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位出版社的相關人士表示,圖書的下架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牽涉政治問題或差錯率太高,被新聞出版總署等單位行政勒令下架;還有一種是因主動發現書本出錯等而下架或召回。
「將『面具(mask)』譯為『褲襠』、『好客(hospitable)』 譯為『騷』,皆違背了原文的本意。」近日,據澎湃新聞報導,馮唐翻譯的《飛鳥集》因用詞大膽、與原意不符而備受爭議,出版方也因此決定下架召回。對此,有讀者認為馮唐此舉是玷汙了泰戈爾的形象,不過,也有讀者支持馮唐,認為其翻譯「有自己的風格」,還有網友表示,「出版社召回該書太過分,應交由讀者評判。」翻譯經典是否有「黃金準則」?圖書下架和召回是否有相應制度?昨天,記者進行了採訪。
線上線下基本全部下架
記者瀏覽了京東、亞馬遜、噹噹等幾家網上書城發現,有關《飛鳥集》的譯本有上百種,出版社包括外研社、譯林出版社等,譯者多為鄭振鐸。而以「《飛鳥集》馮唐」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記者發現,雖然各網站均有該譯本,但點開進行購買卻顯示「暫時缺貨」,在亞馬遜網站上,雖然有該書,但僅限電子版。
隨後,記者走訪了南京的先鋒書店、鳳凰國際書城等幾家書店,也並未發現有馮唐的譯本。鳳凰國際書城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銷量最多的《飛鳥集》還是由譯林出版社出版、鄭振鐸和冰心共同翻譯的版本。此外,記者發現,南京先鋒書店官微還對私下詢問是否有馮唐譯本《飛鳥集》存貨的人進行了回復,「從昨晚到今天,電話諮詢七個,到店購買三個,網上私信兩個,總之,火了。統一回覆:無。」
多數網友認為「個別詞語太粗俗」
「『騷』、『解開褲襠』、『美女』等,有點把粗俗當個性,這還是大眾所能接受的。」「詩就要有詩的樣子,雖然我讀書少,我也不會把『噫籲嚱,危乎高哉』 說成『呵呵噠,又高又危險啊』」網友「一隻單眼皮的妞」說。也有網友表示,泰戈爾的詩集畢竟是經典,「這麼直白的翻譯給青少年閱讀實在不太合適。」
除了對於翻譯用詞的爭論外,不少網友認為出版社的「下架」和「召回」太「過分」。「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便是譯者,首先也是讀者,他們有自己的理解和創作,至於『下架』,那當初為什麼會出版呢?」
也有網友認為,「完全可以出個修訂版,給讀者說明如此翻譯的原因,何必要『召回』呢?不管翻譯如何,每個人都有選擇不同版本的權利,應讓讀者自己去評判。」
業內人士
有追求暢銷書效應之嫌
為什麼成品圖書可以說下架就下架?召回是否有一定的制度?
對此,一位出版社的相關人士表示,圖書的下架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牽涉政治問題或差錯率太高,被新聞出版總署等單位行政勒令下架;還有一種是因主動發現書本出錯等而下架或召回。「出版社都有自己可控的發行出版渠道,是可以下架、召回,但圖書的出版在前期是要進行自主策劃的,其引起的相關爭議也不免有追求暢銷書效應、吸引眼球之嫌。」
南大翻譯專家
翻譯經典更要注重忠實原文
南京大學文學評論家、翻譯專家劉成富教授認為,「信」、「達」、「雅」是翻譯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其中的『雅』就是指翻譯要有文學性和藝術性。」
他還告訴記者,譯者具有主體性,不過,「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的再創作也是有限制的,正如開火車要有一定的軌道,而翻譯經典就更要注重忠實於原文。」
劉成富表示,詩歌是翻譯中最難的部分,「音節、節奏、韻律、意象等,想要兼顧是很難的。不僅如此,詩歌是陽春白雪,體現的是真善美,如果以一種地方化或『與時俱進』的價值取向去翻譯,最終是不能經得住時間和歲月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