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集,史上最難等的紀錄片更新了!還是在這個特殊日子裡!

2020-12-18 騰訊網

4年前,有一集不到30分鐘的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幾乎全體網友的關注!而後便銷聲匿跡,只在每一年更新一集,同樣都是不到半小時的時長,卻每次都讓大家激動不已。沒錯,這就是4年前伴隨故宮養心殿進入世紀大修,而拍攝的「年更」紀錄片《故宮新事》。

今年的《故宮新事》第四集,已經確定要在今年的9月10日播出,進行多年修整的養心殿維護工程現在究竟進行到哪一步了?作為普通遊客又何時能見到重生後的養心殿?種種疑問也許都會在全新一集的紀錄片中找到答案!

此外,這一天還是個特殊的日子,即便是因為疫情打亂了最初的計劃,依然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也要在這天開幕了,萬眾期待之中,下半年中最大的盛事,絕對有此一項!

雖然現在位於午門雁翅樓的展覽中,究竟有哪些神物出現還是個秘密,但圍繞故宮的歷史變遷、皇家建築、宮廷往事等等,我們也可以簡單猜測下究竟會有哪些寶貝,出現在這次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中。

五脊六獸

北方民間,常用「五脊六獸」來形容「閒著不知道該做什麼好,百無聊賴,無所事事,閒得心煩意亂」的狀態。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裡就有這麼一句:「這些矛盾在他的心中亂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獸的不大好過。」講的就是這個意思。而這個詞中真正的主角,這次大概率就會出現在展廳中!

「脊獸」也叫鎮瓦獸,在古代,是除宮殿廟宇外,民宅不得安置的一項建築配飾,它的發展歷程,也從唐宋時代的一隻,逐漸演變到了最多10隻,而走進紫禁城,在中國古代級別最高的建築——太和殿飛簷角上,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的10隻脊獸列隊而坐,威嚴中又有一絲萌態!因為順序排列有嚴格的規定,古人還為它們的順序編了一個順口溜:「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狎魚,狻猊獬豸九鬥牛,最後行什像個猴。」

帝王家事

這次的紫禁城600大展,在預告中就提到過展覽將共分為三大單元,18個關鍵年份。而這些時間節點上,我們推測就與明清兩代的帝王大婚等時間點有關,從路透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有一件名為《皇帝大婚坤寧宮洞房窗戶添按圖樣》的文物,可能就在講述此中不為人知的細節。

作為清代曾經編撰《四庫全書》的地方,現在位於故宮文華殿身後的文津閣一直都以其獨特的造型吸引著旅行者,而這次展出的文物中,曾經編入四庫全書的《考工記解》大概率也會現身!《考工記》相傳為春秋戰國時作,是我國第一部手工技術彙編,也是聞名中外的科技名著,本是記載古代「百工之事」及官營、家庭手工業的「三十二工」等技術領域的內容,而成書於宋代的《考工記解》,則是對於《考工記》的一次專業考究,也對後世的科學技術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

故宮變遷

這次展出的文物中,還有一件《徐顯卿宦跡圖冊》,這件文物為今天的我們,呈現出了明代時紫禁城的真實容貌!《徐顯卿宦跡圖冊》全面真實地記錄了徐顯卿作為一位明代翰林官員為官生涯,而從出現在這次展覽圖冊中的兩頁,觀眾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門及太和殿廣場的真實情景!

初露真容

在紫禁城建成的600年裡,來自民間的神奇技藝同樣在這座皇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今天我們口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許都曾在故宮中嶄露頭角!這次展出的文物中,第一次出現於公眾視野中的文物並不在少數,而依然能拔得頭籌的,當時這件在正樓展廳寧壽宮區展出的漆紗。

這件漆紗製作於1773年,這是它自誕生以來,200多年首度與公眾見面,因其脆弱的表面狀況,以後恐怕也不容易再有機會公開展出。寧壽宮花園的內簷裝修是公認的乾隆時期工藝巔峰水準,紫禁城內無出其右。可是即便在寧壽宮花園之中,這件漆紗的工藝複雜程度與製作難度,也難有其他物件能出其右。而且在故宮這樣的頂級文物修復機構中,仍然未能以當下的科技對其工藝產生徹底理解,更不用說原樣複製了。

除了這些世所罕見的珍寶,也許還有更多我們從未見識過的文物正在等著你的發現!也許會在展廳中親自讓你發出驚嘆,大展即將開幕,《故宮新事》也終於迎來更新,現在的故宮,又迎來了一年中最迷人的時刻!

