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莎士比亞、湯顯祖和塞萬提斯的N種解讀

2020-12-15 東方網

OKT劇團《哈姆雷特》劇照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亨利五世》劇照

  2016年,「戲劇」無疑將成為最熱門的一個詞語,適逢莎士比亞、湯顯祖和塞萬提斯三位文學巨匠逝世400周年,眾多紀念活動將圍繞他們展開。連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都為莎士比亞寫了「軟文」:「從愛情故事到四大悲劇,從奇思妙想到幽默喜劇,從經典名句到不朽人物,莎翁不只是一位作家,他廣闊的想像力,無限的創作力和無盡的人文情懷,囊括了整個人類世界,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在文中,卡梅倫以國家的名義向全世界發出邀請:「2016年,英國邀您一起了解莎翁生平,欣賞莎翁名作。」「2016年,我們等你來參與:了解莎翁生平,探索精神財富。」

  隨著首相的盛情推介,是英國對各項紀念活動在全球領域的積極推進。據相關報導,2016年,英國將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永恆的莎士比亞」紀念活動。英國文化協會則聯合了英國廣播公司、英國電影學院、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聯合會、莎士比亞出生地基金會和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等團體,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空前規模的推廣活動:影視劇、舞臺演出,翻譯出版,線上線下的全球互動。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將來中國巡演,莎士比亞環球劇院也將在伊朗、丹麥等各地演出,年輕觀眾們甚至可以在辛巴威欣賞到莎翁名作。

  作為一個向來鍾愛莎士比亞的國度,中國的戲劇舞臺亦為莎翁逝世400年作了充分準備,預計全年將有上百部莎翁戲劇作品登陸各大劇院。這其中既有中國式的跨文化解讀,亦有原汁原味的英倫味道。僅上海,就有上海大劇院推出的「愛上莎士比亞」主題系列,蘭心大戲院以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為主題的展演,北京則有國家大劇院的「東西對話·戲劇傳奇———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年度系列演出,戲劇、舞劇、音樂、歌劇……各種戲劇形式輪番上陣,令人眼花繚亂。

  「王與國三部曲」:純英倫血統的「莎士比亞」

  在這眾多舞臺作品中,最值得期待的,莫過於今年2月起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上演,由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原班人馬演出的「王與國三部曲」:《亨利四世(上部)》、《亨利四世(下部)》和《亨利五世》。

  在莎士比亞的所有戲劇作品中,「王與國三部曲」在中國並非最有名氣,但它卻是令英國人最引以為傲並十分鐘愛的。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為了向全世界展現英國文化,BBC2臺推出了系列歷史電視電影《空王冠》,其中入選的4部經典莎士比亞作品就是《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第一部》、《亨利四世:第二部》和《亨利五世》,在英國創造了相當不俗的收視率。

  「王與國三部曲」講述的是中世紀英國蘭開斯特王朝的崛起。這部近10小時的「馬拉松」式的戲劇呈現,「充滿了正劇、喜劇、悲劇,恢宏的戰爭、精妙的人物等元素,是一場真正波瀾壯闊的史詩演出」。英格蘭中世紀迷人的歷史,血雨腥風的宮廷爭霸,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從市井小人到帝王將相,中世紀英國的社會風貌將以一種「莎士比亞」的方式得到呈現。在《亨利四世》中,莎士比亞也突破了傳統歷史劇多條線索交織發展的網狀結構,採用兩條主線並行交錯的戲劇結構,將宮廷生活和市井生活相呼應,讓嚴肅曲折的政治詩段和調笑戲謔的市井俚語互生對照。《亨利五世》則演繹了英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阿金庫爾戰役」。

  能出色演繹這部史詩級作品的劇團亦是大名鼎鼎。這個來自來自莎士比亞故鄉斯特拉特福德的劇團———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是英國乃至全球演繹莎翁劇作最權威的劇團。「這次帶來的三部劇雖然是講述英國歷史,但它們同樣是關於權利、友誼、愛情、戰爭和家庭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能夠被任何一個社會所認識和接納。去了解戲裡戲外相關的英國歷史並不是莎士比亞的意圖,他所感興趣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與經驗,這也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所聚焦的核心。」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現任藝術總監、同時也是《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的導演格雷戈多·道蘭說。

