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與「萊姆」:有差異?要如何分辨?不懂別亂說,會鬧笑話

2020-12-22 花吃飯堂

「檸檬」與「萊姆」:有差異?要如何分辨?不懂別亂說,會鬧笑話檸檬(英文:Lemon)、萊姆(英文:Lime)都是屬於柑橘類的水果(Citrus),但兩者常常被搞混。一開始,很多人以為綠色的就是檸檬,黃色的就是萊姆。漸漸地,不少人發現西方人稱黃色的為檸檬,綠色的為萊姆,因此認為我們也要用這種方式區分。

有些人則認為,我們的檸檬和西方的檸檬具有不一樣的顏色,是因為品種的關係:我們的品種是綠檸檬,國外的品種是黃檸檬。另外,也有人認為,歐美國家的檸檬之所以是黃色的,是因為西方人喜歡把檸檬放熟一點再食用;而我們的萊姆之所以是黃色的,是因為從國外運送過來的時間較久,比較熟成,所以變黃了。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接下來即針對檸檬、萊姆的差異及分辨方法來一一條列說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顏色區分?

錯。不論檸檬或萊姆,放久了通常其果皮都會漸漸轉趨黃色,所以不適合用果皮顏色來作為分辨的標準。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檸檬和萊姆的果皮顏色,剛好和國外的相反呢?

首先,這不是因為品種不同所造成的結果。我們主要栽種的檸檬品種,與世界上主要栽種的檸檬品種一樣,都是「優利卡」(Eureka)品種,又稱「四季檸檬」(Four Seasons)。

其次,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檸檬果皮顏色,之所以和國外不一樣,也不是因為熟成時間長短的差異,而是因為種植氣候(氣溫)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在西方,當檸檬還長在樹上、尚未採收前的顏色就已經是黃色的了。

國外已有研究論文指出,在檸檬採收前的21天,如果每日的平均最低溫達到攝氏15度以下,採收時的檸檬果皮就會由綠色轉趨黃色,而如果達到攝氏6度以下,就會呈現完全「檸檬黃」(Lemon Yellow)的顏色。

在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由於夏季較為炎熱,因此只要當檸檬長到約5、6公分大,而且果汁含有率達到30%以上時,就被認為適合採收到鮮果市場上販售了,但由於這個季節採收的檸檬是綠色的,西班牙的果農會對這些檸檬採取一道特殊的催熟程序,使它們果皮變黃後,再把它們拿到市場販售(因為歐美人已習慣黃色的檸檬了)。

至於萊姆,我們栽種的主要品種,也與世界上栽種的主要品種一樣,都是Persian Lime,又名Tahiti Lime。這種萊姆,不論國內外,採收與食用時的顏色通常都是綠色。如果我們在市場上看到黃色的萊姆,除了可能是因為放太久了而變黃,也有可能因為那是進口的「甜萊姆」品種(英文:Sweet Lime,適合食用時的果皮即為黃色,味道較不酸且較甜),或者業者把「香水檸檬」誤標示為萊姆所致。

香水檸檬又稱香櫞,成熟時果皮呈現黃色,因其皮聞起來有芳香味,果肉吃起來的味道像檸檬,故人稱香水檸檬。但香水檸檬遠比檸檬或萊姆來得大顆許多,體型為明顯的橢圓形,既不是檸檬,也不是萊姆。

附帶一提,即使是酸萊姆的品種,把它放到熟成黃色後,還是可以食用,而且味道比較不酸,只是仍會有些苦味。

用體形區分?

對。首先,萊姆的外形通常比較趨近圓形,而檸檬的形狀則通常比較趨近橢圓形。其次,一般來說,檸檬比較大顆,外皮較厚且粗糙,果實底部的突出較明顯;萊姆剛好相反:比較小顆,外皮較薄且光滑,果實底部的突出較不明顯。

此外,我們市場上常見的萊姆品種是沒有籽的,也因此有許多人把這些綠色的萊姆稱作「無籽檸檬」,但事實上它們並不是檸檬,而是萊姆。

由於香水檸檬也是無籽,果皮也較易轉趨黃色,因此有人會誤把外型完全不同的香水檸檬當成萊姆。希望我們這篇文章問世後,不會再鬧這個笑話了。

這是檸檬的長相。記住,黃色果皮不是重點哦,形狀與大小才是關鍵。

這是萊姆的長相。記住,綠色果皮不是重點哦,形狀與大小才是關鍵。

用味道區分?

