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待遇落細落實 臺灣醫師可在榕獨資開設個體診所

2020-12-18 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6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蔣雅琛)這兩天,一則消息在臺灣人才服務工作站的微信群裡引發熱烈討論——我市發布《臺灣地區服務提供者在福州設立個體診所暫行辦法》,這意味著臺灣醫師可在榕獨資開設個體診所。

  市臺港澳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暫行辦法》的出臺是我市落實《福建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簡稱「66條實施意見」)的一項舉措。《暫行辦法》中明確,臺灣醫師在榕可以獨資開設個體診所,申請設立個體診所的臺灣地區服務提供者應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臺灣地區永久性居民,具備臺灣或大陸承認的合法行醫資質,並在臺灣或中國大陸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連續從事同一臨床工作滿五年。

  如何申請?《暫行辦法》規定,臺灣地區服務提供者在福州申請設立個體診所,應向所在的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高新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提出設置申請。提供臺灣醫師行醫執照(行醫資格證明)者,應在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增加經過臺灣地區公證機關公證的行醫資格和五年及五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公證文書。

  辦理程序參照大陸醫師申辦個體診所執業登記程序。批准登記的,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以臺灣醫師行醫執照(行醫資格證明)申辦個體診所的臺灣地區服務提供者,其醫師執業註冊參照《臺灣地區醫師在大陸短期行醫管理規定》辦理短期行醫手續,有效期最長三年,到期後如診所延續舉辦,應重新辦理短期行醫手續。

  得知這一消息,康德口腔負責人黃煒峻喜出望外。2009年來到福州創立康德口腔至今已是第11個年頭,按照之前的政策,作為一名臺灣醫師他不能擔任診所的法人代表,因此許多針對臺資企業的優惠政策都無法享受,「我覺得《暫行辦法》的出臺是個非常好的事情,不僅能為臺灣醫師創業提供方便,而且能吸引更多的臺灣學生來到大陸學醫,更多青年醫師來到這裡就業創業」。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臺灣醫師許書軒。「我相信這項政策會吸引更多的臺灣醫療人才來福州創業興業甚至安家。」許書軒在福州創立口腔門診部多年,他告訴記者,過去臺灣醫師在福州執業只能找大陸合伙人當法人登記,這樣會產生諸多不便。新政策的出臺落實了醫師開設個人診所的同等待遇,讓許多在榕執業的臺灣醫師受到鼓舞。

