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品質,十分之一價格 「必要商城」模式能否砍掉奢侈品背後的...

2020-12-13 南方周末

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再次微妙變化,奢侈品與中國中產階層的關係,再次進入主流媒體的視野。

據貝恩公司發布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顯示,2017年,中國消費者在內地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增速已超過了海外市場,內地市場增幅達到了20%,其中女性的穿戴、珠寶和化妝品佔主導。

總支出超過5000億,相當於買下全球三之一的奢侈品,到2025年中國消費者會買下44%的奢侈品。80、90一代已經成為主力,號稱已經佛系的他們,背後卻依然有著深深的焦慮。人類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將自己層次上拔的衝動,只要在經濟上能夠有一絲多餘的錢,就希望能夠用一種方式來彰顯與別人階層的不同,從而讓自己感受到強大的感覺,形成對自我安全感的歸屬。

中國的消費升級,會不會被奢侈品給帶歪了?一如中國十分扭曲、高居不下的房價,成為中國經濟生活中的又一個不易覺察的漏鬥。不過,今天的人們都已經了解這個價值價格倒掛的常識,大部分大牌產品都是由中國本土生產,甚至很多是由本土工廠提供的設計,在經過細緻的包材和大牌LOGO裝飾後,它們從成本到價格翻了一百倍。

目前亟需的是為中國中產提供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在網際網路時代,成功的商業模式都通過對流通環節的優化,擠壓出利潤,傳統品牌就面臨這樣的困境:全網營銷的時機還沒有到來就已經結束了。

前些年,一些品牌還在為是否「觸網」而辯論試水,轉眼間,電商的競爭已達到「流量是第一生產力」的新階段:流量之貴,推廣之難,其成本已經達到與實體店幾乎持平的地步。當年的許多「淘品牌」憑藉低價、渠道和營銷,佔據了網商先機,唯獨缺少「品質」,那麼也就只能成為紙上談兵的「品牌」,在靠「爆款」躥紅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對於此前一分成本10分售價,依靠各級經銷商賣力地推的傳統實體品牌,如果永遠遵循製造商—總代理—經銷商—門店這種實體店的舊的傳統,或者在壟斷性的電商平臺上被截取流量轉化的各種費用,從消費者的錢包上剝出幾層皮來,對於成本—效率的改進就不會發生。他們雖然也進入了某東某貓,但是在做法上,流程上,是否賠錢賺吆喝,是否能夠把渠道費用降下來,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平臺不需要對用戶做性價比承諾,其存在只需要滿足最大人群聚類的屬性特點即可,這也意味著最穩妥的方式就是繼承品牌的現有價格體系,否則會對品牌的線下店造成衝擊,左右手互搏。對於目前事實上已成為寡頭壟斷的知名電商平臺,用技術手段加行政手段來鎖定品牌,這對於平臺來說,沒有任何問題,但對於消費者,如今的」線上線下同價「其實是線上漲價到和實體店價格差不多了,仍然是售價等於成本後面加個0。

這也成為很多傳統品牌即使進入電商平臺,也無法實現自我革命,將渠道費用更多地讓利於消費者的原因。某以格子圖案著稱的英倫品牌,早早地在電商平臺開了旗艦店,但因其售價與商場專櫃持平,而在電商渠道購買又無法享受到專櫃服務的附加值,至今電商平臺出貨量比不上海淘代購。

品牌、代理、店面,一個也不要能省下多少?

變革的可能性來自於對產品生產方、渠道、品牌以及消費者等各種資源要素的重新組織和整合。

德國在2011年提出「工業4.0」概念,終極目標是通過網際網路將不同的生產線連接在一起,運用龐大的計算機系統隨時進行數據交換,按照客戶的產品訂單要求,設定供應商和生產工序,最終生產出「以銷定產"的工業化新型模式。這也被稱為「短路經濟」模式。

人流、物流、金融流按照最短路徑流動,去除中間環節,由成本而非渠道來決定售價。2015年,C2M模式首次應用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中,讓用戶能夠以超低價格購買到超高品質的產品。品牌、代理、店面,一個也不要,它通過打造「從用戶到工廠」的供應鏈,去除中間經銷渠道,對接大牌的代工廠,將「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直連起來。由前百度總裁助理畢勝創辦的「必要商城」被視為這種模式的代表。(必要商城的模式)