對。除了形狀與大小以外,檸檬與萊姆在味道上也有明顯的不同:檸檬的味道較酸且嗆,萊姆的味道較不酸、較順口但帶有些苦味。一般來說,當製作檸檬塔等需要強烈酸甜口感的料理時,比較適合使用檸檬;而當調製雞尾酒等比較需要順口的味道時,萊姆會比較合適。

當然,每個人喜愛的口味不見的都一樣,因此,下次當您要製作美味料理時,如果食譜中有提到檸檬或萊姆,不妨試著把檸檬換成萊姆或者把萊姆換成檸檬,說不定您會愛上這個全新的味道。

用來調製雞尾酒的通常是萊姆,而非檸檬。

不過,最重要的是,以後看到食譜上的檸檬或萊姆時,別再錯認為別的水果了,要不然很可能會製作出味道完全不對的料理哦!

相關焦點

  • 萊姆檸檬糖霜磅蛋糕!這是真的好吃!你吃過嗎?
    酸酸甜甜的戀愛好滋味 有次在市區的咖啡廳裡吃到了驚為天人的檸檬磅蛋糕,本來想再點一塊時,居然已銷售完畢。在這殘念之下,做了很多檸檬磅蛋糕,把親朋好友都當試吃實驗,終於做出這種酸酸甜甜的萊姆檸檬磅蛋糕了!
  • 西餐桌上的檸檬水有什麼用?不懂的快看,別在外面鬧笑話!
    西餐桌上的檸檬水有什麼用?不懂的快看,別在外面鬧笑話!華夏文化源遠流長,說道美食文化則是咱們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了,各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飲食文化,譬如山東在吃飯的時候坐的位置就十分講究,還有點菜,桌子上一般的都是「四葷四素」或者「八葷八素」,但是不論如何,一定都會有一道魚料理,意味著:年年有餘。中國有酒桌文化,外國也有類似的講究,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外國餐桌上的各種講究,西餐桌上的檸檬水有什麼作用?
  • 面試官為什麼要問你離職的原因?不懂這3點規則,那就別亂說
    面試官為什麼要問你離職的原因?不懂這3點規則,那就別亂說想要在職場混跡,那就必須懂得如何去應付,一個真正有情商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站上巔峰。職場並不好混,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所以,在職場,切記要學會如何做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想要進入職場,第一個要經歷的就是面試。如果連面試的第一關都通過不過,那麼也就不用再談其他的了。很多職場小白,或者是應屆畢業生都不知道面試時的一些規矩。有些話該說,有些話不該說,必須得明白。否則,最終很可能會因此被刷掉。就例如,面試官為什麼要問你離職的原因?有想過嗎?
  • 其實名字大有含義,不懂別亂說!
    其實名字大有含義,不懂別亂說!在智慧型手機還未普及的年代,「中華酷聯」這4家手機廠商獨霸整個手機市場。現在手機的品牌越來越多,而當初的步步高也分成了三個品牌,分別是OPPO vivo和一加手機,但是這三手機共同的創始人都是段永平。
  • 大學新生,宿舍有哪些生活守則,不懂別亂說,凡事不要「你以為」
    大學新生,宿舍有哪些生活守則,不懂別亂說,凡事不要「你以為」。大學宿舍這個話題永遠是每一個人所關注的重點之一。大學新生開學後,有一部分人不想待在人多的宿舍,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相處問題。如何在大學宿舍相處四年,其實宿舍也有它自己的生活守則。很多學生在宿舍遇到什麼事就問,或者是一些不該說的也滔滔不絕,導致最後只能尷尬收場。
  • 不懂是要鬧笑話的
    推薦語:沒去過西餐廳的寶寶們看過來,用餐時這些地方要注意,否則是會被別人笑話!下文轉載自作者:天天D農家小院西餐廳吃牛排,裡面的「生雞蛋」你知道咋吃嗎?不懂是要鬧笑話的!對於現在市面上的餐廳來說,除了中餐廳,也是出現了很多的西餐廳,不少的人,他們都會到西餐廳裡面去消費的,其實也有很多的人是從來都沒有去過西餐廳的,所以說對於西餐廳來說也是充滿了好奇心,對於西餐來說裡面的食物跟我們中餐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所用到的餐具也是不一樣的,大部分的人可能連刀叉都不太會用,更不用說西餐裡邊的用餐禮儀和習慣了,也有很多的人他們再到西餐廳裡邊去吃牛排,像這樣的食物,大家也是會經常去點的
