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聽鮑勃•迪倫?

2021-02-18 每晚一張音樂CD

我相信年輕的一代裡沒有人不知道迪倫,至少也聽過Blowing In The Wind吧?無論你是從英語教材的錄音帶裡,還是從《阿甘正傳》中——我知道許多人對於迪倫的了解僅止於此,或者知道他是所謂「民謠搖滾」的奠基者,或許還會有人繪聲繪色地跟你描繪那個「猶大」的故事。

沒錯,在音樂世界裡,鮑勃·迪倫更像是一個文化象徵符號,而少數人會去花心思研究他的更多的作品,就好像羅大佑、崔健那樣。人們總是在追求新的東西,而不會主動去追求好的。即使大家都知道——都是新垃圾。

某位樂評人曾說:聽一百張所謂獨立唱片都不如聽一張Bob Dylan的經典唱片有價值。實際上現狀自然是大部分文藝青年寧可聽一百張indie也不肯聽一張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喔,或許他們會聽Together Through Life,因為這是09年發行的新專輯。

暢銷小說和新碟上架在這裡沒有區別。坦承自己在讀名著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實際上你已經是第20遍在讀《紅樓夢》(舊版 新版)了,而且你讀是在讀完甲戌校本後,又再讀庚辰本。真正優秀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可它們或許沒辦法作為專業主題沙龍之外的談資,你或許會顯得落伍、不夠潮,這可是年輕人最忌諱的事情。鮑勃·迪倫、萊昂納德·科恩、喬伊斯、費茲傑羅,他們都一樣。

我認真開始聽迪倫只是開始於前年年初。在厭倦了所謂獨立音樂之後,在過去的一年裡,我把時間都花在了他的30多張錄音室專輯、以及零零散散的Bootleg裡面,而直接結果是讓我完全脫節於身邊的朋友圈子。在迪倫的音樂世界裡面,你實在顯得太過渺小,而他則太過神秘。一開始我被他的招牌布魯斯口琴吸引,然後是他喋喋不休的迷人旋律,接著是他的那把破嗓,以及歌曲中強烈的感染力。到了最後,像我這樣大學裡連cet4都過不了的英語水平也開始去嘮嘮叨叨地跟著他唱:「Do you,Mister Jones?」而我根本不敢稱自己「懂」迪倫,尤其是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說他很喜歡2000年至2002年間那近百張Bootleg,覺得那時的迪倫狀態很好——羞愧的是我對此根本沒有概念。

在馬世芳的《地下鄉愁藍調》中,迪倫是感性的,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神秘色彩;在袁越的《來自民間的叛逆》中,迪倫則是線性的,成為以點帶面的旗手。而對於我這一在迪倫世界裡的初探者來說,他讓我則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尤利西斯》,和那些一連串竦峙的名字。

69歲的迪倫到底有什麼?

記得前年迪倫發行《Together Through Life》時,有媒體報導稱:Bob Dylan?這不是早在搖滾歷史博物館的名字嗎?怎麼還出來唱歌?真想給這樣的無知記者來兩耳光。

眾所周知,雖然迪倫在90年代的創作步伐放緩,但從1997年起,《Time Out of Mind》《Love And Theft》與《Modern Times》這三張錄音室專輯被公認是他全面復興的三部曲,另外還有那數之不盡的Bootleg呢。而迪倫自己也表示:「我總想在最高點的時候結束,我不想日薄西山,我不想成為沒人要的老東西,我想成為永遠不被人遺忘的人。我能多多少少的感到,現在情況還算不錯,我已經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中國在世界的東方崛起,其中蘊含的無限商機也被西方世界認可,那些過往只存在於打口帶裡面的搖滾英雄們仿佛在一夜之間都變得觸手可及,儘管他們在意識形態上或許還有待考驗,比如我一直不敢奢望的Red Hot Chili Peppers,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又擺弄出四條襪子來嚇唬人。無論如何,面對Suede、Eric Captain、Ramones、Nine Inch Nails、Bjork這些接踵而來的這些大牌們,人們總會忍不住想到「圈錢」兩字。嗯,北京奧運會「倫敦八分鐘」上的Jimmy Page不算,當時他出現在電視機屏幕上我真差點淚流滿面,但據說過幾個月他也要來鳥巢參加和平音樂會了。任何一個音樂人都有藝術生涯的高峰和低谷,這是事實;同樣的,國外音樂人藝術生涯普遍較長,這也是事實。而鮑勃·迪倫則是一位少有的在不同年齡段都能綻放光芒的藝術家。

