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清明/江南的家家戶戶都做起了清明果/而在潮汕/很多地方會做酒殼粿
家裡最會做酒殼粿的是外婆/往年在家的時候/外婆帶來的酒殼粿我可以一次吃兩
酒殼粿其實學名叫鼠麴粿/是用鼠麴草搗爛為原材料/據說因為閩南沿海一帶氣候溼熱/食用鼠麴粿可解決身體不適/因潮汕方言各地多有不同/故衍生各種民間叫法~
——
因為嘴饞外婆做的那一口酒殼粿/清明前夕/趁著假期來臨前/做了個入鄉隨俗艾草版酒殼粿
——
清明果在全國很多地方盛行/鼠麴草、艾草、麥苗是各地人們所用的不同的原材料/在江浙滬一帶/艾草是最常見的~
此時的艾葉/正是最嫩的時候/就在園子很多地方/都靜悄悄扎堆長著~
前幾天放晴/陽光透過樹葉間隙/斑駁地灑在艾葉上/我都想舒服地躺著曬太陽了~
採了一小籃子賊嫩的艾葉/請教了帶娣和玉婷如何處理
滾水中加入適量小蘇打/煮一兩分鐘/撈起衝洗兩遍/最後放入清水盆裡/浸泡兩天/據說這樣能去除艾葉大部分苦味~
艾草版酒殼粿
此次做粿前/黑妞數次打給外婆請教/外婆還傳授了多年的做粿經驗~
潮汕的酒殼粿會用糯米粉、紅薯和鼠麴草為原材料做粿皮/內餡也有甜鹹之分/此次做的是豆沙甜餡版~
外婆傳統做法內餡是用白豆/因為臨時起意/於是我改用了脫皮綠豆做甜餡~
脫皮提前浸泡12小時/放置於紗布上蒸熟至可輕鬆碾碎/ 用刮刀碾至粉狀/加入白糖置於鍋內翻炒至白糖融合/盛出備用
少糖健康版與黃油奶香版
浸泡了兩天的艾草撈出搗碎/紅薯切塊蒸熟/用一小部分糯米粉做成軟粿/小鍋煮熟備用~
艾草、軟粿、紅薯蒸熟趁熱加入糯米粉中/揉成光滑麵團/第一次親自做粿皮/燙到懷疑人生/阿姨嬸嬸們是練就了鐵砂掌嗎~
揪出一小塊麵團/捏出碗狀/一大勺綠豆餡/包圓或小三角/入模/敲出~
瞧這可愛模樣~
看多了大人長輩的做粿技巧/大約懂得一些/學模學樣竟然也七七八八包了一堆~
早上趁著麵團醒發時刻/把採來的香蕉葉洗淨/撕成小塊/印好了粿/取一片墊上~
燒一鍋水/水開放上蒸籠/大約耐心等上十幾分鐘/就能吃上糯韌綿軟的粿啦~
隨著定時器聲響/艾草粿就出爐啦/此時趁熱吃上一個/又燙嘴又燙手/質感滑糯/吃起來甜而不膩/讓你絕對不會後悔~
一個下肚兩個下肚/臨近飯點/真怕吃不下飯/依稀記得酒殼粿煎著吃也特別贊/果然詢問完媽媽/立馬決定煎個酒殼粿/微脆又軟糯的外皮/想想都要止不住流口水惹~
千島湖春雨連綿/著實有點潮溼
來麼~請你吃粿~
-------————————------
小黑和黑妞的故事
About life|About ordinary
-——-
SHARE
WITH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