  • 藍莓表面有「白霜」,要不要洗掉?不懂的人,萬萬不要鬧笑話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愛吃的美食醬】,我是美食小達人—美食醬,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時間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水果,喜歡的話就加個關注吧,每天乾貨不定時更新哦~藍莓表面有「白霜」,要不要用水洗掉?不懂的人,萬萬不要鬧笑話說到吃冰淇淋,我對冰淇淋的口味是非常挑剔的,除了藍莓味的,其他口味的我一概不吃,藍莓的味道是真的很好,小小的一顆,酸酸甜甜的,我最喜歡的就是用它泡酸奶吃,既減肥,又美容,但是我們也知道藍莓是進口的水果,價錢比我們自己本土的水果要貴一些,經常在超市看到的小小的一盒就是二十多塊錢,基本上一餐就能吃得精光。
  • 吃牛排,服務員遞過來的紙別拿來擦嘴,不懂快看,免得鬧笑話了!
    現在滿大街的美食店面,除了有大家熟悉的中餐以外,也多了很多來自國外的食物,像是什麼壽司店、日式料理店、西餐廳之類的。中國的美食已經很多,一個個小吃貨看到美食以後都興奮的不能行,隨著現在和外國交流更加頻繁,外國的美食漸漸流入中國,滿足了很多小吃貨的心。吃牛排,服務員遞過來的紙別拿來擦嘴,不懂快看,免得鬧笑話了!
  • 吃牛排時,桌上「圓杯」和「方杯」檸檬水有區別,喝錯容易鬧笑話
    吃牛排時,桌上「圓杯」和「方杯」檸檬水有區別,喝錯容易鬧笑話隨著社會的改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的密切,特別是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飲食上,我們中國有很多的餐廳也是走出了國門,同時有著一些西餐也是進入到了我們的中國,大家可以彼此品嘗一下不同的口味也是非常的好
  • 為什麼吃牛排要先上一杯檸檬水?不懂就直接喝,容易鬧笑話
    所以說在正式的場合中,還是有不少與西餐禮儀相關的知識點是值得學習和注意的,那麼接下來就來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一個小知識:為什麼吃牛排要先上一杯檸檬水呢?不懂就直接喝,是很容易鬧笑話的。咱們在吃西餐的時候,往往會點上一份煎的剛剛好的鮮嫩牛排作為主菜。但是在標準的西餐廳中,服務員會在為顧客送上牛排之前,先端上一份檸檬水。
  • 不懂抓緊看,免得鬧笑話
    不懂抓緊看,免得鬧笑話。檸檬水大家都很熟了,炎熱夏季大家都會去飲用這種飲品,但是西式餐廳內的檸檬水,卻與我們平時喝到的有著一些差別,因為餐廳中的檸檬水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夠飲用的,而另一種卻是用來洗手的,大家可千萬是不要弄錯,否則那就真的太尷尬了。
  • 不懂可要鬧笑話
    不懂可要鬧笑話許多女孩子都喜歡戴條項鍊在脖子上,可當到了選吊墜時,往往能聽到家裡的長輩說道「男戴觀音,女戴佛。」那麼這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究竟蘊含著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慢慢給你們說來這其中蘊含的道理,不懂可要鬧笑話的。關於老祖宗為什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其實主要有這兩個原因。首先,我國的古代社會一直是個男權社會。
  • 萊姆|對抗頑固斑、記憶力下降、便秘、過敏、焦慮、抑鬱
    基本描述萊姆精油從新鮮的萊姆果皮冷榨,其香味兼具清爽與活力, 其鮮活的風味常用於前菜與飲品。在十八世紀,英國水兵在航海時每日飲用萊姆汁來預防壞血病,因而使得英國水手被暱稱為「萊姆佬」。萊姆精油含高濃度檸烯, 是強大的抗氧化劑, 能增強免疫力, 具有清潔體內的功效, 擴香萊姆亦可淨化空氣, 它也是天然有效的表面清潔劑。
  • 青檸檬是未成熟的黃檸檬?你對檸檬的誤會還真深,它們可有大不同
