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民宿,很多人都知道在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浙江省湖州市,有這樣一個地方,當地農民不必外出打工,家門口就是夢想的創業天堂,即便是相對偏僻的村莊,也坐落著圖書館、音樂廳、咖啡屋,倘若推開農戶家門,主人很可能是教授、藝術家,甚至是世界各國友人......這就是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最值得去的45個地方之一、中國首批特色小鎮、首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中國國際鄉村度假旅遊目的地、全國美麗宜居小鎮的——浙江省湖州市莫幹山鎮。
據不完全統計,以「裸心谷」、「裸心堡」、「法國山居」等為代表的莫幹山「洋家樂」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貢獻稅收6000多萬元,帶動全鎮直接就業人員5000餘人。那湖州市的特色民宿為何如此成功?為何能推廣至全世界?下面我們從「六個深度互動、五五深度融合」為大家進行詳細解讀。
六個深度互動
1. 充分轉化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實現旅遊發展與新農村建設之間的深度互動。湖州鄉村旅遊與新農村建設實現了緊密的結合,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平臺,不斷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滿足鄉村旅遊者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的需求,為鄉村旅遊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在幾年的實踐中,湖州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各鄉村的休閒旅遊環境得到提升,每一個村都成為了能夠單獨接待遊客的旅遊目的地,湖州農家風味的菜餚、清新的空間、優美的環境,使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人們紛紛尋跡而來。
2. 充分轉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實現旅遊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深度互動。湖州鄉村旅遊發展的最大特色在於充分發揮其生態環境優勢,以生態資源保護為主,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堅持在鄉村旅遊發展中大力推行「意識教育生態化」、「旅遊產業生態化」、「法制建設生態化」、「社會核算體系生態化」、「消費觀念生態化」等生態文明建設措施。
3. 充分吸收和轉化大都市的市場需求,實現旅遊發展與都市圈發展之間的深度互動。湖州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得益於在長三角洲區域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差異化定位,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都市後花園,在區域經濟中實現獨特現代化發展的特色之路。近年來,湖州憑藉其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依託優質的生態本底,逐步形成了「太湖、名山、竹鄉、古鎮、溼地、古生態」六大旅遊品牌,並以周末休閒、異地養老、養生度假等為核心功能,發展了一批洋家樂、休閒農莊、鄉村度假村等高品質的鄉村旅遊產品,吸引大量來自上海、杭州、南京等周邊城市的老年人、白領、商務市場,成為都市旅遊消費中心和休閒度假中心。湖州鄉村旅遊的發展,十分注重與周邊城市的合作,牽頭成立了「長三角鄉村旅遊聯盟」,開設了「中國鄉村旅遊網」,推行了「長三角鄉村旅遊推介會」、「長三角鄉村營銷月」等措施,積極融入長三角都市圈,實現區域合作互動發展。
4. 充分整合各地的發展活力和動力,將全市的統籌推動跟各地的自主創新發展實現深度互動。湖州形成了格局特色的地域模式,各種特色鄉村不斷湧現,各縣、區、鎮、村的創新活力競相併發,形成了「政府投資+銀行貸款+企業投資+社會資本+外資」的融資方式,「外商+企業+村集體+村民」經營模式,農戶個體經營的「農家樂」、農莊等不同的經營方式,鄉村旅遊經營主體多樣化,不同經營管理模式形成多元互補,充分發揮旅遊市場的活力和張力,推動旅遊活動的多樣化和創新發展。