從最初對Woody Guthrie南方民謠的刻意模仿,到一把口琴殺出血路,再到成為抗議歌手領袖,卻在最高峰時拂袖而去,然後是插上電吉他被人狂噓,接著是急流勇退回歸田園,不斷地詩化、哲理化,到如今的老布魯斯姿態,迪倫無愧於「變色龍」的稱號。民謠、民謠搖滾、鄉村、藍草、福音、藍調……迪倫,你有什麼沒玩過啊?

今年,迪倫70歲。2009年他給出了一張公路唱片,一張聖誕唱片,尤其是那張《Chrismas in the heart》,關於迪倫此時的狀態可見一斑。所以,迪倫的這次巡演絕非圈錢,他雖然年紀大了,但心裡是Forever Young的,在家裡呆得久了,必然得出去活動一下,再感受一下在路上。

總之,迪倫從未離開,光環也從未退散。

你準備好了嗎?

迪倫此次來華,集中了所有媒體關注的目光。用一個專業的術語來說,迪倫內地行幾乎成為了一個「競爭性報導」的題材,誰也不想在這一塊上輸給別家。

而對於樂迷來說,這是一次好好地重聽經典的機會。放下那些小清新小獨立吧,花上大把時間、上網搜集一摞子資料、看一堆注釋、觀摩幾齣傳記電影,在論壇與人交流,諸如此類。在此過程中,或許你的英文閱讀寫作水平、吉他技巧、口琴技巧等都有望大幅提高,不一而足。

