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馮唐的「騷」在《飛鳥集》裡閃了腰?別的譯者空有腰而閃不著

2020-12-14 咬文嚼字的曹鏡明

文丨曹鏡明#馮唐語錄#

二零一五年馮唐翻譯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下架可以說是近幾年文學圈最為熱鬧的事情之一,讓本就邊緣化的文學重回大眾眼前,雖然褒貶不一,或者說是罵者居多,但仍然需要給一個大拇指,至少注入一些新鮮血液;

而在本篇論述中,主要探討是不是真的像網上所有的那樣一文不值,誤人子弟!

01這是馮唐的權利

馮唐在《鏘鏘三人行》中說道:我英文也不錯,漢語也不錯,正好還有點閒工夫,就翻譯了一個死去七十多年的老頭出版一百多年的詩集,這有什麼問題嗎?

注意時間段,死去七十年,作品出版一百多年,根據版權法五十年時間界限來說;馮唐應出版社之邀,翻譯泰戈爾的《飛鳥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伯爾尼公約》規定的所有成員國對版權的最低保護期為50年。中國加入《伯爾尼公約》後頒布的《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第17條規定:「國際著作權條約在中國生效之日尚未在起源國進入公有領域的外國作品,按照著作權法和本規定規定的保護期受保護,到期滿為止」。

換句話說,至少在對待馮唐翻譯泰戈爾《飛鳥集》的事件上,我們應該持以:

可以不推薦,不欣賞,甚至批評謾罵,但絕不能否定他翻譯、出版的權利,甚至抵制非國家層面幹預的下架行為,這是蔑視人權的象徵。

02這是馮唐的底氣

面對網友的質疑,馮唐曾經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託福拿滿分的證據;

同時也表明:託福拿滿分不能代表翻譯水平的高低,但至少證明不比一般人差;還有出版六本小說、三本雜文集、一本詩集、一本短篇小說集,至少也說明中文水平在絕大多數以上,既然如此至少也應該擁有拿起筆翻譯的權利;

當然在這裡補充一句:很多持陰謀論者認為這是場炒作,來增加銷量;無稽之談,馮唐在與出版社籤訂協議的時候,拿的是稿費,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利益關係;故而,炒作一事,無論名利對馮唐都沒什麼好處;包括詩集下架也是出版社的自發行為;

馮唐的現代詩,即便是普通人想必也都有所耳聞,畢竟那句「春風十裡,不如你」實在是太火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出圈了;下文筆者貼另一首分享:

可遇不可求的事後海有樹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時此刻的雲二十來歲的你

至少馮唐本人創作的現代詩還不錯,有幾分味道在裡面;

03馮唐為什麼這樣翻譯

列舉幾個馮唐在《鏘鏘三人行》裡的解釋

原文: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鄭譯: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摘下那浩瀚的面具。它變小了,小如一支歌,如一個永恆的吻。馮譯: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綿長如舌吻,纖細如詩行。

詩的願意是泰戈爾將人與世界的關係擬成情人關係,要想窺見世界的真面貌,或者說是真正的擁抱、理解世界,必然要從下半身著手;例如張愛玲也曾說過:陰道是通往女人內心的捷徑;一個道理。道理是這個道理,只是有必要這樣翻譯嗎?

這既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又是一個充滿個人風格的問題;

通常來看,鄭譯,更加趨近原文的逐字逐句,對待整體的意象架構有所欠缺;

馮譯的問題是,文本結構的個人化傾向,撕裂詩作原作者的個人形象;

04什麼才是詩歌?