相關焦點

  • 上遊•文薈丨學霸養成記 · 拓展丨最能拓展孩子視野的紀錄片...
    我們精選出8部最值得孩子看紀錄片,包括4部bbc自然主題,2部藝術主題和2部科學主題,確實是我看過最棒的紀錄片!除了動畫電影,好的紀錄片是最值得給孩子看的精神食糧了!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而且紀錄片製作精良,像BBC拍出來的紀錄片,每小時的製作成本動不動就幾百萬美元,完全就是視覺藝術中的精品。
  • 白巖松談今年的畢業季 2020才是史上最難的畢業季
    白巖松談今年的畢業季 2020才是史上最難的畢業季時間:2020-05-03 16: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巖松談今年的畢業季 2020才是史上最難的畢業季 白巖松在最新的節目中提到,以往經常說這是史上最難畢業季,就業壓力大。
  • 有了這6部紀錄片,還怕孩子學不好語文?
    ,還是他曠達的人生態度。即便生活再難,也始終笑著面對,該吃吃該喝喝,把眼前的苟且活成詩和遠方。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在這個特殊時期,尤其適合咱們孩子學習。看了這部紀錄片,在這個不能出門的日子裡,在家就能體驗到詩和遠方
  • 官方:熱刺紀錄片將於8月31日上映,每周更新三集
    熱刺官方確認,亞馬遜拍攝的紀錄片《熱刺-孤注一擲》將於8月31日正式上線,每周更新3集,總計9集。這部紀錄片拍攝於2019-20賽季,將會給觀眾呈現出熱刺俱樂部在賽場內外的點點滴滴。比賽日球員們的幕後故事,穆裡尼奧的上任,熱刺俱樂部對於當地社區的貢獻,以及新冠疫情對於足球的衝擊,這些元素都會在紀錄片中有所涉及。
  • 故宮為孩子打造的100集紀錄片:中華文化的趣味科普,BBC遠比不上
    最可貴的是,每一篇的文案都十分優秀,整整100篇滿分作文(這裡V媽劃一下重點),還不用死記硬背!(親們還不快快mark!)文末為大家搜尋的是本片的去頭去尾精簡版,將100集整合為8集,每集60分鐘,孩子們觀看起來更加方便哦!
  • 2月29日:四年一遇,特殊的日子裡,望萬般珍重
    轉眼間,2020居然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了,而還有一部分的人,還待在家裡過「春節」,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春節。我們遇到誇張的事情,總喜歡說什麼「千年一遇」、「百年一遇」,不過這些都太大太虛了,而今天,才是真正的「四年一遇」——2月29日。
  • 一部只有三集的電視劇——《騰空的日子》
    一次偶然機會看了《騰空的日子》,發現只有三集,但是故事貌似也沒有結尾……《騰空的日子》是由胡冰卿和李佳航主演的,講述了藝術生高考階段的事情。幽默的臺詞加上養眼的顏值搭配,還有清新的校園風格,這部劇應該是會很受觀眾喜愛的。
  • 周三,成為小鎮的特殊日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村裡體育設施需要更新」「空巢老人缺乏日間照料」「背街拆遷後路燈不亮了」……每周三晚7點半,重慶綦江區東溪鎮上的文化茶園內都會召開一場熱鬧的夜話會這一天,成為全鎮居民生活裡的特殊日子。這樣的夜話會模式源於去年6月的一天,東溪鎮黨委書記陳波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第一次走進鎮上的文化茶園。喝茶是這個小鎮百姓的傳統愛好,鎮上70多家茶園星羅棋布,陳波想聽聽大家都在聊些啥。
  • 史上最小英雄的紀錄片,已在央視開播!讓我們銘記歷史,致敬英雄
    小蘿蔔頭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於江蘇邳州,1949年9月在重慶被害,遇害時年僅8歲,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最小戰士。宋振中八個月的時候,就隨父母被帶進了監獄。由於終年住在陰暗、潮溼的牢房裡,八九歲卻只有四五歲孩子那麼高,成了一個大頭細身子、面黃肌瘦的孩子,難友們都疼愛地叫他"小蘿蔔頭"。他的爸爸因為當時是楊虎城將軍的政治秘書在1936年楊將軍和張學良一起在西安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當時作為楊將軍秘書的宋綺雲也是積極參與其中的,這個事件稱為西安事變。
  • 用10部紀錄片培養創造力,孩子想不聰明都難
    爸媽往往低估了孩子的這一能力,或因為過度保護和太多的介入,沒有激發起孩子的創造潛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吸收好知識,激發他們對世界的思考和對一些領域的興趣與探索欲望,這是這些紀錄片的初衷。在這個超長長長長長長長長寒假,換掉動畫片和注水劇,用10部紀錄片培養創造力,孩子想不聰明都難,看它!
