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36氪在中國電商之都——杭州圓滿舉辦「WISE2020x電商產業新生態峰會」,本次峰會邀請淘寶、BAI資本、傑美特、自嗨鍋、網易嚴選、魔筷科技、蘑菇街、如涵、抖音、銀泰、雲集、樂言科技、光雲科技、時萃SECRE、鯊魚菲特、對莊科技、親寶寶、只二、LOHO眼鏡等企業和投資機構,為大家帶來一場關於電商發展與創新的大討論。
火鍋是餐飲業裡一條空間廣闊、發展速度快的賽道,而自熱食品也是近年來食品行業的熱門品類,自嗨鍋就是就是二者結合的產物。近年來電商領域種類繁多的自熱火鍋層出不窮,其中代表性的品牌就是自嗨鍋。
自嗨鍋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從成立到現在只有三年的時間。這三年時間裡,自嗨鍋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在2018年,自嗨鍋取得了1億的營收,在2019年,自嗨鍋取得了5億的營收,其今年的營收目標為10億以上,實現營收三年翻十倍以上的目標。
在本次WISE2020電商產業新生態峰會中,自嗨鍋的聯合創始人兼CEO石富鵬分享了自嗨鍋創業過程的經驗心得,並解讀了自嗨鍋的全域生態電商。石富鵬認為,自嗨鍋從一眾自熱火鍋中殺出重圍靠的是產品力、品牌力、渠道力。
石富鵬介紹,產品力就是產品壁壘,決定了新增用戶和復購用戶,會直接影響到所有的營銷數據;在品牌力方面,自嗨鍋不打算做網紅品牌,而是要在實現產品的全矩陣覆蓋後做超級品牌;在渠道力方面,自嗨鍋起家於電商,近年來嘗試私域營銷、直播帶貨、明星種草等營銷策略來出圈,與此同時,自嗨鍋也在五六線城市積極拓展線下銷售渠道。
WISE2020電商產業新生態峰會現場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
石富鵬:大家好!剛才聽完諶總的手機殼分享,我覺得又充滿了更大的信心,一個手機殼在國外做得這麼好,今年在國內又重新創業,我給諶總提個小小的建議,在國內創業你可以給36氪的一點股份,把國內的手機殼直接叫36殼,我覺得挺好。
自嗨鍋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到目前為止也就剛剛三年時間,從第一款產品,2018年4月份到現在也就兩年半時間。第一年我們緊趕慢趕很努力做了1個億的生意,這1個億的生意百分之百都來自於電商,去年做了5個億,電商整個比例是佔到了大概整個公司的60%,到今天公司預計能做到10億+,在這裡面屬於2018年那個年代時候,那一年我們所做業績的佔比,也只能佔到20%左右,整個佔比在降低。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是在構建自己新的護城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自嗨鍋,因為在大部分人的腦海裡面,有些人認為它是一個品牌,有些人認為它是個品類詞,這是在過去的兩年半裡面,事實上跟我們的打法有很大的關係。在初期的時候,為了享受整個全網的紅利,可能我們也就沒有刻意地要告訴別人,自嗨鍋就是一個R標,當然那個R標也沒上來,當大家都認為是品類詞的時候就默認了。所以後面出現了特別大的笑話,在我們整個客服裡面,消費者拿著某撈的產品直接丟到我們的客服哪那裡去,你們的產品發黴了。客服就很懵,自嗨鍋的產品理論上出現發黴的機率是幾乎沒有,因為自嗨鍋用的是凍幹技術,是在零下40度的情況下冷凍很長時間,做的像乾粉一樣的,是不存在發黴的,這個東西不用加任何防腐劑。所以這裡面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拿張圖給大家看一下,大家看著這個像自嗨鍋,中國有很多這樣的產品,其實大家就是模仿,今天這個混戰階段,很多人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賽道,大家都加入進來。其實我們今天才剛剛開始進入這麼一個賽道。
