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騰飛等綜述:設計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或鋰金屬電池...

2020-12-22 騰訊網

英國皇家化學會旗艦期刊Chemical Science近期發表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騰飛副研究員,東南大學章煒副教授,復旦大學餘學斌教授等人撰寫的綜述文章,總結了複合固態電解質的材料類型、結構設計理念、界面表徵及其在全固態鋰電方面的應用。

固態電解質材料

固態電解質相比於液態電解質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使得它在下一代電池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然而,單一類型的固態電解質室溫離子電導率低以及不穩定的電解質/電極界面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大規模的開發和應用。針對單一電解質的短板,通過固態電解質複合策略,結合無機/無機、和無機/有機結合的優點,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將研究的重點選在固態電解質複合和界面設計方向上。有感於Manthiram教授在2017年通過雷達圖對固態電解質進行的總結,近日,國際知名化學材料類綜合期刊Chemical Science (RSC旗艦刊, Nature index)上發表了題為「Designing Composite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 Ion 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綜述論文(全文連結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SC/D0SC03121F#!divAbstract)。論文系統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固態電解質的研究進展,包括聚合物基、氧化物基、氫化物基、硫化物基和滷化物基固態電解質(圖1)。同時,基於增強離子電導率和改善界面接觸的背景下,深入討論了不同類型的複合固態電解質相對於其母體材料的優勢。並概述不同類型複合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遷移機理和鋰枝晶生長模型,並對未來複合固態電解質的設計和表徵手段進行了總結與展望。論文獲得了江蘇省高效電化學儲能技術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通訊作者為張騰飛副研究員、東南大學章煒副教授、復旦大學餘學斌教授。

圖1複合固態電解質分類及性能要求

1. 聚合物基複合固態電解質

其具有易於合成、機械韌性高、成本低和可大規模製造等優點受到廣泛研究。但純聚合物基電解質因為鎖定在晶格中聚合物鏈阻礙了離子對的解離,導致其室溫離子電導率低(10-6-10-8Scm-1)。此外,電解質與電極之間的界面穩定性也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要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採用了各種物理方法和化學策略來改善聚合物基電解質,如聚合物-無機材料共混、無機填料的結構設計、聚合物共聚、交聯和引入離子側基等。

2.氧化物基複合固態電解質

由於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寬泛的電化學窗口,氧化物電解質一直是研究的熱點。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由於界面穩定性差,界面阻抗較大,電解質內部的空隙和裂紋等問題,導致了大多數氧化物基電解質存在嚴重的鋰枝晶生長問題。為了設計抑制枝晶生長的電解質,研究人員採用表界面工程,引入人工緩衝層來使這些固態電解質免受鋰枝晶生長的影響,如聚合物層、非晶態氧化物、硫化物和金屬塗層等。

3. 氫化物基複合固態電解質

其屬於氫化物家族,作為固態儲氫材料得到了廣泛研究。氫化物在室溫具有較差的離子電導率,與其他材料形成複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提升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同時,氫化物固態電解質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和界面穩定性等原有缺點也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4. 硫化物基複合固態電解質

硫化物電解質來源於氧化物電解質中的氧原子替代,具有高的室溫電導率,但同時由於其不穩定,易於參與正極反應。通過和氧化物、氫化物進行複合設計,可以有效改善其界面接觸性;通過與聚合物進行複合,可以獲得易於規模化生產應用的柔性電解質。

5. 滷化物基複合固態電解質

滷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發展在2018年後得到突破,由日本科學家開發的Li3YCl6和Li3YBr6電解質在室溫下電導率達到了10-3S cm-1。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通過複合其他電解質,滷化物基複合固態電解質可以極大的改善正負極界面的接觸性和離子電導率。

6. 複合固態電解質離子遷移機理

針對不同類型的電解質,除了離子電導率、電化學穩定性窗口、化學相容性和力學性能外,在實際使用中,熱穩定性、製造工藝、成本、器件集成和環境友好性等其他性能也很重要。隨著越來越多的嘗試,不同類型的複合固態電解質,不僅具有較高的離子電導率,而且表現出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例如,由「氧化物和聚合物」組成的複合材料具有柔性和機械穩定性。通過硫化物和聚合物複合製備具有良好柔韌性和高電導率的新電解質。氫化物基複合電解質對金屬Li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有助於克服硫化物/氧化物的副反應問題。為了更好的對電解質進行設計和複合,我們對各個類型的電解質優缺點進行對比和機理探究(圖2)。

圖2複合固態電解質離子遷移機理

綜上所述,開發先進的複合固態電解質已成為實現固態電池技術突破的最有希望的研究方向之一。複合固態電解質為界面副反應、電化學窗口、空氣穩定性、體積膨脹、枝晶生長以及熱失控等問題上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然而,在複合固態電解質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亟待研究的開放領域:

