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耳朵失聰,卻暗自慶幸,這首五律淺中見深,令人讚不絕口

2020-12-14 品詩賞詞

詩歌創作非常講求技巧,例如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段的應用,以及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還有歷史典故的巧妙穿插,更有情景交融的生動描寫。一位優秀的詩人,就非常善於挖掘潛藏於尋常處的豐厚意蘊,並能夠從淺易中見深沉。下面介紹的是杜甫耳朵失聰,卻暗自慶幸,這首五律淺中見深,令人讚不絕口。

耳聾

唐代:杜甫

生年鶡冠子,嘆世鹿皮翁。

眼復幾時暗?耳從前月聾。

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

黃落驚山樹,呼兒問朔風。

杜甫先以兩位隱士自比,「生年鶡冠子,嘆世鹿皮翁。」 鶡(hé)冠子,相傳為戰國時楚人,隱居深山,用鶡羽為冠;鹿皮翁,民間傳說中的仙人,食芝草,飲神泉。詩人冠以「生年」、「嘆世」二詞,表達出身在江湖、卻無法不關心世事,形似隱居、實為不得已的無奈心情。

頷聯採用對比手法,「眼復幾時暗?耳從前月聾。」 眼睛何時失明才好哩,耳朵已在之前就聾了。詩人生逢亂世,耳聞目睹了太多的不幸事情,他少懷大志、憂國憂民,晚年窮困潦倒,唯剩一腔憤悶,卻無法釋懷。作者以「眼」作為「耳」的陪襯,幽默風趣,卻令人心碎。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一般人耳朵失聰已經焦急萬分,老杜不僅感覺慶幸,而且還問自己何時眼睛也看不見?這其實就是正話反說,因為悲傷難述,不如不聞不問。

頸聯更加令人淚目,「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酈道元在《三峽》中曾這樣描寫,「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以前遊子們經過蜀國時,每當聽到悽厲的猿鳴,總要傷心落淚。可是老杜卻說現在真是幸運,任你猿啼雀噪,再也不會觸動我一點愁緒,因為我再也聽不見了。

不過杜甫畢竟還是詩聖,他剛才還一肚子牢騷,此時又從一片漠然中忽然驚醒,「黃落驚山樹,呼兒問朔風。」自己耳朵雖聾,眼卻未盲,一陣秋風吹來,枯黃的樹葉漫山飄落,秋意漸濃,令人悲情,老杜更加感到心驚,他終於忍不住問孩子有關朔風的消息。這裡的「朔風」,既指冬天的寒風,也暗喻那些朝堂中不好的消息。老杜雖然年老體弱,耳聾目花,卻依然關心民生疾苦,真是詩聖一生愁!

上了歲數,耳朵失聰,本是平常之事。但有人悲傷嘆息,有人更借酒澆愁。杜甫卻超脫了對衰老的惆悵,將對世事的深切感憤,溶入世人皆有的傷悼情緒中。

詩中使用翻案手法,用慶幸的語氣寫耳聾,還幽默地道出耳聾的好處,讀者卻可從中感受到詩人憂世的執著、和痛苦的深切。作者以區區耳聾一事,表現出如此深刻的主題,可謂淺中見深。

縱觀杜甫的這首五言律詩,詼諧有趣,令人讚不絕口。作者先自比隱士,仿佛萬事不關心。然後用耳聾說事,慶幸自己可以對塵世的煩惱不聞不問,甚至還希望自己眼睛也看不見,就更加省心。

頸聯以猿啼、雀噪為例,試圖證明自己確實擁有達觀的胸襟,然後最後一句「呼兒問朔風」,終於透露出詩聖仁義本性之難改!