  而純「英倫血統」的「王與國三部曲」只是中英文化深入交流的一個開始。據悉,由中國演員飾演的中文版《亨利五世》也將於今年10月在上海上演。同時,隨著《亨利五世》製作的展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將以「十年」為期,與中文戲劇譯者、作家和劇場人,共同合作莎士比亞劇作舞臺本翻譯計劃。與以往的劇本翻譯不同,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將委任編劇和譯者翻譯莎士比亞劇目,同時參與排練環節,與英國導演、演員共同工作,讓中國觀眾以後能在中國舞臺上看到更純正的莎士比亞。

  值得一提的是,在紀念莎翁的系列活動中,英國文化協會還將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為英國的中小學專門製作莎翁專輯。專輯借用莎士比亞的戲劇情節和筆下的人物開展關於包括領導力和權利、文化認同、公平和正義的討論。專輯中還包括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演出視頻,將分發給英國的3.2萬所中小學和世界各地的10萬所中小學學生賞析。

  此外,英國文化協會將與英國電影協會合作,從英國影協資料庫中選取20部根據莎翁作品改編的經典電影,在全球巡迴放映,選擇的影片包括:《沉默的莎士比亞》、勞倫斯·奧利弗主演的《哈姆雷特》(1948年)、澤菲雷裡版執導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及理察·隆克瑞恩執導、伊恩·麥凱倫主演的《理查三世》(1995年),麥凱倫還將領銜4月開始的英國電影協會莎士比亞電影季。「英國國家劇院現場」莎士比亞作品影片也將向全球觀眾,同時還將放映一批備受讚譽、頗具開拓性的當代莎士比亞作品改編影片。

  《哈姆雷特》:經典的闡釋有無數種可能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典的闡釋總是有無數種可能。所以,在世界戲劇舞臺上,有了《哈姆雷特1990》、《哈姆雷特機器》、《哈姆雷特獨白》、《哈姆雷特———至少留下一具美麗的屍體》等等經典的再闡釋之作。在今年的莎劇熱潮中,怎麼會少了最為中國觀眾熟悉的《哈姆雷特》?

  曾於2014年大師雲集的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期間與北京觀眾見面時引發市場轟動、被讚譽為「有顏值、有口碑、夠燒腦」的立陶宛最著名的獨立劇團OKT劇團演繹的《哈姆雷特》,也將於3月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演。這部作品由榮膺歐洲戲劇聯盟大獎的「鬼才」導演奧斯卡·科爾蘇諾夫創作,導演通過高度洗鍊的戲劇手法,以「緊張不羈的觀演關係、洗鍊直接的視覺衝擊、力道鮮明的表演尺度,既顛覆傳統又深得莎翁戲劇精髓的震撼力」,被評論家評為「堪稱教科書般的創作」。「我們現在非常需要自我剖析,以便去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和在生活中做出的決定。這也是為什麼《哈姆雷特》對於我們這個時代是最具話題性的一齣劇目。哈姆雷特的問題對我們來說看似荒誕,因為現在的生活對於我們來說太舒適了,未來看起來像是已經有保證了一樣。但實際上,未來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之中,而不是在標語口號或商業廣告裡。我們需要撕破將我們的生活隱藏起來的那層面紗。」導演如此闡釋創作這部作品的意義。

  立陶宛王子的另類復仇,自然不會是哈姆雷特的全部。2月,都市愛神劇團創作的《哈姆雷特》將配合在上海大劇院播出的NTLive高清戲劇《哈姆雷特》(卷福版),在小劇場展開現場實驗之旅。小劇場中,英式與美式口音,摩託車幫派、日本動漫以及上世紀20年代好萊塢電影風齊聚的莎士比亞,與NTLive高清戲劇中忠於原著的復仇王子形成鮮明對照。

