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藥」臨床試驗將啟動,吃藥也能延年益壽了嗎?

2020-12-19 果殼網

最近,不少媒體都報導了「首例抗衰老藥將於明年進行臨床試驗」的消息[1],據說,一種名叫二甲雙胍的藥物能夠「延長動物的壽命」,還有望「讓人活到120歲」。靠吃藥延年益壽,如此富有科幻色彩的事情真能實現嗎?

截圖來自微博

二甲雙胍是個啥?

這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它的作用是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對2型糖尿病患者很有用,因為他們生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胰島素敏感性的下降。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不同,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可能並不少,但是細胞對胰島素的信號卻反應遲鈍,導致葡萄糖堆在血液裡沒得到及時處理,二甲雙胍就是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的。

這一類的藥物最初是從一種豆科植物(Galega officinalis)中被發現的,它可以算得上是「經典老藥」,作為糖尿病藥物的使用歷史已經有了幾十年。

市面上的二甲雙胍,圖片來自:wikipedia

吃藥延緩衰老,這真的能做到嗎?

從理論上說,這是可能的。人們一般不會把衰老看成一種疾病,但衰老和疾病一樣,其中存在很多生理學、生物化學的調控過程,而且這些過程也會被內源性或者外源性的各種化學物質所影響。只要分析清楚了這些過程,並且找到了能對其產生幹預的化合物,就有可能產生抑制衰老的效果。

當然,衰老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其中包含的調控機制和相關基因、化合物都是很多的。目前,研究者們已經找到了不少有關衰老的「信息碎片」,但衰老機制的完整拼圖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完成。

為什麼選二甲雙胍來做臨床試驗?

這是因為,在前期的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確實發現了一些二甲雙胍延長動物壽命的潛力。人們用小鼠、線蟲和果蠅等模型做過實驗,其中不少實驗都發現,攝入二甲雙胍的實驗對象比起對照組來說壽命長了一些,並且腫瘤的發病率也有所下降[2]

在人類身上,也有研究提示了類似的可能性。有一個比較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把那些服用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的患者和基本情況類似但沒有患糖尿病的對照進行過比較,結果發現,在同一個時間段之內,服用二甲雙胍的病人全因死亡率並不比那些對照高,他們的壽命甚至比對照還要長一點[3]

當然,富有批判精神的讀者一定會對這些研究結果表示不滿:動物實驗的結果怎麼能直接套用呢?流行病學研究也不能說明因果啊!沒錯,這也就是下一步研究者們計劃進行臨床研究的原因,在更嚴格的實驗條件之下,我們可以進一步確認二甲雙胍到底有沒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相比全新的化合物,已經是上市藥物的二甲雙胍有一個優勢:人們對它比較「知根知底」,有關它安全性的數據已經很豐富了。不過,在沒得糖尿病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中長期使用又會怎樣?這一點也需要在接下來的試驗中進行評估。

臨床試驗要怎麼做?

這一次受到媒體關注的臨床試驗名叫「TAME」(Taming Aging with Metformin),這個項目計劃驗證二甲雙胍在非糖尿病患者身上對壽命的影響,以及它是否會延緩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認知衰退的發生。這是一個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根據之前的報導,預計會納入約三千名70~80歲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不在其內),並持續5~7年[4]

能讓人活到120歲嗎?

現在還不清楚。目前只能根據既往研究做個估計,但這估計並不保證準確。在動物實驗裡面,不同的動物物種、品系以及實驗條件做出來的結果也有不同,有的動物壽命延長了5%,有的延長了30%,也有的和對照組比並沒有顯著差異,我也不知道我們能參考其中的哪一個。

我是不是要搞點二甲雙胍吃?

