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繁重?生活壓力大?學會保持正念,輕鬆解決這些問題

2020-08-27 雨媽閱讀成長之路



過度情緒能夠引發身體的災難

前幾天老家發生一件令人痛心的事,鄰居王伯伯的兒子,靠自己努力奮鬥,獨自在城裡買了房,他本是村裡人羨慕的人。

可是我回老家的時候,父親卻惋惜的說他患腦癌去世了。

聽說因為王哥為人誠懇,待人溫和,生意一直很順利,可是有一個客戶不知何種原因,欠了王哥20多萬元,跑路了。

雖然王哥四處打聽尋找,可是一直沒有結果,最令王哥崩潰的是,生意因此資金鍊斷裂,面臨破產。

著急上火的王哥開始頻頻頭疼,最後疼的夜晚睡不著覺,經檢查確診為腦癌。

或許有些人會質疑,或許是別的原因引起的。

可是現代心理研究結果表明:現代生活中,工作和學習上的長期緊張、工作和家庭中人際關係的不協調、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個重要因素。90%以上的腫瘤患者患病均與精神、情緒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焦慮似乎成了現代的通病,其本質就是對過去的悔恨和對未來的擔憂。

一行禪師在《和繁重的生活一起修行》中說:我們如何生活以及是否持有正念,這決定我們創造多少平和與喜悅。

我曾看過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蹟》《與自己和解》,他的每一本書,都在從不同角度闡釋正念對人的影響。

這些年來,一行禪師在歐洲和北美組建了許多「正念靜修中心」,為各界人士提供了許多幫助,也受到眾人的追捧。

小馬丁.路德.金曾把一行禪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他說:我不知道還有誰比這位溫良的越南僧人更堪當諾貝爾和平獎。

情緒都是感性的衝動,而正念則是理性的回歸,能夠讓人內心平靜。



覺知當下是管理好情緒的第一步

所謂正念,即我們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於當下所發生的一切。正念下,將心帶回身體,回歸當下。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控制不住情緒,而是無法做到保持正念,覺知當下。

有次和朋友唐嫣聊天,寶媽們聊天3句之內就是聊孩子,唐嫣羨慕我脾氣好,說她不行,控制不住脾氣,總是對孩子發火,有幾次還動手打了孩子。

身為寶媽自然知道裡面的無奈和心痛,於是勸解說:孩子小不懂事,只能通過情緒表達自我,你需要冷靜分析孩子的需求,耐心和孩子溝通。

唐嫣隨即打斷我:你說的我都懂,有一次出去玩,碰到一個孩子滿地打滾撒潑,還是我給哄好的呢。

心理學中有個「情緒ABC理論」,它是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

說的是:

  • A是指發生的事件(誘因)
  • B是指對待一件事的思維方式和信念
  • C是所產生的結果

也就是說,對待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

同樣是孩子撒潑,對待他人的就能夠理性,所以能從容的應對當下的事情;反過來,遇到自己家的孩子,大腦就會自動延伸這件事的後果:他人的嘲笑,未來擔憂等等,結果就是偏離當下的現實,焦慮由此產生。

正念就是指對此時此地此事,有意識地、不評判地關注,也就是說覺知當下。

其中最關鍵的點就是不加判斷的態度。

做到不評判的覺知當下之事,才是控制情緒的第一步,這個也需要不斷的修習。

眾所周知,冥想是修習正念非常好的方式,可是很多人沒有時間或是沒有耐心去冥想。

為此,一行禪師給出了更簡單的正念修習方法,讓大家隨時隨地修習正念。



兩大正念修習法,方便你24小時隨時修習正念

一行禪師在書中指出,正念打坐,正念呼吸,正念行走,甚至正念喝茶等等,都可以讓人修習正念,保持積極的態度。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最常用的兩種:正念呼吸和正念行走。

