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組圖)

2020-12-22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

  薯粉粿

  滿月粿

  菜包粿

  發粿

  清明時節的石獅鳳裡老街,熙熙攘攘,人們忙碌著選購清明用品。除了石獅人清明必備的潤餅菜,一些粿品也十分暢銷,這不但是一種特色食品,還是石獅人逢年過節用的祭品,更是海外遊子心中的思鄉情愫。

  1老街裡的多樣粿品

  說起「粿」,大家都會想起石獅甜粿,大米加上白砂糖、金橘等輔料,經過制粉、溶糖、混合、入盒、上蒸籠等工序製成的粿品,是石獅特產的名片之一。記者在鳳裡老街走訪中看到,不少食品店裡的粿品種類多樣,價格適中,深受大家歡迎。

  「粿」字在《康熙字典》解釋為:米食也,但當下的粿可遠不止「米食」這麼簡單——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糯米、面、薯粉等,粿的類別不僅有有皮無皮之分,還有鹹甜之分等等。此外,粿品的吃法也有多種,可即食,也可蒸、炸、配菜炒。在鳳裡老街,記者看到一個攤位上有著不同顏色的粿品,攤主小吳向記者介紹,自己賣的有紫薯粿、菜粿、芋頭粿、鹹粿等等,顧客常常以混搭的方式購買多種粿品。

  在城隍廟附近的一個攤位上,記者看到了攤主小蔡正將新鮮出爐的糯米粿擺上,軟綿嫩白的糯米粿上撒著一層花生米,讓人看著垂涎欲滴。接著,小蔡又在一旁忙活起來,這回做的是菜包粿,小蔡的手法嫻熟,只見他先把菜包粿的外皮用手揉成一個圓球,然後慢慢展開成窩頭狀,之後再加入餡料,「裡面包蘿蔔乾、碎肉、蝦米、香菇等等」,小蔡一邊說著,一邊將菜包粿的皮合上,搓成橢圓狀,待蒸熟後,菜包粿即可出爐售賣。

  「以前只有地瓜粿,現在種類更豐富了」,正在買菜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舊時普通民眾的生活儉樸,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會蒸糕做粿,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粿品種類愈加豐富,且可隨時購買。

  2日常特色小食用途多

  米味飄香的粿品,不僅是一道特色小食,其在石獅人生活中也起著不一樣的作用,婚事、生孩等紅白喜事乃至節日,粿品都可派上用場。

  七夕的「糖粿」,大家一定不陌生,在搓好的糯米圓子中間壓一個陷,用來供奉「七娘媽」,這是許多閩南人的家鄉記憶。逢年過節時,在石獅人家中祭拜的供桌上,便會有甜粿、發粿、龜粿等可口點心,寓意討彩。其中,發粿、大粿最受歡迎,在和平路一家老字號粿品店中,店主小李拿出了一籠熱氣騰騰的發粿準備送貨,他介紹,發粿是由糯米、糖、水等發酵而成,發粿的特點便是需要蒸到像開花一樣炸出四瓣,寓意發財,有些人在除夕祭拜後,還會將發粿放到發黴,預示新的一年「會發」。「如果是碰上拜天公或是嫁娶的好日子,就會有很多人來定製大粿」,店主小李告訴記者,當下恰逢清明時節,需要大粿的客戶不多,因此店裡近期沒有做。

  「小孩滿月、周歲需要滿月粿、龜粿等」,在賣魚街的一個小攤上,蔡阿姨指著滿月粿說道,只見滿月粿是圓形的,形狀較大,有的是紅色的,也有的印著「孝順」紅字,龜粿則有著烏龜的樣式,蔡阿姨告訴記者,這類粿品蘊含著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祝願。

  3海外遊子的思鄉味道

  各式各樣的粿品大多表面油滑透亮,爽口清甜。在採訪中,記者嘗了一塊糯米粿,初入口,牙齒充分感受到了糯米的軟潤與彈性,接著甜味漸出,花生米與糯米的芳香令人回味。而有包陷的粿則是另一種風味,咬下的每一口都能品嘗到幾種餡料融合後所散發出來的鮮味,同樣令人意猶未盡。無論是早餐、下午茶,還是零食,粿品都是一道美味點心。

