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時候沒有現在吃的植物油,那個時候人們都是用豬油炒菜,豬油一般是經過豬皮底下的脂肪經過雜質之後提煉出來的動物油脂,豬油炒出來的菜特別香,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豬油卻遭到了人的嫌棄。
再加上現在很多一些養生專家一直宣傳豬油對血管帶來的一些危害,吃豬油容易誘發一些血管疾病,導致中油的地位大大降低,現在的人更喜歡吃植物油。
其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收錄了30多個以豬油做藥的方子,並也注視了豬油的功效,「甘,微寒,無毒,利腸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腫,生毛髮;利血脈,散風熱,潤肺 ;破冷結,散宿血。」
豬肉有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的吸收作用,而且膽固醇對於我們的人體來講並不是洪水猛獸,膽固醇本身就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膽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因此適當補充動物膽固醇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油脂的攝入量宜在25-30g,而且不管是豬油還是植物油,兩者在功能上並沒有什麼區別,主要作用就是為人體提供熱量,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和保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同時為人體補充必要的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
相比於植物油而言,動物油會更加穩定,而且還不容易氧化,長時間高溫加熱也不會釋放有毒物質,更不會產生致癌物,動物豬油這些優點也是植物油所無法比的。
自己在家也能練豬油,做好這5步也能練出又白又香的豬油:
豬油自己在家就能煉,但是並不是把肥肉扔鍋裡這麼簡單,想要練出好油是有訣竅的。
做法:
1、豬板油洗淨,切成兩三釐米見方的小塊;
2、放入炒鍋中,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開;
3、轉小火慢慢熬即可,熬了30分鐘左右(加水是為了防止肉塊突然受熱而變焦。這樣熬出的豬油冷卻後更白更香。水開後一定要轉最小火慢慢熬,會看到水逐漸消失,而油慢慢變多)
4、熬了1小時左右,肉丁縮成很小塊,微黃即可,不可熬過了。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變焦而破壞了油的味道和成分,整個過程不用蓋蓋,只在開始油少時稍微攪拌幾次,避免受熱不均勻;
5、撈出油渣,油徹底冷卻後倒入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注意不要把鍋底的碎渣倒入),若一時吃不完,也可以分盒冷凍。
提醒:
熬製的熟豬油一般只能保存兩三個月,若儲存在有光照、高溫、潮溼、不通風的環境中一段時間或在微量金屬的作用下,其中的游離不飽和脂肪會被氧化,產生難聞的「哈喇味」,這樣的豬油就已經變質。不僅原有的營養成分喪失,吃後還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