想要弄清楚泰戈爾《飛鳥集》究竟怎樣翻譯好,就一定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弄清楚「詩歌」是什麼?如此才好表達出自身的見解:

朱光潛在《詩論》中談到:「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從歷史和考古學來分析:詩是最早以文字為形式的藝術種類,尤其是在初民時代,詩更像是一種形式,將人類遇到值得留傳的人物事跡或是學問經驗,以詩的形式寫下來,其中帶有藝術性質的文字,如原始歌謠,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最終發展成詩歌;然而在詩的具體演變、創作上,由於地域文化的影響,產生了一定分歧;

首先是以我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

《詩丶大序》(亦稱《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其中,朱熹在《詩序》中也有進行補充:人生來就有情感,有情感便需要表達,有表達就有詩歌,最恰當的語言節奏和內在節奏,是最自然的下意識行為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則不能無思;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

其次是以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化:

古希臘人將詩定義為「模仿的藝術」,其中「模仿」的對象可以是心理活動,也可以是自然現象,類似於「雕塑」「繪畫」類的「再現」藝術,最主要的功用也是「再現」外界事物的印象;後經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以「心理學」的角度進行重新分析:

事物本身縱然也許看起來令人產生不快,用最寫實的方法將它們再現於藝術,確實是我們高興的看到……

綜述,詩無非就是「表現」內在的情感,或是「再現」外來的印象的一種以「文字」為藝術的表現形式;

05怎樣譯詩才科學?

科學的譯詩和科學的創作都是一個偽命題,在藝術領域並不存在;從哲學角度,語言是思維(情感意志)的附庸,而文字是語言的附庸。如此,文字是思維(情感意志)附庸的附庸。此「附庸」和解?可參照西歐封建制度,即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足以道明文字與情感意志之間的隔閡有多巨大。

換句話說,就是「文字」的形式是絕對無法完整的表達出作者的思維想法;

但創作和譯詩所面臨的問題、難點卻不是一個:

1)創作是,文字與思想的差距;

2)譯詩是,文字與原作者思想的差距;自己通過文字領會到思想與原作者的差距;自己的思想與自己的文字的差距;

譯詩是一個更為複雜和難以評價的問題,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

不管是創作還是譯詩,都不存在複製的可能,都是主觀創作;

尤其是「譯詩」必須要充分認知這點,作為譯者所需要的翻譯的是原作者的思維想法而絕不僅僅是一字一句而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逐字句的翻譯是翻譯不出來偉大且富有人情味兒的作品的;不然要翻譯家做什麼,一個翻譯軟體就都搞定啦!

故而從詩歌的屬性和翻譯的主張上來看,馮唐是沒有任何問題,且是比較科學的;當然這是拋開所寫下的文字易惹其大多數人生氣的因素。在舉一例:

原文:Men are cruel,but Man is kind.鄭譯:獨夫們是兇暴的,但人民是善良的。馮譯:庸眾是殘酷的, 每個人是善良的。

無論如何,在原文之中是找不出「獨夫」的出處的,不管是逐字句的翻譯,還是延伸來講;而馮唐的「庸眾」至少是能夠完成邏輯自洽的;盲從的民眾是最為殘忍的!

06馮唐的譯詩就是好詩嗎?

在此,分析而出的是馮唐的翻譯權力和翻譯資格,以及最重要的翻譯理念,是沒有絲毫問題的,但是就翻譯作品的文本而言,至少是有待商榷的。

馮唐翻譯吃虧可能就吃虧在沒有別人翻譯的早了,要是他第一個這樣翻譯,也許泰戈爾留給我們的形象也就如此了,而非是鄭筆下的那個智性輕靈之美形象。馮唐筆下的《飛鳥集》太過充斥個人風格,用竇文濤在《鏘鏘三人行》裡的話說是:這詩怎麼譯的這麼「騷」?這個「騷」字用的就特別好,十分妥帖的形容道馮唐的特點;集合馮唐的翻譯主張來看,這個「騷」字沒什麼問題,就是在《飛鳥集》「閃了腰」!時也命也。不過最可惜的很多譯者空有腰,還閃不著!如此才是悲劇!

至於《飛鳥集》與其說是譯作,倒不如說是套作,來的得當!