相關焦點

  • 韓愈的兩首七絕,造語奇崛,寄意深遠,令人讚不絕口
    比如唐代詩人李白就非常善於營造浪漫的意境,而杜甫的作品卻令人感憤。蘇軾的詩風豪邁激昂,時常啟迪人們思考,而另一位才子雖然詩歌作品不如其散文優秀,但依然深受讀者喜愛。下面分享韓愈的兩首七絕,造語奇崛,寄意深遠,令人讚不絕口。楸樹二首(其一)唐代:韓愈幾歲生成為大樹,一朝纏繞困長藤。誰人與脫青羅帔,看吐高花萬萬層。
  • 大蒜塞耳朵止痛?提醒:這種不靠譜的事別做了,小心耳朵堵塞失聰
    最近雖已入秋,但氣溫還是居高不下,令人生活和工作時都因氣溫高而煩躁,十分難受。所以很多人在工作、學習之餘都喜歡去附近的遊泳館撲騰幾下,不論如何,降點溫總是感覺很爽的。很多人當時確實是被泳池中的水降溫了,但是回到家中卻發現自己的耳朵出現了疼痛不適的感覺。通常來說,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面對耳朵裡疼痛不適都是很難受的。所以,家裡的老人就說出了一個「土辦法」:往耳朵裡塞一塊大小適中的大蒜。可是這真的有效嗎?
  • 老大爺遊泳後耳朵失聰 罪魁禍首竟是「耳屎」
    遊泳後耳朵突然「失聰」 罪魁禍首竟然是它!今天上午,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來了一位老大爺,據了解,老人前幾天去遊泳,回來後幾天,發現耳朵越來越聽不見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老大爺遊泳後耳朵失聰 原是耵聹導致的據老大爺說,前幾天,他遊泳回家後發現右耳聽不清楚聲音,而且還有點痛。他在家折騰了很久都沒用,於是今天趕緊來醫院檢查。
  • 失聰家貓帶著一隻小貓回家,救助之後發現,小貓耳朵也失聰了
    如果一位善良的人們經常帶著小貓回家中,給流浪的小貓提供幫助,讓小貓恢復健康,時間久了,我們被救助的流浪貓也會將其他的小貓或者小動物帶回家中,而接下來的這一隻小貓就是學習自己主人的善良,將一隻和自己一樣失聰的小貓帶回了家中,如果家貓沒有講這一隻失聰的小貓帶回家,那麼等待小貓的,可能是失去生命。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杜甫一生艱難坎坷,他既有詩膽豪情,又心繫天下蒼生。年輕時他遊學天下,絲毫不把功名利祿放在眼裡。每次讀到那些千吟不衰的詩句,都能感到詩聖脈搏的激烈跳動。下面就分享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白帝唐代:杜甫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
  • 38歲女子,經常用棉籤掏耳朵,卻出現失聰?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
    38歲秦女士,最近感覺到耳朵的聽力出現了問題,據她描述,有些時候,根本聽不到聲音,這樣的情況,大概持續了七八個月了,有些時候,感覺到耳朵非常癢,就會用棉籤進行掏耳朵,據她說,也喜歡掏耳朵,有些時候,確實掏出來耳屎,最近半年,卻出現了一些棕色的液體,考慮到數量少,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 杜甫在這首詩中居然這樣批評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互相欽慕。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小迷弟了,因為杜甫有15首都是寫給李白的,其中專門寄贈和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這些都是杜甫為李白而寫的。宿心親、共被、攜手等詞表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真可以說是「好基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基本都是表達欽慕、思念之情,然而有一首卻是「罵」李白的。
  • 蘇軾的一首詩,4句話用了7個比喻,令人讚不絕口
    例如,杜甫寫公孫大娘舞劍的英姿,白居易描寫琵琶女彈奏的聲音,都是筆歌墨舞、妙喻聯珠。下面介紹分享蘇軾的一首詩,4句話用了7個比喻,令人讚不絕口。 百步洪(節選)宋代:蘇軾長洪鬥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 扒扒娛樂圈自曝耳朵失聰的9大明星,濱崎步左耳完全喪失聽覺
    扒扒娛樂圈自曝耳朵失聰的9大明星,濱崎步左耳完全喪失聽覺文/一床情書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上周六播出的《親愛的客棧》裡,陳翔酒後自曝左耳失聰,並且傷心飆淚哭倒在王珂懷裡,令在場所有人心疼不已。
  • 直言金咕咕說話聲音太大,右耳朵可能要失聰
    前言英雄聯盟S10轉會期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LPL賽區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不僅拿下了許多強力外援,就連S10賽季的冠軍上單牛寶也被FPX戰隊給"收入囊中"。但近日,牛寶在FPX訓練基地直播時,卻說出了"自己的右耳可能要聽不到了"的話,這是怎麼回事呢?
