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姜俏俏 楊大傑
「大家一起慢慢地、深深地吸氣,讓新鮮的氧氣進入鼻腔、胸腔直達小腹,一呼一吸之間,感覺大海所賦予我們的能量,感受海風進入體內的每個角落,滋養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夏日的清晨,在乳山銀灘的潔白沙灘上,55歲的董林燕和姐妹們正在體驗「海邊瑜伽」,伴著清新的海風舒展身心,迎接新一天的曙光。
每天在大海邊練瑜伽,享受自然「深呼吸」,是董林燕來乳山銀灘居住前最嚮往的生活。「過去有時間,我就和老公全國各地考察,走過了不少海濱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乳山銀灘是最適合我們的。」董林燕說,銀灘四季分明的氣候讓她一眼就愛上了。
「銀灘北緯37度的海邊四季分明,夏天清爽不悶熱,最熱的天氣裡也只有三十三四度,而且海邊吹來的風永遠都是涼爽的。」董林燕說,不像他們老家那邊的天氣,風裡都是黏糊糊的熱浪,一出門就感覺整個人都要喘不上氣。「但是整天呆在空調房裡也不行,咽幹難受經常咳嗽,吹太多空調風,骨頭也受不了的。」
除了清爽的夏日,乳山銀灘秋冬季節的和煦陽光,更是讓董林燕堅定了選擇。「冬天幾乎天天都是大太陽的天氣,照在人身上真是暖洋洋的舒服。我家陽臺放了把躺椅,冬天的時候每天都要曬一會,即使剛入冬不開暖氣,因為陽光充足,屋裡也不會覺得冷。」董林燕說,北方人可能不太理解南方的溼冷,那種被陽光溫暖擁抱的感覺,對於長期住在南方溼冷地區的人們來說,真的太珍貴了。
董林燕家裡的陽臺上,還精心種植了各種花草綠植,被她布置成賞景、喝茶的地方。「下大雪時節,煮一壺茶,在躺椅上欣賞外面的雪景也是再美不過的。我老公有時候還喜歡煮一點米酒湯圓,吃下去一碗滿口甜香,生活還有比這更自在的嗎?」煮酒烹茶的時光裡,董林燕的人生開啟了新的旅程。
董林燕的老公鄭先生更喜歡種種菜、釣釣魚。他在附近租種了一塊小小的菜園子,每天抽時間去打理一下,種點白菜、茄子、西紅柿等自己喜歡的瓜果蔬菜,雖然種地對於他來說還有點生疏,但是勞作的樂趣卻讓他充滿幹勁兒。「有空的時候,也會約三五好友一起去釣魚,一坐就是一天,安安靜靜的。以前在大城市的日子太吵鬧了,銀灘這種與世無爭的慢時光生活很讓人安心。」鄭先生說。
乳山銀灘成了董林燕和鄭先生的第二故鄉,他們也經常向很多家鄉的朋友推薦這裡。乳山銀灘擁有較優的環境質量,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品質常年為「優」,PM2.5、PM10等各項指數都遠遠優於國家標準,擁有185多公裡的海岸線,是濱海休閒旅遊度假勝地。在這裡山、海、灘、灣、島、泉等資源齊全,擁有1.5萬畝的森林公園和原始植被,整體綠化面積達85%以上。擁有銀灘旅遊度假區、大乳山濱海旅遊度假區、多福山和福如東海文化園等眾多旅遊景區,沿海岸線分布著小青島、潮汐湖、宮家島、仙人橋、三觀亭等多處自然景觀,可以體驗海島遊、漁家樂等民俗風情,素有「天下第一灘」、「中國長壽之鄉」等美譽。
為保護濱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近年來,乳山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區域發展的重中之重,不斷強化海洋生態文明意識,堅持海洋開發與生態修復並重,打造灣美灘淨的美麗生態環境。重點實施大乳山景區岸灘整治修復項目、潮汐湖至福如東海海岸帶整治修復項目等重點工程,累計投資17億元,先後完成了圍堰養殖池回收拆除、海岸帶環境整治、違建治理以及沙灘養護、護岸防浪工程建設等工作,將最美沙質岸線還歸自然,將最美海景留給人們。
「以前我們也經常去潮汐湖溼地公園、大拇指廣場、大紅球廣場等練習瑜伽。今年,銀灘東部又多了一個銀灘濱海公園,我們還沒來得及去打卡。等著找個好天氣,姐妹們一起約起來!」董林燕說,朋友圈裡很多朋友已經發過「打卡」照片,銀灘濱海公園那一帶完全不見了往日的髒亂模樣,修建步道、涼亭等休閒設施,還有好看的「月亮」造型景觀,附近居民又多了一個休閒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