誠然翻譯作品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原作者的思想主張,但這僅是思想層面上的相互貼近溝通,決不能落實到自己的筆頭上「自嗨」,當譯者領會到原作者的創作意圖時,還應考慮,或者說是綜合原作者的創作風格和習慣,再三推敲之後「漢化」。

相關焦點

  • 從馮唐譯《飛鳥集》下架看譯者和贊助人對翻譯出版的操縱
    在出版受到熱議之後,譯者馮唐本人,在其微博上不斷自黑並曬出許多網友批評自己的文章,引來眾多評論,這也表明,馮唐實際諳熟於調動受眾的關注。但對於輿論的批評馮唐承認,翻譯《飛鳥集》時沒有百分之百尊重原文,但他同時也反擊道,「翻譯和原文不一樣。信達雅致使一種標準。為什麼不可以是雅達信?為什麼只能是一種標準答案?」
  • 馮唐《飛鳥集》下架引爭議 出版社:非炒作 未受壓
    浙江文藝出版社官方微博截圖  近日,馮唐翻譯的《飛鳥集》部分內容曝光,其中「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等譯文飽受爭議。  但是,這位譯者也表示,翻譯應當遵循一定的準則,「具體說來,那就是首先要忠實於原著,然後再譯出原文風格就好了。譯者最好隱形」。  「我在翻譯作品的過程中,就覺得第一是忠實,第二是忠實,第三還是忠實。」另一位譯者張女士稱,這個「忠實」指的是忠實於原著內容、風格,乃至於文化傳統,「翻譯有原則和底線」。  而馮唐本人卻並不覺得翻譯的好壞有黃金標準。
  • 馮唐的譯本是《飛鳥集》迄今為止最好的中文譯本?
    12月28日8時左右,馮唐譯《飛鳥集》出版方浙江文藝出版社發布了一條微博,稱由於馮唐譯本的《飛鳥集》在出版後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譯界的極大爭議,出版社決定從市場上全面召回該書。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我認為這兩處譯得不能算錯譯,只是不夠雅而已。而馮唐之所以用詞有些不雅,跟他的文字風格有關。他這個人一向比較生猛,他自己的詩就是這樣,常常是汁水淋漓,荷爾蒙噴濺,如果不反性禁慾,看上去還是蠻有趣的。
  • 馮唐的荷爾蒙,泰戈爾的《飛鳥集》
    院子裡有芭蕉、牽牛花、薄荷、薰衣草、鼠尾草、百裡香、迷迭香,還有檸檬、橘子、無花果。一隻野貓來去自由,風吹樹葉,也敲響掛在屋簷下的風鈴。這種聲音,馮唐認為即便日本京都精於禪宗音樂的僧人,也敲不出來。出太陽時,他把電腦和書搬到院子裡。他喜歡在戶外譯詩,這時詩變成一種很自然的東西,「仿佛風動、雲卷、樹搖、貓走、雨來,人硬造的稜角減少,塑料花慢慢有了些真花的風致了。」
  • 馮唐翻譯泰戈爾《飛鳥集》引來惡評如潮(圖)
    鄭振鐸譯本以優美動人著稱,而同一首詩在馮唐的翻譯之下,不少讀者認為「鄙俗怪誕」。如同樣一首詩,鄭振鐸譯文為:「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恆的接吻。」而馮唐譯文則為:「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綿長如舌吻,纖細如詩行。」另一首詩,鄭譯為:「大地藉助於綠草,顯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而馮唐譯本為:「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
  • 馮唐的荷爾蒙,泰戈爾的《飛鳥集》(組圖)
    院子裡有芭蕉、牽牛花、薄荷、薰衣草、鼠尾草、百裡香、迷迭香,還有檸檬、橘子、無花果。一隻野貓來去自由,風吹樹葉,也敲響掛在屋簷下的風鈴。這種聲音,馮唐認為即便日本京都精於禪宗音樂的僧人,也敲不出來。  出太陽時,他把電腦和書搬到院子裡。他喜歡在戶外譯詩,這時詩變成一種很自然的東西,「仿佛風動、雲卷、樹搖、貓走、雨來,人硬造的稜角減少,塑料花慢慢有了些真花的風致了。」
  • 馮唐譯本《飛鳥集》下架 專家:經典詩歌要忠實原文
    「將『面具(mask)』譯為『褲襠』、『好客(hospitable)』 譯為『騷』,皆違背了原文的本意。」近日,據澎湃新聞報導,馮唐翻譯的《飛鳥集》因用詞大膽、與原意不符而備受爭議,出版方也因此決定下架召回。對此,有讀者認為馮唐此舉是玷汙了泰戈爾的形象,不過,也有讀者支持馮唐,認為其翻譯「有自己的風格」,還有網友表示,「出版社召回該書太過分,應交由讀者評判。」