 體驗必要商城↓↓↓ 

必要商城於2015年7月上線,為用戶提供平民價格,大牌品質的商品。必要商城形成了消費者、設計師與製造商的連接閉環,商品均出自國際大牌同條產線,與大牌產品品質完全一致,外觀、設計方面既有大牌風範,又具備自己的獨特性,價格主要成分是商品成本,僅相當於大牌的零頭,從而提高了顧客的凝聚力。必要商城上線以來,沒有做海量的用戶推廣,但是達到了更高的用戶忠誠度。

經濟學中的基礎假設是「理性人」,有理性的消費者,才有自由而健康的市場。消費者擯棄紛紛擾擾的推廣和促銷,用商品本身的價值取代商品價格背後的渠道成本,不僅合理而且必然。成熟的消費者,既不喜歡被海量的品牌推廣綁架,也不需要用一百小時加班換一個logo,而是希望在品牌價值之外,能夠得到來自供應端對品質的直接背書。對於創新性的產品,也就是所謂「高價耐久品」,比如婚戒、機械腕錶,來自品牌的背書可能是重要的;但對於生活中常見的「高質易耗品」,革新並非意味著對傳統產品的顛覆,而是對傳統模式的顛覆。

精選品類:如何打造「中國質造」

以上文提到的那家英國著名品牌為例,原料產地在中國,工廠在中國,市場在中國,只有利潤在英國。在中國專櫃及電商售賣的襯衫,均價在3000人民幣左右,成衣成本不到10%。類似這樣的「十分價錢一分貨」,其實是某些大牌的常態。

如果對特定logo有無可替代的熱情,那當然可以選擇大牌產品;而「必要商城」吸引的恰恰是那些需要與大牌同質量,而不需要logo溢價的消費者。以格子襯衫為例,必要商城精選了襯衫製造商和面料供應商,砍掉中間環節,榨乾產業鏈水分,讓利客戶。大牌同品質襯衫,僅售199元人民幣,幾乎就是商品的製造成本。

「必要商城「不依靠短暫的低質低價來吸引眼球,而是強調價出有因,物有所值。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先生是必要商城的忠實粉絲。作為「打飛的」出行的商務人士,他成為「必要出品」行李箱的剛需一族。長期使用者最能評判細節,吳曉波先生簡簡單單的「我推薦」三個字後面,隱藏著一隻怎樣歷經重重把關方能出爐的行李箱?

「必要用了4年多的時間去改造前端的生產企業,以適應柔性生產的需求。」創始人畢勝解釋。從大牌代工廠海量訂單轉向「小批量,精品質,快出品」,必要商城對柔性產業鏈的改造是其得以發展壯大的護城河。中國製造從未落後於人,「必要商城」讓中國製造重新擁有「中國牌照」,升級「中國質造」。

這家創業時不足70人的團隊,完成了這樣一件撬動整個產業鏈的變革。我們看好必要商城,不僅僅因為他的質量領先、價格美麗,更因為C2M是所有商業模式中最有可能以效率為導向的一種。產品即價值,讓顛覆性的C2M模式創新性價比。