  對於海外遊子來說,家鄉味道最是難以忘懷。「清明那天,一個從澳大利亞回來的婦女,特意到我這裡買了好幾個發粿,她說這種有粽葉的發粿,是從小吃到大的,她每次回家都要吃」,賣發粿的老施告訴記者,搭配粽葉且呈黃色的發粿最為經典,清明時節,經常有回鄉祭祖的人前來購買粿品,他們或是想重溫家鄉味道,或是準備帶到外地與他人分享。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推薦閱讀

《人民的名義》1-56集分集介紹至大結局:是誰給丁義珍通風報信?《人民的名義》電視劇正在熱播中,該劇是一部當代檢察題材反腐劇,該劇講述了……【詳細】

超強大腦!世界最聰明動物大盤點(組圖)浣熊在主人的指導下超乎想像地學會了騎自行車、小狗掌握了洗衣的全過程、小貓貓打開後門溜了出去……【詳細】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劉亦菲白淺曝光 兩版人物顏值PK 近日,影版《三生三世》曝光人物海報,對比電視劇版,男女主演的人物顏值有所提升,配角怎麼樣,整個造型畫風你喜歡哪版...【詳細】

《因為遇見你》小說大結局曝光:張果果何時恢復記憶與父母相認 張果果結局《因為遇見你》電視劇正在熱播中,網友想知道張雨欣結局是什麼?張果果什麼時候恢復記憶跟親生父母相認?劇網友透露,張雨欣結局坐牢了,好像連親生女兒都不認她...【詳細】

