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出現一條「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的說法登上了熱搜。裡面顯示,民間大部分流傳的食物相剋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中國飲食歷史源遠流長,各種美食,各種飲食文化都傳承下來。同樣也有不少的誤解流傳下來,食物相剋就是其中的誤解之一。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什麼食物跟什麼食物不能一起食用,比如上陣子金秋,當季的柿子出現就引來了不少說法,說柿子不能跟高蛋白質食物一起食用,不然會引起結石的恐慌言論。
引得許多人都心慌慌,雖然每年都有人寫文章破謠言,但仍有不少人擔憂。
還有平時的牛肉跟板慄,花生和黃瓜等等的搭配,弄得大家放不開手腳來吃。咋一看,日常飲食有很多雷坑。但其實大多都是誇大其詞。就比如剛才的黃瓜跟花生,涼拌黃瓜裡頭也會出現有。但你吃完後有什麼不適感嗎?
所以,大家不必對食物相剋這個說法抱有憂慮。
如果按照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句話也並沒有錯,但是,前提是要食用遠超正常分量的量才會產生不適感。所以有一句就是「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說的就是科學要談量。
比如柿子跟螃蟹,你要吃上十多斤,幾十斤,它才會引起所謂的」毒性「,還有蝦,談砷中毒,起碼要吃上即使上百百斤才會出事。不過在此之前,多半是吃不動了。
當然,這些都不能說是一定,因為個人體質的不同會導致食用後產生的身體效應有不同。有的人一接觸某種食物,就會產生不良反應。
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些食物相剋,是不用擔心的。大家日常飲食裡就吃嘛嘛香,想吃什麼吃什麼好了,要說注意相剋,還不如是注意量的問題。
無論吃什麼,都要適量就好,不要縱慾去吃。身體才會營養健康。平時有空可以關注下養生飲食,調節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