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

2020-12-16 中考網

  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光學顯微鏡由目鏡,物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壓片夾,通光孔,遮光器,轉換器,反光鏡,載物臺,鏡臂,鏡筒,鏡座,聚光器,光闌組成。

 

 

  顯微鏡分類

 

  光學顯微鏡

 

  通常皆由光學部分、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無疑光學部分是最為關鍵的,它由目鏡和物鏡組成。早於1590年,荷蘭和義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明視野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螢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幹涉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有與光學顯微鏡相似的基本結構特徵,但它有著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的對物體的放大及分辨本領,它將電子流作為一種新的光源,使物體成像。自1938年Ruska發明第一臺透射電子顯微鏡至今,除了透射電鏡本身的性能不斷的提高外,還發展了其他多種類型的電鏡。如掃描電鏡、分析電鏡、超高壓電鏡等。結合各種電鏡樣品製備技術,可對樣品進行多方面的結構 或結構與功能關係的深入研究。顯微鏡被用來觀察微小物體的圖像。常用於生物、醫藥及微小粒子的觀測。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臺式顯微鏡,主要是指傳統式的顯微鏡,是純光學放大,其放大倍率較高,成像質量較好,但一般體積較大,不便於移動,多應用於實驗室內,不便外出或現場檢測。

 

  可攜式顯微鏡

 

  可攜式顯微鏡,主要是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數碼顯微鏡與視頻顯微鏡系列的延伸。和傳統光學放大不同,手持式顯微鏡都是數碼放大,其一般追求便攜,小巧而精緻,便於攜帶;且有的手持式顯微鏡有自己的屏幕,可脫離電腦主機獨立成像,操作方便,還可集成一些數碼功能,如支持拍照,錄像,或圖像對比,測量等功能。

 

  數碼液晶顯微鏡,最早是由博宇公司研發生產的,該顯微鏡保留了光學顯微鏡的清晰,匯集了數碼顯微鏡的強大拓展、視頻顯微鏡的直觀顯示和可攜式顯微鏡的簡潔方便等優點。

 

  掃描隧道顯微鏡

 

  掃描隧道顯微鏡亦稱為「掃描穿隧式顯微鏡」、「隧道掃描顯微鏡」,是一種利用量子理論中的隧道效應探測物質表面結構的儀器。它於1981年由格爾德·賓寧(G.Binning)及海因裡希·羅雷爾(H.Rohrer)在IBM位於瑞士蘇黎世的蘇黎世實驗室發明,兩位發明者因此與恩斯特·魯斯卡分享了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它作為一種掃描探針顯微術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和定位單個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類原子力顯微鏡更加高的解析度。此外,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低溫下(4K)可以利用探針尖端精確操縱原子,因此它在納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測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STM使人類第一次能夠實時地觀察單個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態和與表面電子行為有關的物化性質,在表面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中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被國際科學界公認為20世紀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顯微鏡的使用

 

  利用自然光源鏡檢時,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採用直射陽光;利用人工光源時,宜用日光燈的光源。

 

  鏡檢時身體要正對實習臺,採取端正的姿態,兩眼自然張開,左眼觀察標本,右眼觀察記錄及繪圖,同時左手調節焦距,使物象清晰並移動標本視野。右手記錄、繪圖。

 

  鏡檢時載物臺不可傾斜,因為當在五套載物臺傾斜時,液體或油易流出,既損壞了標本,又汙染載物臺,也影響檢查結果。

 

  鏡檢時應將標本按一定方向移動視野,直至整個標本觀察完畢,以便不漏檢,不重複。

 

  顯微鏡的重光為對光,接物鏡的轉換及光線的調節。觀察寄生蟲標本時,光線調節甚為重要。因為所觀察的標本如蟲卵、包囊等,均為自然光狀態的物體,有大有小,色澤有深有淺,有的無色透明,而低倍、高倍接物鏡轉換較多,故須隨著鏡檢時對不同標本和要求,需要隨時調節焦距和光線,這樣才能使觀察的物象清晰。在一般情況下,染色標本光線宜強,無色或未染色標本光線宜弱;低倍鏡觀察光線宜弱,高倍鏡觀察光線宜強。

 

  1. 對光:(1)將低倍鏡轉至鏡筒下方與鏡筒成一直線。

 

  (2)撥動反光鏡,調節至視野最亮無陰影。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3)將待觀察的標本置載物臺上,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至接物鏡接近標本。於轉動粗調節器的同時,須俯身在鏡旁仔細觀察接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