從過程中我們也感受到兩點不一樣的地方,第一個是大部分人在抄的時候,我覺得還抄不到靈魂,大家還是只抄了一個外殼。自嗨鍋之前有沒有這樣的產品?已經有,但是自熱食品是怎麼做出來的,我們在這之前花了一年時間去研究自熱食品的產品力應該怎麼構建,我們應該做什麼樣跟別人差異的地方。最後發現我們跟消費者溝通的點,除了凍幹技術等等技術以外,核心的反而是消費者對我們加熱的鋁碗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就這個鋁碗可以讓我們超越中國大大小小七八百家的自熱食品。我們找到了我們的差一點差異點,有時候差異點差一點可能有10個,但是打給消費者最終認識那個的只有那一個,完全和你以前想像的不一樣的,以前講產品、渠道、品牌,但是最後發現某一個點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這個需要大量的時間沉澱去調查,今天我們不細講。
自嗨鍋今天提出的概念是一人食的場景,大家認為中國的火鍋一定是社交場景,因為在大部分人吃火鍋的時候是一群人吃的,很少一個人吃火鍋。但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又有很多人有一人食的需求,現在大家都說中國人很懶,我們分析有兩種,第一種是真的懶,我就是不想出去。第二個是沒有時間去跟朋友見面,沒有時間去嗨,在這種情況下,這也是一種懶,是我被迫懶,我沒有時間,沒有辦法,我必須要追求效率,所以我沒有辦法出門去吃飯,我需要在辦公室,在家裡面備上自嗨鍋,是這樣的邏輯去思考問題的。但是另一個方面,中國有很多的美食,每個人都說自己老家的菜就是跟別的地方不一樣。
WISE2020電商產業新生態峰會現場
自嗨鍋就是做這樣的事,我們從2018年做的火自嗨鍋然後到2019年做米飯,今年我們在米飯和面上研究,我們在進行中國地域縣域級地去進行研究,把中國真正的藏骨子裡的散落在各地的研究出來,變成標品。第四個階段我們要走出國門,把世界上的美食進行研究,把世界的美食帶到中國來,把中國的美食帶到世界去,形成更大的交融。這是我們自嗨鍋在做的事。
大家認為自嗨鍋是不是OEM、ODM的公司,其實不是,自嗨鍋從成立的那一天起,至少研發中心是自己的,在重慶有一層樓是專門做口味研究的,當然有些食材是從別人那裡買來的。但是2020年開始,跟我們接觸相關的除了耗材類的、主食材類的,我們會一步一步實現自有化生產。因為只有自有化生產,才能對各地的差異化口味把握到極致。
今天的主題是電商,我們今天講整個自嗨鍋的電商是怎麼做起來的,核心並不是我們今天投放做得如何好,在戰略運營如何好,或者是整個跟淘寶之間花費了什麼樣的動作,做得很好,我覺得今天講的應該不是這些,而是真正支撐它作為在電商裡面殺出重圍的核心點在哪裡。在我們內部就三點,第一個是產品力,你的產品力是什麼樣的邏輯,第二個是品牌力,第三個是渠道力,把這三點深刻剖析一下就夠了。
從產品力上來講,回到源頭,今天我們做第一件事的時候肯定是打出一個爆品,大家都知道。但是爆品裡面選擇又很難,自熱食品裡面有很多邏輯,為什麼選擇火鍋?火鍋是中國餐飲市場佔比最高的品類,尤其是像重慶、成都這樣的火鍋窩子裡面,整個火鍋餐飲數量佔到總餐飲數量的21%,這個數據代表消費人群足夠大的時候,我們就選擇這個東西去做,尤其是你選擇自熱食品那麼多口味,你每個口味都去做,也不可能。
從品類來講,比如我這裡做了一個火鍋,大家認為往品類延展的時候,會有兩種思路出現,第一種思路是火鍋類的深刻延展,比如原來做牛肉火鍋,現在要做番茄火鍋,要做雞湯小蘑菇火鍋,要做韓式部隊火鍋。還有一種類別是我從自熱的角度去開發,前面爆品我做了火鍋,後面開始做米飯,做粉,做麵條,我可以從兩種思路去跑。很多人在這裡就會跑散掉,這是很多企業在發展,或者創始人在發展自己品牌的時候,經常會犯的錯誤,在這裡開始跌倒,自嗨鍋沒有,在這裡我認為它走對了,是先把火鍋的矩陣打開,利用它的爆品帶動其他,讓別人知道有這麼多。第二年才開始出現了自熱米飯,把自熱米飯的品種又達到20個以後形成了新的東西,這樣才做出來。
第三個是價格帶,價格帶是基於你前面有爆品,或者說放在貨架上不會死掉,這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第二個是品類的豐富度,他們家什麼都有,應該去逛逛。中國整個市場的人群消費能力差異太大,從高消費、中消費、低消費,一二三四五線城市都有,我們要把不同價格帶的產品覆蓋不同的人群,形成更多的矩陣,讓更多人願意到我們店鋪裡面停留,願意買,願意逛。
第四個是形成全矩陣覆蓋以後,我們今天講的品牌也不是單純的品牌,這個品牌是超級品牌的概念。2018年別人叫我們網紅,我們很反感,因為一叫網紅感覺兩個月以後要死,2019年我們慢慢找品牌的感覺,自嗨鍋由網紅向品牌發展了,我們覺得還是很不高興,我們未來應該做超級品牌,而不是今天講的品牌,超級品牌和品牌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今天中國大部分的定義還是品牌,而不是超級品牌。
