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4 五因素模型 & C5 對特質論的...

2020-12-17 詠卿先生

B6 人格特質理論

C4 五因素模型

一、大五模型/簡述人格因素模型

(一)基本假設

格爾頓最先提出了詞彙假設的觀點。詞彙學研究取向的基本假設是:每一種文化下的自然語言包含了所有能描述人格的維度。

(二)基本結構

1.外傾性

也稱外向性,指人們活動能量的強度與數量。其一端是極端外向,另一端是極端內向。外向者非常愛好交際,通常還表現為精力充沛、樂觀、友好和自信。內向者含蓄、自主、穩健。

2.宜人性

或叫隨和性,是測量人際關係的維度,它意指人際交互作用的特徵,這種相互作用是指個人的人際喜好由同情到憎恨的一個連續區。宜人性水平高的人,表現為有責任感、友好合作、樂於助人、可信賴的、易被他人接納的和富有同情心的。而那些宜人性水平低的人,他們多抱有敵意、懷疑人生價值、粗魯甚至故意傷害他人,為人多疑、缺乏合作精神,性子急躁、喜歡控制他人、報復心強並且殘忍。

3.盡責性

也稱謹慎性,這個維度是指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自律。該維度上的分數用來評估組織能力,持久性,控制能力,動機水平在目標指向行為中的作用。盡責性分數高的人傾向於表現出組織能力高,做事嚴謹,有條理、有計劃,並能持之以恆,自我把握力強,準時守信,有道德原則,有野心。在盡責性上得分低的人傾向於表現無目標,不可信,懶惰,粗心,容易見異思遷,愛享受。

4.神經質

也稱情緒穩定性,依據人們情緒的穩定性和情緒調控情況而將其置於一個連續統一體的某處。那些經常感到憂傷、情緒容易波動的人在此維度上會得高分。更易體驗不同的消極情緒。神經質水平高的個體更容易產生心理壓力,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過分的渴望,或者是無法容忍失敗以及無法做出克服困難的反應。它包括幾個維度,比如焦慮,氣憤,抗議,沮喪,自我覺知,易衝動,易受傷。而在此維度上得分低的人多表現為平靜、自我調適良好、不易出現極端和不良的情緒反應。

5.開放性

也稱求新性,是指對經驗持開放、探求態度。事實上,智力是求新性的代名詞,但求新性與能力、智力是有所不同的,它還包括積極探索的行為和對經驗的正確評價。這一維度的特徵包括活躍的想像力、對新觀念的自發接受、發散性思維和好奇。在此維度上得分高者是不依習俗的、獨立的思想者,是好奇的、具有想像力的,喜歡娛樂性的新穎的想法,不跟從習俗的價值觀。

(三)基本特點

1.大五因素結構提供了一套高度驗證性的維度,它以簡潔的方式廣泛地描述了現象學的個體差異。

2.不同的人格定義導致不同的選詞標準。

3.大五模型中的5個因素的重要性和驗證性並不等同。

4.大五模型的每一個因素不是由單純分離的特質變量所組成。

5.人格屬性的分類須包含其意義的平行和垂直特徵。

6.大五模型僅是人格研究的一個重要開始。該模型不是人格理論,它描述的現象型人格屬性仍需要基因型理論予以解釋。

二、中國人人格因素的研究

(一)五因素模型

楊國樞和彭邁克提出雙極五個因素:因素1為善良誠樸—陰險浮誇,因素2為精明幹練—愚蠢懦弱,因素3為熱情活潑—嚴肅呆板,因素4為鎮靜穩重—衝動任性,因素5為智慧文雅—淺薄粗俗。

楊波提出的五個人格因素:勤勉性、評價性、外傾性、神經質、恭順性。

(二)七因素模型

王登峰等人提出的七因素模型包括:.

1.精明幹練—蠢鈍懦弱;

2.嚴謹自製—放縱任性;

3.外向活躍—內向沉靜:

4.淡泊誠信—功利虛榮;

5.溫順隨和—暴躁倔強;

6.善良友好—薄情冷淡:

7.熱情豪爽—退縮自私。

三、對大五模型的評價

(一)大五模型的意義

1.大量的跨文化和跨語言研究結果都證明了大五模型的廣適程度,為全球化的人格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

2.從應用的角度來說,它的影響擴散到整個心理學領域乃至組織和社會學領域。

(二)對大五模型的批評

1.從研究最初的假設和想法上,很多研究者的觀點相差很大。

2.從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技術上來看,大五模型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3.從大五模型的理論性看,很多學者認為它只是詞彙假設和因素分析加在一起醞釀出來的產品。

