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2020-12-01 楊子兒育兒

導讀: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以後好管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孩子們會經歷成長的叛逆階段,但不要以為叛逆時期始於15或6歲。實際上,2歲也是叛亂的階段。無論父母怎麼說,孩子都會竭盡全力拒絕,甚至有些嬰兒甚至開始扔東西,脾氣暴躁。
父母此時不得寵壞自己的孩子,也不要照他們說的去做。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
總之,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因此,在為2歲以下的嬰兒制定規則的「關鍵時期」,父母應該避免堅持教育,並學會為孩子制定規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具有自我意識。如果您從小就忽視為他們制定規則,那麼在他們長大後,它們可能是他們無法控制的「小惡霸」。
蒙特梭利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在她發現的30多個敏感期中,孩子從兩歲起將經歷多個心理敏感期。


這時,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變得更加清晰,他們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到周圍的事物上,他們開始探索和探索「暴力」的形式,例如「投擲事物」和「破壞事物」。
然後,父母必須抓住這一關鍵時期,並為嬰兒制定規則,無論是要養成良好品格還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時期是最好的。


從2歲開始,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個人玩具,並開始不願意與其他朋友分享,表現得非常「自私」並且行為相反。
此外,他們還有放置自己物品的規則。他們將強調必須將某些東西放在這個位置。一旦離開這個職位,他們就會在心中破壞秩序。
從2歲開始,孩子將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完成事情,並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如果他的四肢不能跟上他的能力,他將開始對自己發脾氣。


因此,由於2歲是制定嬰兒規則的「關鍵時期」,父母必須熟練使用這3種技巧,以便以後可以對孩子進行訓練。
(1)通過圖畫書等書籍樹立兒童的規則意識
孩子們有了初步了解之後,他們通常會理解簡單圖畫書的內容。此時,父母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親子,使用圖畫書為孩子制定規則,並讓他們樹立規則意識。
您可以從最基本的內容開始,例如在進食時不要用手抓握,使用筷子或湯匙,在進食時不要看電視或玩玩具。
父母幾次強調後,孩子基本可以理解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


(2)抓緊具體事項,制定規則
當嬰兒調皮搗蛋時,父母最常做的就是對他們大吼大叫。在嚴重的情況下,它們還會擊中它們兩次。實際上,您大喊大叫和動手敲打都是不清楚的行為,無法理解我哪裡錯了。
舉一個小例子,靜香在我小時候總是習慣在浴缸裡玩玩具,到處都是潑水。這時,我會告訴靜香,您的方法是錯誤的,因為濺出的水可能會導致您滑倒或跌倒,這非常危險,隨著時間的流逝,靜香明白您無法在浴缸中濺水。


(3)家長在建立規則後應以身作則
孩子長大後,他們將父母視為榜樣。孩子們會做父母做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據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在制定規則時,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例如,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吃飯時看電視,他們還必須安靜地吃飯。吃飯時請勿玩手機或看電視。在這個統一的規則下,以父母為榜樣,孩子自然會遵守規則。