這是產品力要解決的問題,產品力就是你的產品壁壘,產品壁壘決定了你的新增用戶和復購用戶,這是核心的。這裡面非常誇張,會直接影響到你所有的營銷數據,回歸到原點還不是操作辦法和投放辦法,回到最原點是產品力決定了很多你要反推的東西,所以它是個正循環理論。如果你的產品力不夠有壁壘,那比如剛才我講的抄襲的或者用戶帶來的其他問題,你會難以形成正循環,會導致你花大量的費用來做這個事。
第二個,自嗨鍋怎麼出街的,今天出街有很多辦法,大家講有很多社交的紅利,我要做投放等等。其實自嗨鍋整個初期的投放就是用品牌三部曲做投放,第一個最早開始,我們講半個娛樂圈都在吃,其實就是打明星的KOL這個動作,明星種草的動作。剛開始大家講為什麼要明星種草?很多素人都可以鋪,當所有人都鋪素人的時候,也發現沒有什麼效果,其實做明星KOL整個矩陣的情況下,其實也是有它本身的好處。
當然,我們今天不是說你只做一個,只做一個沒有用,明星背後也代表了很多人群,代表他背後的邏輯。當我們形成一個矩陣以後,你去排兵布陣一下,你會發現你快速地能夠把背後的人群吃掉,吃掉這個以後,你就能夠很快跑起來。你如果用慢慢的動作種草,也不是不能種,但是速度沒有那麼快。我們今天分享的是用這個方式去做的。包括後面整個私域,第二步走的是私域裂變的方式。到了第三個就開始慢慢進行消費者場景化的提煉,進行植入的方式,綜藝的方式,今年才開始做深度的提煉。回到最後才是大家說的素人種草,每個人起步的邏輯不一樣,四個步驟,每個公司的先後順序可能會出現差異,但是效果一定不盡相同。
我們在講電商生態的時候,我們在內部把整個渠道拆成了六部分,是六組人來操作的在我們內部是互相競爭的。我們最早做的是旗艦店,也就是我們說的自營店,是我們自己在操盤的那些店鋪,把它通歸為自營店。從銷售和價值上來講,自營店從銷售額和價值上來講,應該是最好的,因為它能夠為你自己掌控,你能夠在這裡做整個店鋪的品牌動作,能夠做出你人群的溝通動作,也能做新品的拉動動作,這是放在第一位的。
第二個是我們把直播放得非常大,因為今年的流量大家覺得很分散,直播這塊是很多人沒有辦法被迫去做的,但是如果你被迫做的時候你不如主動擁抱它,我們公司在食品圈裡面是接觸直播比較晚的,需要去年12月份才做第一次直播,我們前面找不到方法,我們團隊在做再這件事的時候走了很多彎路。最後在11月份,我親自任了直播部的總監開始幹這件事,把直播的整個問題做了分析和研究,後來我們跟快手辛巴做了第一場直播。如果從品牌角度來講我們不是食品領域大品牌,但是從價格優勢上來講我們也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去年12月10號,我們聯手辛巴把中國的食品直播創造了歷史,單場單連結銷售了7600萬,直到今天也是這個記錄的保持者。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渠道的理解,我歸納一句話,倒不是當天有多便宜,品牌有多高,也沒有。只是我們今天在做直播這件事的時候一樣,對新流量入口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握,如果你按照原有的邏輯說花錢去買,上人工上機位,給一個性價比就能買得動,這也不是的,今天的直播間需要創意和玩法,你的商品在和消費者溝通的過程中要策劃它、包裝它,要和消費者溝通它。比如在辛巴這裡直播,我們會做深入的溝通,我們會進行深度的二次策劃,再在直播間傳播。在淘寶裡面流量來源不同,跟消費者的溝通也不同。
今天我們雖然講電商,但是線下也一樣重要,自嗨鍋從去年開始做線下,去年整個做了2個億的生意,今年應該可以做5個億的生意,但是背後只有8個銷售人員,這個人均是並不低的數據,一個人管1.2個省,管理幅度也是非常大的。但是這個過程中,他們還是做到了把線上的動作,把線上的一些好的方式方法用到了線下,把線上和線下連貫起來做很多事情。比如今年從6月份開始,把線上直播搬到線下去做,效果非常好。剛才淘寶那邊講了唐山的故事一樣,在中國的五六線城市裡面,你把直播放在賣場門口,回到了20年前在廣場搞路演的瘋狂,他會覺得這個主播,不管是不是明星,是不是主流主播,是不是非常有粉絲的主播,不重要,只要你往那一座坐,他就覺得網紅來了,然後拼命拍照、拍視頻,其實也是在給你傳播。所以不同市場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時間很短,儘可能講了一些自嗨鍋的能夠對大家有啟發的乾貨,其他的也沒什麼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