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仗到底有多厲害?連放四次煙霧彈,國軍六萬大軍被徹底玩沒

2020-12-20 冷兵器研究所

兵法有言:「兵以詐立。」能夠欺騙敵人不知道自己的作戰目的,而讓敵人被自己牽著鼻子走絕對是打仗的高境界。我軍戰將粟裕就是這方面的行家,戰場欺騙手段被他用得爐火純青,最終打得國民黨滿地找牙。

老蔣讓第五戰區的顧祝同和上官雲相領著國民黨軍進攻我蘇浙軍區。在老蔣看來,地處東南的我軍是他的眼中釘。他還給出了一個十分有軍事範的命令:「集中必勝兵力,統一指揮,迅速進剿,斷其後路,一鼓殲滅。」為了拔掉蘇浙軍區,顧祝同找來了李覺的第二十五集團軍,調集了十幾個師的兵力準備徹底把粟裕給趕出蘇浙地區。國民黨來勢洶洶,這蘇浙軍區看來危險了?這個絕對是不能夠的,粟裕是誰,怎麼可能被擊敗?

由於之前被我軍分割圍殲,逐個擊破給打怕了。所以這一次,李覺三路並進,相當謹慎,不給我軍尋機殲滅的機會。面對這一情況,粟裕採用了先帶著他們溜幾圈的辦法。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粟裕先是讓部隊攻打敵人的先登城,造成要主動出擊的假象。當李覺帶兵來救的時候,阻擊了八次我軍才陸續撤退,造成敗退的假象。為了讓敵人更加相信,粟裕在撤退的時候又命令部隊在地上扔下破軍衣、米袋和草鞋。當時道路比較泥濘,粟裕還讓戰士在地上踩下雜亂的腳印,造成敗退混亂的假象。為了更進一步,粟裕還讓部隊向附近四處買糧,放出消息造成我軍很缺糧的局面。

就這樣李覺還是不想上鉤。李覺不上鉤,顧祝同是坐不住了。因為進展遲緩,顧祝同上面還有老蔣的壓力。沒有辦法,李覺決定調集6.5萬人進入天目山最後「掃清殘敵」。進入天目山後,粟裕也是沉得住氣,再來一次詐術。

他讓天目山我軍的機關、工廠和倉庫都撤退到其他地點,然後又造成我軍慌亂撤退的假象,對於之前抓到的俘虜直接放羊出去,讓他們回去報告這個「勝利」的消息。在一番操作下,李覺算是徹底相信粟裕這次是敗了。既然有了軟柿子,國軍將領那當然爭先恐後的要去捏一下。

6月19日,李覺眼裡的病貓突然變成了猛虎。粟裕殺了一個回馬槍,先收拾掉了追擊最積極的五十二師,然後又圍殲了七十二師和突擊縱隊的一萬多人。當初要圍殲的「匪」突然神兵天降變成了他們的催命鬼。

國軍將領看到敵人強大就不敢前進,看到敵人變成了「軟柿子」就開始捏的毛病一直就沒有改。最後都成了粟裕的甕中之鱉。粟裕曾經總結道自己的高招:「對敵應多施欺詐手段,應該極盡欺詐之能事。」

