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藝出版社官方微博截圖
近日,馮唐翻譯的《飛鳥集》部分內容曝光,其中「有了綠草,大地變得挺騷」等譯文飽受爭議。今天上午,浙江文藝出版社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鑑於本社出版的馮唐譯本《飛鳥集》出版後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譯界的極大爭議」,決定「下架並召回該書」,引起廣泛關注。28日下午,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絕非受到外界壓力,也並不是營銷「炒作」:「我們是接受了一些閱讀推廣機構和讀者家長的善意批評,為了慎重起見才做出這個決定的。馮唐本人也表示理解。」
馮唐版《飛鳥集》被「召回」引發爭論
28日上午,浙江文藝出版社官方微博發布了「下架」、「召回」馮唐翻譯的《飛鳥集》的消息,讓圍繞著這部譯本的爭論再次升級。該微博表示,鑑於本社出版的馮唐譯本《飛鳥集》出版後引起了國內文學界和譯界的極大爭議,「我們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國各大書店及網絡平臺下架召回該書」。
這條消息在發出後很快便在網上引發爭論。有網友支持此舉,並表示看到馮唐翻譯的幾首《飛鳥集》中的作品後,對比鄭振鐸譯本,實在難以接受,「有些譯文還有點兒粗俗露骨,完全沒有達到原著優美的語言境界,更別說其他了」。
也有人對出版社表示質疑,認為沒有必要下架、召回此書。網友「甜酒與蜜」評論道:「書還是可以賣的。也許作品某些方面不夠好,但畢竟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反映了現代人的一種典型心態。文學藝術,俗與雅,畢竟都是時代的產物」。
此外,還有網友質疑這是出版社的營銷手段,「是不是炒作吸引眼球,讓讀者覺得奇貨可居,馬上都去買一本馮唐翻譯的《飛鳥集》?」
「對成品圖書的召回制度早就有了,原因各不相同,包括題材、內容錯別字太多等等。」針對網友對圖書「召回」質疑,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早先就曾有新聞報導稱,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24種編校質量不合格的養生保健類圖書,要求出版單位將其全部收回銷毀」。
翻譯是否應遵循基本原則與底線?
其實,早在出版社宣布「下架」決定之前,馮唐《飛鳥集》已經引起了持續爭論,焦點即為「翻譯準則」、「是否有損原著風格」等內容。有讀者表示,馮唐的譯本加入了很多他個人發揮的內容。對此,馮唐並不認為自己的譯本失去原著的哲理意味,同時表示「要讓作品說話,時間說話」。
「我沒有讀到馮唐譯本《飛鳥集》的全文,所以整本書的優劣,無法下斷語。」一位譯者在接受中新網(微信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我讀到網上指其用詞『粗俗』的幾首詩。還有則是李銀河老師提到的幾首,我覺得這幾首還是不錯的」。
但是,這位譯者也表示,翻譯應當遵循一定的準則,「具體說來,那就是首先要忠實於原著,然後再譯出原文風格就好了。譯者最好隱形」。
「我在翻譯作品的過程中,就覺得第一是忠實,第二是忠實,第三還是忠實。」另一位譯者張女士稱,這個「忠實」指的是忠實於原著內容、風格,乃至於文化傳統,「翻譯有原則和底線」。
而馮唐本人卻並不覺得翻譯的好壞有黃金標準。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不認為「信達雅」對於每個譯者和每種譯著都應該是同樣的順序和權重,「每個譯者對於原作原貌和作者意圖都有不同理解,這個所謂的底線由誰定?」
「儘管詩歌翻譯有特殊性,但翻譯自有原則和底線。」張女士認為,從這個角度說,馮唐譯本的《飛鳥集》太糟了,就網傳的那幾首受到批評的譯詩來說,「那肯定是不可以推崇的做法」。
進展:出版方將召開專家會議、與馮唐本人溝通
與激烈的討論相伴而生的,是讀者們對馮唐《飛鳥集》為何突然「下架」及其後續命運的關注。對此,浙江文藝出版社官方微博給的回答是:「此後,我們將組織專家團隊對譯本中的內容進行認真評估審議後再做出後續的決定。」
「『下架』是我們出版社這兩天做出的慎重決定,並沒有受到任何外界壓力。」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在接受中新網(微信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真正的原因是,在這段時間內,不少青少年閱讀推廣機構及家長對出版社提出了善意的批評,「雖然《飛鳥集》不是青少年讀物,但確實是不少中學生的課外讀物,網傳那幾首譯詩中的幾個詞語,對於青少年閱讀來說,在『雅俗』問題上,尺度是『過』的」。
鄭重表示,目前,國內圖書市場目前還沒有分級閱讀制度,這樣一來,難免會對青少年產生誤讀和誤導,「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出版社,我們決定先召回馮唐翻譯的《飛鳥集》」。
「馮唐本人還是有很好的文字功底的。」鄭重告訴中新網記者,有幾首《飛鳥集》中的詩,馮唐譯得要比經典版本更加凝練有詩意,「他在語言文字錘鍊方面,確實是大匠級別」。
「接下來,可能開一些專家會議,跟馮唐本人再溝通,再看看對這個譯本的《飛鳥集》該做出什麼決定,具體時間、流程還沒最終確定,先把書收回來。」至於「召回」之舉是否會影響馮唐明年年初去印度辦《飛鳥集》分享會,鄭重表示,對此不太了解,「那是文化交流活動,應該不會受到影響吧」。(上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