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都市的小孩喜歡分享東西,不管是食物還是玩具,如果有一天,你告訴身邊的孩子說:「這是你的東西,不能和別人分享」,他們會無法理解,因為在他們的思維裡,好東西就是拿來分享的呀!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出生在羅馬的人不僅僅是生活條件的差異,更是思維和眼界
常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但是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父母為了承擔家庭重任,不得不外出務工,因此,造就了很多留守兒童。隔代養娃成了時代進步的附屬品,尤其是工業落後、農村、或者是偏遠的地方,留守家裡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兒童和空穴老人成了時代進步的代名詞。
格局決定結局,身邊的人是什麼格局,養出來的孩子就會很大程度上繼承監護人的格局。
我家們對面常年住著一個60多歲的奶奶和3個孩子,老大(女)17歲,高二學生、老二(女)8歲、小學二年級、老三(男)5歲,幼兒園。
老三叫浩宇,和我們家孩子上同一個學校,同學+鄰居,自然就會一起玩,有好幾次,浩宇來我們家玩,都是直奔零食箱,守著零食吃個夠,吃飽後就是把家裡的玩具弄得滿屋都是,每次來玩後,都需要我們去清理戰場,如此這樣幾次之後,我們就不讓浩宇來家裡玩了。
今天聽到隔壁在吵架,我就隨口問我媽——是隔壁的大哥回來了嗎?他們家屋裡怎麼鬧哄哄的?
媽媽說:「浩宇的奶奶每次都是把買回來的零食鎖在柜子裡,只給浩宇一個人吃,今天浩宇的爸爸回來,因為這事就和浩宇奶奶吵起來了」。浩宇的奶奶還經常對浩宇的兩個姐姐說:「你爸媽那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弟,所以,你們要多讓著你弟」。
去年冬天,有好幾次送我們家孩子上學,剛好碰到浩宇奶奶送浩宇上學,在路上,浩宇不是要買這樣零食,就是要買那樣零食,如果不給買,不是大哭就是對奶奶拳打腳踢,每次看到這樣的情形,我都很欣慰,因為,我們家孩子從來不會像浩宇那樣無賴難纏。
像浩宇奶奶這樣,把最好的都留給浩宇,在家裡也給孩子們灌輸,爸媽那麼辛苦就是為了浩宇,這不僅沒有讓孩子學會尊重、感恩父母,反而覺得,你們為我做的一起都是理所當然。
每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都是天使,但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有的孩子依然是天使,而有的孩子卻成了惡魔,這不是孩子的錯,錯的人是父母、是監護人。我們都是活在社會裡的人,每個人都是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不斷變化。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重,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選擇了拼命賺錢,選擇隔代養娃,然,像我們這樣的小縣城,很多都是剛從農村搬到城裡,即便住進了現代化的城市,但依然是擺脫不了老實本分的農民思維,加上本身受教育的程度低,格局相對較小,所以爺爺奶奶、祖父祖母都很溺愛孩子,等父母意識到孩子的叛逆已經不正常時已經為時已晚。
前端時間看到霍啟剛、郭晶晶帶著孩子去插秧,體驗生活。富豪和世界冠軍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富人的孩子窮養,窮人的孩子富養,這就是思維的區別,格局的區別。
「寒門在難出貴子」
寒門之所是寒門,寒門之所以在難出貴子,就是因為寒門的思維堅固了孩子,使他們的思想變得狹隘,使他們的格局變得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