相關焦點

  • 「古有韓信,今有粟裕」,你怎麼看?
    岡村寧次曾特設了一個小組,專門研究粟裕的作戰特點和規律,結論是:「此人打仗經常破常規、出奇招,毫無規律可尋」;國民黨軍中悍將胡璉用六個字評價粟裕-土木不及一粟;朱老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傳下去,我老了,有粟裕!」
  • 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被俘74師副旅長說:很想聽粟裕的教誨
    副旅長被俘以後,為何直呼很想聽粟裕教誨?1947年5月13日至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巧妙運用以我之中央突破對付敵人之中央突破的強硬戰法,從國民黨重兵集團中將其頭號主力,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分裂出來,進而將其徹底圍殲於沂蒙山區蒙陰東南的孟良崮、蘆山地區。
  • 這個書生說:給我六萬大軍,我能活捉努爾哈赤!後來怎麼樣了?
    (王化貞,不管願意 與否,他的命運都和熊廷弼緊密相連)這個人名叫王化貞,他吹的牛皮是:給我六萬大軍,我能把努爾哈赤生擒!而王化貞的方案就簡單多了,六個字總結就是:靠漢奸,拉蒙古。這位大爺完全將希望寄託於漢奸和蒙古人身上,像李永芳這種早早投降後金的漢奸可以爭取過來當內應,在戰爭中便可發揮奇效;而王化貞忽悠東林黨,蒙古人則忽悠王化貞,為了拿到朝廷賞賜蒙古人拍著胸脯說只要王大人要討伐後金,我們蒙古能湊出四十萬大軍追隨!有這數十萬大軍,平定一個區區後金那不是手到擒來?
  • 國民黨上將胡璉有多厲害?粟裕都未必是他對手
    可以說,最後國軍圍剿成功,靠的其實也就是胡璉這套笨法子的放大版。武漢會戰後,國軍三團制大整編,木軍和土師也進行了天翻地覆的調整,胡璉回到土師,升了副師長。此期部隊休整沒啥戰事,胡璉就抓緊時間玩宮鬥,帶著三個黃埔團長,把雜牌師長葉佩高給擠兌走了。辭公的眼睛是雪亮的,沒把破壞團結的胡璉轉正,而是空降了老資格的方靖服眾。
  • 國軍5大將領,除杜聿明外,蔣介石最器重誰?
    在國民黨軍隊中,蔣介石為國軍核心人物,雖然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但是其作戰指揮才能有所欠缺,不過他手下也是擁有許多強兵猛將,其中最出名的有國軍五大將領,這裡面他最器重誰呢?國軍五大將領有哪些?但是在淮海戰役中卻輸給了粟裕大將,不過也可以說明杜聿明真的是國軍當中比較能打仗的人才,難怪蔣介石如此器重他!
  • 他是國軍第一猛將,抗日戰爭中一戰封神,解放戰爭中令粟裕要辭職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他是《亮劍》中楚雲飛的原型,在抗日戰爭中率部全殲南京大屠殺主力日軍,在石牌保衛戰中一戰封神,此戰役被譽為「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 三野大將們為什麼不服粟裕?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是由華東野戰軍整編而成的,所以又稱作「華野」,陳毅擔任三野總司令,而粟裕則是副司令員。眾所周知,三野大將很多,但大部分將領都不服粟裕,且基本上都跟粟裕有矛盾,這是為什麼呢?
  • 陳誠麾下戰將眾多,但要說打仗最厲害,最突出,恐怕只有這三位
    陳誠是國軍中的重量級人物,老蔣的心腹愛將,因長期擔任高官,麾下聚集一批徵善戰之將,後人把他們稱之為陳誠系,這支派系,也是蔣家王朝中,眾派系中最強的一支。如空軍總司令周至柔,蔣介石最信任的軍事秘書林蔚,以及有小蔣介石之稱的邱行湘,還有宋瑞珂,方天,盧羅英,黃維,胡璉,戴之奇,彭士量等一批能徵善戰之將。
  • 宿北戰役的「王牌師」有多兇狠?粟裕:看到胡璉的部隊渾身冒冷汗
    更讓人恐懼的是,由於胡璉的11師剛從中原戰場調來,對河網密布的淮北和當地民情非常生疏,因此胡璉採取了小心翼翼的態度慎重行軍,結果又造成了11師與69師協調作戰的計劃被徹底打亂。客觀地說,這個還真不能怪胡璉,胡璉是國軍將領中的名將。
  • 毛主席下令渡江作戰,與粟裕的想法相悖,粟裕鬥膽直陳三次勸諫
    在中原戰局上,劉鄧在大別山已經陷入四面合圍的困境,陳謝兵團實力不強,只有陳粟大軍適合分出主力軍渡江南下作戰,所以作戰方案在會上基本通過後,毛主席適時下達命令:「粟裕作為戰役總指揮,在夏秋兩季帶領三個主力縱隊先期渡江南下作戰。」
  • 日寇斬首新四軍總部,陳毅命懸一線,粟裕「轉蘑菇大法」玩哭敵寇
    這樣一位頗具「武士」精神的東瀛戰將,自然要比那些頭腦簡單只會齜牙咧嘴、到處殺人放火的「豬頭小隊長」、「毛驢大隊長」要有頭腦得多,也狡詐得多。粟裕下達作戰任務後不久,第一旅旅長葉飛提出要打蘇中軍分區第三分區的中心據點古溪。古溪駐有偽軍1個團,1000多人,且深溝高壘,設防堅固。粟裕向來對攻堅戰非常謹慎,要麼不打,要打則必須勝利。此時,粟裕審時度勢後認為要強行攻下古溪損失將會十分巨大,因此,他並不同意葉飛強攻的想法,但同時他又將決定權交給了葉飛,讓葉飛自己來定奪。
