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失控的背後隱藏著這樣一個道理:好的情緒管理,是學會發洩

2020-09-13 棋棋子心理情感事務所

前段時間鄭爽直播帶貨不適應,現場發火,導致直播中斷的事件,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

情緒管理,一直都是大家探討的問題之一。情緒失控的背後,往往都是壞情緒的累積。

而當累積的情緒失控,總會帶來一些錯誤的決定和後果。

01當壞情緒開始積壓時,情緒容易不受管控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沒有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他們只是被活埋,並且將來會以更加醜陋的形式湧現出來。」

那麼那些沒被發洩、被憋回去的壞情緒,就行倉庫裡的谷堆一般,終究會被淹沒。

沒日沒夜工作的社畜、學習到長出白髮的學霸學渣們,每一個人活在世上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和壞情緒。

然而太多的人和事告訴我們,你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請把你的壞情緒一絲不洩的憋回去。

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壞情緒是需要發洩的。我想告訴那些克制力強的情緒管理超人們,學會發洩情緒才是好的情緒管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一部具有深刻反思意義的家庭親子劇,給我震動最大的是其中一個單元劇—《茉莉的最後一天》。

乖巧優秀的茉莉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卻受到媽媽的長期壓迫,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連跳樓的時候都是悄無聲息的。

茉莉每一次的傷心、難過、壓抑,都將她進一步推向深淵。如果茉莉與媽媽分享這些壞情緒,表達她的痛苦,如果她能將自己的壞情緒發洩出去,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

情緒的爆發與失控,往往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它就像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會爆炸。而我們會發現,情緒失控後,首先傷害的就是自己。

我曾經在一家英語機構上課,下課後老師找我談心,本就煩躁的內心一下子充滿了怒火。但我不斷壓抑自己著的情緒,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左手臂上是密密麻麻的指甲印,還在滲血。

我總會聽到有些人說,忍忍就好,這又沒什麼。因此,我的潛意識裡,無論怎麼樣,我都要忍。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忍,是會出事的。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人在控制情緒時,會無意識的傷害自己,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上。

越來越多的情緒失控所帶來的負面後果告訴我們,情緒不宜積壓,否則容易失控。

02找到壞情緒產生的源頭

日積月累的壞情緒,對一個人有多大影響?大量的臨床醫學研究表明,疾病都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據統計,7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

當你有這些負面情緒時,一味地去克制情緒,或者將自己的情緒一刀切斷,只會讓內心的壞情緒積壓,總有爆發的一天。

也許你身邊的某些人可能平時看上去很能忍,但是忍到最後,人會變得很沮喪。忍不住時就會不斷地訴苦,讓身邊的人都感受到了壓力。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

我們要如何避免成為這樣的人呢?那就需要找到壞情緒的源頭。壞情緒的源頭來源於我們的內心,而在心理學上一般分為以下3個部分。

①壞情緒對來自於負面思維的刺激

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壞情緒?是因為我們某些負面的思維和想法在作祟。

哲學家艾比克·泰德曾說:「人們不是被事情困擾,而是被他們看待事情的觀點困住。」

我們的情緒之所以會嚴重地受到思維的影響,這就意味著影響我們情緒的並不是糟糕的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於事件的看法或者解釋。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被領導叫進辦公室談話,這讓她沮喪了一天:「我知道是因為我幹得不夠好……」

帶著這樣的消極的想法,她一整天都在出錯,這也更加「證實」了她的判斷:「我就說我什麼都做不好吧!我一定是要被辭退了……」

之後在與領導交談中,才得知領導根本沒有認為她工作做的不好。找她談話,是想鼓勵她,給她減輕工作上的壓力。

看,這就是我們壞情緒的根源,負面的思維刺激了你的大腦,讓這些壞情緒有機可乘。

事情的複雜化往往就是來源於我們的消極解釋和負面思維,並從而帶來一系列的壞情緒。

這些負面情緒都是來源於你的內心,是你自己把一些不好的、甚至是歪曲的觀念作為一個真理來對待。

②消極的想法來自錯誤的觀念

這些負面情緒除了負面思維的刺激,錯誤的觀念導致的消極想法更是情緒產生的原因之一。

在貝克認知行為療法中,認為壞情緒都是源於歪曲的認知。

你是不是也常常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我做錯一件事,就意味著我太愚蠢。

我的價值在於別人對我的評價。

沒有愛,我無法活,說明我毫無價值。

別人不同意我的觀點,意味著他們不喜歡我。

也許你在生活當中,這些消極的、錯誤的觀念並不常提起,但是這些觀念就在你的潛意識裡,時時刻刻的影響著你。

不幸的事情我們都會遇到,煩惱本身也不是問題,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只有那些錯誤的觀念才是真正引發不愉快情緒,使我們身心糾結的東西。

