後來馬良奉命出使東吳,他對諸葛亮說:"今天接受朝廷命令,協和兩國友好關係,希望您能向孫權將軍介紹我的情況。"馬良來到東吳,靈活地運轉思維,大談兩地之交,處亂世之中,只有聯合才能求存,深得孫權認可,孫權以國士待之。

關羽死後,劉備很是悲傷,張飛也深感二哥死的冤枉,乞求劉備發兵討伐東吳。諸葛亮的三分天下計,出兵北伐的路線就是從荊州出兵,因為荊州的失守,出兵路線被改,對於興復漢室及其不利。劉備出兵討伐東吳,一是為關羽報仇,二是要奪取荊州。當時劉備任馬良等人為侍中,諸葛亮留守後方,發動了夷陵之戰。

劉備當時戰線距離過長,又逢夏季,糧草運輸受阻,水源短缺,士兵失去戰力,馬良見此狀,力勸劉備退兵白帝城,等待酷暑過後,尋求時機出兵,但是劉備報仇心切,對待軍事過於疏忽,未戰先退,兵家之大忌,要求繼續進攻。

馬良無奈,多次勸阻劉備退兵,劉備無奈退兵林中,讓戰士紮營樹林中避暑,馬良素有大才,多有智謀,他看到炎炎夏日,紮營在樹林中,如果陸遜用火攻必然大敗,於是馬良再次勸阻劉備,要求劉備退兵並且把軍營放在開闊之地,不可在林中紮營。劉備不聽,認為陸遜乃為儒生,怎能想到火攻,馬良過慮了。馬良無奈畫圖送給諸葛亮,諸葛亮大怒,主公休矣,怎麼可以這樣安營紮寨,必然被人火攻。諸葛亮要求馬良速帶兵回去,讓主公退兵,改變紮營的位置。馬良帶著兵馬剛到軍中,熊熊大火燃起,馬良力保劉備,讓劉備換上快馬逃走,自己斷後拒敵,在亂軍中,馬良身負重傷而死。

夷陵之戰大敗,曹丕苦笑劉備不懂兵法,八百裡連營拒敵,必然被火攻,馬良縱然大智,也擋不住劉備的無知。馬良的死,皆來自劉備不聽勸阻,低估對手,過於自負。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悔恨,痛惜丟失馬良,封馬良的兒子馬秉為騎都尉,已報知遇之恩。