  • 這個國軍名將被俘後,一直不配合改造,說老蔣肯定會來救我
    眾所周知,國軍的幾大王牌軍都是美械裝備,而最早提倡機械化作戰的國軍將領中,馬勵武就是重要的一員,後來他所統率的整編第26師和第一快速縱隊,都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當然不是,只不過一向驕縱慣了的馬勵武,根本就沒把裝備落後的華東野戰軍放在眼裡,原本以為這是一場貓捉耗子的遊戲,沒成想最後自己成了那隻耗子!馬勵武和他的整編第26師被圍後,其實一點也沒慌,畢竟自己手裡的美械裝備不是白給的,憑藉強大的火力優勢,完全有能力支撐到援兵到來。所以,馬勵武一邊下令死守待援,一邊向離他最近的張克俠、劉汝明求救。
  • 粟裕生平最長臉的一仗,囂張日寇乖乖奉上祖傳寶刀,大寫一個服字
    華中野戰軍粟裕當即決定先拿邵伯的日偽軍開刀給敵人點顏色瞧瞧。粟裕將首戰定在了邵伯不僅僅是行「殺雞給猴看」威懾高郵之敵的考量,更有著戰略上的深層次考慮。當時,盤踞在揚州的國軍主力距離邵伯僅有十多公裡,此時,儘管國軍尚未動身前往邵伯接受日偽軍的投降,可他們一旦沿著京杭大運河北上拿下邵伯城,再一鼓作氣繼續走運河開進高郵城,不僅能順利完成兩地的日軍受降儀式,更重要的是,佔據邵伯、高郵兩地的國軍會就此將華中解放區分割,形勢對於我軍極其不利。
  • 常凱申物流到底有多強?看看這些數據你就知道了!
    淞滬抗戰國軍中央主力啊,開始兩個德械師10天吃不掉人家日本人不到3000的陸戰隊啊,部隊集結點還非要在人家海軍艦炮射程內啊,沒上戰場先被轟死了啊;轉為防守也算了啊,部隊一字排開你玩魔獸啊,沒縱深沒預備隊,人家日本人在背後登陸插你一刀,正面突破打你一棒,尼瑪立馬全線崩潰啊。
  • 【歷史】共軍打敗國軍的真實原因
    國民黨每收復一個地方就有守土之責,比如佔領瀋陽、長春要留下一個軍,佔領張家口、鞍山得留下一個師,佔領一個縣城起碼得留下一個連,國民黨越前進、佔的地方越多,八百萬兵力就越分散,把部隊都分散開了,越前進則可以集中的兵力、可以用於前線作戰的兵力越少。共產黨則不同,毛澤東的原則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所以丟多少地方他不在乎。
  • 孟良崮戰役全殲整編七十四師,粟裕靠什麼贏得勝利
    軍人的天職是打仗,而打仗贏得勝利的人才能稱之為英雄。孟良崮戰役是粟裕指揮的經典戰役,全殲國民黨王牌軍整編七十四師,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讓老蔣潸然淚下。那一年,粟裕剛剛走近不惑之年,不惑之年真沒困惑了,怎麼打怎麼贏,怎麼打怎麼有,粟裕將軍憑什麼贏得勝利?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解密。
  •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馬克沁因沒水啞火,解放軍屍體鋪七層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馬克沁因沒水啞火,解放軍屍體鋪七層解放戰爭中最硬碰硬的戰役,應該是孟良崮戰役,當時我軍就有「砸碎珍珠換瑪瑙」和「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說法,足見當時戰鬥的兇險和慘烈。孟良崮上被全殲的74師有多厲害?我們可以從他們以往的戰績中看得出來。
  • 淮海戰役:國民黨軍到底輸在哪?「三個不定」註定其必輸無疑
    按說無論怎麼講,國民黨軍都應該有一些作為,都不應該打成全軍覆沒。那麼,國民黨軍到底輸在哪裡呢?  戰略和作戰指導上不該猶疑不定  一場大的決戰,首先要有清晰明確的戰略和作戰指導。只是在到底採取何種戰略和策略上爭吵不休,各持己見。比如到底是否把全部兵力撤回長江以南問題,到底是不是守江必守淮問題,到底是不是撤守徐州問題。蔣介石和國民黨統帥部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主張。
  • 國軍的崛起與衰落過程中,蔣介石起了哪些作用?
    粟裕同志曾評價老蔣說:這個人很「小氣」,他有一個壞脾氣,你要他一點,他連半點也不給你,如果你拿下了他的大的呢?他連小的也不要了。說的是老蔣有明顯的賭徒習氣。竊以為,軍事非老蔣所擅長,而政治爭鬥相對突出,大概這得益於他在上海灘練就的功夫,卻缺少中底層軍官指揮作戰成功歷練經驗的緣故。
  • 漣水戰役——張靈甫俘虜了6縱300多人後,卻迎來了意想不到的結局
    漣水戰役,華野六縱被張靈甫俘虜了300多人,張靈甫想學粟裕改造俘虜,就把這些被俘的解放軍官兵編入輜重部隊去拉大炮……蔣介石獲悉後電告他絕對不可以這麼做,絕對不可以信任被俘的解放軍,張靈甫回電說不要緊,不是讓他們當戰鬥部隊,就只是拉拉大炮,當騾馬使喚……對蔣介石的勸告,張靈甫根本就不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