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熊孩子的背後,是沒有規則感的自己,還是一對熊父母?
前段時間,阿花公司聚餐,因為當天老公要加班,保姆請假,所以只得她帶著孩子去。同事們基本都已經結婚,有孩子,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對孩子也特別好。一見孩子,就開始誇孩子。但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吃飯過程中,阿花6歲的兒子淋漓展現何為沒修養。
首先,菜一端上來,孩子就開始夾。還不是一夾就完事,而是挑挑揀揀,挑到自己滿意的,才吃進去。沒吃一會,因為視線受限,乾脆就站到凳子上,站著吃。也不用筷子,直接上手去抓。更爆炸性的是,孩子朝桌子打了一個巨無霸的噴嚏。同事都頗有微詞,阿花也意識到了,笑眯眯地說:「孩子不懂事,你們不介意吧。」同事聽到這句話,覺得沒救了,索性也不說話。
就這樣,一場聚會下來,除了孩子和阿花吃飽了。其他同事不是水飽,就是氣飽了,回家紛紛加餐。而回到家的阿花發現自己被踢出了群。很鬱悶的她,就在朋友圈發了一個聲討其他同事的朋友圈,其中只有一個同事回復一個字:該。
第二天上班的阿花如坐針氈,大家都沒人搭理她,後來就辭職了。因為一份飯,丟了一份工作,不知道她知道會不會讓孩子多注意一些。
阿花丟了工作,其實也怨不得孩子。反倒是孩子應該埋怨阿花,把自己培養成這樣的人。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其中的就餐文化,就是很講究的一環。吃飯講究座位的排序,吃飯時的態度。不僅要講文明,還要懂規矩。聰明人不會說你家孩子沒吃相等,只會默默的把你和孩子拉進沒修養的黑名單。
而孩子不顧他人的夾菜,吃飯時不文明,都是「熊」的表現。而熊孩子最終禍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之前曾有新聞報導,熊孩子去親戚家,不經允許玩柜子中的手辦,還將其損壞,毀壞金額高達二十萬左右。這是錢的教訓,還有肢體教訓。一個孩子在公交上挑釁一名成年男子,男子忍無可忍,將他掀翻在地,打了一頓。
由此可見,這戰鬥力爆表的熊孩子不僅影響他人,還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父母不捨得教育,社會幫忙,並且絲毫不會手軟。
始終相信一句話,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位熊家長。
▶溺愛,讓孩子沒有敬畏感。
溺愛不是愛,而是傷害。現在的父母不是把孩子當孩子,而是當祖宗,天天供著。孩子搶了別家孩子的玩具,父母說孩子還小。孩子偷同學的錢,父母說孩子還小。孩子長大了「欺負」女同學,父母說孩子小,是女生的錯。等到孩子犯了大錯,進了監獄,父母說:這孩子咋這麼不懂事。
很多父母其實都是這樣,自己溺愛孩子,不教會孩子規矩,讓他沒有敬畏感。等到自己管不住,一切都無法挽救的時候,又來指責孩子。面對這樣的家長,只能說6個字:愛孩子,別溺愛。
▶事後不懲罰,讓孩子沒規矩。
任何人都會犯錯,這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更容易犯錯。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之後沒有得到懲罰。
別看孩子小,其實孩子很聰明,懂得如何利用父母愛自己的心,這也是為人父母致命的弱點。但不管孩子怎樣,父母都不能心軟,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才會教會孩子規矩。
▶不和熊孩子一起玩耍。
倘若要熊孩子,那就別讓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好孩子那麼多,為什麼要挑一個熊孩子呢?既不懂禮貌又經常欺負小夥伴。當然,父母不能直接說,可以問孩子,和他在一起開心嗎?倘若不開心,那就換一個讓你開心的小夥伴一起玩。如此,也避免孩子受到熊孩子的影響。
▶對熊孩子進行簡單教育。
倘若遇上熊孩子,可以簡單地進行教育一下,對他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會傷害到別人。如果一直都這樣,別的小朋友就不會喜歡你了。但最好別企圖糾正孩子,因為熊孩子的養成和糾正的難度是天差地別的。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父母們要注意教育方式,別把孩子往歪路上領。
【話題討論:如何看待熊孩子背後有一個熊家長?】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