  • 蘇永康自曝被棉花棒誤傷耳朵 擔心左耳失聰
    因不慎弄傷左耳,蘇永康承認演出間接受影響,聽力只有七成 他還透露大前晚(8月25日)在家清潔耳朵,不小心用棉花棒弄傷左耳,間接影響演出,表現不理想。雖然用眉鉗取出棉花,但耳朵不停流血,睡醒時看見枕頭留下血漬,聽覺也不好,我擔心失聰,因此立刻去看醫生,幸好檢查後知道沒有傷到耳膜。幾十歲人才犯這些錯誤,清潔耳朵應找醫生。我做這行如果耳朵出問題就等像破產失聲,很危險!」
  • 右耳間歇性失聰是什麼原因 臨沂人要保護好耳朵
    有的人經常會出現耳朵突然聽不到的情況,然後過一會又好了,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間歇性失聰,也叫間歇性耳聾,那麼間歇性失聰是什麼原因呢?   失聰、耳鳴是聽覺功能紊亂而出現的一種症狀,多為病人自覺聽到的聲音,如嗡嗡聲、蟬鳴聲,或有似鈴響、蟲鳴、鳥叫、流水、颳風的聲音,而外界並無這些聲音,這就叫耳鳴。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雖說是虛驚一場,可也令人後怕不已。生活中,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耳道有屎,猶如患上了強迫症,總忍不住想要伸手幫助孩子掏乾淨。孩子有著極強的模仿欲,也會悄悄學著大人的樣給自己掏耳朵。可耳朵不是隨便能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鼓膜穿孔,聽力受損。
  • 杜甫的這首「借錢」詩,道盡了他的悽涼處境,令人心酸不已
    杜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作不僅僅表現在詩句優美,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更表現在他的詩作大部分都關乎國計民生。在經歷了「安史之亂」之後,杜甫寫出了一系列關於哀痛國之不國,民之不民的愛國詩篇。
  • 杜甫的20首經典詩句,句句令人陶醉!
    杜甫傳世有一千四百多首詩,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 《三吏》《三別》《登高》等作品。你也許讀不完杜甫的全集,但你一定要讀一讀杜甫這20句經典唐詩。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 杜甫的《絕句二首》,為何教科書只選擇了第一首?
    ……語文教科書中,杜甫的詩作更是多次入選。杜甫的詩更是每個小學生必背科目,哪個小學生沒有被杜甫支配的恐懼?但是,為何杜甫描繪成都春景的組詩《絕句二首》,語文教科書卻只選錄了第一首呢?杜甫經過「一歲四行役」、「三年飢走荒山道」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浣花溪畔,這首詩正是創作於旅居成都時期。安穩的生活,也讓杜甫愁苦、鬱結的心胸得到了一定的紓解。整首詩筆法精巧,對仗工整,格調清新,意境明麗悠遠。
  • 杜甫這首詩,道盡人生悲喜無常,今天讀來令人老淚縱橫
    有一年,杜甫回到故鄉洛陽,途徑蒲州與少年故友衛八相逢。曾經的少年好友,二十年不曾相見,再見時,彼此已是白髮鬢鬢的老叟。生逢亂世,人生若浮萍,漂泊無定,一夕相逢,喜悅中夾雜悲戚,笑中帶淚。《贈衛八處士》唐代: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 四個月寶寶耳朵失聰 或因媽媽孕期曾服感冒藥
    (原標題:四個月寶寶耳朵失聰 或因媽媽孕期曾服感冒藥)
  • 杜甫的這首詩一改沉鬱頓挫,對春雨極盡讚美
    杜甫面對春雨,抒發出來了不一樣感情,讓我們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春雨吧!《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但是杜甫說:這場春雨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下了起來,滋潤著萬物沒有聲息。如此春雨,在詩人看來就是一位春天的使者,奉獻著自己的雨水,澆灌著萬物生長。 不光光是詩人開心,這也是值得農民們開心的事情,一年初始,一夜春雨,農作物也開始了生長。杜甫心中喜悅,出門看去,田野中的小徑一片漆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
  • 凌晨,失聰男童的「小耳朵」丟了!
    一個耳蝸對於普通人來說基本沒什麼價值但對十歲的失聰男童奇奇(化名)來說卻是他與這個有聲世界唯一的聯繫這天夜裡這個價值28萬「小耳朵」丟了對於奇奇本就貧寒的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幸而........聯繫家人把老人接回去群眾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場冬季攻勢一片為民初心鹽城警方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在這個冬日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