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心理學:特質的五因素模型

2021-01-10 閱世讀書會

導讀

五因素模型運動代表了研究者們在阿爾伯特和奧波特龐大的特質詞表中找尋人格結構的嘗試。特質被壓縮成大約200個同義詞類群,用於組成特質維度:這些維度有一個最高的極點和一個最低的極點,如負責任和不負責任。下一步,要求參與者給自己和他人在兩極維度上評分,用適當的統計方法來處理這些評分結果,以確定這些同一類群是如何相互聯繫的。運用這一方法,許多獨立的研究小組得到了相同的結論:人們用來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特質時僅有五個基本維度。

五因素模型的來源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格問卷、訪談提綱和其他一些數據都得到了非常相似的維度。為了證明五因素模型的普遍性,研究者將他們的研究擴展到英語之外:五因素的結構在許多語種中得到重複驗證,包括德語、葡萄牙語、希伯來語、漢語、朝鮮語和日語。這五個因素並不是要取代那些帶有詞義細微差別的特定的特質術語,它們只是勾畫出一種分類的方法,讓你可以對你認識的所有人進行描述,抓住這些人之間互相區別的最重要的維度。

我們要強調的是,五因素模型是通過對特質詞群的統計分析得出,而不是由於某個理論認為「這就是那些必定存在的因素」才得到這個模型。然而,研究者已經開始證明,與五因素模型中的特徵差異相對應,個體的腦功能是有差異的。 研究者將情緒視為與接近有關的情緒和與迴避有關的情緒。這個研究顯示,最樂於接近他人的人這使得他們是外傾的——在與接近有關的情緒的腦區有更多的激活。

特質緯度的進化觀

關於特質維度的進化觀五因素模型的支持者也在試圖從進化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恰巧形成了五個維度:他們試著將五個維度和人們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與他人和外部世界互動的一貫類型聯繫起來。

例如,因為人類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可以把五個維度看作是對基本社會問題的回答:「誰會成為你的好夥伴(外傾性),誰是善良的、支持性的(宜人性),誰會堅持不懈( 盡責性),誰的情緒是不穩定的(神經質),誰有成功的想法(對經驗的開放性) 。進化的基礎將有助於說明五因素跨文化的普遍性。

為什麼不同維度會存在如此大的變異性

前面曾提到,人類是高度社會化的物種,所以一個不善社交的保守的人可能會表現出不適應。然而,不同環境需要不同因素。與低外傾的人相比,高外傾的人更可能做出危險行為。而在極端危險的環境下,社會互動過程中較為謹慎的人更可能得以生存。