C5 對特質論的總體評價

一、 理論特色

1.方法論上的統計學傾向;

2.研究取向上的個體差異傾向。

二、理論優點

1.注重研究的實證性;

2.提出了有價值的理論觀點;

3.促進了人格測評工具的產生。

三、理論缺陷

1.缺乏對特質概念的理論探討;

2.缺乏統一的特質理論框架。

相關焦點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
    B6 人格特質理論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格界定卡特爾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的一種預測。2.社會文化不同團體所具備的特色特質群,可以說明社會文化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3.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卡特爾認為人格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五)人格預測一個,人的行為是這個人的人格和特定環境刺激的函數。R=f(P,S),式中R=個體的反應,P=人格,S=情境。
  •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B6 人格特質理論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格界定卡特爾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的一種預測。(二)人格結構/簡述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因此,特質結構也就是人格結構。
  • PID:全特質理論:研究人格結構與過程的綜合方法 | 唧唧堂論文解析
    理論提出背景:社會認知理論與特質論之爭特質論方法認為行為的跨情境一致性非常高,並認為特質是理解個體人格最好的方式,而且大五模型得到了廣泛的驗證。特質論雖然可以可以很好地描述個體差異,但長期以來一直有人呼籲解釋性格特質的起源、它們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它們是如何產生行為差異的。許多研究表明特定特質和特定行為相關,但是並沒有解釋特質如何轉變成行為的。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大五人格研究者通過因子分析發現了五種主要人格因素,包括:開放性:求知慾,好奇心責任感:可靠性,目標導向性外傾性:社會適應性,外向,自信宜人性:親社會,招人喜愛神經質:焦慮或情緒化這五種特質存在兩極,大多數人在大多數維度上位於兩極中的某個位置。
  • 遼寧師範大學心理學考研真題-人格的特質理論
    秀出你的筆記整理一道主觀題讀給我們聽我們都是考研路上彼此的陪伴簡述人格特質理論1)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奧爾波特於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質理論。次要特質是個體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表現出來。這些次要的特質除了親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模型分成四層,即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①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
  • 筆記|《人格》B3 新精神分析學派 之 C4 艾裡克森的人格理論 & C5...
    B3 新精神分析學派C4 艾裡克森的人格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艾裡克森是樂觀主義者,他認為人們有能力克服人格和社會出現的危機,從而獲得成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危機是一個個使我們從逆境中獲勝並主宰自我和世界的機會
  • 大五人格特質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他們在論文裡寫道:「在差異如此之大的樣本和環境中都發現了相同的因素,這真是令人驚訝。如果說只需5個基本概念就能貫穿35個因素……那麼可以推斷,35因素所涵蓋的一切特質都應該與這5個基本概念相關。」1981年,美國心理學家戈爾德伯格(Lew Goldberg)給這五個因素起了個綽號叫「大五」(Big Five)。
  • 人格特質
    (2)特質,是對外顯行為的描述性概括。2、三種研究取向,詞彙學取向、統計學取向、理論取向,用於識別最重要的特質3、識別出重要特質後,開始對人格分類,在諸多分類模型中,最可信的是「五因素模型」即大五模型。5、最後介紹人格分析的三個層面,並討論用人格對相關社會事件的預測。
  • 卡特爾人格測試:大五人格理論及測試,你的人格特質屬大五人格因素中的哪一種?丨大五人格測試
    認知自我的方式有很多中,包括星座、血型、MBTI和性格色彩等,不過這些性格理論雖然通俗易懂,卻並不是建立在科學方法的基礎之上的。在大五人格理論出現之前,學術領域中一直缺少一種被廣泛認可的人格分析理論。於是,從詞彙中去發現人格特質成為了人格研究的重要途徑。奧爾波特率先開始了這項艱苦卓絕的工作,他讓助手精確地數出了在英語辭典中有多少個描述人格差異的詞彙,結果是17953個。之後他又從中挑選出4500個。後來卡特爾從這4500個詞中選出了他認為特別重要的35個詞,並對他們進行了因素分析。
  •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考點,考查形式多以客觀題出現,很多考生對他的理論比較陌生,不知他的理論究竟是怎麼來的。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一、卡特爾人物簡介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是倫敦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在一戰戰地醫院護理傷殘士兵的經歷讓他決定從事心理學的研究,於是他在倫敦大學繼續選擇讀心理學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做了斯皮爾曼的研究助理。