它們令短暫的憂傷變成了持久的煩惱和抑鬱,而且這些深藏於我們內心深處的觀點很容易被外界激活,從而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身心健康。

③你以為的,並非真實存在的。

當你以為的真理不是真理,當你以為存在的並不存在,不敢置信、惱怒、生氣等壞情緒隨之而來。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有這樣兩個命運截然不同的人。

祁同偉——信奉「能改變命運的不是知識和努力,而是權力。」所以他看到的世界全是「潛規則」。

易學習——信奉「我始終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所以他看到的世界是「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每個人都只能看見自己想看見的世界,每個人看見的世界也只是自己內心的世界。

這種情況,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心理自衛機制——外射作用,就是說他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想外界的事實。

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認為既然自己是這樣想的,別人大概也會這樣想。

而當一個人無法區別自己的想法與現實時,就會陷於「妄想」,這類人往往會壓抑內心的真實體會,以異常誇張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你的壞情緒就這麼產生了。

03好的情緒管理,是要學會正確的發洩。

我們找到了壞情緒的源頭,就需要去管理好我們的情緒,疏解壞的情緒。

對於壞情緒的疏解,我們不能不分場合、不分地點的去發洩情緒,我們需要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來正確的管理我們的情緒。

而合理正確的管理情緒,做到以下三點就夠了。

①合理並適當宣洩情緒

既然情緒不能憋著,那我就想發脾氣就發脾氣好了。

當然不是,我們主張適當發發脾氣,身心更健康,卻不主張不注意場合、肆意妄為的發洩情緒。

馬天宇在《我們長大了》曾說:

誰給了我負面情緒,

我就要還給誰,

這不是情商高低的問題,

就是我不能你給了我負面情緒,

我要忍著回家衝我家人發火。」

你給了我負面情緒,我憑什麼不能適當的發洩一下,透露一下我的情緒,讓對方明白傷害一個人是有代價的。

適當的發發脾氣會讓對方更有分寸感。你要知道,發脾氣沒什麼不好。能讓情緒能適當的發洩一下,不至於鬱結於心。

②善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消滅你的消極觀念。

你的消極觀念,才是壞情緒的原罪。而消滅的你的消極觀念,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斯說:「無論什麼見解、計劃、目的,只要以強烈的信念和期待進行多次反覆地思考,那它必然會置於潛意識中,成為積極行動的源泉。」

因此去我們不僅要消除消極觀念,積極的心裡暗示必不可少。

愛迪生在研製燈泡時,也是經歷一千百次的失敗,而他的成功正是基於他積極的觀念。

一個記者曾採訪他:

「你已經失敗了幾千次,為什麼不放棄?」

愛迪生卻說:

「不,我不是失敗了幾千次,我是已經有了幾千次成功的經驗,知道那些不行。」

最後他成功了。善用積極的心裡暗示,你才不會被消極的觀念打敗。

③打破「想法=現實」的罐子

人是一個充滿著奇思妙想的物種,但人們的想法恰恰總是與現實相反。

講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小學到中學時代,我的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在我的潛意識裡「論成績,很少人比得上我」。然而升高中後,我的成績變成了吊車尾,我開始陷入焦慮,不到半個月瘦成了竹竿,身體也開始出現各種毛病。

當「我是第一」的想法與現實反差巨大時,我的壞情緒奔湧而來。假如我們的感覺出了差錯,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苦惱。

那麼要如何解決這種心理落差呢?心理療愈領域中許多心理學家認為,首先要正視現實,正視我們面對的問題。

正視生活就是既看到事物的本質,又看到我們對其的感受,只看到兩者之一,遠遠不足以讓我們獲知生活的多面性。

所有的事物都會有兩面性,會有好,也會有壞,正確的認知事物,認清現實,能讓你從很多壞情緒中脫身。

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被自己腦海中產生的錯誤的、狹隘的觀念牽著鼻子走,才有可能弄明白事物本質和我們對事物產生的主觀感受之間的區別。