相關焦點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記憶中,每年過年,我最喜歡吃的便是「小米粿」「油粿」(酥餃、軟餅)等的,「油粿」油炸起來,嫩滑、脆香、鹹甜適口,裡面餡的油麻籽、輾碎的炸花生米、白糖等混合的主料,香氣逼人,入口留油,想著饞涎直流。而最能代表媽媽味道的,那便是小米粿了。當那蒸著的一籠小米粿大鼎蓋掀開時,仿如是一朵朵潔白的蓮花,從蒸籠中綻開,冒著氤氳的蒸汽,美麗極了,香撲四方。
  • 江永:油炸糯米粿 留住鄉愁味
    桃川鎮居民在製作糯米粿。紅網時刻永州12月10日訊(通訊員 陳健林)冬至臨近,在江永縣桃川鎮老街,居民開始手工製作糯米粿。糯米粿是瑤族群眾的傳統小吃,冬至臨近,桃川鎮大街小巷瀰漫著粿子的香味,這裡的居民忙著炸粿子備年貨,手工製作糯米粿留住了鄉愁味,滿滿都是「老桃川」的味道。章年華、何戊姣夫婦把冷卻之後的糯米粿裝袋。「長沙、冷水灘有幾個客戶明天要300斤糯米粿,今天請了三個工人幫我炸粿子。」
  • 德化:不吃炸米粿,枉到赤水來
    但阿嬤製作糯米粿的熱情不減,米漿磨好後,按比例加鹽、加鹼、調味道,而後倒入網布裡濾水。濾水後的米糰上捏出一小塊,搓圓按扁,放在洗淨的粽葉上,熱鍋、滾水,上屜,烈火,直到粽葉清香裹挾著米香嫋嫋升騰。拉開屜,米粿小巧透亮,等不及冷卻,抓起一個咬一口,Q、彈、糯、不粘牙,嘗一嘴,就是一整個童年。 我原以為,這樣好吃的米粿,在阿嬤故去後再也吃不到。
  • 「老闆,一個碗仔粿加辣」老街上的碗仔粿,吃不吃得到就看你了
    不出意外,這家劉記碗仔粿,就是這麼一家「幽靈」碗仔粿攤子,下午3點左右出現,但在馬巷的老街上,確是大家都懂的事兒。 如果現吃,那就直接在瓷碗裡的粿上挖出個小三角,加入各種調味,如果像好料菌這樣打包,碗仔粿也都會被一個個挖進小盒子裡。
  • 【特色小吃】雲林北港碗粿 濃濃家鄉味
    北港鎮民洪阿棋在北港鎮販售多年碗粿,傳承母親手藝,製作鹹碗粿香Q好吃,在顧客要求下,也會販售古早味的甜碗粿,香氣十足,是不少旅外民眾返家必嘗的家鄉味  家族賣碗粿超過40年歷史,古早的推車、蒸籠、口味與從前無異,連吃碗粿的竹籤,也是阿棋一根根削出來的。每天下午2時許,他推著攤位到朝天宮廟前、中山路與光明路口練攤。   往往桌椅還沒擺好,老顧客已經在旁邊等待,阿棋的鹹碗粿用純米製作,加上瘦肉、油蔥,吃起來很Q,含在嘴裡入口即化,吃完還有大麥茶可以喝。
  • 「七娘媽」誕辰祈祥 桃粿龜粿糖粿必不可少
    桃粿龜粿 七夕甜品亮晶晶在這一天,吃糖粿是必不可少的。在泉州的一些沿海地區,桃粿和龜粿也是祭祀時不可缺少的。昨日,記者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郭阿婆家中,了解這兩樣甜品的做法。昨日上午10點多,在東園鎮郭阿婆的家中,郭阿婆正忙著製作桃粿和龜粿。
  • 七夕至 糖粿香 泉州七夕傳統民俗有哪些
    泉州人把今日定為七娘媽的誕辰,要拜七娘媽、吃糖粿……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泉州老城區,發現不少市民忙著採購「七夕」用品。在市區的金魚巷口,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前來買糖粿。一家店鋪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泉州的傳統民俗,早在800年前的宋朝,有一本書叫做《東京夢華錄》,上面記載:七夕以油麵糖蜜,造為壓笑兒,謂之『果食』。
  • 雲林煎盤粿 北港小鎮特色小吃
    雲林煎盤粿 北港小鎮特色小吃2009-10-21 09:21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編輯:張蕾  雲林縣北港特色小吃「煎盤粿」香Q滑嫩的口感,一直是許多人難忘的回憶,北港藝術老街,由年輕藝術家許碧光、李志偉共同創作,讓北港特有的小吃攤呈現在古牆浮雕,粿香飄巷
  • 七夕至 糖粿香
    泉州網8月25日訊 (記者魏婧琳)今日是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七娘生。」泉州人把今日定為七娘媽的誕辰,要拜七娘媽、吃糖粿……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泉州老城區,發現不少市民忙著採購「七夕」用品。在市區的金魚巷口,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前來買糖粿。
  • 文昌東閣粿仔味美又養生
