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海市蜃樓·煙臺八角...

2020-12-23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通訊員 鄭義 煙臺報導

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

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建設富有特色的海洋經濟大市的重要舉措。「百箱計劃」以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建造為開端,在煙臺海域布局高端裝備型現代海洋牧場,未來計劃布局100套深遠海養殖設施,建設亞洲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打造海洋牧場煙臺模式。

「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是依託巨型工業裝備建造的海上文旅項目,致力打造集度假、休閒、娛樂、會展、海洋牧場等融合發展的海上體驗平臺,將建成煙臺文旅發展的新地標,為煙臺增加新的城市名片。

會上,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項目啟動開工建造,舉行了高端智能網箱建造融資、「漁服人才」培養、海上藝術城項目公司成立、支持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打造國家海洋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文化旅遊對外開放新高地等系列籤約。

會後,陳飛到上汽通用東嶽基地、萬華化學全球研發中心調研,與企業家座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進下步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相關焦點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建設富有特色的海洋經濟大市的重要舉措。「百箱計劃」以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建造為開端,在煙臺海域布局高端裝備型現代海洋牧場,未來計劃布局100套深遠海養殖設施,建設亞洲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打造海洋牧場煙臺模式。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
    水母網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王聰 攝影報導)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這是中國海工北方總部落地煙臺的第一個實體項目。項目實施方——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由中集集團、國豐投資控股集團、煙臺業達經濟發展集團、長島旅遊集團四方合資於2020年4月16日在開發區成立,首期註冊資本8億元。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
    水母網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王聰 )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這是中國海工北方總部落地煙臺的第一個實體項目。項目實施方——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由中集集團、國豐投資控股集團、煙臺業達經濟發展集團、長島旅遊集團四方合資於2020年4月16日在開發區成立,首期註冊資本8億元。
  • 「百箱計劃」開工 「海市蜃樓」籤約,中集集團海洋牧場再接新單
    12月22日,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儀式在煙臺開發區舉行。據了解,「百箱計劃」將投入一百個深水智能網箱,在煙臺海域建設亞洲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
  • 省海洋資環院參加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
    12月22日,省海洋資環院李斌副院長參加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項目籤約會。煙臺市陳飛市長、市直有關部門、企業及駐煙院所等領導和專家50餘人參加會議。會上,資環院同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籤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將在海水魚健康養殖、海洋牧場建設和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及開發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持。以此次籤約會為開端,將開創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遠海全鏈條發展新篇章。未來以煙臺模式為示範,形成「總部煙臺、輻射全國」,打造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現代化海洋牧場。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個智能化網箱交付
    9月26日,全國第一個坐底式海珍品養殖網箱「國鮑1號」,在中集來福士煙臺廠區1號碼頭完成交付。作為市委、市政府今年重點打造的海洋牧場「百箱計劃」中第一個建成下水的智能化網箱,「國鮑1號」突破了傳統鮑魚、海膽深海養殖限制,真正實現海珍品深遠海智能裝備化「類野生」養殖,是煙臺市繼「藍鑽1號」「耕海1號」「長鯨1號」「長漁1號」等多項國內首創之後的又一新突破。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全市已建成海洋牧場平臺16座、深水智能大網箱6座,大型智能深遠海漁業裝備數量佔全國一半以上,海洋牧場工作典型經驗被農業農村部漁業局推廣,併入圍商務部全國自貿區最佳實踐案例評選。投資3億元按照國內一流的標準集中打造長島弘祥、萊州明波、海陽富瀚等10大海洋牧場重點示範項目,目前已建成9個,計劃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 海洋牧場建設走在前列 「煙臺模式」在全國推廣
    煙臺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裡,近1/10海域適宜建設優質海洋牧場,擁有海參、鮑魚、對蝦等各類海洋生物資源500多種,海洋生態環境優良,海洋資源豐度指數較高。據了解,煙臺是全國最早開展海洋牧場建設的城市之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煙臺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地區,在部分海灣開展了人工魚礁試驗和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活動。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煙臺市先後獲批全國首批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城市、全國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海洋經濟大市重點產業發展情況現代漁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集中打造萊州灣、廟島群島、四十裡灣、丁字灣等4條海洋牧場發展帶,亞洲最大的海洋牧場建造項目——「百箱計劃」正式啟動,「長鯨1號」 「長漁1號」 「耕海1號」 等一批多種類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示範工程投入運營。2018年,農業農村部首場海洋牧場現場會在煙臺召開,海洋牧場「煙臺模式」全國推廣。