當下環境正是一個倒逼變革實現的機遇。回歸生活品質,去除繁華浮躁,才是消費升級的本意。

或許有一天,人們會發現,你的需要,才是你的必要。

相關焦點

  • 必要商城C2M模式下,如何實現奢侈品品質白菜價?
    說起必要商城,全球首家C2M電商平臺,與奢侈品製造商直連卻賣出白菜價……在電商商品質量備受爭議質疑的背景下,必要商城在C2M模式下,實行嚴格的品控標準,對合作夥伴的入選和商品的上下架均設有嚴格的標準。必要商城的C2M模式,真正實現了消費者以低價購買到奢侈品質的商品。
  • 必要商城:把奢侈品進行「小米」化改造
    「一位頂級奢侈品的製造商告訴我,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成本在一百元以上的襯衫。」作為必要商城的創始人,畢勝這次給大家講了一個關於奢侈品背後的故事。這也是必要商城同其它電商平臺和奢侈品購物平臺的最大不同,用畢勝自己的話說就是,讓消費者以「白菜價」享受到具有「奢侈品品質」的商品,真正滿足那些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
  • 必要商城新款運動鞋被搶爆,背後藏著什麼秘密?
    最近,Redella運動鞋在必要商城上掀起了一股搶購熱潮,僅僅上線半個月時間,已經狂售近10萬雙。這個數字,對於一個剛創業半年多的新銳電商平臺來說,已是喜出望外。一款運動鞋為何能如此火爆?必要商城相關負責人稱,根本原因在於產品的魅力帶來了極好的口碑效應,這從用戶的好評率以及高復購率就能看出。該負責人稱,必要只與奢侈品製造商合作,因此產品質量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 網易嚴選、必要商城商業模式分析
    本文主要針對網易嚴選以及必要商城的商業模式展開多維度的分析,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些啟發。為響應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確定為今年要重點完成的八項工作之一,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這一國策。
  • 必要商城:手衝杯或掀咖啡革命
    必要商城合伙人,供應鏈負責人成建勇表示。   「咖啡不是奢侈品,它應該是報刊亭、餐廳都能隨時隨地售賣的日常飲料。」 在他看來,新零售基因反而是咖啡行業變革的種子,進一步依託消費網際網路降低成本,在質優價廉的基礎上,通過更便捷的供應鏈讓消費場景自由化,是咖啡「去奢侈品化」的基礎。
  • 必要商城的C2M能否破局電商之困?
    2015年7月,連續創業者畢勝創辦的必要商城正式上線,成為「全球首家C2M電子商務平臺」;2016年年初,網易嚴選上線,成為「國內首家ODM模式電商品牌」;2017年4月,擁有22年歷史的老牌服飾企業紅領集團更名為酷特,轉型C2M。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建議,以C2M模式構建「智慧經濟體2.0」,提升供給側改革。
  • 奢侈品特賣網站風靡國內,洋老闆商城以品質打開市場
    隨著國民整體消費水平的提升,奢侈品在中國家庭的消費中已經屢見不鮮,而因為關稅、距離等原因,中國作為奢侈品消費大國,如今卻仍然承受著全球最高昂的奢侈品價格。巨大的差價,促使了一批跨境電商、海外代購網站的興起,奢侈品特賣網站開始風靡國內。
  • 與其他奢侈品一樣裁減品牌、調整價格,德國男裝HUGO BOSS股價跌的...
    砍掉兩個品牌,放棄奢侈品定位,瞄準年輕人本周三,HUGO BOSS CEO Mark Langer宣布砍掉旗下兩個品牌BOSS Orange和BOSS Green,希望以削減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Lange預測,2018年HUGO BOSS會恢復增長。
  • 競品分析:網易嚴選和必要商城(一)
    一、背景網易嚴選和必要商城,一個是國內首家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電商,一個是全球首家C2M(用戶直連製造)模式電商。必要商城,僅用2年時間,依據C2M模式將「高質低價」「個性化定製」結合,實現零庫存,以傳播口碑為主,讓用戶以最低價格購買奢侈品品質商品,單月交易額達1億元以上。
  • 微信「朋友圈」裡奢侈品代購的背後-微信,朋友圈,奢侈品,代購,背後...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手機用戶,發現大多數人的微信「朋友圈」裡都有人在做這樣的微信生意,集中在國際名牌LV、香奈兒、卡地亞等奢侈品,他們自稱為「奢侈品代購」。這是一種新的電商「朋友銷售模式」?還是暗藏的「假貨A貨圈」?「奢侈品」代購背後是怎樣的流程?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必要模式」為中國製造闖出一條生路