1,正念呼吸讓我們隨時覺察當下

呼吸是我們24小時都在進行的,利用呼吸來修習正念,是最方便有效的方式。

我們總是抱怨沒有時間休息,生活壓力大,事實卻是,我們沒有感知靜止的能力,即便是有時間獨處,我們的大腦也習慣於胡思亂想。

正念呼吸的修習並不要求你一定坐著,可以是在你排隊購物時,也可以是在你外出就餐時……

呼吸時,你可以這樣默念:

入息,我覺知我的入息。

出息,我覺知我的出息。

入息,我覺知我的身體。

出息,我釋放身體的緊張。

不用刻意加重呼吸,讓呼吸自然進行,你要做的就是集中注意力,去感知它,隨著吸氣,感受空氣進去鼻腔,腹部微微隆起,隨著呼氣,讓注意力伴隨到呼氣的盡頭。

當專注於呼吸,你就會發現自己大腦停止了思考,僅僅幾次呼吸,你就能夠放鬆身心,釋放緊張和不安的情緒,回歸當下。

修習正念呼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體會到生命的活力,因為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能夠活著就是一種幸福,這樣還會潛移默化的建立積極的心態。

2,正念行走是學習和訓練自己活在當下

在快速的經濟時代,提升效率成了每個人所追求的,伴隨著工作的繁重,我們似乎都是一路小跑著前進。

即便是這樣快的節奏,似乎工作還是永遠做不完,甚至在夢中,有時候還會感到有什麼東西追著我們繼續奔跑。

正念行走就是通過呼吸來協調行走的節奏,把注意力聚焦在腳底。

初學者可以先練習種徐行禪:

  • 吸氣時,一隻腳向前跨一步;
  • 呼氣時,另一隻腳向前跨一步。

全神貫注體會腳部與地面的接觸的感覺,從腳後跟到腳掌。

在練習徐行禪的時候,最好是在無人的地方,第一可以免受他人打擾,第二是不用承受他詫異的目光。

當你能夠輕鬆掌握徐行禪了以後,就可以練習第二種行禪方式,這種方式的步頻稍快,不過和徐行禪一樣,需要通過呼吸保持對行走的覺知。

  • 吸氣時,你可以走兩步或者三步,
  • 呼氣時,也走兩到三步;
  • 還可以吸氣時,走兩三步,
  • 呼氣時,走上三四步。

達到這種境界的行走,就可以隨時隨地的保持正念,在他人的眼中,你的行走就具有一種自然節奏,讓人舒服。

正念行走的修習,可以讓人隨時體會到當下身心的感覺,產生一種自我的掌控感,有了掌控感,人就能放鬆身心,保持活在當下的愉悅感。



解決人生問題的三大法寶:理解,愛,放下

美國研究應激反應的專家理察·卡爾森說:「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

他在《不要為小事情浪費精力》中提出一條黃金法則,就是:「不要讓小事情牽著鼻子走。」他同時指出:「要冷靜,要理解別人。」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大多來自於誤會,從而導致我們鬱悶或是生氣憤怒。

誤會就是因為缺了理解,沒有理解就不會有換位思考,這就是誤會的「因」。

渴望和擁有愛是人的本能,其本質是人都想要被重視,這也是安全感最大的來源。

當人與人之間產生了誤會,就會感到自己被忽略了,然後會失去安全感,這會讓人緊緊抓住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期待對方的正向回應,想要再次獲得安全感。

一行禪師在書中指出,人有三種權利:理解,愛和放下。

擁有理解,你就能夠了解自我和他人痛苦的根源,愛能夠幫助你和身邊痛苦的人獲得解脫,放下就是包容一切。

掌握住這三種權利,你就是自由的人,沒有人可以左右你的情緒,所有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如果你想擁有這三種權力,那麼首先要覺察自我,修習正念呼吸與正念行走,讓心念回歸身體,修習正念,不再因為未來而憂慮和恐懼,不再因為過去而悔恨與悲傷。

