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集》:志在給青春劇帶來去「餡餅味兒」解藥

2021-01-07 影視獨舌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提到泰戈爾的《飛鳥集》,不少中國讀者首先想起的,就是這句讓人頗感凝重的詩句。

它作為泰戈爾心靈漂泊和世態思索的表徵,隨著基礎教育而普及,在一代讀者心中留下烙印。如今又逐漸演變,成為公共話語裡一個象徵雋永清新的符號。

今日,一部以這句詩為靈感的青春職場劇《飛鳥集》在蘇州開拍。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它並沒重彈「輕哲理」的老調,而是復歸了詩集「迷途之鳥」的漂泊與疼痛本意。

「電視劇《飛鳥集》的主角是當下像飛鳥一般的『二代』群體。這部劇講述了他們留學歸國後,在來自國內職場的『叢林生存』法則和原生家庭羈絆的雙重壓力下,掙紮成長的故事。」知名影視策劃人、藍白紅影業創始人周亞平介紹說道:「我們在立意時,其實對這句詩做了改動。把原句裡的『要我報之以歌』,改成了『而我報之以歌』,這樣原句中灰暗的調子就變得激昂了。」

作為藍白紅影業主控的第二部劇集作品,《飛鳥集》一如此前的《新圍城》,讓我們看到了創作者類型顛覆的決心。以青春疼痛的現實為切入口,復歸於向上生命力的理想落腳點,《飛鳥集》讓人看到了青春劇在甜膩架空之外的另一種創作可能。

「藍白紅」法則:「上承天氣,下接底氣」方能施展商業抱負

在當下聲量漸強的政策引導下,電視劇界的「現實風」颳得正勁。

然而,同為現實題材創作,年輕的藍白紅影業卻似乎總能在對現實和人的當下關照中,找到和大眾文化神經相契合的點。

把脈都市焦慮現實的《新圍城》如此,關注青春疼痛現實的《飛鳥集》亦如此。

其實,這種對大眾口味的精到把握,與周亞平給藍白紅影業定下的兩條「軍規」不無關係。

其一,是對劇集本性的關注。這是指對故事精神內涵,對劇集文化、藝術、語言、形態的追求。在周亞平看來,這種野蠻、固執的本位堅守,是深植於藍白紅創始團隊的本性之中的,毋需多言。

其二,是作為一個大眾文化產品的「在商言商」。一個成功的電視劇作品,必須在最大範圍內,達到精神指標的實現。在其他標準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商業標準就是唯一標準。

藍白紅影業所有項目的誕生,都是以這兩個標準為基準點的。

回看周亞平的從業經歷,這兩條「軍規」其實也貫穿他的職業生涯。在央視電視劇管理中心任職時,他是推動央視電視劇編輯體系、版權體系、播出體系面向市場改革的重要人物,推動了諸如《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咱們結婚吧》等諸多貼近地面人群生活的現實題材劇的制播。

帶著體制內改革的經驗走向市場,藍白紅影業在現實題材創作上,自然而然地帶有了「上承天氣,下接底氣」的優勢:既具有把握時代大氛圍的敏感,又具有從群眾生活中選題的能力。

「藍白紅影業做劇,並不簡單地追求數據。而是希望能在類型和題材敘事上有所突圍,對行業有貢獻。我們更看重作品的質量指標、影響力指標。不能生產淪為行業分母的作品。」

《飛鳥集》兩位聯合導演周看(左)、傅瀟儀(右)

正是在類型創新的理念下,藍白紅影業開發了電視屏幕上許久未見的喜劇連續劇《新圍城》,從歡樂中來觸及觀眾們的現實焦慮,嘗試給人們糾結的都市生活帶來一些光亮。

在周亞平看來,藍白紅影業取名時其實就寓意著顛覆。這個取自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的名字,固然象徵著一個已知經典,但這三部電影本身的革新性,也象徵著藍白紅影業對未來非凡的抱負。

被甜蜜架空的青春劇,《飛鳥集》要用「二代」的入世之痛填實

回到青春劇這話題。在當下國產劇的創作氛圍中,青春劇其實是個被塗抹很嚴重的符號。依照語言腐敗的邏輯,青春劇在觀眾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幾乎已經掩蓋了本質。