5. 城市與旅遊融合發展,實現旅遊發展與城市發展之間的深度互動。在湖州城市的發展中,旅遊對新型城鎮化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引領能力:一是引領城市特色化發展,激活城市文化、彰顯城市個性。建設第五代城市,要彰顯城市特色個性,挖掘利用和激活城市特色文化,培育城市獨具個性的品牌,走出千城一面的同質化怪圈。發展旅遊激活城市文化、彰顯城市個性,讓文化在城市建設中催生動力、激發活力、凸顯魅力,提升實力。二是引領城市人性化發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務。第五代城市一定是一個具備全面的綜合服務功能的城市,是充滿人性關懷的城市。旅遊發展對城市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於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面優化城市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三是引領城市生態化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城市。旅遊業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產業,與資源環境和人文生態系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有助於引領第五代城市的生態建設,加強生態旅遊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引領遊客市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推進生態旅遊項目建設,推動生態旅遊健康發展,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構建和諧、宜居、可持續的新型城市。四是引領城市產業化發展,集聚城市經濟、激發城市活力。第五代城市要求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創新,追求集約、高效發展,旅遊業的發展將順應現代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打破傳統邊界,通過要素的連結與各相關產業相互滲透。旅遊像潤滑劑一樣將城市各種資源結合起來,集聚各種要素功能,引領融合化發展。旅遊集聚產業,旅遊集聚資金,旅遊集聚人口。五是引領城市國際化發展,對接國際標準,培育國際品牌。第五代城市是開放型、國際化的城市,旅遊產業能夠極大地促進城市開放,旅遊國際化不僅僅是旅遊產業的國際化,更是城市發展的國際化,它意味著客源市場的國際化,旅遊產品的國際化,旅遊服務的國際化,公民觀念的國際化。
6.充分利用文化建設的根基,實現旅遊發展與文化發展之間的深度互動。湖州通過旅遊與文化的深度融合與創意轉化,改變傳統的文化產業形態,除了消費和文化的結合外,還將情感經濟、體驗經濟、創意經濟充分在文化中體現。湖州市安吉縣以「一鄉一節」的形式,打造出章村畲族「九月九」豐收節、溪龍白茶文化節、上野「慢生活」鄉村休閒節、天荒坪「愛情小鎮」風情節、鄣吳昌碩文化藝術節等一批鄉村旅遊民俗節慶活動,打造形成大竹海、天下銀坑和白茶休閒園區3個生態影視基地,吸引了奧斯卡獲獎電影《臥虎藏龍》,以及《蝸居》、《如意》等連續劇的取景拍攝。湖州還立足於鄉村文化,開發「生態+文化」鄉村旅遊(度假)產品。以美麗鄉村為載體,把農村生態資源和農村特色文化融入鄉村旅遊,做好多元經營,促進鄉村旅遊拓展內涵、彰顯特色、提升品質。如安吉縣先後啟動了天荒坪、報福等10個風情小鎮建設,實施了美麗鄉村經營試點,建成了39個地域文化展示館和一批生態型主題農莊。
五五深度融合
「湖州模式」具有五五融合特徵:
1)五生融合:保育生態本底、優化生產方式、營造生活方式、創造生命體驗、提升生命質量;
2)五態融合:保護生態、優美形態、挖掘文態、豐富業態、和諧心態;
3)五風融合:用好風景、優化風貌、激活風情,形成風尚;
4)五美融合:科學規劃布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素質美、管理民主和諧美;
5)五意融合:黨政意志、百姓意願、企業家意圖、專家意識、遊客意向。
「湖州模式」引領中國鄉村度假,開啟理想鄉村生活方式。實現生態化的鄉村生活環境、詩意化的鄉村生活狀態,體驗化的鄉村生活氣息、現代化的鄉村生活服務、集群化的鄉村生活產業、品牌化的鄉村休閒度假、國際化的東西交融度假生活。
小結—「湖州模式」成功的關鍵
成功鄉村旅遊的共同的特點:
一、獨特景觀是靈魂。充滿地方特色的景觀和差異化的產品,是鄉村旅遊成功並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二、良好區位是依託。成功的鄉村旅遊必須以良好區位為依託,從而可以獲得穩定的客源和共享便利的基礎設施。
