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伊始,要如何避免生病季?要如何面對分離焦慮?

2020-08-12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孩子生病,一定是媽媽的苦難日。

這兩天小寶有些發燒。起因是某一天晚上出去玩耍的太嗨,滿身大汗的狀態下,直接回家進入空調房,即便是當即用毛巾給他擦乾,並且給他洗了個溫水澡,但是到了夜半,他的嗓子依舊開始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隨之就是呼吸不暢的各種不適。

從前天晚上開始,我就沒有再睡過好覺。

小寶的嗓子本身讓我擔心,再加上開始低燒到高燒,讓我不斷地判斷給他用什麼藥,以及需要改用什麼藥,俗話說,久病成醫,莫過於此。而我,也在不斷地糾結和調整中,聽著他的嗓子由「呼嚕呼嚕」變成「吼吼吼」,徹夜難眠。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好在小寶的精神很好。

雖然夜晚他也很煎熬,但是到了白天,睡醒後就是一副生龍活虎的模樣,和哥哥姐姐玩的各種開心,夾雜著各種尖叫。哪裡管老娘我,跟在後面的膽戰心驚和惴惴不安。

也好在,今天下午睡了快3個小時的午覺之後,醒來已經徹底退燒了。

想起他即將面對的幼兒園開學季,心中不免依舊忐忑。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大寶入幼兒園的經驗,就是幼兒園的小班前半年,基本上就是在生病、養病、恢復然後再繼續生病的過程中的一種循環。

班裡的大部分小朋友都是如此,孩子們初次離家後心情的不爽,再加上人小抵抗力弱,交叉感染和病毒間的相互傳播,以及生病後可以在家中休養的狀態,讓孩子們會在各種悲喜的心情中,竟然對生病也有種蠢蠢的喜悅感,完全無視家長的心疼、無奈與焦慮。

唉!一代一代,皆如此!

眨眼間就又到了小寶入幼兒園的煎熬時刻。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一般來說,開學兩周內,是寶寶最易生病的時間,特別是第二周,疾病也集中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紊亂等。

為什麼會如此呢?

【孩子身心都需要一個適應時間】

有些孩子適應能力比較弱,比如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會非常緊張拘束,從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家庭環境突然轉換到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的上學狀態,難免會煩躁、焦慮、睡眠不好。

這樣,這些孩子就會在內心裡啟動抗拒模式,但他們經過剛入學的不斷哭鬧、鬥智鬥勇,都無果之後,便自知無力反抗,就可能會突然頭暈、頭痛、嘔吐、腹痛、感冒、發熱等,這是因為緊張和壓力引起的生理反應。

孩子可能會有恐懼、焦慮等不良的情緒,會導致孩子抵抗力下降,得病不可避免。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從單一環境到集體生活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寶寶入園之前,在家中大都是「眾星捧月」的狀態。且不說是有個小小的狀態不好,就是咳嗽一聲,也足以讓家人緊張半天。

再加上很多家長不太懂得養育孩子,要讓孩子成長起自然的抵抗能力,所以過於講衛生,照顧得過於精細。

可是到了幼兒園之後,再精緻的小班教育,也要十幾個孩子一個班。幼兒園的環境跟家裡不一樣,也沒有那麼精細,衛生方面也不像家裡那麼單一。

而孩子們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及生活環境,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在孩子們之間進行磨合之前,是孩子們對幼兒園生活適應的一種磨合。

生活從單一環境到集體中,特別是年齡小的寶寶,身體抵抗力本來就弱,不足以抵禦幼兒園的大環境,就更容易被傳染病毒,導致生病。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如何有效避免孩子的「生病潮」呢?