(1)先進的複合固態電解質需要進行系統的綜合的設計與考慮,比如結構設計、複合含量、組分貢獻、離子傳導通道以及鋰沉積行為等信息。

(2)大多數複合固態電解質的合成都是基於顆粒在基體中溶解或逐層複合的理念。納米級別自下而上的複合固態電解質設計仍然存在很大的瓶頸。同時,複合固態電解質兩相之間的界面接觸和離子傳輸機制需要更先進的表徵手段進一步深入研究。

(3)為了進一步提升全固態電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根據電化學窗口和穩定性匹配合適的正極材料也是另一個關鍵目標。

筆者認為,從傳統的單一固態電解質過渡到複合固態電解質是研究趨勢之一。隨著深入研究,許多問題已經逐漸暴露出來,但幸運的是,科研工作者的步伐從未停止,充分挖掘電解質潛力,對全固態電池在不久的將來大規模儲能與實際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Designing Composite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 Ion 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DOI:10.1039/d0sc03121f.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SC/D0SC03121F#!divAbstract)

本文由作者團隊供稿。

投稿郵箱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微信

cailiaorenvip

相關焦點

  • 《自然·材料》高分子如何「拯救」鋰金屬電池!
    電解質過度消耗之日便是電池「死亡」之時。伴隨著電解質持續消耗的另一「殺手」是鋰枝晶(Li dendrite)生長。鋰金屬電池充電時,鋰離子在鋰負極表面會重新沉積為鋰金屬。然而鋰沉積並不均勻,而是傾向在特定的一些位點上優先沉積。這種非均勻沉積行為會在鋰金屬表面生長出尖而細的鋰枝晶(圖1)。當鋰枝晶刺穿位於正負極之間的隔膜併到達正極表面後,便會造成電池內部短路甚至爆炸,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 鋰離子電池領域中國實力幾何?
    我想請張院長講一講,產業界對電池技術的期望是怎樣的?張宏立:對於新的電池技術方案,產業界的期望主要有三點,高性能、易製造,以及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設計。首先是高性能,具體來講,要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出色的安全性能、好的機械性能,以及優秀的熱學性能。
  • 500Whkg高比能鋰金屬電池負極設計
    文/憑欄眺 自1991年索尼首次將鋰離子電池商業化以來,碳基負極就成為了主流的負極材料,充放電的過程中Li嵌入到石墨碳層之間,從而避免了生成金屬鋰單質,大大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
  • 鋰離子電池正極嵌鋰均勻性分析
    這會造成正極顆粒局部的SoC不同,因此會在顆粒的內部產生較大的應力,從而導致顆粒破碎,部分活性物質失去與導電網絡的連接,過渡金屬元素溶解和電解液氧化等問題,使得電池的容量發生不可逆的衰降「1」。此外,電池老化也會對Li在鋰離子電池內部的分布產生較大的影響,M.J. Muhlbauer的研究「3」顯示隨著電池的老化,不僅僅電池內部具有活性的Li資源不斷減少,還使得Li在鋰離子電池內部的分布也產生了很大的不均勻性,在靠近極耳的電極部分Li的濃度較高,遠離極耳的位置Li濃度較低,這可能是由於電流分布不均和電解液浸潤不充分造成的。
  • UCSD:鋰金屬電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於非活性鋰
    (圖源:UCSD官網)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鋰金屬電池失效的根本原因在於:在電池放電過程中,少量的金屬鋰沉積物在從負極表面脫落並被困住,變成無法再使用的「死」或非活性鋰。
  • 美國大學研發超聲波發射設備 或促進鋰金屬電池商業化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超聲波發射設備,能夠進一步幫助鋰金屬電池(LMB)實現商業化。儘管該研究團隊主要關注LMB,但該設備實際可用於任何種類的電池,無論其化學成分如何。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鋰離子電池的負極多採用石墨,而碳呈層狀結構,它有很多微孔,到達負極的鋰離子就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而當放電時,負極固相材料中會發生電化學反應,釋放出鋰離子和電子,鋰離子會進入電解質,穿過隔膜到達正極,電子則通過外部電路到達正極;而在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穿過隔膜,嵌入負極,負極處於富鋰狀態。
  • 今日Joule: 海水中取金屬鋰 鋰資源耗竭問題或可解決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何平教授和周豪慎教授早在2009年即提出組合電解液(Hybrid  electrolyte)的概念,該概念結合有機和水體系電解液的特點,與單一電解液相比拓寬了電池體系的工作電壓和應用範圍。基於組合電解液,該團隊研製出水系鋰-空氣電池,鋰-空氣燃料電池,鋰-銅電池,鋰液流電池等新型大容量電池。
  •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最新研發出了鋰金屬電池
    打開APP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最新研發出了鋰金屬電池 蓋世汽車 發表於 2020-04-22 15:50:13 (文章來源:蓋世汽車) 據外媒報導,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就建立了一個電池研發中心BatTRI-Hub,專門致力於促進儲能技術的進步。
  • 航天鋰離子電池均衡充電技術綜述
    鋰離子電池代表了太空飛行器儲能設備的發展方向,是太空飛行器的第三代儲能器。它具有輕重量、體積小、無記憶效應、適應溫度廣等優點,是目前主流應用的鎘鎳、氫鎳電池的替代產品。航天用鋰離子電池的能重比為90~110Wh/kg,相對於氫鎳電池45~60Wh/kg的指標,優勢明顯。