三是鄉土氣息是根基。鄉土氣息使鄉村旅遊成為其為「鄉村」旅遊,地域特色的鄉土氣息更賦予其差異化、個性化特徵,進一步增大了其吸引力,是鄉村旅遊成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四是特色產業是支撐。通過特色產業的發展增強鄉村旅遊的社會功能,提升鄉村旅遊目的地的旅遊形象,實現傳統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解決鄉村旅遊季節性特點帶來的問題。
五是文化融合是核心。文化是旅遊的核心要素,鄉村旅遊要植入文化元素才能夠豐富旅遊內涵,提升旅遊吸引力。
通過對湖州鄉村旅遊發展的條件進行系統分析,發現湖州鄉村旅遊的成功可以概況為「六力模型」:
1.號召力
鄉村度假的成功,首先是要有號召力、吸引力、親和力。湖州的號召力、吸引力和親和力,體現在湖州絕佳的生態環境、美麗的鄉村城鎮、深厚的文化積澱。自然環境優美,鄉村生態環境一流,鄉村環境宜居宜遊,構建了回歸自然的吸引力。湖州地域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地緣相親,有文化吸引力。正如元代詩人戴表元詩云:「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2.競爭力
湖州鄉村旅遊的成功,其次取決於競爭力,性價比高。立體交通網絡體系發達,區位交通構建客源競爭力。湖州市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是上海、杭州、南京三大城市的中心點,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高鐵、高速的先後開通,更增強了與長三角城市之間的同城效應。
3.整合力
湖州鄉村旅遊成功的第三個條件,是黨政府強力整合資源的能力,能整合各方面資源形成發展的合力,集成各種能量加快發展。湖州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整合各方力量加速推進湖州鄉村旅遊的發展。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從稅收、土地、宣傳等方面給予了積極的扶持,引導湖州市由「農家樂」到「鄉村旅遊」再到「鄉村度假」不斷發展提升。
4.創造力
「湖州模式」成功的第四個條件,是各鄉鎮村、各個經營業主和個體經營者充滿活力的創造力、執行力,以及由此迸發的生命力。「主體多樣、投資多元」的經營模式讓湖州鄉村旅遊發展充滿生命力,富有創造力。農戶個體經營管理模式,農戶利用自家宅基地或租用他人的土地進行鄉村旅遊開發。經營公司管理模式是通過旅遊公司的介入和帶動,吸納社區農民參與鄉村旅遊的經營與管理,對農戶的接待服務進行規範,提高服務水平,避免不良競爭損害遊客利益,從而促進鄉村旅遊的健康發展。村鎮集體經營管理模式以村鎮集體土地為依託,在村鎮帶頭人的領導下,堅持村民自願原則,組建鄉村旅遊公司和旅遊合作社,對村鎮的集體土地統一進行旅遊開發和經營,將整個村鎮打造成了一個旅遊綜合體。國外友人租用當地居民的土地進行休閒到後來演化為專門的旅遊開發的一種經營模式,即「洋家樂」模式。
5.支撐力
「湖州模式」成功的第五個條件,是強勁的支撐力。包括豐富客源市場的支撐、地區經濟實力的支撐、城鎮功能的支撐、社會發展的支撐、基礎設施的支撐、人才的支撐等。湖州市經濟總量大、增速快,為鄉村旅遊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完善、景觀環境的優化等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撐。長三角地區人口基數大,居民人均收入高,消費能力強,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市民出遊意願高,出遊能力強,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客源地城市群之一。大部分長三角地區的城市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長三角地區已經全面進入休閒度假時代,由此對鄉村旅遊休閒、度假的需求不斷增加,為湖州提供了充足的客源。長三角正在步入老齡社會,為湖州市異地養老產品的發展提供了客源基礎。
6.推動力
所說的推動力,是指國家戰略、外部環境等的推動。外部的推動力主要有,我國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中,提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又明確自出,湖州承擔了建設高技術產業引領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和文化創意、旅遊休閒城市的重任,並明確指出沿太湖地區要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休閒旅遊帶。而鄉村旅遊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