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和華工公布一流大學建設「路線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2021-02-07 穀雨DataNews

  近日,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公布了一流大學建設方案,明確「三步走」目標,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其中,中山大學到本世紀中葉,其綜合實力將達到國際一流前列,在主流大學排名進入世界前50。華南理工大學到2050年,將有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新校區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引擎」

  去年9月,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且分別有11個和4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查看兩校的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可以發現,中大深圳校區、華工廣州國際校區分別是兩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增長點。

  早在2015年,中大與深圳籤訂協議,共建深圳校區,並在深圳校區布局工科和醫科學科群,補齊工科相對較弱的「短板」。至此,中大形成在廣州、珠海和深圳「三校區五校園」的全新辦學格局。

  中大方案提出,「三校區五校園」共同支撐中山大學建設文理醫工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大學。其中,廣州校區重點發展文、理、醫等基礎與優勢學科;珠海校區主要發展深海、深空、深地等學科;深圳校區重點發展醫科和新工科。

  華工也抓住機遇,拓展辦學空間。去年3月,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和華南理工大學四方籤訂協議,共建廣州國際校區,打造一流大學中外合作試驗田和示範區。

  華工方案提出,廣州國際校區將圍繞國家新經濟、新產業發展需求,借鑑國際一流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引進國際一流教育資源,組建面向重大前沿需求的新工科學院,加快發展新工科專業,建設國際一流水準的教學科研團隊,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實現從指標追趕到質量貢獻、從跟隨式發展到主動引領社會發展的轉變,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引擎」。

  以一流學科引領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要以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為引領。

  過去兩年,中大開展了院系、學科和專業調整,並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調整或暫停招生的本科專業39個。中大方案提出,按一級學科口徑重點建設哲學、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等44個學科,建設教育學、心理學、新聞傳播學等10個學科,並布局建設天文學、地球物理學、電氣工程等學科。

  中大方案還提出,這些學科將進行分類建設。其中,重點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的學科,爭取進入國內一流前列,進而建成世界一流。持續建設一批不可或缺的基礎學科,提升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能力,並通過大科學平臺建設,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研究,促進新興和交叉學科發展。

  華工方案則提出,推進「工科登峰、理科躍升、文科繁榮、醫科跨越」學科行動計劃,大力實施「4+2」重點學科建設計劃,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全面提升學科水平,打造更多學科高峰。

  其中,以「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4個一流建設學科為基礎,重點建設先進材料、輕工食品與生物技術、能源與環境、綠色建築與智慧生態城市、生物醫學工程與生命科學、人工智慧與高端製造等6大學科群,加大問題導向的跨學科科研團隊組織模式探索,率先將材料、化學、輕工、農學、工程學等優勢學科建成世界一流學科。

  科研支撐國家以及廣東的創新發展

  一流科研支撐一流學科,也支撐國家以及廣東的創新發展。

  記者了解到,中大2015年以來提出「三個面向」和「三大建設」的發展思路,提升學校科研創新能力,佔領科學前沿研究與高新技術研究高地,推動建設一流研究型大學。

  中大方案提出,重點建設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等高端智庫,布局探測引力波的「天琴計劃」、瞄準海洋科學前沿的南海研究院、實施精準醫學科學研究的精準醫學平臺、圍繞國家電子產業戰略的微電子平臺和依託「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的超算與大數據平臺等一批大科學平臺,佔領科學前沿研究與高新技術研究高地,推動建設一流研究型大學。

  同時,重點打造集成晶片產業化培育平臺(廣芯中心)、超算應用成果轉化平臺、生物醫藥產業化培育平臺、新型材料產業化培育平臺、中大國際創新谷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培育平臺,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對接創新驅動戰略和企業轉型升級。

  華工方案提出,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高端智庫,加快推動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廣州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華南協同創新研究院、珠海現代產業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加強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直接為經濟社會發展與創新體系服務。

  同時,整合科研平臺的力量,實施原始創新能力、承擔國家重大任務能力、國際科技合作能力、促進軍民融合、科研成果質量、科技創新平臺和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等七個提升計劃,解決一批重大問題,產出一批全局性、戰略性創新成果,有力支撐國家和廣東創新發展。

  中大、華工「三步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中山大學:


  到2020年,學校綜合實力進入國內一流高校前列。奠定建設「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堅實基礎。

  到2030年,學校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在主流大學排名居於世界前100名左右。主要可比辦學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初步建成「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

  到本世紀中葉,學校綜合實力達到國際一流前列,在主流大學排名進入世界前50。10個左右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引領學術前沿發展,辦學水平獲得國際公認,穩定居於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華南理工大學:

  到2020年,4個左右學科率先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全面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整體實力在國際主流排行榜中的排名持續穩步提升,進入前200強。

  到2030年,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整體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學校整體實力在國際主流排行榜中的排名顯著提升,進入前150強。

  到2050年,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學校整體實力在國際主流排行榜中的排名進一步提升,進入前100強。


