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菜品實在多得很,在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今天小編帶大家探一探客家得文化。對於廣東的客家文化,小編先跟大家簡單談一談歷史吧,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客家並不是廣東的原住居民,他們以前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後來因為戰亂的一些原因,就有一部分人從中原地方遷徙到了南方,生活在廣東的北方一帶。
在廣東,大部分正宗的當地居民都是說粵語的,但是在廣東北方那一帶,比如梅州,河源那一帶,說的是客家話。大家都知道粵語和普通話是完全不同的,發音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客其實是基於普通話的基調,變化過來的。
客家有十分多的美食,綜合了中原地帶和廣東的嶺南文化的特色。例如小編就很愛吃的一道菜,客家釀豆腐,就很有風味!
「釀」是一個客家話的一個動詞,意思是放入餡料,所以釀豆腐顧名思義就是有肉餡的豆腐。在以前小舅吃過魚頭豆腐,紅燒豆腐,但當小編第一次看到裡面鑲著肉的豆腐,還是覺得很新奇的,而且還意外的覺得好吃呢!白白嫩嫩的豆腐,加上鮮美的肉餡,綜合起來真的是非常的棒哦!
小編聽當地的人說,最先的時候他們的習俗是包餃子,他們祖先在中原地區的時候,是用麵粉做餃子的,大家也都知道麵粉是用小麥做成的。但後來來到南方生活之後,因為嶺南地區大多產的都是大米,很少會有小麥,所以他們就用豆腐代替了麵粉,漸漸就發展成為客家釀豆腐這個美食啦!
自從吃過一次之後,小編就愛上了這道菜,也會經常在家自己學著做,可能並沒有很正宗,但是做出來也還是不錯的呢!
釀豆腐做起來也不是很難,就是用挑一些白白嫩嫩的豆腐,以小編的經驗來說吧,最好還是挑一些稍微老一點的豆腐,如果嫩豆腐的話太容易弄壞了。接著用小勺子在豆腐的中間挖一個小洞,將調好味道的一些肉末,蝦米,香菇呀,混合放進小洞裡。當然了,肉餡的調料也是很重要的,好不好吃肉餡的味道是功不可沒的,小編通常加一點生抽和鹽來調味,也不會放太多調料。
接著就很簡單了,平底鍋上抹一層油,然後就開煎了,在見到豆腐幾面變得微微焦黃的時候,然後就可以翻到有肉餡的那一面,再稍微煎一下就可以出鍋了。當然啦,對於像小編這種愛拍照的人,再撒上一點香蔥的話,就顯得非常的好看。在最後的時候可以用醬油,白糖,鹽調點醬汁,怕豆腐味道不夠可以澆上,就可以上桌啦!遠遠的聞起來就好香!
至於肉餡,也不是固定的。小編有時候會放一些豬肉糜,也有時候會發一些魚肉,吃起來都很鮮,本來豆腐比較鮮美,再加上這些醃製過的肉餡就吃起來的話,大大增加了它的口感,吃起來就很有嚼頭,還鮮美!
連小編這種不是很愛吃豆腐類製品的食物的人,都非常喜歡這道菜。雖然說是從餃子發展過來的,可是和餃子無論是口感還是味覺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小編覺得如果有機會來廣東的小夥伴,一定要嘗一嘗這道地道的客家釀豆腐,真的十分的棒,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尤其那些愛吃豆腐類食品的小夥伴就更應該嘗了,你們想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