  《暴風雨》:莎翁「詩的遺囑」

  由英國TNT劇院演繹的莎劇《暴風雨》將於4月在北京上演。《暴風雨》是莎士比亞最後一部傳奇劇,被稱為莎翁「詩的遺囑」。在這部情節奇妙的魔幻劇中,精靈與魔鬼共現,想像力奇特,充滿美麗生活幻想和浪漫主義,被譽為英國文學的最佳篇章。

  該劇是TNT劇院於2015年創作的作品。TNT劇院創立於1980年,不僅在英國本土聲名顯赫,而且是全球巡演國家和場次最多的英語劇團,幾乎佔據了德國全部英語話劇市場,也是在法國、日本和俄羅斯演出最多的英語劇團。劇院從2000年開始創作莎士比亞的系列作品,包括《哈姆雷特》《麥克白》《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和《馴悍記》等,迄今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演出1000餘場。「生活要有夢想,而《暴風雨》則如噩夢般讓人戰慄,也如白日夢般讓人欣喜若狂,它撥動了戲劇和文學愛好者心弦,也為莎士比亞的偉大藝術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其意義堪比西斯廷教堂天花板對於米開朗基羅和第九交響曲對於貝多芬。」TNT劇院藝術總監保羅·斯特賓這樣評價這部作品。

  湯顯祖與塞萬提斯:潤物無聲的紀念

  與英國人大張旗鼓地推廣莎士比亞相比,中國人對與莎翁同樣逝世於1616年的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紀念,則顯得潤物細無聲。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一直是崑曲舞臺上的常演劇目。隨著「青春版」《牡丹亭》形成的大眾普及效應以及戲曲工作者對傳統戲曲的大力推廣,《牡丹亭》更已成為當代崑曲舞臺最具代表性的劇目之一。

  1月,上海崑劇團崑曲表演藝術家沈昳麗主演的經典崑劇《牡丹亭》拉開了上海蘭心大戲院的「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主題展演。湯顯祖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通過各自的戲劇作品建立對話,亦可見出兩種文化的同與不同。2月,同樣由沈昳麗主演的崑劇《牡丹亭》將登陸上海天蟾逸夫舞臺。4月,由蔡正仁、嶽美緹等上昆五班三代同堂呈現的典藏版崑劇《牡丹亭》,將於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

  系列演出之外,對湯顯祖的學術研究也在今年有集中呈現。年初,上海戲劇學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便聯合在上海舉辦「紀念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學術研討會」,拉開今年紀念湯顯祖系列活動序幕。在研討會上,《湯顯祖集全編》《湯顯祖研究叢刊》首發面世,海內外研究「湯學」的資深學者分別從美學、史學、戲曲、社會等多角度,探討了湯顯祖作為藝術家、詩人、學者留給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

  與莎士比亞、湯顯祖這兩位劇作家精彩紛呈的舞臺紀念活動相比,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則更多的是在文字王國裡被他的追隨者們紀念。其實,除了長篇小說的創作,塞萬提斯對舞臺劇本的創作也是情有獨鍾,他身後留下了一大堆未曾搬上舞臺的戲劇手稿,他在《尚未上演的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中便不無遺憾地寫到,他的作品上演後從來都「沒有人給小費」。

  據國外媒體報導,由西班牙國家圖書館承辦的「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從生平走向神話(1616-2016)」大型展覽系列活動在西班牙的馬德裡陸續展開,西班牙國家圖書館網站會在網站呈現超過40000本與堂·吉訶德相關的圖書,藝術表演、展覽、研討會議、遺蹟修復等活動將陸續開展。音樂劇《米蓋爾·德·塞萬提斯:旅程與烏託邦》、《塞萬提斯遊歷記》、芭蕾舞劇《堂·吉訶德》等也將在西班牙上演。

