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東南春季考察 之 文山篇

2021-02-07 野花之路


文山的森林


2020年春天,受到疫情的影響,推遲和取消了很多原定的植物考察,悶了四五十天,一直在鑑定植物,直到3月14日才回到大理。大理下面的縣跑了一個星期,又趕去玉溪高魯山看了一下杜鵑,緊接著便開啟了滇東南考察,第一站是——文山市。


文山、屏邊、元陽三縣的本底調查,是華南植物園陳又生老師接的環保部的項目,分別在8月,10月,3月進行三次考察,為期一年。第一次考察因為我當時還在木裡,遺憾錯過。第二次秋季考察趕上了,跑了十幾天(具體情況我準備另外寫三篇考察筆記),第三次考察原來定在春節期間,因為疫情一推再推,直到三月中旬才最終確定了日期。25日晚上,天南地北的隊員齊聚文山,大家都在家憋了太久,精神十足,鬥志滿滿。


文山市,是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文山州的麻慄坡,西疇,馬關等縣植被豐富,聲名在外,所以大多數考察隊伍都僅僅只是以文山市為中轉地,基本很少停留,因此植物可圈可點的文山市,反而變成了文山州的調查盲區,很有詳細走訪的必要性。


第一天,早上吃完早飯,我們便直奔新街鄉而去,山路盤旋往復,兩旁大多是被砍伐過的山坡,植被稀疏次生,偶爾能看到連綿成片的石灰巖山峰。一個半鐘頭後,到達目的地的村子,慢慢沿著山路往下探索,走著走著進入一片相對原始的林子,何老師在前面偵察情況,不多時指著遠處一根藤子說,這就是文山馬兜鈴了!



文山馬兜鈴(Aristolochia wenshanensis)

文山馬兜鈴是2020年發表的一個馬兜鈴新種。2019年3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蔡磊博士來到文山,由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何德明工程師帶路,去了一個之前沒什麼植物學家去過的地方,在調查過程中,意外見到一種正在開花的馬兜鈴植物。通過採集標本、拍攝照片,查閱大量標本和文獻資料,最終確定為馬兜鈴屬一新種。目前該物種只在滇東南境內發現2個分布點,而且居群數量很少,是一種典型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亟需採取拯救保護措施。




文山馬兜鈴(Aristolochia wenshanensis)




文山馬兜鈴(Aristolochia wenshanensis)


文山馬兜鈴的發現地,其他一些特別的植物:




鐮葉西番蓮(Passiflora wilsonii)




鐮葉西番蓮(Passiflora wilsonii)




越南木瓜紅(Rehderodendron indochinense)




柔毛堇菜(Viola fargesii)




匍匐堇菜(Viola pilosa)




勐海胡頹子(Elaeagnus conferta var. menghaiensis)




蒼葉守宮木(Sauropus garrettii)




平伐清風藤(Sabia dielsii)




毛刺殼花椒(Zanthoxylum echinocarpum var. tomentosum)




珍珠傘(Ardisia maculosa)




圓葉青藤(Illigera orbiculata)




滇越猴歡喜(Sloanea mollis)


下午前往文山市的最低點——那麼果河。這邊是乾熱河谷的氣候了,格外炎熱,一路見到的植物也跟文山其他地方差別很大。像雞嘴簕(Caesalpinia sinensis)、囊託羊蹄甲(Bauhinia touranensis)這些典型的乾熱河谷地帶的東西,很少在文山其他地方看到,還見到一個豆科的光葉密花豆(Spatholobus harmandii),之前記載是產海南的,很有可能是雲南新分布。




山豬枷(Ficus tinctoria)




雞嘴簕(Caesalpinia sinensis)




光葉密花豆(Spatholobus harmandii)




毛束草(Trichodesma calycosum)




蘋婆(Sterculia monosperma)


第二天,前往文山老君山延伸出來的一條山脈。何老師開著車來到山腳,我們要從1900爬到2400米。沿著一條機耕路往前走,不多時便進了林子。這條路十分神奇,看上去極其乾燥,但事實上表層下面的土壤十分溼潤,沿著路走,一會兒出現一種不同的堇菜,走完全線總共拍到了七種,可以說實現了堇菜自由。




毛瓣堇菜(Viola trichopetala)




毛堇菜(Viola thomsonii)




小尖堇菜(Viola mucronulifera)




深圓齒堇菜(Viola davidii)