壞情緒本身沒有錯,只是當負面情緒影響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我們就需要正確的情緒管理。

學會適當合理的宣洩情緒,善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認清想法≠現實,才是情緒管理的正確方式。

希望我們都能做情緒的操控者,而不是情緒的傀儡。#情緒管理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這樣做,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1、有助於孩子養成穩定的性格情緒上的穩定是一種非常好的品質,可能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發現了,現在即使是很多成年人,也很難做到情緒穩定。如果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懂得情緒管理的可貴,養成穩定的性格,那麼無疑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 孩子易情緒失控?只需按這個「開關」,一句話管理好孩子情緒
    二、孩子失控更深層的原因:1.孩子的情緒失控,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發育好,還無法很好地控制情緒。三、如何充當孩子情緒的外部調節器?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孩子情緒失控的原因,那麼就需要幫助孩子來排除情緒的問題。有人說,沒事的,讓孩子去發洩出來就好了。但是,事實上,一切情緒發洩都說指標不治本的方法。
  • 娃情緒總失控,可能是元情緒不受控,你成為情緒引導型家長是關鍵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之後,就可能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不管家長怎麼勸阻,他們都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只想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洩出來。比如說大家在逛商場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小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只要家長不給他買心儀的玩具,他就會用這種消極方法來應對。
  • 不要讓情緒失控成為你傷害別人的藉口!管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其實,很多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你的情感控制做得不夠好。如果你的情緒失去控制,就有可能把不該做的事、不該說的話都發洩到周圍人身上,那麼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會對你的人際關係和形象產生影響。就像我們在微信上聊天的時候,有的人一說話,就會出現冷場的場景,每次都成為話題的終結者。
  • 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方式有哪些?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
    現在成年人的情緒發洩是什麼方式呢?每次臨近春節,關於情緒這方面的話題就會被多次提起。近期在微博上也出現了這樣一條熱搜: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方式是什麼樣?就像情緒低落的男朋友,是不可能讓女朋友快樂起來的;情緒消極的丈夫,是不可能讓家庭溫馨的,煩躁壓抑的媽媽,也教不出無憂無慮的孩子。所以,作為成年人,此時,你真的要好好學習情緒管理。因為你是一個成年人了,應該為你的父母家庭負責,更應該對你自己負責,這就是成長。
  • 父母總是情緒失控,對孩子成長很不利,控制好情緒很重要
    由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了情緒失控的情況會對孩子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所以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也能讓我們的孩子更加聽話。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就會讓他們感到特別不安,甚至會因此變得特別敏感,這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影響也是非常大的。3.孩子變得內向如果父母經常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孩子的性格養成就會出現問題,那麼他們在大人面前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時候他們會想盡各種辦法把自己的真實想法隱藏起來。
  • 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的小良方
    一、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自豪、孤獨、激動、失望、期待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彙庫。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能清晰地表達出來,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就解決了。
  • 學會合理髮洩你的情緒
    學會合理髮洩你的情緒而每一次的挫折都會讓我們積攢一些負面情緒,雖然每一次都不會很多,但積少成多,當他們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會嚴重破壞我們的心態,甚至給自己與他人造成傷害。所以我們需要學會不定時的去合理髮洩自己的情緒。去平復我們的心態,排解心中的壓抑。
  • 考生情緒失控撕掉前後桌試卷後離場,孩子情緒管理有多重要?
    高考最令人氣憤的「0分」考生:情緒失控,毀了多少孩子的未來?高考對於孩子來說,是人生中的分水嶺,考取一個好的成績自然能到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學習。其實,不僅是孩子重視高考,家長,老師,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將高考當成是一件大事。
  • 學會情緒管理 遠離雞飛狗跳
