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指的是胎寶寶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正常胎動是胎寶寶在向孕媽媽報平安的信號,也是胎寶寶情況良好的一種表現。
胎動是胎兒生命的徵象,胎動能反映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安危狀況,是胎兒健康的晴雨表。胎動規律性的突然改變,可能表示胎兒遇到了危險,如胎兒宮內缺氧。因此,孕婦自數胎動是自我監測胎兒安危的一個重要手段。
孕媽學會自己數胎動,是對「胎兒是否健康」簡單易行的篩查,以便出現異常時及時就醫。
孕婦會在妊娠18~20周開始感覺胎動,此時胎動微弱,有時不易與腸蠕動區別。其實,在胚胎期胎兒就有活動,只是活動微弱不能察覺,29~38周胎動較活躍,至足月略有減少。
大部分醫院建議孕媽在孕30周時,開始自行監測胎動。
數胎動也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兒呢,媽媽們可以側躺在床上,靜下心來輕輕撫摸肚子,感受一下寶寶的活動。醫生建議:把寶寶每一次活動,不管是大幅度的還是輕微的,從開始到結束,算作一次胎動。
一般認為,胎兒至少要停下來數分鐘之後再動才能算另外一次,多數人的說法是間隔 5 分鐘。為了便於記憶,數胎動的時候,孕媽可以用計時器、綠豆、紐扣、牙籤等物品來幫助計數。
數胎動,最好早中晚各進行一次,不要選在固定時間,畢竟……寶寶的作息可是一點都不固定的哦,萬一數著數著他睡著了,那不就「功虧一簣」了麼。媽媽們可以在感覺寶寶開始活動後就數,堅持一小時。
儘管胎動很早就有,但並不是一開始孕媽媽就能感覺到的。
懷孕滿4個月後,16~20周是剛剛開始能夠感知到胎動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寶寶運動量不是很大,動作也不激烈。從第5個月開始,孕媽媽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
在妊娠28~35周,寶寶正處於活躍時期,而且因為長得還不是很大,子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比較大,所以這是胎寶寶胎動最激烈的一段時間。35周以後,隨著胎寶寶逐漸長大,活動空間相對減少,胎動會少減弱,直至分娩。
數胎動不是看數字哦,而是要看每次胎動的變化和趨勢。如果出現突然胎動大幅減少或增加,或者動的方式與平時有很大不同,孕媽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去醫院的準備。
一般來說,每小時的胎動大於或小於前一天的一半,就需要及時去就診了。
為了預防異常胎動的出現,保證胎寶寶的健康,孕媽媽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休息,特別要避免感冒、發燒;
2、少去人多的地方,以免被撞到;有流行性疾病發生時,也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3、每天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和新鮮;
4、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5、減少大運動量的活動,避免不必要的外力衝撞和刺激;
6、有高血壓的孕媽媽,要定時去醫院檢查,要根據醫生的建議安排日常生活起居;
7、保持良好的心態,放鬆輕精輕精輕精神緊張度;
8、一旦出現異常胎動的情況,有不良感覺時,要馬上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