【增加孩子自身抵抗力】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所以,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中,想要寶寶身體健康,就要在孩子自身抵抗力方面下功夫。

增加孩子的抵抗力,不是說吃些什麼補藥,增加一些什麼維生素之類的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太過分保護寶寶,更不要人為的創造所謂「真空無菌」狀態來保護寶寶,這樣反而不利於增強寶寶免疫力。
  • 其次,日常多開窗通風,流行病、傳染病高發期做好防範措施,按時接種疫苗。
  • 第三,平時寶寶有個小病小痛也不要太緊張,適時的放養,才有利於寶寶免疫力的增強和完善。
  • 第四,多帶孩子外出跟其他小朋友玩耍、曬太陽、運動,這樣不僅能促進寶寶身體新陳代謝、提高抵抗力,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還能通過陽光中的紫外線的殺菌能力,能較好地保護孩子的生命系統。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其實每年幼兒園開學季,往往在幼兒園裡是孩子們的哭聲大合奏,而幼兒園外,則三三兩兩是紅了眼、流著淚的家長。

作為成人,尚且不適,何況孩子?

因此,家長先要真正的理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和莫名的恐慌感;而不是泛泛的說一些大而空的安撫話。

那麼提前為寶寶做一些心理建設,就是有備無患的事情啦。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首先,調整寶寶的作息時間,儘量保持和幼兒園同步。

拒絕晚睡晚起、暴飲暴食的隨心所欲的生活,按照幼兒園的就餐時間,按時就餐、按時睡眠。

飲食上也不要大魚大肉,而是葷素相宜,還要適當給寶寶多攝取蔬菜和水果,維生素C和各種礦物質、纖維素能較好地保護好寶寶的腸胃哦。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其次,告訴寶寶幼兒園的真實情況。

不要欺騙孩子說去幼兒園就是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也不要急匆匆把孩子往老師懷裡一推就撤。

把幼兒園真實的課堂情況以及玩耍作息情況,都和孩子講一講,或者在家中以過家家的形式演一演,讓孩子有一個心理緩衝期;可以許諾寶寶放學就來接他,也會早早的接他,或者第一個來接他,給他愛的擁抱等等,讓孩子知道,分離是短暫的。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第三,讓寶寶習慣逐步分離。

為了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尤其是全職媽媽,在寶寶入幼兒園之前的歲月裡,是分分秒秒都沒有分開過的,可以在寶寶上幼兒園前進行一些特別的訓練:

第一天,媽媽嘗試和寶寶說再見,然後離開寶寶1個小時再回來;

第二天,和寶寶說「再見」之後過2小時再出現,依此類推,逐漸延長與寶寶分離的時間。

我家小寶居然因為這種訓練,學會了看鐘表。也是一個意外收穫吧!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第四,藉助繪本、動畫片等給寶寶詮釋「分離」。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關於寶寶要上幼兒園之前的繪本和動畫片,情感細膩,很有代入感。

我記得前段時間我和小寶看了一本繪本,上面就是媽媽把自己的吻留在了寶寶的手心,當寶寶在幼兒園裡想念媽媽的時候,就可以用自己的小手貼貼小臉兒,貼貼胸口,那是媽媽在陪著自己呢!

還有一些孩子常看的動畫片裡,也有類似的橋段,都可以提前和寶寶一起欣賞。

另外,如果幼兒園同意,還可以讓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帶上他最喜歡的玩具,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減輕和媽媽分開時的焦慮情緒。

寶寶在和媽媽分開的時候仍然能很快找到情感的依託,是很好的過渡方式哦!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其實,寶寶上幼兒園,對於寶寶來講是件大事。這是他人生中蹣跚起步的第一步,從此他就要嘗試學習獨立面對陽光雨露啦!