別這樣做。臨床試驗只是啟動了,離出結果和進一步評估可還早著呢。二甲雙胍是種處方藥,不能隨便自己買來就吃。雖然它的安全性總體還算不錯,但畢竟也有風險。而且,現在市面上的二甲雙胍都是用來治糖尿病的,我們也沒法知道這劑量和用法是不是真的就能抗衰老了。總之,討論實踐還太早了,我們還是先期待臨床試驗的結果吧。

當然,如果你患有糖尿病,並且已經在服用二甲雙胍,那麼繼續遵醫囑服用就好了,二甲雙胍對糖尿病患者的益處已經得到充分證實啦。(編輯:窗敲雨)

文章題圖:shutterstock 友情提供

參考資料:

  1.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science/science-news/12017112/Worlds-first-anti-ageing-drug-could-see-humans-live-to-120.html
  2.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06334/
  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41462
  4. http://www.nature.com/news/anti-ageing-pill-pushed-as-bona-fide-drug-1.17769

相關焦點

  • 藍帆醫療BA9藥物塗層球囊啟動ISR臨床試驗,藥球市場將重新洗牌
    12月16日,藍帆醫療旗下吉威醫療正式啟動了優美莫司(Biolimus)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即DCB-BA9產品的上市前臨床試驗,臨床研究中心啟動儀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舉行,本次臨床試驗將會以陳韻岱教授所在的301醫院為牽頭單位,20家分中心同時進行臨床試驗研究,試驗的目的為對比優美莫司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與紫杉醇釋放冠狀動脈球囊導管治療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
  • 「兒童神藥」匹多莫德被令臨床試驗
    涉及8家生產企業,部分藥企開始評估臨床試驗方案,專家稱證明該藥是否有效是關鍵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匹多莫德事件告一段落。3月2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文,要求相關生產企業儘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並於3年內將評價結果上報藥品審評中心。同時,對瑞士普利化學工業公司(其生產的匹多莫德口服液亦進入中國市場)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 抗癌新藥CM082腫瘤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上海2013年4月18日電 /美通社/ -- 卡南吉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承擔抗癌新藥CM082腫瘤臨床試驗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已於今天下午審評批准了CM082臨床方案,CM082的腫瘤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 智飛生物新冠疫苗二期臨床達到終點,成人卡介苗臨床試驗啟動
    聯絡郵箱:sbcxyyb@163.com記者從醫療系統人士處獲悉,10月22日,智飛生物的重組新冠疫苗Ⅱ期臨床揭盲會在北京舉行,結果符合預期,達到臨床終點。這表明我國又一個新冠疫苗,也是第一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完成二期臨床試驗,預計很快將進入三期臨床。這個疫苗由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團隊和嚴景華團隊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來了!「明星藥」療效如何?
    據吉利德方面介紹,目前,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有七項臨床試驗已經啟動,以確定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國在二月初啟動了最早的兩項對重症和中症患者的研究。此後,新增的五項試驗在世界各地啟動。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此前曾介紹稱,中國在武漢的多家醫院開始了該藥物的臨床試驗,要到4月27日才能公布臨床試驗的結果。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新華視點11月5日消息,美國專家日前表示,由中國企業研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第一例患者篩選目前已順利完成。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4日至7日在線召開。
  • 廣生堂: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成功入組給藥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廣生堂5月28日午間公告,公司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於5月28日成功入組給藥。據介紹,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GST-HG141系全新靶點的抗B肝病毒1類新藥,可以抑制HBV(B肝病毒)衣殼的脫殼與組裝,動物體內藥效試驗展現了優異的病毒抑制作用,是公司B肝臨床治癒「登峰計劃」重要組成藥物之一。目前,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是唯一能夠觸及HBV cccDNA的小分子藥物類型,對於B肝臨床治癒至關重要,是全球研究的熱點。
  • 「兒科神藥」匹多莫德被食藥總局要求啟動有效性試驗