  • 行走海岸線|海洋牧場的「煙臺模式」,為何被全國推廣
    這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9月18日在煙臺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一段水下實時畫面。該畫面來自一個大型深水智能網箱上的水下攝像頭。數百公裡外的長島南隍城島附近海域,由該公司研發的「長鯨一號」深水智能網箱,正在成為那裡魚兒們的「新家」,水下攝像頭監控著魚群的一舉一動,大小種類數量,一目了然。
  • 煙臺海洋牧場作為山東模式被全國推廣
    海洋牧場的「煙臺模式」也位列其中。 在大力發展海洋牧場的實踐過程中,煙臺市闖出了「海工+牧場」聯動模式、「陸海接力」兼容模式、「大漁帶小漁」共享模式等一批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新路子。
  • 亞洲最大海洋牧場項目落戶煙臺開發區!
    4月16日下午,一張帶著油墨餘溫的營業執照由煙臺開發區招商局工作人員轉交到了煙臺經海海洋漁業公司海洋牧場項目經理孫大偉手中,宣告著總投資過百億的海洋牧場項目正式註冊落戶煙臺開發區。該項目依託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建設,將分批次投放100個中集來福士「長鯨一號」深遠智能化網箱,年產值預計突破50億元,建成亞洲最大的海洋漁業規模化養殖基地。
  • 煙臺規劃建設4條海洋牧場帶 重點建五大類型海洋牧場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推進煙臺中集藍智能網箱、萊州明波智能休閒圍網等重點項目,年內爭取5個以上項目投入運營,煙臺四十裡灣海域、廟島群島海域、萊州灣東部海域、煙臺南部海域等4個海洋牧場示範區初具規模。    「三大模式」走向全國。 「海工+牧場」聯動模式,提高牧場裝備化水平。
  • 亞洲最大海洋牧場項目落戶煙臺開發區
    17日,記者從煙臺開發區黨群工作部獲悉,4月16日下午,一張帶著油墨餘溫的營業執照由煙臺開發區招商局工作人員轉交到了煙臺經海海洋漁業公司項目經理孫大偉手中,宣告著總投資過百億的海洋牧場項目正式註冊落戶煙臺開發區。
  • 煙臺市長陳飛會見山東海洋集團客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4月28日訊(通訊員 鄭義) 4月28日晚,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在麗景海灣酒店會見山東海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包劍英一行。陳飛對客人來煙投資考察表示歡迎。他表示,煙臺海洋資源豐富,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略海洋的戰略部署,大力培育高端海工裝備、海洋牧場、海洋能源綜合利用等海洋經濟新動能,啟動建設了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東方航天港等重大標誌性工程,全力建設海洋經濟大市。山東海洋集團是具有重要行業地位和影響力的綜合性海洋產業集團,雙方擁有良好合作基礎和廣闊合作空間,希望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 以高質量發展獻禮黨的生日④|經略海洋,煙臺向深藍進軍
    改革開放之後,特別是煙臺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後,市委、市政府貫徹「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並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針,實行國營、集體、個體齊頭並進的漁業體制,以筏式養殖和池塘養殖為代表的水產養殖業蓬勃興起,與海洋捕撈業形成並駕齊驅的喜人局面。
  • 煙臺移動5G加持!5G海洋牧場「耕海1號」7月上旬投入運營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鍾建軍 麻曉曉 通訊員 孫德明從煙臺漁人碼頭向海面上望去,海面上矗立著一處像花一樣的5G海洋牧場!6月29日,在煙臺市萊山區四十裡灣漁人碼頭外側海域、距離海岸線2公裡的位置,大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經過多日調試後正式交付,預計7月上旬投入運營。記者獲悉,「耕海1號」率先應用了移動5G通信技術,可5G實景傳輸、5G無人機航道巡檢,海洋牧場真正實現「可視、可測、可控、可預警」。5G技術的應用,讓海洋牧場更智能、更智慧。
  • 海洋經濟後,煙臺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
    近期,煙臺出臺了《關於支持海洋牧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力爭到2022年,全市各類海洋牧場總面積突破150萬畝,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45處,國家級22處;到2025年,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60處,其中國家級30處。海洋牧場這四個字,對大家來說是一個新詞彙,接觸也是從2019年的耕海1號開始的。
  • 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用 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深耕產教融合
    據了解,作為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首個落地項目,也是煙臺市引進的首個「雙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項目,2017年,學校先後與煙臺市政府、煙臺開發區管委籤訂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實施協議》。
  • 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
    啟動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打造世界級海洋牧場集群。高度重視發展工業設計,連續兩年舉辦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實施煙臺工業設計發展「十大工程」,每年組織500家企業與中德工業設計中心對接,以工業設計點燃傳統製造的「動能之光」。三是大力培育新興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