相關焦點

  • 荀氏八龍、司馬八達、馬氏五常,三國人才輩出的世家大族!
    所以很容易出現人才扎推的狀況,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三國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荀氏八龍、司馬八達、馬氏五常。荀氏八龍荀氏八龍可能大家並不是很熟悉,因為嚴格說起來他們並沒有活躍在三國時期,他們是東漢人。但是荀彧、荀攸這兩個名字大家肯定就不陌生了,他們就是荀氏八龍的後代。
  • 有時一語破天機 三國中十句最精闢的話
    第九位:「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後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 三國當中最厲害的人物,一眼看破劉備的結局,諸葛亮的生死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說服諸葛亮出山,但是途中水鏡先生的一句話為歷史埋下了伏筆,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後,水鏡先生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啊」! 孔明雖然遇到了可以讓自己施展才能的明主,可是此時漢廷已經衰微,儘管孔明身負雄才大略,懷抱天下,然想輔助劉備匡扶漢室已是無望。可謂生不逢時,豈不可惜、痛哉。
  • 蜀漢為何會敗亡?諸葛亮用將選才的能力不及劉備_孔明而
    原標題:蜀漢為何會敗亡?諸葛亮用將選才的能力不及劉備「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初期儘管劉備失勢落魄,幾度全軍覆沒,但總有一幫文臣武將捨命相隨。到了全盛時期,蜀漢武有「五虎上將」與魏延等人,文有臥龍、鳳雛、法正、馬良、蔣琬、費禕等人,可謂盛極一時,蜀漢政權的實力此時也達到了頂峰。然而盛世一過,隨著劉備和一批將領謀士的去世,卻沒能有新的人才出現,蜀漢也就人才凋零了。直弄得「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有一個姜維也無濟於事。
  • 馬謖久負盛名劉備棄之不用,諸葛亮卻偏偏重用
    作為蜀漢前中期主要的將領,「馬氏五常」可以說久負盛名。雖然五位兄弟都各有所長,但馬謖似乎是最受諸葛亮青睞的,尤其是在劉備去世後。我們翻閱《三國志》或者閱讀《三國演義》都不難發現諸葛亮對馬謖欣賞至極。可問題在於,善於識人的劉備為何對馬謖的評價始終不高呢?
  • 《全面戰爭:三國》劉備派系怎麼觸發趙雲 劉備派系趙雲觸發事件整理
    導 讀 《全面戰爭:三國》是如今最為火爆的策略單機大作,以三國為原型,深受廣大中國玩家喜愛,在遊戲中的劉備派系怎麼觸發趙雲
  • 《吞食孔明傳》劉備厲害嗎 劉備屬性分析
    玩家需要操作劉備一行人,一統天下,完成霸業。其中吞食孔明傳裡有很多神奇的... 吞食孔明傳是一款傳統的回合制角色扮演獨立遊戲,講述了東漢末年的戰亂之中,諸葛孔明與劉關張三人從桃園結義開始至一統天下的傳奇故事。玩家需要操作劉備一行人,一統天下,完成霸業。
  • 三國殺:這些精品武將強度堪比史詩,你最喜歡哪一個?
    在三國殺移動版中,武將分為普通、精品、史詩,通常情況下這個級別也代表了這個武將的強度。但是隨著遊戲的不斷更新,很多史詩武將只有一些娛樂性,強度並不是特別的高。而相應的有些武將,技能能力已經達到了史詩標準,卻依舊被標為精品武將。今天小輸就給大家推薦幾個雖然只是精品,但能力絕對達到了史詩級別的武將,一起來看下他們分別是誰吧。
  • 劉備錯失的最核心人才,曾想投靠卻被拒,不然蜀國有機會一統三國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劉備被塑造成了一個胸懷大志,禮賢下士的形象。為了請諸葛孔明出山,他三顧茅廬而不入。而在逃離徐州城時,劉備還對張飛說了句「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差點將妻子甘夫人拋棄給敵軍。不得不說,劉備在拉攏人心這塊相當有水平。
  • 無名之輩居然斬殺七員三國名將!劉備也險些栽在他手裡
    兩個孔明——孔明害死了另一個孔明諸葛亮,字孔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這些我們大家都知道。然而三國時期還有另一位「孔明」,胡昭。這位胡昭也是字孔明,東漢末年著名的隱士、書法家,與鍾繇合稱「鍾胡」,曹操曾數次徵他做官均被拒絕,歷來對士族階層傲慢無禮的關羽對胡昭也是敬仰有加。
  • 花之生涯之諸葛亮和關羽:日本人為何狂熱喜愛三國?
    用二十世紀日本人的眼光來看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故事也就不一樣了。劉備不一樣,諸葛亮也不一樣。《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太過於神機妙算,所以讓魯迅給出了「多智而近妖」的評價。其流傳之廣泛,讓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原本的三國故事。日本翻譯家立間祥介後來翻譯出版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結果卻有讀者來信斥責他的翻譯不忠實於原典,因為和吉川英治的版本完全不一樣。諸葛亮最符合日本人的審美對日本人來說,「三國」已經不是外國文學,成了他們自己的文學。
  • 姜維是魏國降將,為何最終他願意為光復漢室獻出生命?
    當時他正吞兵沓中,防備鍾會大軍,在悉知後方有變,國已不存後,姜維選擇「投降」鍾會,攛掇鍾會在蜀中自立為王。鍾會果然聽從了姜維的建議,先誣陷鄧艾謀反,將其押往許昌,之後派人追上囚車殺掉了鄧艾。但這一天大的陰謀最終敗露,鍾會被亂兵所殺,姜維也在動亂中身死。
  • 劉備東吳招親,孔明定下三個錦囊妙計,使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知道謀略家的預見力,要從諸葛亮的「三個錦囊」談起,三個錦囊出現在演義中的劉備東吳招親情節中,兩國聯姻,無非就是鞏固政治,處好關係,起碼不背後捅自己一刀。孫、劉兩方鬥智鬥勇,機關算盡,聯盟對抗曹操不過也是暫時之計,要搞好外交關係,不僅可以聯盟,還能和親,孫權、周瑜就是想利用聯姻收攏劉備。
  • 《吞食孔明傳》評測 這個三國有點潮
    控制多名三國武將在半開放的大地圖四處徵戰和探索來推動劇情是遊戲的主要玩法,你可以在城鎮中和居民交流來獲得更多的信息,可以在各種場景迷宮中搜索寶箱,也可以隨時到野外揍山賊和強盜來歷練你的三國英雄。整個遊戲有50餘名可使用的武將,官方還為每名武將都製作了幾句如「敵將擊破」、「燕人張翼在此」的中文配音。不過很多武將的招募條件既不明顯又十分苛刻,不參照攻略很容易錯過。
  • 最愛吞食天地 瘋狂玩家自創三國遊戲
    不過說到經典FC三國遊戲《吞食天地2:諸葛孔明傳》,相信很多骨灰玩家會立馬興奮地兩眼放光,頻頻點頭:還真是那麼回事! 「吞食天地」這四個字,自本宮宏志熱血漫畫誕生以來,伴隨著兩代街機、兩代FC遊戲直至網遊的傳承及發揚光大,早已培養起大批死忠粉絲,沉澱至了玩家的內心深處。《吞食天地2:諸葛孔明傳》即為1991年CAPCOM公司推出的前傳的正統續作。
  • 孔明新形象 玩我吧《神將三國》三顧茅廬新玩法
    在我們眼中的諸葛孔明應該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帥氣公子,他不僅英俊瀟灑,還足智多謀,甚至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可在玩我吧《神將三國》中的諸葛孔明呢?雖然依舊帥氣瀟灑,但據說去拜訪他的人都必須拿出禮物,而且還幾乎都是好吃的,難道一代神人如此另類,玩我吧《神將三國》的世界你不懂……
  • Fate中三國英靈有哪些?和孔明為敵的司馬懿,終究與之成為了兄妹
    在Fate系列中,有一部分英靈是來自中國角色,而在這當中,有幾個是關於三國時期的英靈,雖說諸如趙雲、曹操等在11區耳熟能詳的角色還沒有出現,但就現在已經出場的角色中,就已經足夠讓大家感到興奮了。今天就讓我們去看看,在Fate世界中,存在過哪些三國英靈吧。
  • 三國中最好聽的七個名字,特別最後一個,讓無數少女芳心暗許
    三國中很多名字都是單字。比如說曹操,劉備,孫權等等。如果單單只是姓加上名那可能不是很好聽,但是一旦姓名加上表字之後,就非常有韻味了。比如諸葛亮字孔明,如果說成諸葛孔明,是不是很好聽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三國中最好聽的那些名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