 

  (4)左眼於接目鏡觀察,同時左手轉動粗調節,使鏡筒徐徐上升以調節焦距,使視野內的物象看到上時即停,再調微調節器,至標本清晰為止。

 

  2. 接物鏡的使用及光線的調節:

 

  顯微鏡一般具有三個接物鏡,即低倍、高倍及油鏡,固定於接物鏡轉換盤孔中。觀察標本時,先使用低倍接物鏡,此時,視野較大,標本較易查出,但放大倍數較小(一般放大100倍),較小的物體不易觀察其結構。高倍接物鏡放大的倍數較大(一般放大400倍),能觀察微小的物體或結構。

 

  寄生蟲的蠕蟲卵,微絲蚴,原蟲的滋養體及包囊,昆蟲的幼蟲,均使用低、高倍鏡。組織細胞內的原蟲,則使用油鏡。使用低、高倍鏡觀察,如在低倍鏡下不能準確鑑定所見的物體或其內部構造時,則轉高倍鏡觀察。使用油鏡觀察,一般加一滴油後直接將油鏡頭浸入油滴中進行鏡檢觀察。

 

  3. 低倍、高倍、油鏡頭的識別:

 

  (1)標明放大倍數10×,40×,100×,或10/0.25,40/0.65,100/1.25。

 

  (2)低倍鏡最短,高倍鏡較長,油鏡最長。

 

  (3)鏡頭前面的鏡孔低倍鏡最大,高倍鏡較大,油鏡最小。

 

  (4)油鏡頭上常刻有黑色環圈,或「油」字。

 

  4. 低倍鏡換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光線對好後,移動推進器尋找需要觀察的標本。

 

  (2)如標本的體積較大,不能清楚查見其構造因而不能確認時,則將標本移至視野中央,再旋轉高倍接物鏡於鏡筒下方。

 

  (3)旋轉微調節器至物象清晰為止。

 

  (4)調節聚光器及光圈,使視野內的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5. 油鏡的使用方法:

 

  (1)原理:使用油鏡觀察時,需加香柏油,因為油鏡需要進入鏡頭的光線多,但油鏡的透氣孔最小,這樣進入的光線就少,物體不易看清楚。同時又因自玻片透過的光線,由於介質(玻片-空氣-接物鏡)密度(玻片:n=1.52,空氣:n=1.0)不同而發生了折射散光,因此射入鏡頭的光線就更少,物體更看不清楚。於是採用一種和玻片折光率相接近的介質如香柏油,加於標本與玻片之間,使光線不通過空氣,這樣射入鏡頭的光線就較多,物象就看得清楚。

 

  (2)油鏡的使用:

 

  a.將光線調至最強程度(聚光器提高,光圈全部開放)。

 

  b.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上升,滴香柏油1小滴(不要過多,不要塗開)於接物鏡正下方標本上。

 

  c.轉動接物鏡轉換盤,使油鏡頭於鏡筒下方。

 

  d.俯身鏡旁側面在肉眼的觀察下,轉動粗調節器使油鏡頭徐徐下降浸入香柏油內,輕輕接觸玻片為止。

 

  e.慢慢轉動粗調節器,使油鏡頭徐徐上升至見到標本的物象為止。

 

  f.轉動微調節器,使視野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g.左手徐徐移動推進器,並轉動微調節器以觀察標本。

 

  h.標本觀察完畢後,轉動粗調節器將鏡筒升起,取下標本玻片。立即用擦鏡紙將鏡頭上的香柏油擦淨。

 

  6. 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之前,應熟悉顯微鏡的各部名稱及使用方法,特別應掌握識別三種接物鏡之特徵。

 

  (2)寄生蟲學實習中所觀察的標本,大多數為無色和顏色較淺,因此必須注意光線的調節。

 