從由狗血、墮胎、三角戀構成的所謂殘酷青春,到霸道總裁瑪麗蘇的校園甜寵,青春劇架空惡俗的敘事成規,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觀眾彈幕吐槽,也已經引起業界和監管部門的點名批評。

在如此的類型泥淖中,如何定位《飛鳥集》?藍白紅影業提出了「餡餅劇」打假的概念。

「當我們在講青春劇時,很多時候寫的就是當下社會裡的『二代』,甚至『三代』們的故事。然而,這些『二代』們在包括電視劇在內的公共敘事中,形象是存在偏差的。

主演徐璐

在我們的青春劇中,『二代』們好像都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所有甜蜜、美好、幸運、財富的先天性承繼者。是『餡餅』一代,天上掉餡餅的那種。當青春劇中一直是這種表述時,就成為了餡餅劇。」

在周亞平看來,這種從人物層面的根本性架空,造成了當下青春劇的矯情和貧血。

《飛鳥集》的顛覆,也是從根本性的人物層面開始。

「如果我們真正關注現實,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我們的有些『一代』群體已經開始為當年在財富地位積累中,作出的錯誤選擇付出代價。當他們轉向,在對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救贖時,這種現實中所謂『二代』們可能不受到影響嗎?」

答案是必然會。而且相較過去,當下的年輕人可能會承擔更多的落空和掙扎。

主演高至霆

他們既要與社會之殘酷正面相抗,又要面對來自原生家庭的束縛和羈絆。

「所以我們的劇集,最終借泰戈爾這本詩集的名稱立意。這裡的飛鳥不是自由的象徵,而是在向著目標飛行過程中,迷失、離群的那些,他們的孤獨和憂傷,漂泊和依存。這個角度來說,我是可以把它當做青春疼痛現實主義。」

把現實疼痛帶入青春敘事,這是《飛鳥集》創劇的初衷,也是對當下青春劇進行顛覆和重造的基點。

復歸年輕話語,落地「劇作中心制」

講完初衷,我們來看《飛鳥集》的具體故事語境。

這個講述一群IT行業海歸在職場初嶄頭角的故事,有兩點可能會讓當下的年輕人有切身之感。

一個是海歸的尋常化敘事。在留學平民化的今天,《飛鳥集》特意給劇中的海歸主角做了「去光環化」的處理,以一種常態視角來塑造這些角色。這跟當下年輕人的切身感受是相符的。

一個是IT數據行業的故事背景。年輕人對新興產業天然親近,比起動輒金融法律醫療的職業劇,《飛鳥集》的設定,也和當下年輕人的擇業觀無縫銜接,觀念先進。

為了對接劇本的年輕化題材和敘事方法,《飛鳥集》在製作過中做了一個異常大膽的決定:從陣容到班底全部年輕化,讓90甚至95後的年輕人真正挑大梁。

從陣容上來看,除了父母師長輩的角色《飛鳥集》選擇了吳越、謝君豪、宋運成這樣的戲骨來支撐,其他角色均由活躍在當下的年輕力量來承擔。

女主蘇小滿由徐璐擔綱。作為一位出道很早的演員,從《甄嬛傳》《海上牧雲記》《閃光少女》,到即將播出的《天衣無縫》《風聲》《寫命師》《長安十二時辰》……常年跟各路戲骨搭戲的徐璐,有非常豐富的表演經驗。不過,像《飛鳥集》中蘇小滿這樣一個,與她年齡相符,能展現她現實生活中一面的角色,還是給她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表演體驗。

亦正亦邪的男主武越由高至霆飾演。他是憑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為大家熟知的實力派青年演員。今年夏天,他和李光潔搭檔的緝毒劇《悍城》即將上線,屆時他硬朗的個人風格也將被更多觀眾了解。

因《龍日一,你死定了》而走紅的邱赫南,在劇中飾演桀驁不馴的男二號林少霆。生活中,喜歡北野武、昆汀、姜文的邱赫南,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大男生。相信《飛鳥集》中,這個經歷家庭巨變又重新站起的複雜角色,能給他帶來更多發揮空間。

