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朋友一生中,最親密的「親戚」應該就是大姨媽了。自青春期之後,只要是在沒懷孕、沒絕經的情況下,每個月它都會準時報答。然而就是這如影隨形的大姨媽,也是婦科門診中就診患者的最常見問題。因為很多婦科疾病都可造成大姨媽異常,所以女性朋友每個月都會觀察大姨媽狀態,稍微有點異常和不解,就立刻就醫諮詢。
所謂大姨媽,其實就是女性子宮內膜定期更新換代的產物。當體內雌孕激素分泌旺盛時,子宮內膜會自然增厚為受精卵的著床發育做好準備。但是,這一周期內子宮內膜並沒有等到著床的受精卵,而隨著雌激素水平的持續走低,它就會開始壞死脫落,形成經血排出體外。
不過,女性排出的經血,並不僅僅是血液成分,同時還包括了子宮內膜脫落的碎片、宮頸分泌出的黏液,以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等,所以經血產生的顏色,和體內循環的血液是不同的。一般月經血液都是由淺到深、最終又會逐漸消失,全過程在3-7天左右!
而每次女性月經排出的經血量,約是在20~60ml之間,如果月經量超出這一數值,達到了80ml以上,就屬於月經過多的標準。如果月經量低於20ml,則是月經過少的表現!
有很多女性月經量和經血顏色都沒有異常,但是在月經過程中,發現下體排出了血塊!所以,她們會自然認為自己是患上了某種疾病,甚至是將其和癌症聯繫在一起。更是有很多賣保健品的人宣稱,有血塊排出,是宮寒、體寒的表現。
然而,這些保健品的宣傳,根本就沒有科學根據,完全是想要騙你的錢包而已!
為什麼月經期間會有血塊排出?其實就是因為體內的「纖溶酶」不夠你用了!
有醫療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在人體內有凝血和抗凝兩個系統,當機體出現創面之後,凝血系統會迅速集結血小板,並向著出血點出發,小傷口短時間內就可以止血。而之所以月經血不凝固,就是因為裡面還有了大量來自於子宮內膜、名為纖溶酶的物質。
如果纖溶酶恰恰能供給經血使用,那月經血就自然不會出現血凝塊。而相反的,如果纖溶酶含量較少、經血量多,自然就會有血塊產生了。另外,如果是長時間躺著、不活動,經血流通也會受到阻礙,在宮頸和陰道內積存時間過長,也容易定性和凝固,最終形成血塊!
而當血塊發生凝固之後,顏色也會有所加深,甚至是變成黑褐色狀態,這都屬於正常情況。所以,如果僅僅是偶爾一次的排出了血塊,根本就不需要緊張。當然,也不要輕信某些保健品的宣傳,相信科學才是正確做法!
但是,如果最近幾次月經都十分不穩定,且每次月經到來時還有腹痛、渾身不適、經血發黑等表現,可能也是疾病到來的信號。可在月經結束後的幾天,去醫院就診檢查,看是否婦科疾病已經找上了自己,然後再配合醫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