相關焦點

  • 廈門市首家臺資個體診所落戶海滄
    臺海網10月19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日前,在海滄的海發路上,多了一家小小的中醫診所,中醫診所雖小,但實現了臺籍醫師嚴堤獨資開診所的願望,這也是廈門首家由臺灣醫師擔任主要負責人的個體診所。嚴堤站在診所門口,看著親朋好友所送的祝賀開業花籃,喜笑顏開,她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也對惠臺措施的幫助心存感激。
  • 教育部介紹在落實臺灣師生同等待遇方面舉措與落實情況
    教育部介紹在落實臺灣師生同等待遇方面舉措與落實情況 2019年12月25日 11: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6條措施」發布之後,受到了廣大臺胞臺企的熱烈歡迎和肯定,為了讓大家更能詳細地了解「26條措施」的具體情況,本次發布會特別邀請到外交部領保中心楊舒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港澳臺辦王志偉副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李金生副司長、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滿宏衛巡視員、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吳堅主任,為大家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
  • 官方:改變村醫身份,與醫院人員同等待遇
    按照這項規定,村醫可以以備案制身份享受事業編制內人員同等待遇,保障更穩妥。現有在崗普通鄉村醫生(未達到退休年齡)按醫院臨時用工辦理聘用手續,享受臨時用工社保待遇,在現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基礎上增加醫保、生育、失業、工傷、長護險待遇。我區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合理確定鄉村醫生定額補助標準。
  • 執業醫師註冊時間滿五年,但變更過專業,能夠開設診所嗎?
    區別於大型的公立與私立醫院,診所是以個體行醫為形式的衛生單位,也是人們在有頭疼腦熱等小毛病時候的第一選擇,可以說診所方便了患者們的生活,但是作為患者健康希望之寄託,所以開設診所是必須要一定水平的專業人士。
  • 福州市舉辦在榕臺灣人才新春聯誼會
    小年將至,17日,市臺港澳辦專門組織了一場在榕臺灣人才新春聯誼會,大家一邊包餃子、寫春聯,一邊談事業發展,聊福州變化,說兩岸融合,有聊不完的話題、說不盡的感受。在聯誼中,在榕臺灣人才都持有一個共識:不僅要做福州建設發展的參與者,還要做兩岸和平發展的推動者、兩岸民間交流的先行者,參與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融入福州發展,榮幸!
  • 在榕臺胞走進市民服務中心:服務到位 便捷加倍
    5日上午,八名在榕臺胞代表走進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開展參觀交流活動,通過工作人員的悉心講解,臺胞們對於在榕臺企、臺青、臺商可享受的福利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臺胞到我們福州市民服務中心來,可以通過臺胞(臺企)服務專窗來辦理各項業務,同時還可以享受綠色通道的服務。」
  • 天津7月起試點個體診所 為期1年 符合條件醫師可申辦
    據新華社電 衛生部28日發出《關於開展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個體診所試點工作的通知》,表示將在我國部分城市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   通知說,為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衛生部將於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天津市、遼寧省瀋陽市、吉林省長春市、福建省廈門市、雲南省昆明市開展試點,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的申請。
  • 深化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 福建力求「速度」和「精度」
    新年伊始,福建深化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動作頻頻,力求「速度」和「精度」。「十三五」時期,閩臺各領域融合不斷深化,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政策有效落實。「十四五」時期將如何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奕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深化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的各項舉措加速推出,臺商協會以及臺胞正積極學習,將著力把各項舉措用好用足。不僅是「速度」,福建深化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更注重「精度」:進一步精準實施同等待遇,同等便利的內容、事項、環節,促進在閩臺胞臺企社會服務保障水平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同步提高。
  • 突出同等待遇 充分延伸拓展——福州68條惠臺舉措解讀
    突出同等待遇 創新舉措多多  《實施意見》結合福州實際,創新推出一批具有福州特色的舉措,展現福州賦予臺胞臺企同等待遇的誠心。  經貿合作:支持臺企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68條惠臺舉措中,涉及經貿合作的措施最多,共28條。
  • 國務院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我國經濟社會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實際,遵循醫學科學規律,按照以人為本、群眾自願、統籌城鄉、創新機制的原則,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完善服務網絡、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切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
  • 關於開設診所需要什麼樣資質的回覆
    壽光的潘女士來電諮詢:請問在壽光開設診所需要什麼樣的資質?壽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回復:診所分為個體診所,門診部,綜合醫院等。個體診所分為口腔、中醫、內科等不同的診療範圍。個體診所審批流程: 1、執業醫師註冊滿5年以上(鄉鎮執業醫師註冊滿2年以上); 2、執業醫師本人攜帶身份證、執業醫師證書、醫師資格證書,自行準備一份開辦診所的申請。 診所情況比較多,不能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可諮詢窗口電話5293515。【來源:濰坊電視臺】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國家五部門聯合發文:診所實行備案制 醫師可兼職開診所
    如今,《意見》支持在十大試點城市實行診所備案制管理,不再只局限於中醫診所或全科診所等,專科診所一樣可以享受這項待遇。這可謂是我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的又一重要舉措。2修訂《診所基本標準》,重點審核醫師資質和能力《意見》要求調整《診所基本標準》。
  • 津城送出52個惠臺「禮包」 臺灣高校畢業生來津最高可申請30萬元...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我市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津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52條「天津措施」將為臺灣同胞來津就業創業、在津學習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在昨日召開的第十一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8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新發布會上,52條「天津措施」對外公布。
  • 國臺辦:臺灣同胞在上學、醫保、住房上享有同等待遇
    為讓公眾更好地理解「26條措施」的實質與內涵,12月11日及12月25日,國臺辦兩次召開「26條措施」政策解讀專題記者會,詳細介紹「26條措施」中為臺灣企業、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各條措施,讓廣大臺胞臺企有更多實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衛生部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 將在五地試點
    衛生部昨天發出《關於開展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個體診所試點工作的通知》,表示將在我國部分城市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通知說,為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衛生部將於今年7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在天津市、遼寧省瀋陽市、吉林省長春市、福建省廈門市、雲南省昆明市開展試點,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的申請。
  • 助理醫師開診所 被罰十萬!這三種情況不能個體行醫
    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心存僥倖,以為自己有「證」就能個體行醫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讓人追悔莫及的案例——執業助理醫師開診所被罰10萬。根據《執業醫師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申請個體行醫的執業醫師,須經註冊後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五年,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准,不得行醫」。《執業醫師法》在申請個體行醫方面只提及了「執業醫師」,並沒有提及「執業助理醫師」。
  • 3129名臺胞申辦居住證 廈門成大陸申報臺灣居民居住證最多的城市
    作為海峽兩岸文化影視產業交流重要紐帶的「海峽百藝計劃」近日落戶廈門,計劃引入100位臺灣藝人、導演、編輯、攝影等影視從業人員,在廈門進行創業和創作,共同推進海峽兩岸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在此之前,福建省首家臺資獨資演藝企業廈門市量能文化演藝經濟有限公司落戶廈門自貿片區,註冊資本人民幣3500萬元。
  • 廈門「三個率先」奏響對臺引才主旋律 打造臺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
    為臺灣人才提供孵化空間和全周期的創業輔導,讓年輕人把技術和想法轉化為產品,幫他們共圓創業夢。  全方位機制改革 率先落實同等待遇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臺灣專業技術人才來廈就業創業,但臺灣與大陸職業資格體系不一樣,職稱成為他們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非常關鍵並急需解決的問題。
  • 醫療需求升級帶來的機遇 臺灣醫師頻頻組團來深圳
    作為組織者,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秘書長林琦翔昨日告訴深圳商報記者:「我們希望既能為深圳引進臺灣優秀醫師,也能給臺灣醫師在深圳發展提供機會,同時也希望投資人可以看準投資機遇,促進兩岸人才、資本的交流。」  臺灣醫師「西進」受關注  臺灣醫師為什麼要來深圳?林琦翔推薦了臺灣《遠見》雜誌8月號的專題文章《醫師西進》。