其他還有蕭浩冉、文生、予辰等實力演員。

在幕後班底上,《飛鳥集》更是嘗試了編、導、制一體的創作模式,為「劇作中心制」的落地探索了路徑。

這部劇的兩位聯合導演周看、傅瀟儀,都是在美國接受過專業電影創作訓練的新生代導演,此前已經有過院線電影的創作經驗,拍攝有《公路美人》、《戰大理之羅馬假日》、《每一個混蛋,都很憂傷》等。其中,《公路美人》獲世界電影原聲學會2015「年度發現大獎」提名,《整個夏天加一個冬天》入圍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添翼計劃,得到了有「把中國電影推向世界第一人」之稱的馬可·穆勒先生的高度評價。

這次《飛鳥集》的製作,兩人從開發開始參與,把自己在美國留學的經歷和體驗,凝練成了如今「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的核心立意。同時參與劇本寫作,以各種方式調研國內網際網路行業和美國矽谷工作與生活,把美劇裡的寫實精神和落地經驗,合理融入到《飛鳥集》的劇本和執行中去,力爭真正做到以劇作為中心。

本劇總製片人宗曉豔與監製非可對《飛鳥集》的年輕化嘗試滿懷信心:「年輕人的好處,就在於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想要重造、想要顛覆。原本的陳規,在他們那裡根本不存在。創新本來就是他們生命力的膨脹,自然而然的表現。這才是當下青春劇創作需要的力量。」