    談話要和藹、交流總微笑,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怎麼能做到呢?在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公開課上,北京愛加倍關愛家庭促進中心創始人錢紅林和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道,圍繞「家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 情緒管理,從給情緒分類開始
    這兩本情緒管理書籍關注的都是負面情緒的排解,在《別讓情緒失控害了你》一書中,作者在第九章節將著重點放在正面情緒的保持上,本文就將三本書的精華相結合,從自己的例子出發幫助大家也幫助我自己更好的對情緒管理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 2020高考首位零分考生出爐:孩子壓力背後的情緒失控,父母請反思
    誰能想到文靜的小姑娘居然會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在眾目睽睽之下撕毀了前後桌的答題卡,有時候,孩子的情緒崩潰只差最後一根稻草,由於壓抑太久之後突然爆發,最終,只能為自己的情緒失控買單,成為了2020年高考成績第一個「0」分。如果這位考生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堅持把高考完成,然後再去發洩、撕掉自己所有的書本、試卷,那她仍然可以按照原本的人生軌跡順利邁進大學。
  • 不懂情緒管理?牢記這幾點,管理好情緒,才能在職場走得更遠!
    負責銷售的小謝感到不自在,因為他在會議上遭到老闆的批評,因為他向同事抱怨「我不想這樣做」。老闆聽到此消息後,說小謝不應該在公眾場合散布負面情緒。連續兩次批評使小謝顏面無存,在衝動下,他要求離開。最初只是對同事的一個隨意抱怨,「我不想再做了」,終於變成了事實。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50分鐘,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孩子發現自己情緒失控,需求反而能得到滿足,父母還會來安慰自己,也不需要負情緒失控的責任。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迴避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任由著自己的情緒發洩。在他們看來,學習調節情緒、穩定情緒完全沒必要。美國情緒管理方面的專家羅伯特·艾倫創立了自己的「制怒三部曲」,可以幫助我們調節情緒。第一步,識別誘餌。花一段時間,比如一周,記錄下所有是你情緒失控的事情,分析背後的原因。第二步,識別需求。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50分鐘,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調查之後發現,原來是女兒不聽話,母親情緒失控了,一怒之下,她狠狠捶打女兒頭部,發現女兒口吐綠色液體才停止。為了隱藏這次謀殺,兩夫妻用鹽對屍體進行了醃製處理。孩子發現自己情緒失控,需求反而能得到滿足,父母還會來安慰自己,也不需要負情緒失控的責任。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迴避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任由著自己的情緒發洩。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50分鐘 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調查之後發現,原來是女兒不聽話,母親情緒失控了,一怒之下,她狠狠捶打女兒頭部,發現女兒口吐綠色液體才停止。為了隱藏這次謀殺,兩夫妻用鹽對屍體進行了醃製處理。孩子發現自己情緒失控,需求反而能得到滿足,父母還會來安慰自己,也不需要負情緒失控的責任。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迴避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任由著自己的情緒發洩。在他們看來,學習調節情緒、穩定情緒完全沒必要。
  • 教育孩子時,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父母的影響也是十分大的,所以不要怪孩子,我們可以想想自己的問題。想要更了解孩子,那家長就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深呼吸,換種方式和孩子溝通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如果孩子惹你不高興,可以深呼吸,好好說,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
  • 情緒自我管理的N把鑰匙情緒的故事情緒的秘密我的情緒我做主
    情緒自我管理的金鑰匙:人人都有情緒,情緒陪伴我們一生。好的情緒促成家庭和睦事業發達,失控的情緒危及健康殃及池魚。故事一:某中國世界500強企業,為了減輕電話服務中心員工的壓力,設立了員工情緒發洩室。而失落的情緒通常是負面的,除了想改變結果,還會產生消極的情緒表現。包括哭泣自暴自棄破壞等不同層次的發洩情緒。三、散發性。好的情緒激發團隊戰鬥力以及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為爭取更好的成績鋪墊。
  • 家長不用講道理,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關鍵
    當孩子在發洩情緒時,只有接納孩子,對孩子而言才是正確表達愛意的方式。因此,在這個時候,父母簡單的一句「我知道」或者一個簡單的擁抱,就能夠迅速地讓孩子回歸正常的情緒水平,所以,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二、如何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1. 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和孩子玩「情緒紅綠燈」,終止孩子壞情緒
    現如今,很多綜藝上面都會有關於孩子如何控制情緒方面的,比如我們的熱門綜藝《變形計》,裡面講的都是一些關於脾氣不好的孩子來到農村裡面如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改變性格的現實例子。 但是家長們知道嗎?孩子的情緒管理出現問題,往往都是父母的原因。在一個家庭裡面,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