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都不喜歡開他人玩笑,也不喜歡他人拿我們開玩笑。因為玩笑一旦說得不好,就會變成刻薄、譏笑和嘲諷,會傷害他人,也會損害友誼。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自己跟孩子開的玩笑。
其實,比起跟同輩開玩笑,跟孩子開玩笑更不可取。因為,跟孩子開玩笑可能會在某些方面毀了孩子。
上小學時,我父親就常常在外面取笑我是「白字先生」。而我卻因為他跟我開的這個玩笑,至今都不肯原諒他的錯誤。
因為他的玩笑,導致我在語文方面極端不自信,導致我在語文學習的曲折歷程中摸爬滾打了二十幾年。
確實,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跟孩子開玩笑開不得,是有理由的。
第一:孩子沒有辦法理解玩笑。
開玩笑是需要聰明才智的,理解玩笑也是需要聰明才智的。而孩子並不具備理解玩笑的聰明才智。所以,孩子沒辦法理解大人跟他開的玩笑。
有人跟孩子開玩笑說:「你媽媽準備給你生個弟弟妹妹,你要不要啊?」開此玩笑的人並不在乎孩子給出什麼答案,他只是想藉此跟孩子聊上幾句話,並藉此娛樂一下氣氛。但是,孩子並不理解這個玩笑話的意思,他只會直接回答。這樣,孩子就正好入了開此玩笑的人的套。
若孩子能理解玩笑,便會有很多機智的回答。並且,若孩子給出機智的回答,玩笑就不再是玩笑,而是跟大人的鬥智鬥勇。
第二:孩子會認真對待他人跟他說的每一句話。
開玩笑最怕遇到較真的人。恰好,孩子就是最較真的。因為孩子純真無邪,因為孩子不理解玩笑話,所以孩子會認真對待他人跟他說的每一句話。
孩子正在認真地吃飯。你突然想逗他玩,便跟他說想吃他的飯。孩子若不肯,就會很認真的跟你說:「不行,這是我吃的飯。」你若裝作要來搶他的飯吃,他便會用手蓋住飯碗,直接阻止你的行為。
第三:孩子的敏感點未知,玩笑話很容易觸碰到孩子的敏感點。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敏感點。每當他人觸碰到我們的敏感點時,我們都會火冒三丈。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敏感點,也會因為我們開玩笑觸碰到他的敏感點而生氣。
如果孩子正因為父母不愛他而煩惱,你卻跟他開他爸爸媽媽要生弟弟妹妹的玩笑,那你想他會不會生氣?
為何一句正經話,一定要用玩笑話說出口呢?是不是因為開玩笑的人想借玩笑之口,而擺脫出現問題時的尷尬呢?
第一:開玩笑之人常把「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請不要當真」當做擋箭牌。
玩笑若不能正確理解就不再是玩笑,而是破壞氣氛的說錯話。但是,開玩笑的人一旦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便會藉口說,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請不要當真,便輕鬆緩過。所以,玩笑話便成了很好的擋箭牌。
第二:開玩笑的人可以借「這是一句玩笑話」而推開所有責任。
在開玩笑的人看來,即便出了問題,那也不是他的責任,而是對方的責任。他會說:「我明明說的是玩笑話,你為何要當真。你當真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難受嗎?」所以,對方難受那是對方自己的責任,而不是開玩笑的人的責任。
常言道:「樹怕傷皮,人怕傷心。」很多人搞不清說玩笑話的底線,常常會因此傷到孩子的心。孩子也常常因此跟他們急,但他們往往不以為恥,反以為笑。
所以說,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可能會在某些方面毀了孩子。尤其是對那種喜歡通過開玩笑來教育孩子的父母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危險,不能不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