相關焦點

  •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4個方法幫助我們找到正念,快樂工作
    如果再提倡延長工作時間,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工作壓力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呢?如今的社會狀況,隨著經濟、信息、技術的發展,並沒有減少我們的工作,而是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如果選擇逃避,也不現實。大多數人還是要靠工作來獲取收益,養家餬口,生存下去。那怎麼減輕工作壓力,避免越來越多的社會悲劇,讓我們可以享受工作,以工作為樂趣呢?
  • 孩子學習跟不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不快樂,不如一起做個正念操
    還有成年人的,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工作、房貸等等也壓得每個成年人不敢好好休息,日復一日地堅強著。其實,人都會累的時候,人也會頹廢的時候,如果一個人身心上積累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勞累,那麼遲早有一天會爆發的。學習的壓力,你的孩子知道如何減壓嗎?
  • 學會正念溝通,領導力再也不是玄學
    如果能做到這些,你就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滿足大家的期待。而這些決策往往能帶來多贏的局面,包括對組織本身、對員工以及對社會都大有益處。正念不是單純的減壓工具或者僅僅做些深呼吸那麼簡單;正念也不是宗教,它是一種經常被人忽略的針對心智的訓練方法。
  • 如何用正念冥想來釋放壓力
    你有壓力嗎種種截止期限,失意挫敗和責令要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因而延伸出自我形象差、情緒消極等問題。我們很快感覺壓力好似自我認同揮之不去的一部分。這何止是熟悉,壓力簡直是家常便飯了。這些逃避的行為只是權宜之計。並不能解決問題,種種替代活動一結束,逃避時期也就結束了。所以只要我們停止那些活動,獨自一人,無事可做或嘗試回歸正常生活的時候,壓力問題就原封不動捲土重來了。正念冥想可以讓你不逃避壓力,讓你介入任何逃避的念想中。
  • 在正念中 輕鬆陪孩子學習
    這本書幫我度過了無數難關,或者說讀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所謂的難關。只要你能學會保持正念,甚至只要能夠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你就會在一秒鐘之內變得心平氣和。與之相反,在我們沒有保持正念的時候,我們會被欲望折磨,被心事煩擾,被他人掌控,被情緒左右。那種痛苦的感受,我想每個人都不陌生。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活的輕安喜樂,願意為之努力的話,請一定看看這本《正念的奇蹟》。
  • 通俗易懂短文教你學會正念減壓.
    正念療法最近一些年在國內非常火, 主要被宣傳為有助於減輕壓力, 在專業上常常被成為」正念減壓療法」。那麼到底正念是什麼? 有沒有用? 我們普通老百姓是否可以練習它來緩解壓力? 如果可以, 具體如何練習?本篇小科普將為你輕鬆解答這些問題。什麼是正念?
  • 「正視壓力,輕鬆生活」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正視壓力,輕鬆生活」——華富街道心理健康知識講座2020年9月4日,在播瑞歌信訪項目駐點心理諮詢師王豔老師的組織下,華富街道司法所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正視壓力,輕鬆生活」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 10中常見正念方法丨正念是如何工作的?
    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鬆一點。最近不少朋友和客戶問我如何理解正念(英文:Mindfulness)、正念是如何工作的。卡巴金博士把其學到佛教的禪修方法和瑜伽引進到當代心理治療中,並剔除佛教框架和宗教元素,把這些方法和技術放在科學的範疇裡統稱為正念。
  • 正念的力量:為什麼我們要培養正念的習慣?
    它可能會做出不必要的「假警報」,從而觸發反應行為,而這些行為可能會引起問題。比如,我們有時會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出現「僵住」反應,例如在參加考試時。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在我們沒來得及思考之前,就已經做出了行為上的反應。
  • 關於正念課程問題與回答
    問題2:正念是否要先很安靜了,才能學習正念?答:正念的對當下的覺察,此時此刻覺察到什麼就如實知道,當下不一定是安靜的,不過長期練習,確實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點平靜。問題3:正念課程學習,是否學習一種技巧來幫助別人?
  • 最近壓力好大啊,我要抑鬱了