相關焦點

  • 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湯顯祖:文豪是怎樣煉成的?
    分別從這三種語言的文學土壤中孕育出來的,又將這三種語言文學發展到絕妙高度,對漢、西、英語言文學影響至深的三位巨匠——中國的湯顯祖、西班牙的塞萬提斯、英國的莎士比亞,無獨有偶,生於同一時代,並隕歿於同一年——公元1616年。
  • 2016湯顯祖文化節:中英共沐湯公莎翁400年藝術之光
    中新網麗水4月8日電(記者 邵燕飛 奚金燕 實習生 李倩倩)釵光鬢影,崑腔曼妙,水袖翩然……4月8日,在一出如夢如幻的《牡丹亭》中,湯顯祖為政五年及醞釀創作《牡丹亭》的浙江遂昌,如約開啟了2016浙江遂昌湯顯祖文化節暨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促成東西方兩位大師跨時空「邂逅」。
  • 16世紀戲劇大師,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在愛情與夢方面的創作比較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莎士比亞成名作《羅密歐與朱麗葉》一開始是為皇室演出,後來女王特許在倫敦巡演。 和莎士比亞的生活的大時代環境不同,湯顯祖生活在明朝中晚期,當時封建王朝明朝已經顯出衰敗之勢。 湯顯祖和中國許多傳統士大夫一樣懷著一顆「學而優則仕」的理想,在官場上飽受挫折和打擊。
  • 湯顯祖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其實除了戲劇,他的詩歌同樣經典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世界聞名,在西方文學中,他是穩坐第一把交椅,即使是鼎鼎大名的荷馬和但丁都排在他後面,可見西方人對於莎士比亞的推崇;我小的時候讀過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愛情故事沒得說寫得很感人,情節環環相扣,讀來讓人大呼過癮。
  • 劍橋大學啟動湯顯祖作品翻譯工程
    劍橋大學啟動湯顯祖作品翻譯工程本報訊(記者 郭佳)2018湯顯祖國際戲劇交流月將於今年9月28日至10月底在江西省撫州市舉辦。這是繼2016年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以來,撫州連續三年舉辦與湯顯祖有關的文化紀念活動。
  • 英媒:選址受爭議 中國「牡丹亭」在莎士比亞故鄉引風波
    莎士比亞出生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英格蘭中部城市——本網注)議會批准將一座中國亭子安放在該鎮一公共花園後,引發爭議。斯特拉特福小鎮。新華社發(莎士比亞出生地信託基金供圖)這座22英尺(約合6.7米——本網注)高的亭子是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姊妹城市江西撫州贈送的禮物,撫州非常傾心於它與莎士比亞的聯繫,2018年籤署了一項協議,計劃復建莎士比亞出生和死亡時所在的兩座房子。撫州方面稱,作為報答,它想向斯特拉特福捐贈一座牡丹亭。
  • 江西撫州發現明清墓葬42座,基本確定為湯顯祖及其家族墓園
    包括湯顯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和湯顯祖及其兒子的墓葬在內的六代墓葬群堪稱名人墓葬奇觀。靈芝山區域拆遷後初步清理後的全景照。;其四,銘文中所蘊含的書法、美術、文學、文字等價值,特別是湯顯祖親自撰文或書寫的墓志銘,勢必受到相關學術界的關注和重視。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當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碰撞出怎樣火花?
    400年前,東方廟會的戲臺正在演出中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傳奇《牡丹亭》;400年前,英國倫敦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正在上演莎翁戲劇《仲夏夜之夢》。如今,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隔空相遇,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五期播出,歌手譚維維和鄭棋元共同演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共同演繹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跨越時空的對話中,《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至誠至真的愛情傳奇得以交相輝映。
  • 傳統劇目《牡丹亭》亮相墨西哥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
    中國傳統劇目《牡丹亭》14日亮相墨西哥第47屆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以百年經典愛情故事的現代演繹,贏得現場上千名當地觀眾熱烈掌聲。 盱河高腔·鄉音版《牡丹亭》當晚在墨西哥中部城市瓜納華託上演。
  • 《湯顯祖戲劇全集》將出英文版
