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2007年4月23日至29日,省政府派出9個督查組,分別由省公安廳、安全生產監管局、民政廳、文化廳、教育廳、衛生廳、林業廳、建設廳、工商局牽頭,對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國發〔2006〕15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認真貫徹國發〔2006〕15號文件切實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豫政〔2006〕52號)情況以及春季防火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進行督查,全省共檢查了52個縣(市、區)、136個社會單位、45個行業系統主管部門和32個消防中隊。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明顯加快
國發〔2006〕15號文件下發後,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狠抓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徐光春、省長李成玉、副省長秦玉海等領導同志多次聽取消防工作匯報,就加強消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省政府制定下發了豫政〔2006〕52號文件,繼續將消防工作納入總體工作目標,與各省轄市政府、省直有關部門籤訂了責任書,並先後10次召開會議研究消防工作,6次派出工作組赴各地進行督導。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將消防工作納入了平安河南建設重要內容,與平安建設工作同檢查、同評比、同考核。各級公安、工商、文化、教育、旅遊、商務、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建立了聯動機制,對涉及消防安全的有關事項,嚴格按照各自職責審查把關。各級公安消防部門積極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定期分析消防工作形勢,研究制定針對性措施,並積極協助有關部門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各地普遍制定下發了加強消防工作的具體實施意見,對今後一個時期的消防工作進行了全面規劃,細化目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穩步推進。鄭州、洛陽、平頂山等市把消防工作納入政府責任目標考核和領導幹部政績考評的重要內容,建立考核評比機制,定期檢查考評,嚴格落實獎懲措施。安陽、新鄉、漯河、許昌、三門峽、駐馬店等地建立健全了市、縣、鄉鎮三級政府消防安全責任制體系,層層籤訂消防工作目標責任書,定期對消防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同時,各地進一步深化落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61號),在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大力加強以會查改火災隱患、會處置初起火災、會引導疏散人員和消防標識化管理為內容的「三會一標」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目前,「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已在全省初步形成。
二、火災隱患整治成效顯著,全省火災形勢持續穩定
各地始終把整治重大火災隱患作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了重大火災隱患的舉報、公示、立銷案、掛牌督辦等長效機制,不斷深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繼2005年、2006年成功整改294處重大火災隱患之後,2007年各地又重新掛牌督辦了108處重大火災隱患,逐一明確了整改責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並運用法律、行政、經濟、輿論等手段,強力督促整改。信陽市採取政府督辦、政協視察、部門聯合執法等強有力措施,推動5處重大火災隱患全部整改銷案。洛陽市實行責任區政府行政首長、政府分管責任人、公安部門責任人、消防部門責任人、隱患單位責任人五級連帶捆綁責任制和人大政協督辦責任制,形成逐級督辦、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南陽、商丘、周口等市切實加大督辦力度,對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全部實施停業整改。截至目前,全省各級政府共召開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協調會議20餘次,30餘名副市級以上黨政領導深入一線檢查,累計投入整改資金1800餘萬元,已有28處重大火災隱患整改銷案。同時,各地持續開展了人員密集場所、「多合一」場所、建築消防設施、火災隱患普查整治、消防安全百日會戰等一系列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社會單位118920個,發現火災隱患141277處,督促整改137925處,有效改善了全省消防安全環境,保持了火災形勢的持續穩定。2006年以來,全省共發生火災7565起、亡32人、傷38人,直接財產損失2790.2萬元,同比分別下降22.1%、51.5%、20.8%、16.4%,沒有發生特大火災事故。
三、消防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部隊裝備建設明顯加強
各地深入貫徹落實國發〔2006〕15號和豫政〔2006〕52號文件,大力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城市抗禦火災整體能力。2006年,全省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關鎮以及123個重點鎮、中心鎮全部完成了消防規劃的編制工作,新建消防隊站10個,新建市政消火栓3425個;全省共投入消防業務經費3.6億元,投入消防裝備建設經費1.32億元,新購消防車125輛、各類器材1.3萬餘件(套),133個消防中隊全部配備了多功能火警受理臺,移動通信指揮車、搶險救援車、舉高車、高噴車和消防監督技術裝備全部按要求達標。2007年以來,各地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不斷加大消防投入力度。商丘、開封、平頂山、南陽、漯河、三門峽等地制訂了消防業務經費保障標準。新鄉、洛陽、焦作等地消防業務經費增幅達20%以上。鄭州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籤訂了《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責任書》,明確了各縣(市、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的目標及責任,全市每年新建市政消火栓不少於500個,並計劃於上半年投入2700萬元購置消防直升機。洛陽市將購置封閉式運兵車、敞篷式運兵車、軍用炊事車等裝備列入財政預算,並依託地方廠家,積極籌建重特大事故處置物資儲備庫。