    長期壓力大也是造成抑鬱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樣就會使你的身體出現狀況,包括免疫系統的穩定、炎症因子的釋放、氧化應激反應強度出現異常,最終導致健康問題,影響生活質量和人際關係。學會不把自己的想法、感覺或經歷貼上好或壞的標籤,也不試圖以任何方式改變或抵制它們。當我們去接納困難的經歷(如壓力)時,接納會讓這些經歷"順其自然地消失",而抗拒只會讓它們變得更強大。
  • 工作壓力測試
    選A計4分    選B計3分   選C計2分    選D計1分   選E計0分解析:90分以下:壓力在你的生活中不是問題,你可以很好地調節自我,所以你的工作不會令你感到壓迫。你對工作的態度是健康的。你可能十分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但你同時也有許多其他的興趣,並不打算讓工作佔據自己全部生活。
  • 面對不確定性,你可以用科學的正念療法應對
    人們正面臨著健康問題、工作問題,還要面對孤獨和寂寞、擔心親人的健康、經常受到媒體炒作的控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如今不是個輕鬆的時代,搜索「COVID-19什麼時候會消失」沒法找到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還沒有答案),你不再能夠掌握一些事情。如果現在,你已經無法依靠確定性了,那麼,是時候尋找其他的選擇了。
  • 工作壓力大怎麼辦 教你10招輕鬆緩解壓力
    工作壓力大怎麼辦?現在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參差不齊,許多工作的人都感覺到在職場上壓力越來越大,這種壓力需要得到一定的緩解,不然的話,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公司都會受到影響的。因此,小編今天借給各位介紹10種減輕工作壓力的方法,壓力大的趕緊學一學吧。
  • 在社會壓力大的今天,作為家長,如何在繁重的壓力中培養優秀孩子
    懷孕的時候遭罪,以為把孩子生下來就好了;照顧新生兒勞累,以為孩子上學了就好了;孩子長大難教育,這才明白要兼顧生活和孩子實在太難。放眼望去,工作壓力、養老壓力和育兒壓力,每一個都不簡單,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培養優秀的孩子更需要智慧。人到中年生活一團糟,寶媽自我懷疑,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怎麼這麼難?
  • 【職場】工作壓力大怎麼辦?教您幾招減壓策略,輕鬆應對壞情緒
    三是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職場中因工作任務繁重而產生壓力感是比較常見的。如一時之間無法交付工作任務,忙得焦頭爛額;手上工作沒做完,又有新的工作任務來,經常加班加點,身心疲憊。日常瑣碎、繁重的工作與個人生活發生衝突時,壓力感更為明顯。
  • 學生的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大,該怎麼辦?緩解壓力,給心靈放個假
    學生的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大,該怎麼辦?緩解壓力,給心靈放個假良好的心態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們學生努力的目標。中學生有必要把握一些平衡心理的方法,正確面對和緩解心理壓力,這將有助於獲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生。
  • 學會這個方法,讓你和壓力say拜拜
    1979年,卡巴金博士為了減輕長期被疼痛困擾病人的壓力和痛苦,他將原本含有東方禪宗思想的「正念」剝離神論內容後保留了集中當下、不批判等精髓和練習技術,提出了正念練習的方法,旨在幫助人們達到放鬆身心,減輕壓力的目的。
  • 正念冥想|15天放鬆訓練正念心得體會情緒的控制
    正念冥想|15天放鬆訓練正念心得體會情緒的控制1.發揮積極情緒管理匯聚正能量的積極作用,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積極心理學因素。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賦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內容和更高目標;積極情緒管理對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為高校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明確而目標任務。
  • ​正念生活家焦慮失眠等療愈分享(13)
    焦慮、抑鬱、失眠、強迫等問題的朋友們的心靈之家,採用科學的正念八步法幫助大家走出痛苦,健康快樂地生活。我想這正是這幾天老師教的覺察起到的作用,時刻保持覺察狀態做事。最近一周自己明顯感覺進步非常大,一天比一天精進,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隨時帶著覺察做好當下的事,仿佛的訓練覺察,呼吸,回來。也非常的感恩我的大腦!一直積極的配合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最近的這幾天突然發現焦慮慢慢消失了,原來在正念面前,焦慮也只是一隻紙老虎,沒什麼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