  (3)新鮮標本觀察時,須加蓋玻片,以免標本因蒸發而乾燥變形或汙染侵蝕接物鏡,同時可使標本表面勻平,光線得以集中,有利於觀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顯微鏡的使用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P36)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安放;右握左託(右手握鏡臂,左手託鏡座)   (2)對光:升、轉、看、調   (3)觀察:放、壓、降、看、升、看、調   (3)整理   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託住鏡座
  • 初中生物知識點:練習使用顯微鏡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通光孔壓片夾遮光器(光圈)反光鏡轉換器鏡筒物鏡目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遮光器: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顯微鏡的使用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顯微鏡的使用     一,取鏡     二、對光     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     1.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 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 考點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
    考點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 第一單元: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教材: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三章知識點梳理檢測卷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三章知識點梳理測試卷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三章知識點梳理檢測卷
  •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生物第二、三章知識點梳理測試卷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生物第二、三章知識點梳理測試卷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生物第二、三章知識點梳理檢測卷快把試卷
  • 新學期:初中生物、地理納入中考成績,掌握這些秘籍,輕鬆得高分
    初中生物俗稱「理科中的文科」,初中地理俗稱「文科中的理科」,兩門在學習上有相似之處,不僅大量的知識點需要大家理解和記憶,同時也需要一定的理科思維方式。初中生物和地理都不難,掌握學習技巧和解題方法是關鍵!!
  •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VMB2600A科研用三目生物顯微鏡1.顯微鏡放置注意應以雙手拿取,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託住底座以避免震蕩。6.接物鏡主要包括4X、10X、40X及100XOIL等,使用原則為由低倍至高倍,若觀察組織切片時,可先用4X(乘上接目鏡10倍即可放大40倍)的接物鏡,調整粗調節輪到切片影像出現,此時亦可調節光源大小,然後再將接物鏡調至10X(放大100倍),再以細調節輪調至影像清晰為止。
  • 初中字音字形知識點:漢字考點梳理
    知識點總結   課標和教材對文字這一考點的基本要求是:   1.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認識3500個常用字。   2.識記現代常用漢字的字形,能正確規範地書寫3500個常用字。   3.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的概念
    細胞     細胞 (英文名:cell)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普遍的提法是: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之儀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講解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之儀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講解 知識點總結 本節包括常見儀器的識別和使用方法、藥品的取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加熱物質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儀器連接方法、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過濾和蒸發操作要點和實驗注意事項幾個知識點。知識的特點是操作性強,需要熟悉各種儀器試劑、裝置、操作的方法,因此掌握這些知識是運用實驗學習化學的基礎。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認識細胞的結構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第一章認識細胞的結構     1、顯微鏡的結構:目鏡、鏡筒、轉換器、物鏡、載物臺、遮光器、反光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鏡臂、鏡柱、鏡座。P36     顯微鏡的使用: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整理。
  • 2019中考:生物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1.顯微鏡的結構 (1)機械部分:包括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鏡筒、調節器(也叫調節螺旋):大的叫粗準焦螺旋,小的叫細準焦螺旋。 (2)光學部分:包括目鏡、物鏡、反光鏡、遮光器等。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不斷調整反光鏡,直到出現光亮而均勻的視野。
  • 《中考生物:初中生物實驗知識點總結》,可下載列印
    初中生物實驗也是常考題,例如顯微鏡的使用、動植物細胞觀察等實驗操作,而且考得較為細緻,同學們不但要熟悉實驗結論,還要清楚每一個實驗步驟及其注意事項。今天惟楚君就給即將參加生地會考的同學們分享《中考生物:初中生物實驗知識點總結》,建議同學們下載列印下來學習。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血液
    知道的組成及功能,說明血漿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細胞的形態、數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釋動脈血、靜脈血的概念。   4。說出什麼叫貧血、發炎和血清   5。知道人體的血量、輸血和血型的知識。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永久塗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操作能力。   2。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生物的分類
    生物的分類     ⒈生物分類的依據:生物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以及在進化上的親疏遠近關係等。     ⒉生物分類的等級     ⑴分類等級:界、門、綱、目、科、屬、種。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人體是由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組成的。最小的單位是細胞,最大的是系統。     細胞: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體中結構和功能的最基本單位。就像是一棟建築物由許許多多的磚塊組成一樣,人體包含著大約100萬億的細胞。細胞相當微小,大多數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     組織:細胞是人體結構中最小的單位,一群執行相同功能的細胞構成了組織。
  • 2018中考生物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P36)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安放;右握左託(右手握鏡臂,左手託鏡座)   (2)對光:升、轉、看、調   (3)觀察:放、壓、降、看、升、看、調   (3)整理   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託住鏡座
  • 初中生物 | 2年4本書8大專題必考知識點梳理,預複習必備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例: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約20千米。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梳理,備一份,期末輕鬆考高分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梳理,備一份,期末輕鬆考高分!同學進入初中以後不但各科難度都有提升,而且還會學習很多的新的科目,比如初一的生物、地理、歷史等等,雖然有些學科不用參加中考,但是同學一定不能忽視。既然安排到初中的學習,一定有它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