據悉,《飛鳥集》將進行100餘天的緊張拍攝,爭取2019年火熱獻播。

【文/鐵皮小鼓】

相關焦點

  • 青春劇如何提取青春公約數?
    可以說《青春鬥》的問題折射的也正是國產青春劇的一個普遍困境:「青春」的命題與時代緊密相連,而代際之間的差異、誤讀與偏見如此之深,青春題材的類型劇是否還可以「破圈」、被不同圈層的大眾所共享?不合格的青春劇,在於預設了一種虛假的回憶進行想像性生產那麼,越來越細分的青春劇如何整合代際差異的大眾呢?青春題材還能否提取出一種青春感的公約數呢?
  • 《白夜追兇》《大宋少年志》國產劇第二季好難等!王倦快去寫劇本
    《白夜追兇》《大宋少年志》國產劇第二季好難等!王倦快去寫劇本每次看到良心劇真的會激動,如果有第二季的消息更是分外珍惜,但每次拋出消息之後就在沒有後續。那些讓我們一起等著的良心國產劇挖的坑,第二部啥時候來填呀?
  • 馮唐譯《飛鳥集》:押韻最困難
    馮唐重譯泰戈爾《飛鳥集》出版馮唐重譯《飛鳥集》由作家馮唐操刀的泰戈爾《飛鳥集》新譯本,近日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有業界人士認為:相比較鄭振鐸的譯本,馮唐在青年人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可能會更大,這也能對這本世界經典詩作的再次流行和青春煥發不無裨益。馮唐:翻譯泰戈爾的二十七個瞬間1認真的寫作者和職業運動員也有相似之處,也需要嚴格的常規訓練。一本本寫小說,就像運動員的「以練代訓」,不是說不可以,而是加上常規訓練就更好。
  • 英文詩歌鑑賞 飛鳥集
    《飛鳥集》創作於 1913 年。 《飛鳥集》是一部富於哲理的英文格言詩集,共收錄詩325首,初版於1916年完成。
  • 為何馮唐的「騷」在《飛鳥集》裡閃了腰?別的譯者空有腰而閃不著
    詩更像是一種形式,將人類遇到值得留傳的人物事跡或是學問經驗,以詩的形式寫下來,其中帶有藝術性質的文字,如原始歌謠,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最終發展成詩歌;然而在詩的具體演變、創作上,由於地域文化的影響,產生了一定分歧;首先是以我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詩丶大序》(亦稱《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
  • 馮唐重譯《飛鳥集》:是更具詩意還是褻瀆?
    《飛鳥集》 鄭振鐸譯本不久前,由詩人、作家馮唐重新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出版,這部「八千字,費了三個月」的翻譯作品被稱為「最具詩意和韻律」的《飛鳥集事實上,泰戈爾的經典詩集《飛鳥集》中的很多詩歌原先是用孟加拉文創作的,後由泰戈爾自己翻譯成英文,還有一些則直接用英文寫就。這部詩集最早於1922年由鄭振鐸先生譯介到中國。到今天為止,泰戈爾的詩集已經有諸多翻譯版本,如鄭振鐸、吳巖、徐翰林、白開元等譯本,其中最早、最著名的譯本公認為鄭振鐸譯本。
  • 馮唐的荷爾蒙,泰戈爾的《飛鳥集》
    馮唐作家馮唐重新翻譯世界文豪泰戈爾的《飛鳥集》時,恰好在美國加州灣區租了一間屋子。住所清幽雅靜,可以聽海,看雲來雲去。他喜歡早上下一陣小雨,也喜歡被小男孩、小女孩緊緊拽著手去看他們想讓他看的東西,「如果不是翻譯《飛鳥集》,我都忘了,我曾經那麼純潔。」孰 料,這本看起來滿是誠意的譯作出版後,讀者並不領情。豆瓣上,馮唐譯本的評分已經從11月底時的5.2分跌至4.3分,近半網友只打了1分;鄭振鐸譯 本評分則高達9.1。
  • 夏花燦爛飛鳥去,秋葉靜穆黃葉落,聆聽泰戈爾《飛鳥集》的吟唱
    這就是印度大文豪泰戈爾的《飛鳥集》,神奇的詩行,充滿哲思,又飽含真情,讓人感動不已愛不釋手。聽,這來自心靈的吟唱季節變換,鳥去有聲,葉落無言。去的終須去,留的自可留。然而光陰一去不返,曾經的繁華喧囂,終歸於寂寞蕭索。飛鳥的歌唱與離去,秋葉的嘆息與飄落,本來是自然的現象,恰如門前花開花落,天邊雲捲雲舒。但在泰戈爾那裡便是詩,充滿了哲理與詩情。那是一顆可以看見神靈,感悟宇宙,具有大愛的詩心。不關飛鳥、落葉,在風雨江山之外,將愛,將思想,將悲喜……凝結成詩行。
  • 清河志臻|今天是「山楂」味兒的志臻
    秋/ 山楂味兒的志臻 金秋送爽,碩果飄香,十月的志臻染上了濃濃的秋色,曾經播下的種子如今已經碩果纍纍。 秋意正濃,志臻帶你領略碩果纍纍,帶你感受豐收的快樂。志臻學子在山楂樹下品味生活的詩與遠方,在親手摘下的果實中樂見生活。 前方高能來襲
  • 陳建斌「爹味兒」新劇尷尬狗血,網友問他缺錢還是上了賊船
    「爹味兒」一詞,是指一些人好為人師、好用壓人一等的身份說話、控制性人格、大男子主義不尊重女性等。這個詞並非起源於陳建斌、李一桐主演的「老少戀」熱播劇《愛我就別想太多》,但該劇佔盡這些「爹味兒價值觀」,吐槽鋪天蓋地。觀眾說他們不反對「忘年戀」,劇也嘻嘻哈哈挺熱鬧,但諂媚大叔、貶低女性的老套價值觀很勸退。