對於家長來講,也是件大事。自己捧在掌心裡的寶貝,要獨自前行了,就像雛鷹已經展開了自己的翅膀面向天空躍躍欲試;這是親子間必然漸行漸遠的第一步,家長在欣慰之餘,難免感傷。

不管怎樣,請這個時期的家長,尤其是媽媽,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因為寶寶和媽媽的感情最為息息相通,如果媽媽看起來很焦慮,波阿伯啊就會更焦慮。因此,每天送寶寶入園時,媽媽一定要提醒自己保持愉悅的心情和表情、簡短地與寶寶擁抱並說「我愛你,放學見。」給寶寶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

旭日初升,雄鷹展翅,我們就默默的送上祝福吧!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開學季又要到了,很多家長開始考慮如何送寶寶上幼兒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聽說寶寶上幼兒園頭1-2個月很不易,就有點犯難了。下面聽聽一些家長反映的一些情況吧。「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
  • 和孩子分離,如何避免「分離焦慮症」
    但我忽然跟孩子分離,孩子的情緒肯定會有很大的波動,朋友對我說,孩子很可能會患上「分離焦慮症」。問題一: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問題二:怎麼避免「分離焦慮症」?周漢民表示,分離焦慮症表現為幼兒與親人分離時深感不安,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這種焦慮表現為非常痛苦和傷心,並造成幼兒許多重要功能的障礙或缺損。如果幼兒分離焦慮症過分嚴重的話,則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
  • 聽取哇聲一片:又到一年開學季,如何妥善的應對分離焦慮?
    引語:對於分離焦慮,孩子的腳步慢,家長要學會等等又到一年一度的開學季,一批小朋友要進入幼兒園。即使到了幼兒園也是哭鬧不肯進教室,看著孩子這樣,我都想讓他再緩一年上學」其實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妥善的應對分離焦慮。
  • 如何應對母嬰分離焦慮?80%媽媽的做法只會讓寶寶更焦慮
    那麼,該如何面對這讓人又愛又恨的分離焦慮呢?以下是乾貨↓↓↓1 什麼是分離焦慮即嬰幼兒與某個人(一般是媽媽)產生親密的情感聯結後,在要與其分離時產生的焦慮、不安的情緒反應。1.小月齡寶寶階段一般在6~7個月時,寶寶就會表現出分離焦慮的徵兆,通常在10~18個月時,分離焦慮現象會達到最高峰。
  •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馬上就要到九月份了,又是一個新的開學季,每當放假一段時間後,開學入園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分離時大哭大喊的孩子,和默默的流下眼淚媽媽,而老師就成了把寶寶和媽媽分開的「罪魁禍首」,甚至有的寶寶會對老師拳打腳踢,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景,更是捨不得跟寶寶分開。
  • 神獸歸籠,寶寶的分離焦慮,該如何平穩度過?
    一、什麼是「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通常指嬰幼兒要離開自己依賴的人時,產生的一種焦慮的心理反應。表現為哭鬧、摔東西、不吃不喝等等一系列行為。這不是入園階段特有的,只要有分離的狀況發生,就會帶來焦慮的狀態,只是在上幼兒園這個特定的時間比較突出。
  • 寶寶新入園,分離焦慮令寶媽憂心,如何才能有效解決分離焦慮?
    這些孩子大部分都存在分離焦慮,一旦和父母分開一段時間就會哭鬧得很厲害,即使幼兒園老師怎麼哄?寶寶依舊是自己哭自己的,很多家長可能都聽過老師反映情況,但是家長的經驗更少,對於如何解決好寶寶的分離焦慮,寶媽也十分的頭疼。
  • 新生入園季,「哇」聲一片,專家教你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每年新生入園季, 那就是好慘的親子分離劇。 何謂分離焦慮? 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即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接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是嬰幼兒焦慮症的一種類型,多發於學齡前期。
  • 開學焦慮|要入園了,如何讓黏人小孩安度「分離焦慮」?
    情緒焦慮、反覆哭鬧、沉默不語、尿褲子......很多孩子在入園最初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焦慮行為,孩子的焦慮情緒反過來也影響著成人,焦慮情緒在整個家庭蔓延。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症?孩子入園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聽聽最有經驗的幼兒園園長怎麼說。
  • 開學季到了,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父母可以從這4方面入手
