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每個月的「姨媽期」,都會排出血塊,是什麼原因呢?代表著子宮不好嗎?女性每個月的生理期,可以說是女性身體的晴雨表,可以直接看出身體有沒有異常。很多女性也會關注自身生理期的情況,害怕子宮會不健康,那生理期排出血塊,是否代表有疾病呢?
每個女性在各自的生理期,出血量多少都會有所不同,雖然經血不會凝固,顏色是暗紅色,稍微黏稠狀態的,但偶爾出現血塊也是屬於正常的。因為月經血是由於子宮內膜剝落時,自身的出血和內膜被溶解而形成的,如果沒有被充分溶解,就會出現血塊。
偶爾出現少量血塊是正常現象,生活中也會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血塊增加!
1、經期受涼
女性在生理期前後一定要注意保暖問題,不能受涼,不然會導致寒氣進入子宮,就會增加血塊。經期受涼,體內就會有寒氣凝滯,而導致月經凝滯成塊,不能順利排出,會對我們的子宮健康不利。
2、久坐
很多女性朋友都會不怎麼愛運動,平時工作學習都會有久坐的習慣,但是這一習慣就會引起「血塊」。長時間坐著會使月經血被阻塞在宮腔之中,不能及時排出,就會形成血塊,所有女性朋友為了子宮健康,平日裡也要經常鍛鍊,才能有利於自身的血壓循環。
3、更換衛生巾不及時
如果在月經期更換衛生巾不及時,尤其是經血比較多的女生,就會導致衛生間吸收不及時,使很多經血滯留在衛生間表面,凝固成血塊。也會容易導致細菌滋生,不利於我們的健康。
4、經期愛生氣
很多女性在生理期,就會情緒暴躁,甚至很愛生氣。但是生氣會導致肝鬱氣滯,體內的血液流通不暢,從而使月經出現血塊。
那該如何判斷血塊是否有異常?
月經血一般都是暗紅色的,血塊正常也是暗紅色,如果排出的血塊呈現暗紫色或者黑色時,就要注意了,可能是由於體內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經血出現了異常。當肝血不足或者肝鬱時,就會導致氣滯瘀血,就會形成顏色比較深的血塊。
女性經期出現異常血塊,可能與3種疾病有關!
1、盆腔炎
盆腔炎是導致陰道出血的最常見原因,當女性身體有盆腔炎症時,盆腔部位的血管就會變弱,經期時血就會不容易停止,會出現月經量增多、周期延長的情況。
2、子宮內膜異位
當子宮內膜出現異位情況,就會給子宮的各種功能造成幹擾,通常患者會出現月經失調的症狀,比如經血流量增多,時間延長、痛經、有異常血塊等。
3、婦科炎症
婦科炎症起初會表現為白帶異常、有異味,月經時可能會出現黑色的血塊,當有這種情況出現,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
月經有血塊,應該如何調理?
1、對症下藥
如果引起血塊的原因是疾病導致的,那就要及時找出病因,再進行治療,如果是婦科炎症導致的,就要相應地服用一些消炎抗菌的藥物。
2、注意飲食
女性在經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然都會導致月經出現血塊,可以吃一些溫熱滋補的食物,如韭菜、羊肉、南瓜等。
3、注意保暖
在經期要注意保暖,才能有助於氣血的運行,如果有腹痛的情況發生,可以選擇熱敷的放鬆,可以有效緩解痛經及減少血塊。
如果經期偶爾有血塊出現,這種情況是不用擔心的,如果血塊較多、顏色暗,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了,防止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