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就是理生活,理財需要好心理」
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而比重佔大多數的卻是次要的。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
在理財市場上也一樣,投資理財並不是只賺不虧的,在理財市場上也遵循同樣的定律,那這究竟是什麼定律呢?對我們的投資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接下來我們準備揭曉答案咯!
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
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
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
二八定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比如在某個單位中,20%的人通常代表80%的人的發言權;在銷售公司裡,80%的銷售額是20%的商品帶來的。
股市中的「二八現象」
在我們的股市投資中也是同樣的道理。股市中有80%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0%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所以最終結果是只有那20%投資者能長期盈利,而80%投資者卻經常賠錢。
20%賺錢的人掌握了市場中80%正確的有價值信息,而80%賠錢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用心收集資訊,只是通過股評或電視掌握20%的信息。股市中20%的機構和大戶佔有80%的主流資金,80%的散戶佔有20%資金,所以,聰明的投資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資金的動向,才能穩定獲利。
成功的投資者用80%時間學習研究,用20%時間實際操作。失敗的投資者用80%時間實盤操作,用20%時間後悔。
股價在80%的時間內是處於量變狀態的,僅在20%的時間內是處於質變狀態。成功的投資者用20%時間參與股價質變的過程,用80%時間休息,失敗的投資者用80%時間參與股價量變的過程,用20%時間休息。
流傳最廣的一句說法是:「80%的收入來源於20%的客戶」。
中國股市常說的「二八現象」其實就是20%的股票漲,80%的股票跌或不漲。在調整市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在上漲,而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下跌。
許多投資者一直忙忙碌碌,頻繁地進進出出,一年到頭不但弄得身心疲憊,且虧損累累,真是費力不討好。
真正的高手在這種市道中大量的時間都在休息,耐心地等待,待到機會出現時就一刀見血,決不拖泥帶水。幾個回合下來後,就取得了可觀的收益。這樣不但輕鬆自如,取得了不菲收益的同時,還享受了股市賺錢的樂趣。
下期預告
大家可能聽說過《聖經》中的這句話: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是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簡而言之即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效應,尤其是經濟領域。這種效應會在我們的投資中發生著神奇的作用,神奇之處到底在哪裡呢?答案我們將會在下期為您揭曉!
懂點理財心理學,助你獲取高收益!下期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