    每個寶寶的焦慮反應都是不同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焦慮程度以及時間的長短也不同。二、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症」?1、對父母的依賴性寶寶年齡還小,因此對家人有很強的依賴感。當他們到第一次帶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並且得知要較長時間的離開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爸爸媽媽,容易出現焦慮的情緒,擔心爸爸媽媽不會來接自己了。所以常問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在哪裡?會來接我回家嗎?若是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寶寶便會得到一點安慰;若是得到沒有或者相反的回答,就會哭鬧不止,這就是與親人較長時間的分離導致的依賴心理。
  • 開學季到了,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父母可以從這4方面入手
    寶寶離開家人或者熟悉的人,從而導致的一些負面情緒,例如恐慌、緊張、不安、煩躁等等,我們稱之為分離焦慮症。每個寶寶的焦慮反應都是不同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焦慮程度以及時間的長短也不同。二、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症」?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防護措施吧!新生入園前,不光要做好環境準備、教師心理準備,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今天學前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以及影響幼兒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
  • 如何面對離別時哭鬧的寶寶?處理分離焦慮,你需要知道這些
    寶媽小鄭最近遇到了麻煩:因為產假結束,所以白天需要把寶寶交給外婆幫忙照顧,相應地不得不面對一天中有很長一段時間要和寶寶分開。但是小鄭的寶寶非常不能適應這種情況,在最初的幾天後。對寶寶來說,這可能不是一件壞事。作為他成長的必經之路,這種必然的分離,意味著他開始獲得了一種新的情緒體驗。但是家長還是要幫助他們處理這種情緒體驗帶來的衝擊,保護他們免受過度反應而造成的心理傷害。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 小朋友知道要回園,「分離焦慮」又開始,家長如何辦?
    聽到這位家長描述自已的孩子,我已感覺到她孩子開始「焦慮」了。這個假期因為特殊,假期比平時多了,和家長陪伴的時間也多,幾乎天天膩在一起,突然說要開學,離開父母,就有了上面說的情緒,心理學上稱為「分離焦慮」。
  • 分離焦慮是寶寶成長的關鍵階段,家長要慎重處理
    分離焦慮是指當寶寶和爸爸媽媽等親人分開時,會產生一種不適應行為,很多媽媽在寶寶幾個月以後都要返回工作崗位繼續工作了,可是寶寶卻已經和媽媽之間建立起了比較穩定的親子依戀關係,所以媽媽離開時,寶寶會顯得很焦慮、不安
  • 幼兒園開學季:如何緩解寶寶的入園焦慮?
    她沒有出現分離焦慮,不是說她的適應能力特別強,一到陌生環境就立馬可以適應,只是她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說到寶寶的心理準備,我們需要正確認識一個概念「分離焦慮」。寶寶不適應幼兒園,是「分離焦慮」在作怪。當你和寶寶說再見的時候,他開始煩躁不開心,或者不安地大哭,哭著找媽媽。
  • 入園在即,寶寶分離焦慮怎麼破?
    每到開學季,孩子和家長就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當中——分離焦慮。不少幼兒園裡都哭成一片,一些家長剛走,孩子便開始哭鬧不止,嘴裡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回家」......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所謂入園分離焦慮,就是指幼兒進入幼兒園和撫養者之間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焦慮、不安等情緒和行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面臨一次入園分離焦慮。
  • 幼兒園要開學了,如何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症嚴重的孩子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對孩子身體的影響有影響孩子飲食、消化、睡眠以及免疫力等方面,對孩子心理上影響如果嚴重的話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的效果。所以有家長會發現孩子上幼兒園一周左右會生病的原因了。
  • 【「蒲公英」維權項目】「幼兒園開學季,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專場...
    「蒲公英」婦女兒童維權項目 ——關愛兒童身心健康知識講座 守護兒童·牽手共成長 為了緩解幼兒入園焦慮
  • 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九月份馬上要到來,又有一批小朋友要離開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告別被「團寵」的閒適散漫的生活進入到幼兒園。每年這個階段,我都會接到很多媽媽的諮詢——如何應對小朋友們的分離焦慮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是分離焦慮以及我們怎麼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