    有種水果做成飲品總給人透心涼的感覺,還大有益處,說的正是檸檬了。國內檸檬品種l尤力克檸檬:我省河源市盛產此果。目前世界上主要銷售的主要品種,酸度夠、香氣濃、果形橢圓形為主,頂端有明顯乳狀突起。l臺灣青檸:又叫無籽檸檬、香水檸檬,果型大而無核,最大的特色是果皮味道是清甜。
  • 生娃時這些「暗語」聽不懂,產婦容易鬧笑話,醫生也會很「囧」
    尤其是順產的媽媽們,生產的過程會比較長,因為要經歷宮縮,等待子宮口開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才可以進產房將孩子生下來。即使現在剖腹產比較普遍,無痛分娩也開始逐漸推廣,但對很多媽媽來說,順產始終都是比較好的選擇,沒有特殊情況,醫生也會建議順產。但順產畢竟是個比較疼痛的過程,所以很多媽媽們進到產房,都是心情忐忑又緊張的,尤其是第一次生孩子的媽媽。
  • 成龍不懂英文鬧笑話 杜汶澤伸張正義反被罵
    成龍被曝不懂英文鬧笑話:曾將菜單當重要文件  成龍大哥身上最近新聞點很是多,之前被曝想見小龍女,現在又被曝不懂英文鬧笑話,曾將菜單當重要文件。其實因為成龍從小就在武術學校長大,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完全不懂說英文,這除了成為他事業上的一大障礙外,更為他帶來大小笑話一籮筐,甚至破了不少財。  話說上世紀80年代初某晚,成龍在美國某五星級大酒店休息時,房間門縫下面突然塞進一張紙。由於紙上全是英文,成龍一個字也看不懂,偏偏經紀人陳自強又因事回了香港,身邊沒有一個人可以問。
  • 吃牛排時,服務員端上來1杯檸檬水,別傻傻直接喝,會鬧笑話的!
    吃牛排時,服務員端上來1杯檸檬水,別傻傻直接喝,會鬧笑話的!隨著中西方文化的日益交融,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美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吃貨眾多,對於外來飲食我們也會選擇性接受,特別是肯德基的快餐和以牛排為主的西餐,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
  • 不懂食用方法會鬧笑話哦
    現在我們大家生活條件已經越來越好了,社會發展的也非常快,大家也都發現我們身邊除了一些我們中國的食物之外,有很多外國的食物也都慢慢進入到了我們生活中。比如現在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的西餐,我們大家都去吃西餐的時候,吃的最多的應該就是牛排了,但是大家在吃牛排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牛排旁邊總會有一顆半生的雞蛋,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而且也不知道正確的使用方法,如果還不懂的話,真的會鬧笑話哦。
  • 除了豆腐腦有「甜鹹之爭」,連菜名也有南北差異,可別又鬧笑話啦
    除了豆腐腦有「甜鹹之爭」,連菜名也有南北差異,可別又鬧笑話啦都說我們中國的地域面積大,人口多。而且中國每天都會出口好多蔬菜和水果。因為地域面積廣,我們的城市有在內地的,有在沿海的地區的,不同地區的氣候,地理環境也不一樣。
  • 《菜根譚》:不懂別亂說,懂了別多說,有話慢慢說.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01不懂別亂說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十次謀劃有九次成功也不一定能得到獎勵,但是一旦有一次失敗,埋怨責備就會接踵而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俗話說「出頭的椽子先爛」,一個人如果事情做得好,超過大家的平均水平很多,就容易招人嫉恨,一旦失利一次,很容易就會被落井下石。所以,對於一件事,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千萬不要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