當然少不了的還是銀子。考慮到迪倫的年齡,這次機會真可謂是千載難逢了,所以只要是手頭不至於太過拮据,都應該親自到場朝拜。

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焦點

  • 鮑勃·迪倫詩集裝進薯片袋引爭議
    鮑勃·迪倫詩集分為8本小冊子,被裝進8個薯片袋子裡。  在鮑勃·迪倫親自反覆修訂的英文版的基礎上,廣西師大出版社歷時一年翻譯、編輯、裝幀、出版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的詩集中文版。隨著該書的面世,該書8本詩歌集小冊子,被裝進了薯片袋子裡與讀者見面的裝幀設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議論。有業內人士認為,薯片袋子裡裝書籍,這種方式所未有,實為一種有創意的營銷。與此同時,也有人覺得,這屬於一種過度包裝,這種噱頭對閱讀本身並無助益。
  • 諾貝爾獎得主鮑勃 迪倫經典歌詞歌曲回顧
    迪倫是一位重要的行吟歌者,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他曾多次獲得葛萊美獎,2000年為電影《奇蹟小子》創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鮑勃 迪倫被《時代》雜誌選入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名單,他影響的音樂人中有大衛 鮑威、約翰 列儂等等。鮑勃 迪倫不僅改變了搖滾樂的歷史,也影響了無數音樂領域之外的人。
  • 68歲鮑勃-迪倫新專輯再度問鼎英國專輯榜 (圖)
    「出唱片是很耗時間的,但是你要知道,你不是為了出唱片而出唱片。你出唱片是因為你希望人們聽到你想要演唱的歌。我有太多歌了。你知道,就算花上一周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都唱不完。每次開演唱會要選出一些曲目都很困難,要保證老歌,還要給新歌騰出地方。」鮑勃·迪倫說。
  • 余光中和鮑勃.迪倫:「在茫茫的風裡」/黃維樑
    余光中最著名的詩是《鄉愁》,鮑勃.迪倫最著名的歌是《Blowin' in the Wind》。
  • 鮑勃•迪倫豪宅廁所散發異味 遭鄰居投訴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鮑勃•迪倫演唱過很多與「風」有關的歌曲——多變的風(狂野而自由地吹著),「愚蠢的風」,以及侵襲邊境的風(歌詞)。今年67歲的民謠和搖滾歌星鮑勃•迪倫家住加州馬裡布海濱的一處豪宅。他家附近的一位鄰居日前向市政府投訴稱,迪倫家保安使用的一個戶外可移動廁所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 文學上的鮑勃-迪倫
    一個24小時都是新聞的世界,就是一座地獄——這是鮑勃·迪倫說的。一個隨時隨地、24小時都是手機客戶端的世界,是十八層地獄,這是我感受到的。  我讀鮑勃·迪倫不多。要講清楚這個動蕩,不容易,也不是此一小文章所能承受的。簡單地說,人類價值觀的關鍵部分,人類各個地區的支柱性觀念,都發生了巨震,而且,巨震席捲了大眾的參與。比如人生意義,社會理想,此岸和彼岸,愛國思想,世界大戰尤其是核子武器所帶來的人類毀滅可能,人類理智和非理性,正常和不正常,性別分界……迪倫直接承載了時代命題,寫出了一系列勢大力沉的詞作。
  • 你們覺得汪峰可以成為中國的鮑勃迪倫嗎?
    (崔健評價)汪峰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歌《那年我五歲》歌中各裡這樣寫道:那年我十五歲,時光飛逝,一晃我長大成人,青春那麼美,生活那麼動蕩,我夢想成為迪倫那樣的歌手,學著歌唱出所有心底的想法,可見汪峰的偶像就是鮑勃迪倫,汪峰想成為鮑勃迪麗倫那樣的歌手,但是汪峰能成為鮑勃迪倫嗎?
  • 鮑勃·迪倫私人物品拍出近50萬美元 包括信件和詩歌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RR拍賣行日前表示,美國著名詩人和音樂家鮑勃 迪倫(Bob Dylan)的物品在美國以近50萬美元的高價落槌。這些物品大多由匿名買家購得。  據報導,拍賣的物品包括迪倫的私人信件和未出版的詩歌。
  • 【視頻】說唱界的鮑勃·迪倫,連歐巴馬都敬佩他
    談起音樂與詩,想必大家都會想起這一陣子人民藝術家Bob Dylan(鮑勃 迪倫)獲諾貝文學獎這一事兒。那麼,同樣被業內稱為說唱界的鮑勃.迪倫的Kendrick Lamar,作為Dr.Dre的得意門生,他從始至終,一直專心做音樂,為師傅爭光不少,也從一無所有到現在的碩果纍纍。
  • 鮑勃-迪倫最值得聆聽的專輯
    如果要了解Bob Dylan,六十年代的他顯然是最重要的,這是之後那個民謠天王和搖滾天王的根據地,甚至也是美國搖滾音樂的一個發源地。如果還要從這個十年中推薦Bob Dylan的經典專輯,那也只能是兩個字——全部。