  • 馮唐《飛鳥集》:一次莫名其妙的下架
    對於《飛鳥集》鄭振鐸、冰心、馮唐之外的譯本,李銀河並不了解,甚至也不清楚泰戈爾原詩的風格,但這似乎並不妨礙她推崇馮唐譯本的詩意及強烈的個人風格。對於出版社決定下架馮譯《飛鳥集》,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李銀河表示「非常反感」。
  • 馮唐重譯《飛鳥集》:是更具詩意還是褻瀆?
    [摘要]此次馮唐新譯本《飛鳥集》一經問世,反響不一,有人說馮唐譯本用字凝練又不失原文的意境,更多的讀者對其譯本卻是抱著「吐槽」的態度,有評論稱新譯本風格「不雅」,是對泰戈爾的「褻瀆」。此次馮唐新譯本《飛鳥集》一經問世,反響不一,有人說馮唐譯本用字凝練又不失原文的意境,適合現代中國讀者的語言習慣;更多的讀者對其譯本卻是抱著「吐槽」的態度,有評論稱新譯本風格「不雅」,是對泰戈爾的「褻瀆」,諸如譯文中出現了「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之類的低俗語言,對此,有人問:「如此褻瀆一個以文字優美和詩意濃厚的作品享譽全球的長者,不覺得太過分了嗎?」
  • 馮唐把泰戈爾詩集譯為:解開褲襠 舌吻 挺騷
    這突兀的句子,不是摘自哪一本網絡言情小說,而是出自泰戈爾的《飛鳥集》。當然,2015年7月1日以前,無論哪個版本的《飛鳥集》裡都不曾有這一句。但那一天,馮唐的譯本出版了。  直到近日,對這個譯本的惡評才集中爆發。豆瓣上,馮唐譯本的評分從11月底時的5.2分跌至4.3分,近半網友只打了1分;鄭振鐸譯本評分則高達9.1。
  • 馮唐譯《飛鳥集》引反思 業界呼籲翻譯立法(圖)
    此前幾天,關於青年作家馮唐翻譯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各種聲音,頻頻見諸報端、微信和網際網路。一時間,因馮唐譯《飛鳥集》而引發的經典作品翻譯問題,再度成為業界的熱點話題。  2015年下半年馮唐翻譯的《飛鳥集》出版,因為其中一些充滿個人色彩的譯句,馮唐以及馮唐譯本被推到風口浪尖,眾讀者對此褒貶不一。李銀河認為,馮唐版《飛鳥集》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中文譯本」。有網友說,「馮唐的翻譯並不差,其中很多翻譯很傳神」。也有網友說,馮譯更凝練,鄭譯更雅,各有千秋。
  • 馮唐的譯風逾越了翻譯的底線
    近日,有出版社出版了內地作家馮唐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因為其中一些充滿馮唐個人化色彩的譯作,引起了爭議,有網友稱,馮唐把泰戈爾翻譯成了郭敬明。自馮唐譯本出版後,一些讀者紛紛表示「粉轉路人」,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尋根溯源,在於馮唐譯本對讀者形成了冒犯,「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    這樣的翻譯,實在是對讀者的既定審美,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名著名作不應拒絕新的譯法,儘管前面有了鄭振鐸的經典譯本,《飛鳥集》也有理由以新的面目示人,與新一代讀者的閱讀趣味銜接。
  • 馮唐譯《飛鳥集》引爭議 所謂「翻譯」至少應不帶私心
    12月28日上午,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在其微博上表示:「鑑於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馮唐譯本《飛鳥集》出版後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譯界的極大爭議,我們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國各大書店及網絡平臺下架召回該書……」對此,馮唐只回應了一句:「歷史和文學史會對此做一個判斷。時間說話,作品說話。」據悉,今年馮唐譯本《飛鳥集》一出,就一石激起千層浪。
