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思家
雲南網訊 《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在該校官網正式發布,根據《方案》,雲南大學建設的總目標是建設成為一所立足祖國西南邊疆,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綜合性、國際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學。
學科建設
重點建設5個學科或學科群
《方案》提出,雲南大學學科建設近期目標要通過3年建設,民族學、生態學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生物學、化學、政治學和邊疆研究等若干領域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中期則適應學科發展趨勢,著力推進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理學、工學等學科門類的交叉集成,積極發展信息、通信、材料、大數據等新興學科,民族學、生態學等進入國際一流行業;遠期目標則是若干學科或學科領域躋身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建成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的一流學科體系。
根據《方案》,雲大將重點建設民族學一級學科、高原山地生態與地球環境學科群、邊疆治理與地緣政治學科群、生命與分子科學學科群和天文學一級學科5個特色鮮明、優勢顯著、具備衝擊世界一流的學科或學科群。所建學科不僅立足雲南民族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地處邊疆和緊鄰南亞東南亞的資源優勢和獨特的區位優勢,而且學科歷史悠久、學術積澱深厚。
人才培養
將建立本科多元錄取模式
根據《方案》,雲南大學將改革招生考試制度,以「『高考+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為依據,建立本科多元錄取模式。並推行「申請-專家推薦-考核」相結合的研究生綜合評價制度改革,加大專業能力考核權重,建立「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機制。此外,雲大還將建立學校為主導、學院為主體、全員參與的優質生源基地,建立「先修課程體系」,建立有利於一流人才脫穎而出的選拔評價機制,著力提升生源質量。
《方案》表示,要將雲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將分3步走:到2020年,學校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若干學科躋身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建成全國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到2030年,學校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建成立足祖國西南邊疆,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綜合性、國際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學;到本世紀中葉,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影響力等領域享有卓越聲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相關新聞
今年參加高考的同學看過來
全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出爐 雲大2個學科獲評A類
全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雲南省高校情況
各所高校學科情況如何?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日前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其中包含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師範大學等多所省內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雲南大學30個學科進入榜單,整體水平較以往提升較大。
就詳細檔次分析,雲南大學此次有A+檔學科1個(民族學)、A-檔學科1個(生態學)、B+檔學科2個、B檔學科7個、B-檔學科5個、C+檔學科6個、C檔學科3個、C-檔學科5個,全國前30%的學科11個、前50%的學科達22個。
據了解,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它是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不同於政府開展的合格性評估。從2002年首次開展,平均4年一輪,至今已完成4輪。第4輪評估於2016年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