    說的是文昌擁有各色小吃,不僅味美,而且有益健康,因此,深受男女老少歡迎。而說到文昌小吃,東閣粿仔一定繞不過去。在文昌各地的酒店、老爸茶店和街頭的大排檔裡,都少不了東閣粿仔的身影。按此傳統,為表感激,主人家要用細米粉製作一些可口的粿仔來招待鄰裡,人手不夠時,鄰居們都會搭把手,漸漸演變成了全村人搓粿仔、煮熟同吃的習慣。如今,舊時關於「孩子出生12天後才能見外人」的風俗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做粿仔招待客人的習慣在文昌的一些村落仍保留至今。製作粿仔的原料主要有大米、紅糖、生薑等。
  • 東閣粿仔:「小粿仔 大養生」
    溫辣甜潤的東閣粿仔 「又圓又滑兩頭尖,左右逢源名聲揚」,說的正是文昌民間的傳統小吃——粿仔。粿仔,原產地文昌市東閣鎮,製作時層層工序都要注意「火候」,考究師傅的「功夫」活兒。 文昌民間諺語有云:「小吃小,能量大。小孩大人都能吃,文昌小吃甲天下」。
  • 海南文昌東閣粿仔 味美又養生
    海南文昌東閣粿仔 味美又養生 2019年05月08日 15:13   來源:海南日報
  • 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幾代人記憶 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碗仔粿可以根據食客口味搭配多種醬料。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戴舒靜 通訊員 何振邦)一張小凳子,一根小竹篾,一碗碗仔粿,熱騰騰、米香飄。在翔安馬巷老街內,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
  • 安海特色小吃「鹹粿仔」
    說起安海的特色小吃,大家都會想到土筍凍、菜粿等熟悉的古早味,而安海人的心目中,還有一種地道的「古早味」,叫做「鹹粿仔」。「鹹粿仔」形似西式糕點甜甜圈,因此還被稱為「鹹鹹圈」。
  • 潮汕年味之一:薯粉粿,顛覆地瓜界的世界觀!
    潮汕年味之一:薯粉粿,顛覆地瓜界的世界觀!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喵星萌看世界,一個喜歡待在廚房裡研究美食的姑娘!春節過年回家,對於他們來說,年味就是從一口家鄉的美食中開始氤氳開來的。今天喵星萌和大家說一道潮汕逢年過節必吃的一道菜,有這麼一種粿,始終保持著最地道的鄉土風味,讓離鄉遊子難忘懷,它就是「薯粉粿」。小小一個粿,不僅是潮汕精細飲食文化的一個體現,也是潮汕文化繁衍發展的一個縮影。薯粉粿,潮汕的特色小吃,是一道漢族名點。
  • 紅桃粿,韭菜粿,菜頭粿,馬鈴薯粿誰最好吃
    潮汕人喜粿,每年每個時節都會做粿吃粿。粿——可以說是潮汕人的心頭好之一。吃粿已經成為潮汕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人家還是沿襲舊習,自己動手做粿。我最喜紅桃粿裡面包裹著的炒飯,有肉沫,有香菇,有花生,還有蔥花。不僅料足,飯粒也是顆粒飽滿,粒粒分明。小小的、尖尖的米粒,和平常吃到的炒飯完全不一樣。它還帶著些許粿皮的味道,香香柔柔的。連著皮一塊咬,外柔內淳,香軟可口,十分美味。
  • 贛東北第一粿,上饒年味十足的傳統美食山粉粿
    山粉粿也叫肉圓粿或圓圓粿,是上饒歷代傳統名菜之一。上饒人過年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缺的一道特色菜。肉圓粿寓意象徵著「團團圓圓、合家歡樂。」「肉圓粿」又是春節待客一盤非常受歡迎的菜餚,不論是炒或是帶湯煮,或者是單獨蒸都非常好吃。既可當一道菜,也可以是點心或者是主食。
  • 藏在老街的貢仔粿
    今天我們繼續尋找藏在巷子裡的美食他們家是專門賣炸的東西很多住在很遠地方的客戶都是跑過去買過過癮貢仔粿是汕尾地區的特色小吃蘸點特製的醋入口脆香酸甜解饞又開胃以蘿蔔絲用米漿拌和用一鐵漏子盛著放入油鍋裡炸顏色變金黃後就可提起放鐵網裡
  • 石獅特色名小吃:永寧大師煎包
    石獅有個「永寧大師煎包」遠近聞名。說起「永寧大師煎包」無人不曉。1976年,蔡明亭隨著父親在永寧老街舊菜市旁自家門店開了一家煎包店營生,從此做起了包子的生意,這一做就是30多年,並且註冊了「永寧大師煎包」商標,於2009年開始了連鎖經營之路。在短短30多年裡,它不但成為石獅的地方特產、著名的地方小吃,而且還成為泉州風味小吃、福建省名小吃。
  • 江永桃川糯米粿走上大市場 遠銷深圳、長沙等地__永州新聞網_永州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健林 )冬至臨近,在江永縣桃川鎮老街,居民開始手工製作糯米粿。糯米粿是瑤族群眾的傳統小吃,冬至臨近,該鎮大街小巷瀰漫著粿子的香味,這裡的居民忙著炸粿子備年貨,手工製作糯米粿留住了鄉愁味,滿滿都是「老桃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