戟葉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




長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越靠近山頂植被越好,穿出林子,豁然開朗,我們站到了一個懸崖的邊上,腳下壁立千仞,南邊來的風呼嘯而過,遠處的高山就是文山最高峰薄竹山,風光壯美。沿著山脊線走,腳下開始出現了幾棵雲南獨蒜蘭,山頂的杜鵑種類也很豐富,先後見到了雲南三花杜鵑(Rhododendron triflorum subsp. multiflorum),毛柄杜鵑(Rhododendron valentinianum),迷人杜鵑(Rhododendron agastum),露珠杜鵑(Rhododendron irroratum),桃葉杜鵑(Rhododendron annae)等,開成一小片一小片微型花海,可惜我們沒有更多時間,沿著山脊繼續走,應該還能見到更多的杜鵑。




雲南獨蒜蘭(Pleione yunnanensis)




桃葉杜鵑(Rhododendron annae)




桃葉杜鵑(Rhododendron annae)




桃葉杜鵑(Rhododendron annae)




雲南三花杜鵑(Rhododendron triflorum subsp. multiflorum)




雲南三花杜鵑(Rhododendron triflorum subsp. multiflorum)




毛柄杜鵑(Rhododendron valentinianum)




迷人杜鵑(Rhododendron agastum)


原路返回,一邊走一邊拍,細細探尋林子裡東西還不少,沿途拍到一些特別的植物:




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雲廣粗葉木(Lasianthus longicaudus)




密花遠志(Polygala karensium)




廣序假衛矛(Microtropis petelotii)




密葉十大功勞(Mahonia conferta)




粗穗蛇菰(Balanophora dioica)




革葉清風藤(Sabia coriacea)




革葉清風藤(Sabia coriacea)




草甸龍膽(Gentiana praticola)




毛葉草血竭(Polygonum paleaceum var. pubifolium)




疏花衛矛(Euonymus laxiflorus)




密花胡頹子(Elaeagnus conferta)




尼泊爾綬草(Spiranthes flexuosa)




耳狀人字果(Dichocarpum auriculatum)




四川兔兒風(Ainsliaea sutchuenensis)


回來的路上,順便去一個村子裡看了馬關含笑(Michelia opipara),一樹繁花,美麗動人,夕陽的光線打在花瓣上面,如夢似幻。




馬關含笑(Michelia opipara)




馬關含笑(Michelia opipara)




馬關含笑(Michelia opipara)


第三天,選擇了老君山保護區的一條溝谷來走樣線,不知道是不是季節的問題,這邊大多數植物都還沒有開花,走了半天只見到寥寥幾種還能拍拍的,走到十二點,就地吃了個便餐,就往回撤了。




五匹青(Pternopetalum vulgare)




雞血七(Corydalis temulifolia subsp. aegopodioides)




三葉木通(Akebia trifoliata)




直刺變豆菜(Sanicula orthacantha)




黃金鳳(Impatiens siculifer)




月月紅(Ardisia faberi)




雲南假衛矛(Microtropis yunnanensis)




線葉柄果海桐(Pittosporum podocarpum var. angustatum)




沙壩榕(Ficus chapaensis)




刺果衛矛(Euonymus acanthocarpus)


下午趕往一片石灰巖林立的區域,孤峰聳立,看上去極像廣西。季節還是不太對,石灰巖上十分乾燥,開花植物寥寥,拍了一種比較奇怪的木蓮,見到平臥曲唇蘭(Panisea cavalerei),又往乾燥到極點的山坡上爬了半天,拍了喜歡生長在石灰巖的小花風箏果(Hiptage minor),暮色四合,打道回府。




平臥曲唇蘭(Panisea cavalerei)




小花風箏果(Hiptage minor)




寬杯杜鵑(Rhododendron sinofalconeri)




翼柄瑞香(Daphne laciniata)




滇南脆蒴報春(Primula wenshanensis)




巨序樓梯草(Elatostema megacephalum)


第四天,前往文山北部的幾個鄉鎮,這邊靠近丘北縣,地形地貌非常相似,受到破壞的程度也如出一轍,一個個渾圓的小山包,全部被砍得片甲不留,形成童山濯濯的石漠化景觀。連著跑了四個村,情況都是差不多,雲南高原的紫外線毫不客氣地灼烤著大地,幾片僅存的林子裡轉了幾下,收了幾種喀斯特植物,鳴金收兵。




雲南羊蹄甲(Bauhinia yunnanensis)




雲南叉柱蘭(Cheirostylis yunnanensis)




卷葉黃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




流蘇樹(Chionanthus retusus)




橢圓葉木藍(Indigofera cassoides)




橢圓葉木藍(Indigofera cassoides)




裸莖千裡光(Senecio nudicaulis)




君遷子(Diospyros lotus)




雲南鼠尾草(Salvia yunnanensis)




毛枝繡線菊(Spiraea martinii)




線葉豬屎豆(Crotalaria linifolia)


第五天,前一天收穫特別差,所以我們果斷放棄了北部鄉鎮,一行五人前往新街鄉,跑了三個村。何老師差不多是把家底都亮出來了,收穫當然是極大的!接連收了不少沒見過的種類,包括雲南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 yunnanensis)等等好東西。