    為了見畢勝,我專門在他的「必要商城」定製了一雙號稱是由巴寶莉中國代工廠按照給巴寶莉代工的品質生產的皮鞋,想親身體驗一下。我不確定巴寶莉是否真的會如畢勝所說,把這樣品質的皮鞋賣到5,000元,但我穿完感覺,這樣品質的皮鞋只賣399元,確實大大物超所值。近來,海淘和跨境電商興起,折射了消費者對高價低質的中國製造的深度不滿,而在必要商城,消費者卻以「白菜價」享受到了具有「奢侈品品質」的商品。
  • 必要商城:在零售業和製造業掀起一場「必要革命」
    有一個人卻不甘心,他創辦了一個「必要商城」,一頭直連消費者,一頭直連大牌製造商,希望通過閉合的「直連」,徹底杜絕假冒偽劣商品;同時,通過砍掉傳統零售的所有加價環節,建立「短路經濟」,確保大牌品質、工廠價格。他要在零售業和製造業同步掀起一場「必要革命」。這個人的名字叫畢勝。生於1974年,比李彥宏小6歲,是李彥宏早期的助理和百度的市場總監。
  • 必要商城上線一年 CEO畢勝談創業初心
    2016年7月30日,必要商城上線一周年,發布了一份《年度報告白皮書》,CEO畢勝交出了一份成績不錯的答卷,一年時間必要商城上線了幾十個品類,近500款產品。 在他看來,C2M(Customer-to-Manufactory,顧客對工廠)模式落地的時間點已經到了。市場價上萬的奢侈品女包,生產成本只有百元,從生產到消費要經過20多個加價環節,有100多倍的加價,但如果能夠以消費者需求為開端,用網際網路數據驅動生產製造,直接連接消費者與生產製造商,把所有的流通環節、庫存全部打掉,用戶下單才生產,不僅實現零庫存,也能最大程度降低產品成本。
  • 切中「低價奢侈品」需求的嗨貨,如何用M2C模式讓年輕人嗨起來?
    獵雲網最近接觸的產品「嗨貨」,想通過M2C的電商模式,打造年輕人軟消費檢索器,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嗨貨是一個主打年輕消費群體的M2C電商平臺。它的前身是InternShop Consulting——一個專注於海內外年輕人才交流的海外實習項目。
  • 「香奈兒.商城」創新奢侈品推廣模式 中文域名領先品牌市場
    從奢侈品類別來看,現代主流的奢侈品消費分為服飾皮具、香水化妝品、腕錶珠寶、高檔汽車、高檔酒店和度假村等。奢侈品可以存在於任何產品類別中,只要有必備品存在的領域,就可以有奢侈品的生存空間。 隨著我國經濟的崛起,以及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我國消費者在奢侈品消費上的支出開始越來越高。
  • 畢勝:「電商是騙局」,必要商城不是
    本來,電商線上發售汽車並不是雷鋒網關注的領域,為什麼會獨獨關注到必要商城?此前,雷鋒網曾經做過一些報導,關於BAT等大廠早期離職員工的創業現狀,必要商城的CEO畢勝就是我們持續關注的對象之一。標籤一:畢勝畢勝是誰?
  • 奢侈品迷失「禁奢令」 盤點眾奢侈品困境
    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奢侈品消費第一大國,然而,奢侈品在中國的售後服務同樣也是一種「奢侈品」。可以說,中國消費者只付出了高昂的價格,卻很難得到相匹配的高品質售後服務。 不少消費者都有類似的經歷:慕名以不菲的價格買了一個大品牌的手袋或手錶,遇到出現損壞或需要保養的時候,總是維修無門。品牌店在出售的時候也確鑿地告訴消費者,不附帶免費的售後服務。
  • 奢侈品關稅調整引爭議 降稅能否擋住境外購買
    編者按 近日,一場圍繞進口奢侈品到底該不該降稅的爭論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討論,從相關部委官員、專家學者,到普通消費者、眾多網民。  其中,如何界定中高檔商品和奢侈品,降稅能否降低奢侈品價格成了這場「舌戰」的焦點。一些在國外價格並不貴的消費品,為何到了國內卻搖身一變成了「奢侈品」?究竟何種商品才能算得上是奢侈品?
  • 楊仁文:揭秘世界頂級奢侈品的品牌戰略
    奢侈品核心含義包括6點:一項品質上乘的享受經歷或長久耐用的產品以遠高於其功能價值的價格出售其品牌與傳統傳承、特殊專門技術和和文化內涵關聯有目的地限量限區域發售提供人性化的相關服務體現社會地位和優越性,使得所有者或受益者深感與眾不同混淆奢華和高價的兩個本質錯誤:一是混淆奢華和高價
  • 尚品網破產,寺庫、珍品網等奢侈品電商們還能走多遠?
    作為國內排名前五的奢侈品電商獨角獸之一,尚品網雖然一直被融資、裁員的消息纏身,但此前在外界看來似乎並沒有影響到企業運營。因為就在今年的5月,尚品網還在做520促銷活動,隨後還與中國銀行推出了聯名卡活動。但回顧尚品網的歷史,則發現這次的倒下早有端倪,而其背後,也與行業的發展有著分不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