  • 馮唐的荷爾蒙,泰戈爾的《飛鳥集》(組圖)
    住所清幽雅靜,可以聽海,看雲來雲去。院子裡有芭蕉、牽牛花、薄荷、薰衣草、鼠尾草、百裡香、迷迭香,還有檸檬、橘子、無花果。一隻野貓來去自由,風吹樹葉,也敲響掛在屋簷下的風鈴。這種聲音,馮唐認為即便日本京都精於禪宗音樂的僧人,也敲不出來。  出太陽時,他把電腦和書搬到院子裡。
  • 英國留學:獎學金是塊大的"餡餅"能分給誰?
    獎學金是餡餅餡餅分給誰?對留學來說,獎學金是一塊大的餡餅。去英國留學到底有沒有獎學金,答案是有,現在我們有更多人拿到獎學金。什麼樣的條件能拿到獎學金?英國教育聲譽卓著,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海外學生來英國留學。其中很多是自費學生,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獲得了經濟資助。
  • 電視劇《飛鳥集》蘇州開機
    近日,電視劇《飛鳥集》在蘇州開機,出品人周亞平、總製片人宗曉豔、監製非可攜導演周看、傅瀟儀及演員徐璐、高至霆、邱赫南、予辰、文生、蕭浩冉、徐崴羅等出席開機儀式。  劇中女主角蘇小滿由演員徐璐飾演,對徐璐來說,剛剛完成《風聲》、《寫命師》、《天衣無縫》等拍攝的她,是一次青春回歸。男主角武越的扮演者是在《演員的誕生》中師從劉天池的高至霆。
  • 如何告別青春劇「原罪」?請先從正視普通人的青春開始
    為何80、90年代背景的青春劇更受歡迎?究其原因,硬糖君認為主要是兩點:一,人們對青春劇的觀看,經常源於對舊時光的深情回望。對於青春已逝的人來說,回憶裡的時光總是無限美好。而現在的主流觀劇群體,自然是回望著80、90年代,畢竟,00後還遠沒到追憶青春的年紀。二,80、90年代的整體社會環境,決定了那是一個更為平等、單純、青澀的青春。
  • 馮唐《飛鳥集》:一次莫名其妙的下架
    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沒有人提及,或者注意到,馮唐版的《飛鳥集》,賣得一點也不好。一本沒有多少讀者的書,一本孩子們不買的書,怎麼去危害孩子們呢?所以最後,必須回到「主動下架」這件事,這也是我們要再討論一次馮唐版《飛鳥集》的緣由。本來,商業的事情,交給市場去解決就好,本來,讀者已經以自己的購買行為做出了選擇。本來,一本沒有嚴重編校質量的書,出版社單方面下架可能構成對作者權益(包括言論自由權利)的嚴重侵犯,本來,出於善意的下架也完全犯不上大張旗鼓地傳播——在公共空間裡,從來沒有真正要求馮唐版《飛鳥集》下架的聲音。
  • 《大宋少年志》,一個被宣發拖累的影視劇黑馬
    《大宋少年志》是今年6月3日播出的一部電視劇,這部劇由張新成、周雨彤、鄭偉、王佑碩、禾浩辰、蘇曉彤主演。這部劇的演員沒有流量不大,而且最神奇的是,電視劇播的時候演員自己都不知道,官方宣發不上心,全靠演員自己P圖宣傳以及粉絲自來水(自來水指粉絲自發推薦某種東西,不求回報)。
  • 泰戈爾金色的《飛鳥集》,為什麼要在春天閱讀?
    同時,他還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憑藉他的詩集《吉檀枷利》,但泰戈爾最負盛名的詩集卻是《飛鳥集》,這本詩集被譽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集之一。飛鳥集泰戈爾用他兒童般熱切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多彩豐富的世界。
  • 荊門特色小吃——矮子餡餅
    一次性了解矮子餡餅的所有知識矮子餡餅的起源矮子餡餅的創始人,李延兵、李延富先生,他們是荊門市曾集鎮人,九幾年的時候考察了廈門的酥餅、蘇州的月餅,再結合咱們荊門本地的喜餅,自己研發出來了這款備受喜愛的餡餅。
  • 把辯論拍成劇?《你好,對方辯友》填補青春劇類型空白
    不止於校園青春劇開機儀式上,主創導演悉數到場。校園青春題材作為現實主義國產劇市場的主要題材,總體表現不一而足。無論是早期逃不出叛逆藩籬的陳舊故事,還是近年來大火的的甜寵路線,青春劇始終缺失震撼的情感力量與深刻的哲學思辨。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一味販賣情懷很難再出打動人心,引發共鳴的佳作。如何實現在眾多同題材作品中不落窠臼?
  • 我們是不是對青春劇太過寬容了?
    而與《流星花園》這類讓少女心泛濫成災的青春偶像劇不同,《忽而今夏》所代表的,是另一類——校園青春劇。曾經,校園青春劇也風靡一時。從豆瓣評分看,即使面對著霓虹國的職業劇,歐巴們的愛情劇,網絡青春劇的評分,也是很能打了。基本能穩定在7.5分以上,甚至可以接近9分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