    《湯顯祖戲劇全集》將出英文版> 本報訊(記者 施晨露)昨天開幕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傳出消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湯顯祖戲劇全集》(英文版)一書版權成功授權給英國布魯姆斯伯裡出版集團。
  • 《哈姆雷特》等將亮相2019年湯顯祖國際戲劇交流月
    新華社南昌9月11日電(記者袁慧晶)2019年湯顯祖國際戲劇交流月活動將於10月19日至11月底在湯顯祖故裡江西撫州市舉辦。屆時,英國劍橋莎士比亞戲劇節藝術總監大衛·克裡利及其演出團隊將帶來莎士比亞經典劇目《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也是大衛·克裡利第一次將演出帶到中國。
  • 湯顯祖的千層套路,怕了嗎怕了嗎,那得吧
    1946年趙景深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提到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五個相同點:一是生卒年幾乎相同(前者1550—1616年,後者1564—1616年),二是同在戲曲界佔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創作內容都善於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戲劇創作的清規戒律,五是劇作最能哀怨動人。
  • 汪榕培用20年完成《湯顯祖戲劇全集》中譯英翻譯
    兩個譯本各有特色,但明顯可以看出譯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在理解和感受上的深淺之別。 湯顯祖在 《牡丹亭》 的題記中寫: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也成為汪榕培與湯顯祖戲劇結緣的最好寫照。2000年,他在當時自己擔任院長的大連外國語學院主持召開了紀念湯顯祖誕辰450周年學術研討會,直接促成了湯顯祖研究會的成立。2003年,他已經把目光投向了2016這一重大的時間節點。
  • 今天我們怎樣「讀」莎士比亞
    西班牙文學家塞萬提斯在這一天離世,美國作家納博科夫等文豪在這一天誕生。同時,它還是世界文學巨擘威廉·莎士比亞的誕辰和忌日。4月23日,是寫入世界文學史的時間刻度。西班牙文學家塞萬提斯在這一天離世,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裡斯·德魯昂等多位文豪在這一天誕生。同時,它還是世界文學巨擘威廉·莎士比亞的誕辰和忌日。
  • 莎士比亞作品為什麼到今天還有生命力
    對莎翁作品存在兩個誤解我想先講講對莎士比亞作品存在的兩個誤解:一種誤解是,認為莎士比亞的劇作是用十四行詩寫就。莎士比亞的劇作,確實是用詩寫出的詩劇,但那是一種特殊的詩,即不押韻的素體詩,再加上押韻的詩和散文,組成混合體,而不是由一種單一文體組成。
  • 莎士比亞,從詞源上看到底什麼意思?漢語意譯為啥名?
    莎士比亞,漢語意譯武強!本文是全網全冊,獨家全面系統解讀莎士比亞一詞由來的專題小文。通過本文,希望大家對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陌生名字,能夠有所理解。從而有利於提升大家對外來文化加深理解的興趣。莎翁故居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塑像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1616年,俗稱莎翁,被許多人認為是英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最傑出的詩人和劇作家,他的作品包括
  • 麥考利談莎士比亞戲劇和種族思考
    9月28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請到英國著名莎士比亞研究學者迪莉婭女士,和主持人閻華一起分享莎士比亞戲劇精神與非洲的故事。其中,他就指導娃娃兵們學習莎士比亞的作品《尤利烏斯·愷撒》,最終完成震撼的救贖。《莎士比亞、種族和表演》在2016上海書展暨「上海國際文學周」期間,麥考利女士加入倫敦書展的代表團,出席了一系列主題為「莎士比亞的遺產」的活動。同時,她也帶來近期出版的新書——《莎士比亞、種族和表演》。
  • 世界讀書日:神奇的4.23,莎士比亞的生日與忌日居然都在這一天
    從此書籍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這一天恰好是4月23日從而就成為了西班牙的聖喬治節。李爾王》《麥克白》和 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在莎士比亞筆下,每個故事都風格迥異,引人入勝。他既寫出了人性的複雜性、也寫出了人的處境的複雜性,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精神,也是莎士比亞跨越時空的魅力所在。二:4月23日恰好是西班牙大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塞萬提斯被譽為西班牙文學界最偉大的作家。他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更被譽為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