  • 詩人圈發酵: 馮唐譯本《飛鳥集》,褻瀆經典
    (原標題:詩人圈發酵: 馮唐譯本《飛鳥集》,褻瀆經典) 馮唐翻譯的泰戈爾名作
  • 閃了腰怎麼辦?
    本報訊 記者王恬報導:生活中突然閃了腰,怎麼辦?市中醫醫院推拿科醫生告訴記者,一個活蹦亂跳的人很少「閃著腰」,而相反的,久坐不動、坐姿懶散的人,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足以「閃著腰」,如彎腰、取物、洗澡、如廁、咳嗽、打噴嚏等小動作。
  • 出版方下架馮唐譯版《飛鳥集》 翻譯風格引發爭議
    原標題:出版方下架馮唐譯版《飛鳥集》   馮唐翻譯版的《飛鳥集》自出版以來,就引起網友熱議。12月28日上午,出版方浙江文藝出版社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將下架召回該書。馮唐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對此事不想多說,「讓歷史和文學史判斷這個公案吧」。   泰戈爾的《飛鳥集》初版於1916年,收錄了326首詩。
  • 馮唐的譯風逾越了翻譯的底線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飛鳥集》,因為其中一些充滿馮唐個人化色彩的譯作,引起了爭議,有網友稱,馮唐把泰戈爾翻譯成了郭敬明。自馮唐譯本出版後,一些讀者紛紛表示「粉轉路人」,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尋根溯源,在於馮唐譯本對讀者形成了冒犯,「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開褲襠」,「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  這樣的翻譯,實在是對讀者的既定審美,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名著名作不應拒絕新的譯法,儘管前面有了鄭振鐸的經典譯本,《飛鳥集》也有理由以新的面目示人,與新一代讀者的閱讀趣味銜接。
  • 「閃了腰」,該怎麼辦
    什麼叫「閃了腰」閃了腰一般是叫做急性腰扭傷:往往因為某些姿勢不當、彎腰做某些動作、失足導致腰部突然扭轉、而產生腰部肌肉、筋膜和韌帶承受某些超負荷力的活動,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纖維斷裂損傷或出血。一般民間叫做「閃了腰」。疼痛比較劇烈,有時候第二天才會有強烈的劇痛。咳嗽、大聲說話、肚子用力、翻身都會讓疼痛變得更厲害,一般要2-3個星期才會完全康復,治療處理得當的話1個星期疼痛減輕。
  • 馮唐譯《飛鳥集》:押韻最困難
    馮唐重譯泰戈爾《飛鳥集》出版馮唐重譯《飛鳥集》由作家馮唐操刀的泰戈爾《飛鳥集》新譯本,近日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馮唐說,這是他的第一部翻譯作品,「八千字,費了三個月」。據出版方介紹,此次馮唐翻譯《飛鳥集》最大的突破在於,馮唐的譯本會盡全力押韻,改變以往《飛鳥集》略顯寡淡的散文體。他認為詩歌應該押韻,不押韻的一流詩歌即使勉強算作詩,也不如押韻的二流詩歌。而在尋找押韻的過程中,馮唐越來越堅信,押韻是詩人最厲害的武器。
  • 為什麼說馮唐的翻譯《飛鳥集》是有語法錯誤的?
    馮唐譯《飛鳥集》(資料圖/圖)馮唐一行詩犯了4個語法錯誤,在錯誤的譯文基礎上,談何翻譯美學?泰戈爾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作家,也是中國讀者最熟悉的外國詩人。《飛鳥集》最早於1922年由鄭振鐸先生譯介到中國。到今天為止,泰戈爾的詩集已經有諸多翻譯版本,如鄭振鐸、吳巖、徐翰林、白開元等譯本。對於熟悉鄭譯風格的讀者,許多人認為2015年浙江文藝出版社所出的馮唐譯本語句粗俗,不僅褻瀆了泰戈爾,也暴露了譯者本人的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