來源:南方網



相關焦點

  • 42所大學公布雙一流建設目標!清華人大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國家雙一流建設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經有4年多的時間,那麼各校的雙一流建設得怎麼樣了呢?近日,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都公布了各自的建設目標。各校的雙一流建設目標都主要分三步走戰略,主要是在2020年、2030年、2050年這三個關鍵時間點上達成雙一流的建設目標。
  • 最晚到2050年,我們將至少擁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學
    「不想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大學,那就不是好大學。」42所首輪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都給自己定下了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8,東南大學:2020年學校整體實力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2030年學校穩居世界一流大學行列,2050年整體水平位於世界一流大學前列。9,浙江大學:2020年學校主要辦學指標和整體排名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2030年學校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2050年整體實現建成世界頂尖大學的目標。
  • 42所一流大學要交卷了:這些高校在今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2017年聯合公布的名單顯示,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共有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包括A類36所,B類6所。對此,軟科整理出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目標並公示出來,其中有不下十所高校的目標是在今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大部分高校的目標是在2030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 上海財經大學公布「雙一流」建設方案
    上海財經大學公布「雙一流」建設方案時間:2018/1/30 9:48:2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易蓉 鄭策    選稿:王雅雅      來源/校方供圖(下同)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上海財經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清華「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網友:世界一流專家認定?
    雙一流建設首輪的建設時間是從2016年到2020年,因此,很多高校最近都在摩拳擦掌地開展首輪「雙一流」建設總結工作。與之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高校對外公布了「雙一流」自評和專家評議結果。
  • 我們的大學,世界一流了嗎?
    意見中,這些高校或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或是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或是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自豪溢於言表;至於全面實現了「雙一流」建設近期目標,高質量、全面、圓滿、超額完成了「雙一流」周期各項建設任務,已是自謙之辭。我們的大學,真的一夜之間就世界一流了嗎?
  • 清華大學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經過認真討論形成了專家組一致意見:清華大學「雙一流」建設堅持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按照《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部署,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目標,始終自覺把自身發展融入到國家與民族發展的宏偉事業之中,積極探索實踐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道路。「雙一流」建設的實施過程與《清華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設方案》高度符合。
  • 不僅僅清華是世界一流大學,北大、浙大、國科大和人大也是了
    2016年,我國推動了雙一流工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在2017年,有36所大學入選了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6所大學進入了一流大學建設B類名單,還有96所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一晃5年過去,教育部對這些學校進行了驗收。
  • 同濟大學: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
    雙一流收官之年,同濟大學在首輪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雙一流周期總結大會專家組用「三個全面」高度評價同濟大學建設成果:全面實現了建設目標,全面建成了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全面接近同濟大學先後入選「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已發展成為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排名位居全國前十位左右。
  • 高校紛紛公布已經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果真如此?聽聽教育部怎麼說
    雙一流建設首輪建設時間是從2016年到2020年,今年是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之年。目前不少高校都陸續公布了評議結果,他們普遍表示完成預期目標,其中清華大學評議結果顯示,清華大學已經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則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具備了世界一流大學的主要特徵,南京大學學校總體實力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同濟大學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等更多的高校是表示高質量完成了雙一流建設。
  • 張夢晨:大學應該如何建成「世界一流」
    文|張夢晨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近期,多所知名高校陸續公布雙一流建設專家評議結果。9月21日,清華新聞網發文表示,專家評議稱「清華大學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其他多所高校也發布類似結果,如南京大學稱「學校總體實力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稱「具備了世界一流大學的主要特徵」。
  • 我有一個夢想: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雙一流要「交卷」了
    知道「985工程」和「211工程」,那你聽過「雙一流」嗎?「雙一流」是《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計劃,簡單點重點就是: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是「雙一流」建設工程較之前「985工程」和「211工程」一個最大的不同點。
  • 「雙一流」專家評議會:清華大學全面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清華大學全面、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辦學質量、社會影響力和國際聲譽持續提升,全面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校黨委書記陳旭,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副校長尤政,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副校長謝維和等出席會議。
  • 世界一流大學的定義是什麼?標準是什麼?清華能否算世界一流?
    這幾天,世界一流大學的事在網上引發了不少討論。先是清華高調宣布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後來各個學校有的高調、有的低調、有的遮遮掩掩說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學了。網友們炸了。大家都沒有想到中國大學竟然有這麼多進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
  • 清華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雙一流名額會給誰?鄭大南方科大入選
    137所雙一流大學經過五年五年的建設,在今年迎來了大考,評選工作已經完成了大半,並且部分高校都已經完成了已經做出了相應的總結,從已經公布的學校來看,無疑,清華大學再一次成為高校界的扛把子,對此,專家組的評語相當肯定:全面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 胡春華到中大、華工調研 強調廣東要辦更多名牌大學
    4月4日上午,省委書記胡春華到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城校區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廣東高等教育已經走過了規模擴張的階段,下一步關鍵要圍繞提高辦學質量和教育水平,加強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
  • 什麼是雙一流大學?雙一流大學具體指哪些?
    一直到了2017 年 9 月 21 日,教育部官方網站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也就是人們說的「雙一流」。這些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包括:42 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 95 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計 137 所學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42 所,其中包括原 39 所「985 」高校和 3 所「211」 高校。
  • 42所雙一流大學出爐,世界一流大學名單!
    按照教育部的說法,教育部將爭取「2017年上半年完成,公布第一批建設學校和學科的名單」。時至2017年6月,一年已至年中,「雙一流」的名單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但這不影響高校為了這張還未出臺的名單早已卯足幹勁。再看今天要給大家看的名單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雙一流大學?
  • 42所世界一流大學和137所大學雙一流學科名單
    雙一流大學建設包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重在大學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重在大學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名單可知,首批國家雙一流大學名單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這95所只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當然前面42所世界一流大學也都是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
  • 雲南大學未來要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重點建設5個學科或學科群
    記者 李思家雲南網訊 《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在該校官網正式發布,根據《方案》,雲南大學建設的總目標是建設成為一所立足祖國西南邊疆,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綜合性、國際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