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環境多樣性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會認為每個維度都有其優勢和不足。如果這種解釋是正確的,我們可以預期,如同進化而來的人類經驗的其他方面一樣,特質也可以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4 五因素模型 & C5 對特質論的...
    B6 人格特質理論C4 五因素模型一、大五模型/簡述人格因素模型(一)基本假設格爾頓最先提出了詞彙假設的觀點。(三)基本特點1.大五因素結構提供了一套高度驗證性的維度,它以簡潔的方式廣泛地描述了現象學的個體差異。2.不同的人格定義導致不同的選詞標準。3.大五模型中的5個因素的重要性和驗證性並不等同。4.大五模型的每一個因素不是由單純分離的特質變量所組成。5.人格屬性的分類須包含其意義的平行和垂直特徵。
  • 大五人格特質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如果說只需5個基本概念就能貫穿35個因素……那麼可以推斷,35因素所涵蓋的一切特質都應該與這5個基本概念相關。」1981年,美國心理學家戈爾德伯格(Lew Goldberg)給這五個因素起了個綽號叫「大五」(Big Five)。五大因素分別是:情緒穩定性、外向性、親和力、盡責性、經驗開放性,這五個因素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每個詞下面都能包含很多很多特質。
  • 遼寧師範大學心理學考研真題-人格的特質理論
    次要特質是個體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表現出來。這些次要的特質除了親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模型分成四層,即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①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
  • 學點心理學:特質理論
    阿爾波特的特質理論 阿爾波特將特質視為人格的框架和個性的根源。根據阿爾波特的理論,特質使行為具有一致性,這是因為它們將一個人對於各種刺激的反應聯繫並統一起來。特質可能作為中介變量,使一系列刺激和反應產生聯繫,而這些刺激和反應最初看起來可能彼此間幾乎沒有聯繫。 阿爾波特確定了三種特質:首要特質、核心特質和次要特質。
  •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兩者既可能是個別特質,也可能是共同特質,是人格中最重要的一層。3.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根源特質又可分為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兩類。體質特質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決定的,而環境特質是由後天的環境因素決定的。4. 能力特質、 氣質特質和動力特質這是人格的最下層特質,同時受到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影響。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
    (五)人格預測一個,人的行為是這個人的人格和特定環境刺激的函數。R=f(P,S),式中R=個體的反應,P=人格,S=情境。二、研究方法1.理論建構的方法:歸納—假設—演繹法;2.雙變量、多變量與臨床研究策略;3.因素分析技術。
  • 人格心理學
    第四,與心理學的其他很多研究一樣,人格研究還主要集中在過程上,而不是內容。心理學還是一門研究"ing"的科學。 五大模型"大五"是當代人格心理學的新型特質理論。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和完善,其理論和研究模式已經由初具規模趨向成熟。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現代心理學的人格分類現代心理學擁有多個人格分類體系。一部分人格理論家認為氣質是人格的整體傾向,具有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另一些理論家認為人格具有多個維度,是多種特質的組合;還有一些科學家根據人格類別,而不是維度將人進行歸類。
  • 九型人格測試:全面探索你獨特的人格特質!丨大五人格測試中文版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較一致的共識,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 Goldberg(1992)稱之為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研究者通過詞彙學的方法,發現大約有五種特質可以涵蓋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
  • 學點心理學:主觀幸福感
    近年來,大量心理學的研究都關注於探索影響人們主觀幸福感的因素。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傳授人們知識和技能,從而讓他們體驗充實的生活。積極心理學要問的問題是:「心理學家能否利用他們掌握的治療精神疾病的科學和實踐知識,幫助人們獲得持續的幸福?」。許多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都側重於確定某些人感覺更幸福的原因。正如大多數心理學領域一樣,研究者也試圖評估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 人格特質
    (2)特質,是對外顯行為的描述性概括。2、三種研究取向,詞彙學取向、統計學取向、理論取向,用於識別最重要的特質3、識別出重要特質後,開始對人格分類,在諸多分類模型中,最可信的是「五因素模型」即大五模型。5、最後介紹人格分析的三個層面,並討論用人格對相關社會事件的預測。
  • 人格神經科學:探索人格特質的神經生物機制
    在過去的30年,大五人格模型的研究日益完善和深入,並且具有較高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大五人格模型假定幾乎所有特質形容詞都可以被五個顯著的領域分類:外傾性、神經質、宜人性、盡責性以及開放性。在人格神經科學發展的早期階段,把人格特質與神經生物學基礎聯繫起來非常具有發展前景。
  • 卡特爾人格測試:大五人格理論及測試,你的人格特質屬大五人格因素中的哪一種?丨大五人格測試
    在大五人格理論出現之前,學術領域中一直缺少一種被廣泛認可的人格分析理論。於是,從詞彙中去發現人格特質成為了人格研究的重要途徑。奧爾波特率先開始了這項艱苦卓絕的工作,他讓助手精確地數出了在英語辭典中有多少個描述人格差異的詞彙,結果是17953個。之後他又從中挑選出4500個。後來卡特爾從這4500個詞中選出了他認為特別重要的35個詞,並對他們進行了因素分析。
  • 五月五過端午,深心一從心理學角度漫談愛國詩人屈原的人格特質
    農曆五月五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集祈福禳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那麼在屈原傳說故事中蘊含著哪些心理學原理?故事人物的身上又體現了哪種人格特質?下面深心一心理開始粽子節漫談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
  • 積極心理學人格模塊(優勢特質)測評A版(120題)
    積極性格優勢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研究領域之一。
  • 每天學點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七)
    關於兒童的觀點我們將考慮兒童發展中所用到的五個主要觀點:心理動力學、行為主義、認知、情境以及演化觀點。它關注的是基因和環境因素如何共同影響行為。演化觀點萌芽於查爾斯·達爾文的開創性工作。1859年,達爾文在他的著作《物種起源》中提到,自然選擇的過程創造了物種用來適應其環境的特質。參照達爾文的論點,演化理論主張,我們的遺傳基因不僅決定了諸如皮膚和眼睛顏色之類的生理特質,同時也決定了特定的人格特質和社會行為。
  • 學點心理學:健康心理學
    我們將從描述這一領域的基本哲學是如何從傳統的西方醫學模式中分離出來的,以此來開始討論我們的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以健康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為指導的。為了引入生物心理社會模型的概念,我們將從描述一些非西方的傳統人手。心理學的定律就被用來治療疾病、追求健康。許多文化都理解公共健康,以及通過放鬆儀式來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性。在亞洲文化中,傷痛、疾病和健康要歸因於社會的和諧以及心身交互作用。
  • 學點心理學:健康心理學
    導讀健康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致力於研究人們怎樣保持健康、患病的原因以及生病後的反應。健康是指身體和精神上的一種穩定、充滿活力的一般狀態。 它不是簡單的不生病或不受傷,而是關注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否協調運轉良好。
  • 人工智慧大數據進入心理學有什麼意義
    人工智慧除了在心理實驗方面有著無法取代的潛力,在其他方面也會大大拓展心理學的研究領域。隨著智能終端的不斷發展,移動數據的不斷提速,人工智慧不僅可以提供心理幹預的平臺,更有可能成為心理幹預的主力。科學的研究方法將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開來,而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則可能將心理學更深刻地帶入生活。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自人類出現,便有了對人類心理和行為的關注。
  • 心理學家常說的大五測試是什麼?
    如今的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可以用5大特質來描述:開放性、盡職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經質。   這五個維度共同組成了現在心理學用來衡量一個人性格的模型,這個模型就常說的「大五」(Big Five)   今天的文章就專門來講講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