  • 201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詩選
    2011年8月,由詩人、譯者周公度翻譯的美國民謠歌手、詩人鮑勃·迪倫詩選,在《飛地》雜誌前身《詩林》雙月號上發表(2011年第4期),這是鮑勃·迪倫的詩歌首次在中國刊物上發表。 在萬聖節前送她一個喇叭, 而聖誕節,則要送她一面鼓。
  • 鮑勃·迪倫代表作是什麼 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匯總(全)
    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鮑勃·迪倫代表作  《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點擊試聽  《時代在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 近60年600餘首,鮑勃•迪倫詞曲版權「花落」環球音樂
    •迪倫全部歌曲的詞曲版權。鮑勃•迪倫UMPG董事長兼執行長Jody Gerson表示:「Bob Dylan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作者之一,他的文化重要性不可估量;能夠代理他的詞曲版權既是一份殊榮,也意味著責任……我們期待與Bob和他的團隊合作
  • 民謠·紅與黑|鮑勃_網易新聞
    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2008年,鮑勃·迪倫就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鮑勃·迪倫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並被視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代言人。
  • 鮑勃•迪倫獲諾貝爾獎,段子手們又在心疼村上春樹了
    一個人走過多少路 才能被稱為男子漢 鴿子要飛越多少片海 才能在沙灘安歇 炮彈要飛多久 他們才會永遠被禁止請問張繼科有沒有可能得諾貝爾   @黃很英俊:今天是民謠的大日子,為了慶祝民謠之王喜獲諾貝爾,大洋彼岸的民謠歌手宋先生趕緊哈了口草,結果朝陽警方破門而入嗯   @尼古拉斯二牛:宋冬野說,我特麼也要搞個大新聞
  • 他「像滾石一樣」——鮑勃·迪倫用諾貝爾文學獎證明了「他是最好...
    如果要評選搖滾音樂史上最偉大、最流行、最有力量的一個單詞,那毫無疑問是「Rolling Stone」。1962年,21歲的迪倫在咖啡館裡花了兩個小時寫出了傳唱至今的《Blowing in the Wind》,將鄉村民謠的優美旋律與抗議運動的深度質問揉合在一起,讓古老的民謠走到了時代的前沿。1965年,迪倫已經從不名一文的流浪歌手蛻變為民歌國王,在結束了一次空前成功的英國巡演之後,迪倫反而感到了厭倦和焦躁,有如先知一般,他感受到了時代將變的氣息。於是,圍繞著腦中反反覆覆閃現的疑問——「你感覺怎樣?」
  • 答案在風中飄蕩,鮑勃迪倫與約翰列儂
    如果說《我們將勝利》背後有一段很長的歷史,那麼不考慮迪倫聲稱的共同音樂起源這一因素,《答案在風中飄蕩》算是舞臺新人。根據作者的說法,整個創作只用了10分鐘,並於1962年4月16日在紐約的一家小酒館裡首次演唱。「答案在風中飄蕩」的含義並不十分清晰,不過但丁曾寫過,「翻飛的葉片上,西比拉的預言隨風而逝」。
  • 自由與愛風中飄蕩,迪倫與你永遠年輕|鮑勃·迪倫繪本活動報導
    2019年10月19日(上周六),森林魚&有書空間(朝陽區曙光西路西壩河東裡4幢20號樓)共同舉辦了一場名為「和鮑勃·迪倫學習愛的表達方式:愛、擔當和自由」的盛會。現場聚集了眾多家庭和迪倫愛好者,到場人數超過50人,大家談笑風生,一見如故。
  • 帕蒂·史密斯代鮑勃·迪倫出席諾獎頒獎禮並獻唱迪倫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和87萬美元高額獎金未能請到「真神」前往寒冷的斯德哥爾摩,一位學院院士甚至認為迪倫的這一舉動「不禮貌甚至是傲慢」。上個月,巡演中的鮑勃·迪倫確認他將不會參加頒獎典禮。之後迪倫終於給瑞典學院去信,信中,75歲的迪倫表示自己面對巨大的榮譽「無言以對」,然而「其它約定很不幸地令我無法出席典禮」。據說,在頒獎禮期間,鮑勃·迪倫有巡演合約在身。
  • 帕蒂·史密斯代鮑勃·迪倫出席諾獎頒獎禮 將獻唱迪倫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和87萬美元高額獎金未能請到「真神」前往寒冷的斯德哥爾摩,一位學院院士甚至認為迪倫的這一舉動「不禮貌甚至是傲慢」。上個月,巡演中的鮑勃·迪倫確認他將不會參加頒獎典禮。之後迪倫終於給瑞典學院去信,信中,75歲的迪倫表示自己面對巨大的榮譽「無言以對」,然而「其它約定很不幸地令我無法出席典禮」。據說,在頒獎禮期間,鮑勃·迪倫有巡演合約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