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公布了一流大學建設方案,明確「三步走」目標,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其中,中山大學到本世紀中葉,其綜合實力將達到國際一流前列,在主流大學排名進入世界前50。華南理工大學到2050年,將有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新校區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引擎」
去年9月,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且分別有11個和4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查看兩校的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可以發現,中大深圳校區、華工廣州國際校區分別是兩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增長點。
早在2015年,中大與深圳籤訂協議,共建深圳校區,並在深圳校區布局工科和醫科學科群,補齊工科相對較弱的「短板」。至此,中大形成在廣州、珠海和深圳「三校區五校園」的全新辦學格局。
中大方案提出,「三校區五校園」共同支撐中山大學建設文理醫工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大學。其中,廣州校區重點發展文、理、醫等基礎與優勢學科;珠海校區主要發展深海、深空、深地等學科;深圳校區重點發展醫科和新工科。
華工也抓住機遇,拓展辦學空間。去年3月,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和華南理工大學四方籤訂協議,共建廣州國際校區,打造一流大學中外合作試驗田和示範區。
華工方案提出,廣州國際校區將圍繞國家新經濟、新產業發展需求,借鑑國際一流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引進國際一流教育資源,組建面向重大前沿需求的新工科學院,加快發展新工科專業,建設國際一流水準的教學科研團隊,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實現從指標追趕到質量貢獻、從跟隨式發展到主動引領社會發展的轉變,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引擎」。
以一流學科引領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要以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為引領。
過去兩年,中大開展了院系、學科和專業調整,並根據學科發展需要,調整或暫停招生的本科專業39個。中大方案提出,按一級學科口徑重點建設哲學、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等44個學科,建設教育學、心理學、新聞傳播學等10個學科,並布局建設天文學、地球物理學、電氣工程等學科。
中大方案還提出,這些學科將進行分類建設。其中,重點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的學科,爭取進入國內一流前列,進而建成世界一流。持續建設一批不可或缺的基礎學科,提升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能力,並通過大科學平臺建設,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研究,促進新興和交叉學科發展。
華工方案則提出,推進「工科登峰、理科躍升、文科繁榮、醫科跨越」學科行動計劃,大力實施「4+2」重點學科建設計劃,促進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全面提升學科水平,打造更多學科高峰。
其中,以「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4個一流建設學科為基礎,重點建設先進材料、輕工食品與生物技術、能源與環境、綠色建築與智慧生態城市、生物醫學工程與生命科學、人工智慧與高端製造等6大學科群,加大問題導向的跨學科科研團隊組織模式探索,率先將材料、化學、輕工、農學、工程學等優勢學科建成世界一流學科。
科研支撐國家以及廣東的創新發展
一流科研支撐一流學科,也支撐國家以及廣東的創新發展。
記者了解到,中大2015年以來提出「三個面向」和「三大建設」的發展思路,提升學校科研創新能力,佔領科學前沿研究與高新技術研究高地,推動建設一流研究型大學。
中大方案提出,重點建設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等高端智庫,布局探測引力波的「天琴計劃」、瞄準海洋科學前沿的南海研究院、實施精準醫學科學研究的精準醫學平臺、圍繞國家電子產業戰略的微電子平臺和依託「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的超算與大數據平臺等一批大科學平臺,佔領科學前沿研究與高新技術研究高地,推動建設一流研究型大學。
同時,重點打造集成晶片產業化培育平臺(廣芯中心)、超算應用成果轉化平臺、生物醫藥產業化培育平臺、新型材料產業化培育平臺、中大國際創新谷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培育平臺,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對接創新驅動戰略和企業轉型升級。
華工方案提出,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高端智庫,加快推動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廣州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華南協同創新研究院、珠海現代產業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加強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直接為經濟社會發展與創新體系服務。
同時,整合科研平臺的力量,實施原始創新能力、承擔國家重大任務能力、國際科技合作能力、促進軍民融合、科研成果質量、科技創新平臺和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等七個提升計劃,解決一批重大問題,產出一批全局性、戰略性創新成果,有力支撐國家和廣東創新發展。
中大、華工「三步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中山大學:
到2020年,學校綜合實力進入國內一流高校前列。奠定建設「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堅實基礎。
到2030年,學校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在主流大學排名居於世界前100名左右。主要可比辦學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初步建成「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
到本世紀中葉,學校綜合實力達到國際一流前列,在主流大學排名進入世界前50。10個左右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引領學術前沿發展,辦學水平獲得國際公認,穩定居於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華南理工大學:
到2020年,4個左右學科率先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全面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整體實力在國際主流排行榜中的排名持續穩步提升,進入前200強。
到2030年,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整體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學校整體實力在國際主流排行榜中的排名顯著提升,進入前150強。
到2050年,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學校整體實力在國際主流排行榜中的排名進一步提升,進入前100強。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