紫果槭(Acer cordatum)




純色萬代蘭(Vanda subconcolor)




碧綠米仔蘭(Aglaia perviridis)




榕葉衛矛(Euonymus ficoides)




雲南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 yunnanensis)




雲南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 yunnanensis)




背蛇生(Aristolochia tuberosa)




長柄通泉草(Mazus henryi)




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




擬卵葉銀蓮花(Anemone howellii)




欏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




茶條木(Delavaya toxocarpa)


這一天的結尾,最後一個植被極好的村子,順利拍到了富寧藤(Parepigynum funingense)的花。該種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分布地點稀少,開花花期比較早,是極其少見的一種夾竹桃科植物,心心念念了很久,終於拍到了花期正好的富寧藤,十分開心。




富寧藤(Parepigynum funingense)




富寧藤(Parepigynum funingense)




富寧藤(Parepigynum funingense)




富寧藤(Parepigynum funingense)


文山馬兜鈴為始,富寧藤為終,五天的文山考察圓滿結束,我們收拾行囊,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站——元陽。


微博:@斷腸人在刷牙zz,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滇雲風物 文山文筆塔
    原標題:滇雲風物 文山文筆塔文山文筆塔矗立於文山市東山之巔,遠望猶如仙山瓊閣,壯美無比。該塔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雁塔秋風」是文山舊時的八景之一。據史志記載,清初,文山水患頻發,建塔是為了平水災、保平安。
  • 雲南文山老君山:天然氧吧 避暑勝地
    文山老君山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君山位於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境內,由老君山原始林區、薄竹山和西華山三個片區組成,並納入了上天生橋、下天生橋、東方紅電站、頭塘森森公園、柳井溶洞和白沙熱帶至南溫帶的多層性高原巖溶地貌特點,是滇東南地區唯一的一塊亞熱帶「植物寶庫」,是以原始森林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目的地。
  • 文山不能錯過的景點 定能讓你一飽眼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山綠水&nbsp&nbsp&nbsp&nbsp雲南文山,地處滇東南,有「三七之鄉」、「滇東南大門」的雅稱,這裡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著國內外的旅遊者和資源開發者紛至沓來
  • 文山的前塵過往裡,看見風雲際會的中山紀念堂
    集中外典籍知識、古今珍器文物,以供民眾閱覽;平治球場,廣植樹木,使大家能暢識大自然之奧秘,增添欣賞山川景色的樂趣,尤能增益性情修養,讓民眾有大開眼界之妙感,意義非淺也。 此館設立後,將永久開放。任人入座玩樂,索取知識。希冀有好的效果產生。讓邊疆各族勞動百姓,文化知識能逐漸開闢豐富,學問能日新月異,以此增進地方之文明幸福。
  • 文山,三七花開的地方
    □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葛先虎 文/攝 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是西南三省通往亞太地區的主要陸路通道,被稱為「滇桂走廊」。這裡四季溫暖如春,8月10日,因工作原因,記者來到文山州州府所在地文山市,走下飛機,一陣涼爽輕柔的風迎面吹來,趕了近一天「機程」的煩躁,瞬間被吹散了。
  • 文山 老君山新物種「現身」!整個雲南首次發現!
    眾所周知,文山老君山自然保護區物種多樣,資源豐富,是文山人民的生命之源,被譽為文山人民的"母親"和"心臟"。近日,在咱們資源豐富的老君山自然保護區又發現新物種啦!!!而且還是雲南省首次發現!是不是感覺很厲害呢?
  • 颱風「木恩」今日入滇 預計昆明有大雨
    曲靖南部、文山、紅河、玉溪南部、普洱、西雙版納陰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其他地區陰天間多雲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強降雨影響下,今日,滇西北怒江、麗江,滇西德宏,滇西南普洱、紅河部分地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高;滇東北昭通、曲靖,滇西北怒江、麗江、大理,滇西德宏,滇西南臨滄、普洱,滇南紅河,滇東南文山部分地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較高。
  • 探秘文山三七 看專家怎麼說
    【天地網訊】三七,主產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
  • 尋味雲南 | 文山,吃貨的真正天堂
    作為滇東南的大門,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物產豐富、飲食文化深厚。有著百年歷史的三七汽鍋雞曾經被列為《國宴菜譜》,一舉成名。而文山市作為州府所在地,更是匯集了全州的美食。文山的米線是細米線,原料用的是廣西和文山廣南八寶一帶的所產的米,色白而有光澤,細長柔韌,耐燙不斷,特點是筋骨好、滑爽回甜、米香濃鬱。其次是吃法。文山米線的吃飯相當之豐富,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肉類。