  • 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打開APP 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小材科研 發表於 2020-12-23 17:19:07 當鋰負極與硫正極相匹配時,組成鋰硫電池的容量高達2600 Wh kg-1,這將適用於未來高能量密度需求的電動汽車。在前期的硫正極研究中,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J. Power Sources, 2016, 321, 193;Nano Energy, 2017, 40, 390),製備了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ACS Appl. Mater.
  • Nature:鋰金屬電池效率降低,真正要背鍋的可能是它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SCD)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造成鋰金屬電池故障的根本原因:鋰金屬沉積物在放電過程中從陽極表面脫落,脫落部分呈「死亡」狀態,鋰失去活性,導致電池無法使用。鋰金屬電池可以提供現代鋰離子電池(電池的陽極用石墨製成)兩倍的能量密度,因此它們能夠實現更長的壽命和更輕的重量。這項技術或許能夠使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增加一倍。 但鋰金屬電池存在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庫倫效率低,這意味著它們的循環使用次數是有限的。這是因為隨著電池的循環使用,它內部的活性金屬鋰和電解質將被耗盡。
  • 電池是如何放電?鋰離子電池又具有什麼優勢?帶你了解電池原理
    金屬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鐵、銅、鋁等等,金屬有一個性質,就是非常容易被氧化,因此,它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我們以鋰金屬為例。鋰原子質子數為3,因此,鋰原子中也就含有3個電子。一個電池就形成了。當電池進行充電時,則整個過程相反。鋰電池的原理和這個近似,只是失去電子的是鋰金屬,那麼,現代社會我們為什麼又用到鋰電池,卻不同鋁電池或者鐵電池呢?這些金屬不是更加容易得到嗎,成本也就更加低。其實,主要是鋰電池相對於其它金屬製成的電池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
  • QuantumScape希望推動固態鋰金屬動力電池的採用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 QuantumScape 公司,剛剛宣布了首個在商業上可行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解決方案。其宣稱可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增加多達 80%,並且支持在 15 分鐘內將電量從 0 充到 80% 。
  • 鋰一次電池是什麼_鋰一次電池結構
    以金屬鋰為負極,固體鹽類或溶於有機溶劑的鹽類為電解質,金屬氧化物或其他固體、液體氧化劑為正極活性物。   通用的圓形鋰二氧化錳(Li/MnO2)電池和鋰氟化碳〔Li/(CFx)n〕電池分別用字母CR和BR表示,其後的數字表示電池的型號。鋰一次電池是這一類以使用金屬鋰為負極材料的化學電源系列的總稱。
  •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31:06 河南大學趙勇團隊開發了長循環壽命的鋰硫電池用鋰金屬表面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策略。
  • 美造出突破性鋰空氣電池 衝破續航瓶頸
    一支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UIC)、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Northridge)的聯合科研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成功製成了可以在類似空氣的氣氛中循環超過700次的鋰空氣電池,打破了之前鋰空氣電池只能使用純氧
  • 迪肯大學研發新型鋰金屬電池 加熱後性能更好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就建立了一個電池研發中心BatTRI-Hub,專門致力於促進儲能技術的進步。近日,該中心宣布打造了一款具備有趣特性的鋰金屬電池原型。
  • 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進展
    (1 江西師範大學物理系)(2 浙江理工大學物理系)摘要 文章綜述了第一性原理計算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模擬與設計方面的研究進展.電極材料的研究包括電極材料的電子結構和電子導電性的研究,嵌鋰電位、鋰離子輸運特性、嵌鋰過程中局部結構弛豫與相變以及材料表面特性研究等方面,第一性原理計算在上述諸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這些理論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人們加深對材料性能與機理的理解
  • 塗布在線—鋰離子電池用銅箔的應用與發展現狀分析
    鋰離子電池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銅箔是製造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的關鍵材料, 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鋰離子電池的製作工藝、性能和生產成本。開展高性能、高附加值鋰離子電池用銅箔的研究對銅箔工業、電子、通訊、能源、交通、航天、軍事等產業的發展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