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要解放,思想要改造,其實就是引入美國實用主義等西學,改造原有的溫州永嘉之學。這一點在姜琦在《新學報》「發刊辭」就已指出:
夫「永嘉學派」之精義,在於即體即用,坐言可以起行,與近今美國之「實用主義」pragmalism.若合符節,惟美國「實用主義」與永嘉「經制學派」,究而按之,微有不同之點。蓋彼則注重組織新經驗,以為書籍乃一種過去社會之陳物,不適用於今日者也。杜威Dewey曰:「經驗不是一本老帳簿,乃是一個有孕的婦人;乃是現在的裹而懷著將來的活動。」又曰:「教育即是社會,功課即是生活。」觀杜氏之言,實以現代社會為出發點,組織種種新經驗,以謀適用於實際生活者也。此則雖不喜空談玄妙而重究心實用;然皆以通經學古為前提,採用古昔之禮樂制度而見之事功,所謂經制之學者,要不外乎周公所謂「三事」「三物」之遺制而已。似仍不免陷於墨守成法之弊而無創造革新之舉也。本會同仁有鑑於此,以為今日世界思潮日進不已,墨守成法決不能適應於新時代之要求,因採取美國「實用主義」以藥我「永嘉學派」之病,特發斯刊,名曰新學報,收世界種種新智識為集思廣益之助,其於我永嘉諸先哲有用之學說,益發揮而表彰之使新舊學術融化於一爐鑄成一種學說以謀適用於今日實際生活也。凡我同人,認定宗旨取一致論調共同進行,異日不難有所謂「新永嘉學派」之出現。[1]
[1] 姜琦:《發刊辭》,《新學報》第1期,19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