四、多種形式消防隊伍蓬勃發展,社會消防力量不斷壯大
各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採取組建公安合同制消防隊、發展農村鄉鎮消防隊伍、整合企業專職消防隊、招收文職僱員、推廣「保消合一」、「巡消結合」社會化消防工作模式等方法,不斷加強消防組織建設,初步形成了「公安、合同制、鄉鎮、企業、保安、巡防」等共同參與、多位一體的消防力量體系。鄭州市積極探索保消、巡消服務專業化發展模式,在市公安局保安公司和市政法委巡防處專門設立了保消一體化辦公室和巡消一體化辦公室,組建了保安公司消防專業分公司,將消防工作納入保安服務和治安巡防的重要內容,並建立完善了消防工作管理、培訓、考核和獎懲等各項機制。新鄉、安陽、三門峽、駐馬店等地制定了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規劃,採取籤訂目標責任書、政府定期督辦等措施,強力推進農村鄉鎮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和文職僱員招聘工作。2006年,全省共投入資金9600餘萬元,新建合同制消防隊4個,建成「有1部消防車、有3至10名隊員、有基本的營房設施和日常維護費用」的農村鄉鎮多種形式消防隊702個,重點鎮建隊率達到100%,處於城市消防隊保護範圍以外的一般農村鄉鎮建隊率達到37.5%。各地共投入資金2170萬元,對106個企事業專職消防隊進行了整合,整合率達86.9%。全省共招收消防文職僱員910名,全部充實到基層消防監督單位。全省各地保安機構普遍將消防工作列入日常的保安服務範圍,3萬餘名保安人員和巡防隊員擔負起消防保衛任務。
五、消防宣傳教育渠道不斷拓寬,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明顯提高
各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最大限度地營造宣傳聲勢,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2006年,全省共設置大型消防宣傳廣告牌840塊,培訓各級各類人員10萬餘名,4800個已建成社區全部開設了消防知識宣傳室。尤其是在「119」消防宣傳周活動期間,全省共懸掛消防橫幅、標語20餘萬條,發放消防宣傳資料530餘萬份,舉辦消防培訓、知識競賽、文藝演出1500餘場,開展消防運動會、消防演練4530餘場(次),178個消防隊(站)全部對外開放,1000餘萬名群眾接受消防安全知識教育。鄭州市專門創辦了消防技能學校,並將消防常識納入中小學的教學課程,編印了《鄭州市中小學生消防教育讀本》、《消防安全常識》等消防知識教材和各類消防宣傳冊,分發到全市各學校。洛陽市各行政主管部門充分發揮宣傳教育職能作用,教育部門向各學校免費印發《中小學生消防安全教育讀本》20萬冊,勞動保障、建設部門將消防知識納入農民工培訓重要內容,消防、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對7000餘名特殊工種人員進行了消防安全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安陽、南陽、焦作等地組織演出團體和流動消防宣傳車,深入街頭巷尾巡迴宣傳。信陽市平橋區設置了消防宣傳標語一條街,在人員密集場所和城市社區廣泛張貼省政府和省公安廳「雙九條」通告9000餘份,營造了濃厚的消防工作氛圍。
六、消防安全保衛組織嚴密,春季防火工作紮實開展
各級、各部門對春季防火工作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狠抓落實,迅速掀起新一輪火災隱患排查整治高潮。第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期間,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副省長秦玉海等領導同志多次帶隊檢查涉會場所。省消防總隊專門派出8個督查組,深入18個省轄市,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專項督查。鄭州、洛陽、漯河市對涉會場館、代表住地逐一進行排查,制訂完善滅火救援及應急疏散預案,並派出執勤人員和車輛現場監護。活動期間,鄭州市消防支隊實施二級戰備,全體官兵停止一切外出和休假,派出44臺消防車、286名官兵參加活動現場保衛,對重點場所蹲點守候。安陽、三門峽、濮陽等地專門成立了春季防火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各縣(市、區)春季防火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進行督查。洛陽市四大班子領導深入一線檢查春防工作,並組織安全生產監管、工商、教育、衛生、文化、旅遊等行業主管部門開展聯合檢查、行業互查、部門督察,形成了排查整治火災隱患的強大攻勢。洛陽、開封、新鄉、平頂山、南陽、許昌等地公安、消防部門密切配合,先後開展了「颶浪」、「春雷」、「天網」、「鐵拳」、「暴風」等集中消防執法行動,形成了鐵腕整治火災隱患的高壓態勢。春防工作開展以來,全省共檢查社會單位27247個,發現火災隱患41277處,督促整改37925處,責令「三停」場所和單位2216個,罰款836.16萬元,依法行政拘留1888人。
儘管全省消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督查情況看,各地消防基礎建設和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開展得還不平衡,一些制約消防工作發展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在個別地方還比較突出:一是全社會消防法制觀念和消防安全意識還比較淡薄。一些地方對消防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工作「棚架」現象還比較嚴重。一些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重生產經營、輕消防安全,重硬體建設、輕日常管理,造成許多火災隱患和事故苗頭。二是消防業務經費投入不足。如駐馬店市部分縣(區)全年維持性經費僅10萬元,濮陽市華龍區政府每年撥付的消防業務經費僅3萬元,遠遠不能滿足日益繁重的消防工作需要。三是公共消防設施和部隊消防裝備建設仍有欠帳。目前全省的市政消火栓仍欠帳9%,消防隊(站)和部隊特勤消防裝備缺口還比較大。周口市未能落實6%-8%的城市建設維護費用於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安陽市重特大事故處置物資儲備庫和消防綜合訓練基地建設進度緩慢,鶴壁市消防特勤隊(站)建設尚未立項等。四是火災隱患整治任務還很艱巨。今年全省各級政府掛牌督辦的108處重大火災隱患還有80處尚未整改完畢,平頂山、鶴壁、漯河、三門峽等地整改工作相對滯後,新鄉市未對省防火安全委員會通報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予以掛牌。五是農村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管理使用需要進一步加強。一些地方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管理、教育、經費保障等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完善,防火、滅火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七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