    過去的幾個月中,「兒科神藥」匹多莫德因療效遭質疑而備受關注。3月2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過官方網站分別向多地食藥監管理局及「匹多莫德」生產方北京辦事處發文,要求儘快啟動藥品臨床有效性試驗。同時,作為免疫調節劑,匹多莫德的說明書顯示,該藥適用於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上下呼吸道反覆感染(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耳鼻喉科反覆感染(鼻炎、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婦科感染;並可用於預防急性感染,縮短病程,減少疾病的嚴重程度;可作為急性感染期的輔助用藥。冀連梅表示,匹多莫德所標註的適用範圍,幾乎已經達到「萬金油」程度,這在臨床上並不科學。
  • 中國原研新藥「九期一」正式啟動國際臨床試驗
    本報訊(記者陳晶)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傳來消息,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上海高新技術創新成果「九期一」,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美國專家日前表示,由中國企業研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第一例患者篩選目前已順利完成。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4日至7日在線召開。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症新藥再迎進展:在美啟動3期臨床試驗
    編輯:李曉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美國專家近日表示,由中國企業研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第一例患者篩選目前已順利完成。
  • 淺談藥物臨床試驗志願者
    大家平時去藥店、醫院買藥,在吃藥之前,都會看看說明書,說明書上面的用藥後的不良反應,就是這些藥物臨床試驗的志願者親身試驗而來的,新藥要經過漫長、嚴謹的研發過程,才能上市為患者服務,其中臨床試驗是一個重要環節。在臨床試驗早期,需要健康志願者的參與,他們為新藥的上市做出了很大貢獻,也是新藥研發中的英雄!
  • 抗衰老藥來了 衰老還會來嗎?想知道更多 來問他
    學醫學的劉逸奇:骨骼和牙齒的衰老體現在骨質疏鬆和牙齒脫落,這主要是骨質脫鈣造成的,牙槽骨脫鈣和牙周膜萎縮是造成牙齒脫落的原因。而這與骨骼中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活性有關。所以如果有抗衰老藥能調節這兩種細胞之間的平衡,及時補充身體裡的鈣,保持和年輕時一樣,理論上就能避免骨骼的退化衰老。
  • 昆藥集團收穫兩連板 董秘:雙氫青蒿素片處臨床二期試驗
    彼時,昆藥集團宣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籤訂《雙氫青蒿素片新適應症-紅斑狼瘡項目轉讓合同書》,將以裡程碑付款的方式出資7000萬元,購買該項目臨床前研究所取得的相關專利及臨床批件。6月18日,昆藥集團再度「一」字漲停。徐朝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雙氫青蒿素片正處於臨床二期試驗過程中。
  • 抗衰老藥入圍2020「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預計5年內成熟
    華爾街知名投行美銀美林表示,"長生不老"領域的市場規模將在 2025 年將達到 5040 億美元的規模,躋身未來十年最大投資熱點之一。吃到好的產品,神清氣爽,延年益壽,吃到錯的產品,就可能弄巧成拙,怪病百出,比如2003年的三聚氰胺奶粉導致小孩兒腎結石和孕吐停導致的畸形嬰兒事件。所以,近年大火的NMN產品作為"入口"且修復基因層面的產品,除了有大量實驗研究之外,在安全方面又具有相關證明和資質嗎?
  • 懷孕了能吃藥嗎?臨床藥師教您破解孕期用藥難題
    孕婦生病了,吃藥是否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臨床藥學主任藥師王穗瓊說,目前對胚胎和胎兒絕對安全的藥物幾乎是沒有的,醫生必須權衡治療獲益和風險後對孕婦進行藥物治療。而孕婦亦不必過於緊張胎兒而拒絕用藥,建議通過查閱藥品說明書中「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了解藥品對胎兒的影響。在臨床上,孕婦常會出現發燒感冒咳嗽、皮膚瘙癢,甚至血壓、血糖升高,是否該用藥?
  • 廣生堂(300436.SZ):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臨床試驗首例受試...
    格隆匯5月28日丨廣生堂(300436.SZ)宣布,公司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於2020年5月28日成功入組給藥。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GST-HG141系全新靶點的抗B肝病毒1類新藥,可以抑制HBV(B肝病毒)衣殼的脫殼與組裝,動物體內藥效試驗展現了優異的病毒抑制作用,是公司B肝臨床治癒「登峰計劃」重要組成藥物之一。目前,B肝核心蛋白抑制劑是唯一能夠觸及HBV cccDNA的小分子藥物類型,對於B肝臨床治癒至關重要,是全球研究的熱點。
  • 國際臨床(Ⅲ期)試驗正式啟動
    6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阿布達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衛生部長向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
  • 太陽升醫藥集團研發的治療地中海貧血創新藥Ⅱ期臨床試驗全面啟動
    太陽升醫藥集團子公司中舟醫藥(亳州)有限公司研發的治療罕見病地中海貧血的孤兒藥益髓生血顆粒Ⅱ期臨床試驗全面啟動,臨床試驗牽頭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三醫院(原303醫院),參加單位:深圳市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廣生堂(300436.SZ):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獲臨床試驗倫理...
    廣生堂(300436.SZ):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獲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