  • 紀錄片《我的城》銀川集正式發布
    紀錄片《我的城》銀川集劇照。供圖中新網銀川10月23日電(李佩珊 於晶)10月23日,由寧夏鳳翔九天影視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我的城》銀川集正式發布,並於愛奇藝、湖南金鷹紀實衛視臺網同步播出。
  • 王一博更新電臺:今天其實是一個特別特殊的日子
    王一博電臺更新啦!一博在電臺中說,今天是10月16日,其實是一個特別特殊的日子,只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今天是什麼日子呢?今天呢是世界糧食日。王一博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在餐桌上倒掉一碗米飯,只需要一秒鐘,而一粒米來到餐桌上可能是要一輩子。
  • 研一新生的特殊課:走訪戰鬥遺址、講述革命故事!上大教授帶領學生創作百集《紅色傳承》紀錄片
    9月開學後,她將以「老帶新」 的方式,幫助研一新生走進一門特殊的課程——《電視新聞與紀實作品研究》,製作紀錄片講述新四軍英烈的故事。而就在去年9月,還是新生的小王也是在老師和學長的帶領下,與團隊奔赴江蘇常熟,完成了紀錄片《隱蔽蘆葦蕩》,講述新四軍戰鬥在沙家浜的歷史。《隱蔽蘆葦蕩》是《紅色傳承》系列紀錄片百集作品之一。
  • 在今天特殊的日子裡去翹盼未來
    還有人今天生日,發著朋友圈說今天是他的第五個生日(其實我有在想,是不是今天生日的人,都是四年才會長一歲。要真是這樣,那不就撿了大便宜了)今天大家似乎都很著急,著急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留下點什麼,也好像都在擔心如果不抓緊時間就要再等四年,將會錯過良辰吉日。
  • 喬丹紀錄片看哭詹姆斯 兩個NBA最偉大的「23號」英雄星星相惜惹人...
    喬丹紀錄片看哭詹姆斯 兩個NBA最偉大的「23號」英雄星星相惜惹人淚目時間:2020-04-28 15: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喬丹紀錄片看哭詹姆斯 兩個NBA最偉大的23號英雄星星相惜惹人淚目 北京時間4月28日,喬丹《最後之舞》紀錄片的第3集和第4集再次引起了熱議
  • 國產高分紀錄片再現,每集只有5分鐘評分卻高達8.1分,不輸BBC
    然而自從多年前一檔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之後,國內的紀錄片迎來了大爆發的時代,後面湧現出了《風味人間》,《人生一串》……還有《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等一系列文化類紀錄片,將看上去高大上的一些東西,直接通過接地氣的方式展現。現在又有一檔國產的高分記錄現身。
  • BBC紀錄片 中國學校 ChineseSchool 2008
    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只把焦點放在幾個學生身上。《中國學校》以安徽省一個小鎮為縮影,集中拍攝了一組家庭、老師、孩子們一個學年的生活。  這個故事裡有艱難痛苦也有歡樂喜悅,通過它可以了解中國成千上萬個同它一樣的學校。不僅對一群孩子和一個小鎮的印象有了新的了解,而且能見到中國教育鮮為人知的一面。  片中人物均用漢語交流,只有解說是英語。
  • 最難的日子,我是這樣撐過來的!
    【核心提示】近日,一篇夜讀微文《最難的日子,你是怎麼撐過來的?》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房,看著各人悽楚的往事,看到各種人生曲折,那些認為不可能繼續下去的想法,在各自的堅強中隨著時間的磨鍊,變成了今日能輕鬆拿出的談資。想必,最難的日子把各自的人生磨鍊「晉級」,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最難」中,悟出了生活的道理。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今晚播出第四集《峽谷迴響》
    《激越怒江》共分五集,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
  • 這部紀錄片每集5分鐘,卻畫出了全中國的早餐地圖!
    一個城市的早餐店和夜宵店可以說是一個地方最有煙火氣的地方了。就連陳曉卿也曾在一個節目中說過:」我在北京不吃早餐的,能夠保存餐飲精華,最原始外貌的,只有(當地的)早餐和最末尾的宵夜。」拍完《風味人間》之後,又拍了《風味原產地》的騰訊好像開了掛一樣,在美食紀錄片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