  •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四個值得一去的景點,看看你都去過哪?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是雲南省下轄的民族自治州,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東南部,東與廣西百色市接壤,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界,西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北與曲靖市相連,區域總面積32239平方千米。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硯山浴仙湖,廣南八寶景區,柳井溶洞群、薄竹山等。
  • 文山學院附屬學校開學啦
    位於文山市古木鎮紅石洞村旁的文山學院文山學院附屬學校小學生 張贏嬋:感覺人家都要上完了我們還沒上課,今天終於來了,放心了。文山學院附屬學校教師 譚慧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以自己的言行去規範自己的學生,也將為文院附中獻出自己一份巨大的能量。用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耐心去教導每一個孩子。
  • 雲南滇味的九大流派,盡在《舌尖上的雲南美食指南》
    很早,雲南境內就開始了民族文化的交融,並由此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滇菜美食文化。滇菜 「春嘗花、夏食菌(蕈)、秋品果、冬吃菜 」,四季皆有特點;「吃菌、吃花、吃蟲、吃藥膳、吃果蔬,品陳香普洱、品花香之飲、品民族風情」的「五吃三品」在中華飲食文化中獨具一格。
  • 周末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東北有雨 出行需帶雨具
    昨天(9日)滇東北、滇西、滇西南出現小雨局部中雨,其它地區多雲間晴。滇中清晨有霧。預計今天及明天滇西北、滇西、滇西南多雲間陰有陣雨局部中雨,滇東北陰有小雨,其它地區多雲局部有陣雨,局地可能伴有雷電、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 回眸「十三五」丨高鐵+航空 聯通發展文山交通「大動脈」
    依託高鐵網絡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不僅打通了文山連接珠三角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通道,而且縮短了文山與貴州、成都、重慶等城市的距離,成為文山州地區經濟發展的又一條致富路、幸福路,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雲桂鐵路文山段開通運營以來累計發送914.03萬人、到達911.52萬人。丘北縣以普者黑美輪美奐的風景作為依託,使得普者黑高鐵站成為南昆客運專線中最繁忙的一個小站。
  • 正宗文山三七 春季報社第一搶省錢一半吃三七 本周五到報社看真相!
    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慧麗 朱 靜)在春季進補的選擇上,菏澤市民選擇的東西很多,可據記者調查發現,牡丹之都還有很大一部分市民在春季進補中選擇了雲南文山道地三七!效果好,價格還便宜,老百姓都能吃得起!
  • 媒體探訪:「文山是個好地方!」
    11月7日,第六屆文山三七節隆重開幕,來自中央駐滇和省級主流媒體記者、主播等於7日至8日到文山,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山在哪裡?三七是什麼?」媒體探訪活動。  從歷史上說,文山是鄧小平、張雲逸等領導的紅七軍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滇桂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區。從19世紀末的中法戰爭到上個世紀40年代的抗日戰爭,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再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對越自衛還擊戰、老山防禦作戰,近50年的時間,文山州一直是戍邊衛國的前哨,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文山州才開始戰後恢復建設。
  • 300億 匯源大手筆入滇
    不難看出,此次在滇布局是匯源近年來在全國戰略版圖規劃布局投資最大的涉農和康養綜合體項目。向康養發力「與雲南頻頻籤訂涉及果業、康養等綜合開發投資項目,是集團公司高層多次深入雲南考察作出的戰略決策。」北京匯源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彌勒匯源高原特色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晉強介紹說。
  • 【滇西北藏語地名之奧秘】文獻中的「茶畦隴」在西藏察隅與雲南...
    提要:  文獻所載:「怒江發源於西藏唐古拉山南麓,至貢山縣境的茶畦隴進入雲南」,應更正為:「怒江發源於西藏唐古拉山南麓,於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察瓦龍鄉之南,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鄉之北秋那桶村委會西北面入滇
  • 雲南文山來滬誠邀家人們來看看
    24年來,滬滇扶貧協作取得顯著成效,文山人民們真切感受到了「上海溫度」。今天,雲南省文山州2020年旅遊產品暨招商引資推介會在上海舉行。在兩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共同努力下,「滬企入滇」「雲品入滬」等渠道一一打通,推動著雙方合作水平一步步邁向新的高度。前兩天「專列入滇」,是上海和文山之間開通的首次旅遊專列,也是滬滇扶貧協作模式的一次全新嘗試。專列的開通不僅為廣大上海市民提供了更多、更豐富、更實惠的旅遊出行方案,也將直接帶動文山的旅遊景點、餐飲、住宿、購物等全產業鏈的發展。
  • 新徵程路上,文山美好願景連連看
    中國共產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第九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16日至17日在文山舉行。「十三五」時期,是文山戰勝特殊困難和嚴峻挑戰、奮力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文山發展史上綜合實力提升最大、轉型發展進步最快、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