  • 人格心理學
    五大模型"大五"是當代人格心理學的新型特質理論。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和完善,其理論和研究模式已經由初具規模趨向成熟。主要做法是這樣:首先把某一語系的所有描寫人的詞彙挑選出來,然後進行篩選、比較和匹配,根據語義將詞分入不同的範疇組,製成詞表,用這個詞表讓被試對自我或他人進行描述,最後對各個範疇求出相關,形成相關矩陣,再作因素分析。
  • 九型人格測試:全面探索你獨特的人格特質!丨大五人格測試中文版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較一致的共識,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 Goldberg(1992)稱之為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研究者通過詞彙學的方法,發現大約有五種特質可以涵蓋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 人格神經科學:探索人格特質的神經生物機制
    在過去的30年,大五人格模型的研究日益完善和深入,並且具有較高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大五人格模型假定幾乎所有特質形容詞都可以被五個顯著的領域分類:外傾性、神經質、宜人性、盡責性以及開放性。在人格神經科學發展的早期階段,把人格特質與神經生物學基礎聯繫起來非常具有發展前景。
  • 學點心理學:特質的五因素模型
    導讀五因素模型運動代表了研究者們在阿爾伯特和奧波特龐大的特質詞表中找尋人格結構的嘗試。特質被壓縮成大約200個同義詞類群,用於組成特質維度:這些維度有一個最高的極點和一個最低的極點,如負責任和不負責任。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3 認知信息處理論 & C4 對認知理論...
    2.人格的表徵內隱人格理論是指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格理論,之所以稱之為內隱,是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清楚他們的人格特質分類或並未把這些特質組織成正式的人格理論。自我圖式是指有關自我的概念化的認知組織。三、理論應用(一)壓力與應對(二)心理疾病與治療1.艾利斯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2.貝克的認知療法;3.梅欽鮑姆的壓力免疫訓練。四、理論評價(一)理論貢獻1.人格與認知的有機結合;2.研究人格的重要層面;3.對臨床領域的重要貢獻。
  • 大五人格測試量表用,大五人格理論測試
    認知自我的方式有很多中,包括星座、血型、MBTI和性格色彩等,不過這些性格理論雖然通俗易懂,卻並不是建立在科學方法的基礎之上的。在大五人格理論出現之前,學術領域中一直缺少一種被廣泛認可的人格分析理論。為了探索人格的秘密,心理學家們提出了詞彙學的基本假設:人類生活中重要的方面會被賦予描述的詞彙,不僅如此,如果某個事物真的重要而且普遍存在,在所有的語言中它都會被賦予更多的詞彙來描述。
  • 大五職業人格測評,大五人格測試免費,五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一種?丨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
    認知自我的方式有很多中,包括星座、血型、MBTI和性格色彩等,不過這些性格理論雖然通俗易懂,卻並不是建立在科學方法的基礎之上的。在大五人格理論出現之前,學術領域中一直缺少一種被廣泛認可的人格分析理論。後來卡特爾從這4500個詞中選出了他認為特別重要的35個詞,並對他們進行了因素分析。1949年,菲斯克從卡特爾的詞彙表中選出了22個用於分析,他發現有五個因素總是最先出現在列表上,這就是後來的大五人格因素。隨後多年,在更大範圍樣本研究中,大五人格因素一直被不斷地重複發現,直至成為一個心理學界公認的人格特質模型。
  • 認識自身的人格特質,做一個成功的職場人!
    人格特質的「大五人格理論」在關於人格特質的各種心理理論中,有一種被稱為「大五人格理論」的模型,它認為人格的基本機構由5大類元素組成。這5大類元素分別是:神經質、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和謹慎性。這些人格特質同時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而塑造出來,不同人在這5方面的狀態各不相同(水平高低組合不同),因此將一個人在這5方面的狀態綜合起來就可以準確描述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下面我們來看看5大類元素的內涵及相互之間的關係。1、「神經質」反映情緒的不穩定性程度。這一方面的特質包括焦慮、不安全感、易怒、易尷尬、情緒化和擔憂幾個特質。
  • 雙重人格測試:大五人格理論測試及各特質詳細解析,認識真實的你!丨大五人格測試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較一致的共識,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 Goldberg(1992)稱之為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研究者通過詞彙學的方法,發現大約有五種特質可以涵蓋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 筆記|《人格》B5 人本主義學派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
    (四)人格結構/簡述羅洛·梅的人格結構理論羅洛·梅通過臨床心理治療來研究分析人格結構,得出結論:人格有六大特徵,他把這六種特徵視為存在的六種本體論特點。1.自我中心存在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每一個存在著的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個體,誰也不能佔有別人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