感謝各位看完這篇文章,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請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哦,小編收到大家愛的鼓勵,一定會元氣滿滿,繼續給大家推送每天不同的精彩內容的。長得好看的人都聚集過來啦,你還在等什麼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不聽話、叛逆?不管父母說什麼,寶寶總是喜歡說:「不、不、不。」,但換來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家長沒有在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給寶寶立下規矩,導致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不聽話、叛逆?不管父母說什麼,寶寶總是喜歡說:「不、不、不。」不少寶媽在面對孩子這種脾氣不好的行為,多半都會在一氣之下對寶寶施行棍棒教育,但換來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家長沒有在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給寶寶立下規矩,導致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爸媽巧用這3招,孩子日後好管教
    二歲其實也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不要盲目教育,更不要一味責罵孩子,而是要抓住關鍵期,對孩子積極引導。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時期」:蒙特梭利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家,在他發現的三十多個兒童敏感期中,包括2歲的孩子,孩子從2歲開始,所經歷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
  • 給寶寶立規矩,3歲時是關鍵!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日後好管教
    如果從小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叮噹派好習慣認為:給寶寶立規矩,3-6歲是關鍵!為什麼說給寶寶立規矩,3-6歲是關鍵?3-6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同時也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和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上舉了個研究例子:孩子從3歲起便已經覺醒了自我意識,他們會對周圍的事物產生極大的興趣,還會對周遭的意義所產生好奇,特別是對周圍的物品和秩序有很大的敏感。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巧用這4招,孩子以後好管教
    要想把孩子管上路,從小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今天先給大家分析立規矩的關鍵期,再談4種方法,希望家長都能管教好孩子。一、為什麼2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1、 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不滿一周歲的寶寶就已經出現了自我意識的萌芽,能感知自身,聽到家長喊自己名字有反應。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以後好管教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以後好管教家裡有2歲寶寶的家長,能深刻體會到為什麼「2歲」會跟「可怕」這個詞連在一起!隨時隨地可能爆發的壞脾氣,你要他吃飯他說不,你要他穿衣他說不!「拒絕」成為2歲寶寶每天的主要內容!你若稍有強迫,接下來必然是撒潑打滾、大哭大鬧的情節,時時刻刻在測試著父母的耐心!
  • 2歲是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爸媽巧用這3招,娃以後好管教
    很多寶媽發現,寶寶在2歲之後就變得叛逆、不聽話起來。不論家長說什麼,怎麼哄,寶寶都是反對的,總是與大人對著幹。在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壞脾氣時,許多家長都是奉行棍棒教育,只要孩子一不聽話就開始罵孩子,說不聽就開始打,這就造成了寶寶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喜歡跟大人對著幹。
  • 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學會這3招,將來娃更聽話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是在孩子15、6歲到初中的時候才開始的,但是其實,在孩子2歲的時候,也是孩子叛逆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溺愛孩子,跟不要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2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學會這3招,將來娃更聽話。如果你錯過了這個關鍵期,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將來孩子長大很有可能會變成讓人發愁的「小霸王」。
  • 如何給3歲的寶寶立規矩?
    》一書中提到:對3歲的寶寶來說,有必要建立行為規矩了,因為這麼大的寶寶已經有足夠的智力理解規則,也有一定的意志調控自己的行為。 寶寶都很調皮,但是有的調皮很可愛,有的調皮惹人煩,其中的差異就在於寶寶的調皮是否收放有度。懂規矩的寶寶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自由活潑地玩耍,什麼時候應該聽家長、老師和小朋友的話調整自己的行為,所以他與別人的關係總是比較和諧。 而不懂規矩的寶寶想怎樣就怎樣,對規矩的理解、接受和執行水平都比較低,不尊重他人的意見,這實際上會影響寶寶的社會化進程。
  • 孩子6歲前要立下這五個規矩,若家長忽視了,以後孩子不好管
    孩子6歲前,對於父母來說,在這幾個方面立好規矩,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遵守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的,而你也會因為孩子感到自豪,不過,往往最簡單的道理,很多父母卻都做不到。孩子6歲之前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這這段時間就是立規矩的最佳時期,因為超過6歲之後孩子兒童第一個叛逆期就會到來,孩子會很不聽話,隨著年紀的增大,父母再想立規矩就比較難了。特別是孩子6歲之前千萬不要慣著孩子,要對孩子說「不」,這樣他們才能不會養成囂張跋扈的性格。
  • 如何給2歲的娃立規矩?父母從4個方面入手,以後管孩子不費勁
    2、給孩子明確的立規矩由於孩子的年齡不大,有時甚至聽不懂父母的教育,所以跟2歲的孩子交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就事論事有針對性雖說2歲的孩子已有思維,但並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也不完全懂得具體的道理,如果父母說的過多過深,起不到具體的作用。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巧用這4招,孩子長大少走彎路
    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克制孩子的壞習慣,認為寶寶還小,不需要立規矩。實際上,當寶寶2歲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家長就要給寶寶立規矩了。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對孩子都很溺愛,對孩子是無條件地包容,哪怕孩子犯了錯也不會嚴厲批評,認為這才是真正愛孩子。
  • 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懂事有禮貌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著名心理學家蒙特梭利提出,從孩子2歲開始,就會經歷多個心理上的敏感期。自我意識萌芽:這個時期,寶寶開始具有「我」的概念,做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也會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事情。
  • 3-6歲孩子成長關鍵期,儘早立這4個規矩,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3歲時寶寶就有了獨立意識,道德感開始萌芽,初步判斷能力也開始發展,會對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評價好壞,但是他們的評價具有依從性,根據父母或者老師的要求進行。比如她認為自己是好孩子,當別人問為什麼時會回答「媽媽說我是好孩子」;打壞東西知道做錯了,問為什麼他會說:「媽媽說這樣不對」。
  •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因此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們小時候長嘗夠了苦頭,所以長大後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如果父母們不想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就一定得抓住孩子3—6歲的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們狠心立下規矩,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
  • 別錯過娃的3歲「規矩黃金期」,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有時候父母想給孩子立下一些規矩,讓孩子能夠遵守一些和父母約定的條款,這樣父母帶娃的時候會更省心,也能減少一些因為孩子調皮搗蛋而產生的意外情況的發生。但是有時候父母剛跟孩子溝通好,立下了一些規矩,孩子卻轉頭就無視掉了。
  • 父母管教的兩個關鍵期,千萬別只和孩子做朋友!
    每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愛不是盲目的。身為老師,也是孩子的爸爸,我不得不承認:管教孩子是有「關鍵期」的,爸媽可要抓住關鍵期,用對方法,施以矯正。那個沒有被好好管教過的孩子一次同學聚會,一位女同學帶著10歲的兒子一起來,大家都和這對母子打招呼,尤其是很多同學都喜歡逗孩子,找個特點誇一下孩子,表示一下同學之間並不見外。但是,那孩子卻只顧著低頭玩手機,一臉的冷漠,媽媽只好笑笑,佯裝訓斥一句,就隨孩子去了。
  • 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最好使用這三個「絕招」,否則以後很難管教
    但是在孩子這個歲數,又不能對他太過縱容,否則耽誤了孩子的成長,以後只能後悔。所以早點給他立規矩還是有必要的。只是如何立規矩才能讓他乖乖聽話成為了一個問題。給3歲的孩子立規矩,使用這三個「絕招」簡單有效,否則以後會越來越不服管。
  • 父母管教孩子的4種方式,暴露了愛孩子的程度!6歲前這樣立規矩
    管教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怎麼做,很多父母並沒有做對。比如,很多父母自喻很愛孩子,孩子有要求會一味滿足;但這是在孩子很聽話、乖巧的前提下,一旦孩子做錯了某件事,或沒有按照父母期望做,父母就會立馬變臉;還有的父母,帶孩子十分情緒化,心情好孩子做什麼都滿足,心情不好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實上,這樣的父母,並非真正從孩子的成長角度好好愛孩子。
  • 3~6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孩子若有這3個「臭毛病」,父母該打就打
    其實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孩子的天賦差距並不大,但是最後只有極少的幾個孩子成為了天才神童,這與孩子的家庭環境,和父母對孩子的育兒方式有很大的關係。,3~6歲可以說是孩子各方面發育的黃金階段。在這個階段父母對孩子的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曾經我在網上看到過李玫瑾教授的講座視頻,她說:3~6歲正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這3個毛病,父母一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