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是小學老師,女孩特別溫柔,和孩子說話永遠是壓低聲音,好像一點脾氣也沒有。
不了解她的家長看她每天笑容燦爛,認為她脾氣溫和,對她是否能管理好孩子們表示懷疑。面對時刻想挑釁的孩子們,如果她還一直溫和,簡直不敢想像家長怎敢放心將孩子交給她。
可想而知,這位小學女教師的班級會是怎樣的狀態?事實就是如此:班級亂成一鍋粥。
1、
這位女教師肯定會反思問題,然後想辦法解決問題。
當她發現溫和的方式帶來的結果是孩子對自己指令的無視,班級常規的破壞,甚至帶來各種安全問題,她必須要改變工作方式。
作為班主任,管理班級也必須如父母管教孩子那般溫柔而堅定。面對有些孩子,老師說的所有道理都可能是廢話,所以面對明知故犯的孩子,絕對不可以一味溫柔。
如果每位老師對待學生都能管控有度、剛柔並濟,班級秩序肯定沒問題,也更能獲得孩子及家長的信任和尊重。
對待學生能管控有度,剛柔並濟,班級會秩序井然。
2、
古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一個班級也跟治一個國是一樣的,要依法立國,依法治班,班主任才有威望,學生才管得住,如果只是和言細語去治班,那個麻煩就大了。小學生畢竟還沒有成人,還不具備太多的理智,當然是看你這個老師好說話就亂來了。
如果做錯了事你又不批評他,他就亂得更厲害,最後一個一個大家全亂了,你還怎麼管?
當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學會變臉。詭計多端(足智多謀)的老師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大前提是在對學生愛護的基礎上。
懲戒表揚雙行,缺一不可,方法與技巧同行,十分重要。
3、
慈不帶班,亂雖然是表面的,但學生以後會發展,會變得更糟。一個科任教師可以溫柔,但是一個班主任不能只是溫柔,要讓學生愛(喜歡)你敬(尊敬)你。
我剛工作的時候也認為可以跟學生做朋友,可是你對他們越好,他們就越過分。師道尊嚴才是正確的為師之道!青年教師總想和學生做朋友,這可能是一廂情願的美好夢想,現實不會如此。尤其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真的是需要花大心思,動腦筋的。
一般情況下,教師這種行為固然有教條主義的味道,但應該說這些平等,溫和等契合了他內心的某些觀念,改變方式可能容易,但這樣的性格恐怕沒辦法改,更重要的是學生已經完成對教師定位,教師的改變有更多的可能。
4、
所以我的看法是:換掉班主任。
班級的課堂要是亂了,下一步整頓難了,壓力也很大,建議和領導溝通一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下學期不帶班主任了。
當一個中小學的班主任帶班失靈時,千萬不要指望他(她)改進方法就可以重新帶好這個班,因為學生對他已經完全失去了敬畏之心,唯一而有效的解決辦法是換人,換一個威嚴之師去帶,這就需要校長有很好洞察力。因此,如果一個學校出現了爛班(紀律差成績差的雙差班)而且長期存在,那麼只能證明一件事,校長不合格!
5、
不要以為帶壞了一個班的班主任老師就一定是無能,他很可能是聽言了專家、教育理論的誤導,以為只要和學生打成一片、作平等的朋友對班級管理會更有效。這種對師生位置定位的錯誤,必將使學生覺得老師是個軟柿子,無須敬畏。
在不打罵的情況下,對學生必須有紀律約束。否則老師付出再多也不出成績。別讓孩子拿住住你的脾氣,要不他們以後管不住!
管不住班的老師成績一般都不好!更別說當班主任了!領導在選班主任時候一定要三思。
「慈不帶班」,太溫柔的女教師不適合當班主任,你贊同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